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2:22
贵州省
贵州省水族地区的春节是在铜鼓声中过的。节日清晨,几个小伙子在长老指挥下敲击铜鼓,村中父老兄弟听见后就聚集在铜鼓周围。互祝节日愉快,人寿年丰,之后便跟在铜鼓的后面,挨家挨户去贺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大伙便按照辈份高低、年岁大小,依序入座,高举酒杯,互挽手臂,在“秀!秀!”(水语:好!好!)的欢呼声中,依次干杯,吃摆在桌上的鱼和其他菜肴。吃年酒,不论贫富,家家必去。倘有一家未去,那是对这户人的最大侮辱。
有趣的是,村里的孩子们也尾随这支吃年酒的队伍,去分享过年的馔品。他们每到一家,女主人就拿鱼干、糖果等食物分发给孩子们。儿童们则把过年获得馔品多少来衡量是否能干,今年是否能交好运。因此,他们一进家门,便围着主人踮脚伸手,不住地叫喊着:“海育啊!”(水语:给我啊!给我啊!)这种欢呼雀跃的场面,也给村寨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要是谁家冷落了他们,孩子们明年便不再登门—一据说,听不到孩子们欢笑声的人家,就会有厄运降临。
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锦屏县九寨区一带。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举行。当地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德高望重的族首,因为拒绝向汉人进贡,汉人带人包围村寨。族首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乡亲的安全,挺身而出,被汉人充军戍边。后来这位族首获准从边疆还乡,此时正是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当地人吹芦笙,弹琵琶,敲锣打鼓去看望这位族首。后人便把这一天成为侗年。节日里,除打糍粑外,各家还杀猪宰羊表示庆贺。过年之晚,人们以肉食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饭多于平常,以示“吃剩有余”。晚饭前,老人们在神龛和“祖宗角”摆上祭品,烧香焚纸,以祭祀祖先,招请祖宗来过年,并包有全家发达幸福。然后全家欢宴。出嫁的姑娘及亲友也在侗年是前来祝贺。节日当天的主要娱乐活动是斗牛,晚上鸣炮宴请胜者。青年男女通过玩山、对歌、跳芦笙等活动,寻找伴侣。同时还演出侗戏。这些节日活动一直要延续到春节。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3:16
云南省
云南鹤庆山区的白族,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4:04
西藏自治区
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经经文。树经幡时.一般先将五色经文布披挂在树枝上,而后将挂满五色布的树枝插于房顶。树好经幡后,还要在房顶上摆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后边舞边歌。在市中心大昭寺前,经幡在十多米高的经幡柱上飘扬。转经的人络绎不绝,信徒们绕着经幡柱,虔诚地、默默地走着。祝愿一年风调雨顺,好运不断。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4:48
陕西省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5:28
甘肃省
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
整个白天,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他们忽而如雄鹰展翅,欲飞蓝天;忽而闭目横坐,慢慢晃悠……喧喧闹闹、嘻嘻哈哈,一直到万家灯火灿烂。
到了晚上,秋千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她们打秋千,不吵不闹,全都静悄悄的。在朦胧的夜色中,只见一个个娇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飞,留短发的,如飞扬的马鬃,飘逸着风采;梳长辫的,犹如一条游鱼,来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轮过一遍后,便开始玩花样了。她们忽而两人面对面站在横板上,飞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张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会,秋千就荡到半空中,像满弦的弓箭在飞舞;忽而,一人坐在横板上,一人站在横板上,这样,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尽情享受,而站立者则要花费两倍的力量使秋干飞升,不一会便气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过,这种花样多是两人轮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临夏山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当圆圆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门口闪出一把用烨木扎成的火把,一只只汇聚到一块,形成一条长龙,向山顶移去,各家门口燃起火堆,欢快的人们争先跳跃。当打火把的人们上山了,跳火堆的人们进门了,秋千的主人便来到秋干边,慢慢地提起它,抬头瞅瞅大树上的横枝,两手用力,嗖的一下,把秋千扔上横枝,架了起来。月光下,树影斑驳中,秋干在横枝上静静地歇息了。
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6:49
青海省
汉族:同德地区汉族多沿用西宁和东部农业区的习俗。除清扫院落房内、祭灶、贴年画、贴对联、守岁、吃年饭、穿新衣、放鞭炮、辞旧迎新、拜年、走亲串友等同内地汉族相同外,不同的地方是:进入腊月二十五至三十日,家家户户蒸“献子”(一种直径为15—20公分的馒头)、花卷、包子,油锅炸馓子、油饼、油果、花花等,煮好肉、擀好长面、备好酒菜,等待过年;大年三十晚至年初三,不洒水、不扫地、不担水、不发脾气,擀面杖和菜刀“封”起来,到初四才能动用;初一凌晨,大人小孩穿新衣,家家在院内点燃松塔、柏香,房内点灯烧香,举行祭祖敬神仪式;然后向自家长辈和本族长辈拜年。
藏族: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进入腊月后,农家牧户缝制新衣,准备过年。腊月十九日这天,农业区的藏族群众开始清扫房屋、庭院,粉刷墙壁,张贴年画,被人们视作送“瘟神”。腊月二十四日,农家牧户家家泥抹锅灶,洗刷灶具,开始置办年货,制作点心,炸油饼、馓子等。腊月二十九日,牧业区藏族家家清扫帐篷的烟灰、尘土。除夕下午,农业区的藏族群众习惯在自家庄廓院墙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放一块拳头大小的冰块,也在自家地里、树园等地方放冰块,以示吉祥,但家中有人去世的不放。大年三十晚过年,全家老少欢聚一堂,吃“除夕饭”,吃得越饱越好,以示来年生活更幸福。初一凌晨二时许,男女老幼穿上节日新装,摆上美酒佳肴,自家晚辈依次向家中长辈叩头拜年。然后老人们整装安坐,等待本村青年前来拜年。拜年开始,扶老携幼走帐串户互致祝福,每到一家齐呼“洛赛尔桑阿”(新年快乐),主人也立即回答“洛赛尔桑阿”(新年好),接着晚辈们向长者敬酒以示拜年。长辈们则赐坐品酒,表示感谢,并为晚辈赠送祝愿词。初二以后,人们带上点心、茶叶、哈达等礼物到亲友家拜年。
春节期间,家家都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喝年茶、吃年饭、饮酒唱歌,十分热闹,这种节日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藏族人民还喜欢把青年男女婚礼、姑娘成年礼、婴儿剃头礼、老人祝寿礼等安排在春节。
掸尘:腊月十九日,牧区藏族群众掸拌帐篷上的灰尘,农区的一些人家在腊月二十后掸尘,清扫房屋、庭院,粉刷墙壁。
除夕:全家团聚吃"年饭",大人们或唱酒曲,或总结一年来的生产,或谈天说地,有守岁至凌晨之习。
拜年:初一凌晨,人们相互拜年。先近亲,后村邻;先到有老人的家庭,再去一般家庭。拜年者拿着一瓶酒或带一些糖果、糕点、罐头等礼品,见人问"洛赛日桑"(春节好),到人家,向老人行叩头礼,并打开酒瓶盖子,向老人敬酒。
送年:正月十五日晚,农区藏族群众聚在一起,边饮酒,边歌舞(用"则柔"--歌舞的一种形式)"送年",表示春节之结束。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8: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春节期间西海固地区回汉人民群众有表演社火习俗,表演队将太平鼓、威风锣鼓、安塞腰鼓敲得如响雷,滚过六盘山上空,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http://www.chunjie.net.cn/images/theimg.asp?id=145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09:5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吾热孜节在每年阴历春分日,是伊犁地区伊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哈萨克人辞旧岁,迎新春,家家户户都用大米、小米、麦粒、奶疙瘩和肉食等物混合煮成“纳吾热孜饭”,亲朋挚友走家串户祝贺新年,吃“纳吾热孜饭”,互相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有颗硕大无比的榆树,锡伯族人叫它“文车热哈林”,译成汉语,就是“祈年树”。
祈年树,树干围约9米,干上火烧的痕迹,证明它经受了劫难。它独立于田野之中,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若攀登树杈上,顿觉风声飒飒,遍体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20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来时,这棵树仅有碗口。锡伯族古谚:“独树不能砍”,以为神灵庇佑,群众特意加以保护,禁止小孩上树伐枝。每年端午节,牛录佐领邀集萨克达(资深望重的老人)和附近农民来树下联欢会,一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为祈望丰收。
祈年树,是锡伯族人的树木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崇拜的遗俗。伊犁有不少民族一直保留着这种崇拜树木的习俗,他们认为古树是有灵的,或是一种风水树,严禁滥砍乱伐。谁要是砍伐了风水树,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独树更灵验。如果独树被欢伐了,草原会遭受灾难。人们常常在牧道的独树上系结各种的布条,以示对树木的崇拜。
结树幡是草原人民的习俗,凡是被认为有神灵之处都要结树幡。例如,温泉、山洞、独树,或是圣地等处。一般临近的树枝或是灌丛上结布为幡,无树的地方还要插上木竿或树叉结幡。在草原上凡是见到这种情况,都视为封禁之地,是决不能随意践踏或随意砍伐的。而且男人经过其地须得下马,妇女经过须结布条。年代久远树幡也结得多了,就显得格外神秘更有灵性。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12:44
安徽省
除夕进香
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子会
信奉佛教的人集体朝山,人数满百人以上称"百子会",两百人以上的为双百子会;不满一百人称小百子会。朝山者身众着灰上装、青裤、黄围兜上印有"朝山进香"字样,在香首带领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锣唱赞、逢庙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活动最盛,素以能够在这天晚上赶到九华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静坐"守塔"为荣。还有一些香客为亡故双亲上山敬香,他们身穿亡人的寿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灵为最大心愿,佛界神话说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无阻的特权。
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这一天,讲究忌讳,不动刀剪,不拿针线,不下锅煎炒(忌吵),不沾扫帚,不向门外泼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骂儿童。认为犯忌为不吉,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他灾祸。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
meibanfala
发表于 2005-1-2 11:13:39
内蒙古自治区
除夕晚上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时方开始吃饭,酒肉吃得越多越好。还要向长者敬“辞酒”,围火塘吃饺子、要“嘎拉卡”(羊骨头)、讲故事。初一早上,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开始串包,并进行赛马、摔跤、射箭活动。
崇拜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传统。在蒙古人看来,火是神圣的。一家一户的
祭火,有继嗣之义,举凡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围绕火盆、炉灶,有着
一系列祭礼和禁忌。
最隆重的祭火是在腊月二十三,传说这一天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
子。仪式非常隆重,往往在一两天前就开始洒扫庭院、房屋,准备祭品。
傍晚,夜幕刚刚垂下,家主点燃一把香,绕行住宅一周,来到装备好的火
撑子前,举香在火撑子左右各红祭三匝,把香插在火盆内,祭仪便算开始。
火撑子,蒙古语叫突力嘎,是一种腰缠三箍,上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
火撑子架在火盆上,里边放干柴。有的不用火撑子,使在火盆里搭起四边形干
柴架。把蓝、白、黄、红、绿五彩布条,挂在火撑子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别代
表蓝天、白云、黄教、红火、绿色的生命。
火撑子前,铺一席白毛毡,摆一张木桌,白毡上用炒米撒成“”字型图
案,蒙古语称哈斯塔吗嘎,译意即玉玺。桌子中央的一只碗里盛着炒米、茶
叶、红枣、黄油、羊胸脯肉等,上插燃烧着的香。桌上还有一个盘子,盛着绵
羊的四根肋条、颈骨、灌肠、胸脯、羊尾……装盘的次序是用颈骨、肋骨垫
底,灌肠居中,再上是胸脯,最上是肥腴的大绵羊尾,盘中祭品在当晚的仪式
上用。碗中的祭品留待二十四日以后、大年初一以前,每日早晚两次向火撑子
里投祭,火撑子里的火至少三天不断。有的保持三个月,甚至到下一年祭火。
蒙古人将最小的儿子叫守火盘的人,即含接续香火之意。
参加祭仪的主要是家主和男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可以参加,女孩和
外姓回避。供品也不赠出嫁姑娘吃。
祭火开始,参加者各端一个盛食品的小木盘或碗,坐地准备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