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漫談針孔攝影 [推荐]
随着针孔影像的神秘面纱被一点一点剥离,兴奋,新奇,来源于其本身的固有特性而引起的高潮很快就被冷却,很多创作者重拾惘然,不知所措。其实很简单,在这个无知无畏的时代,伪大师扎着小辫留着胡须,貌似艺术却依赖搞怪媚众已然是层出不穷,使得观众的审美急剧疲劳。没有生命力,经不起岁月考究的所谓艺术本来就不是真正的艺术。同样,拿着针孔相机,依赖其特异的表现,就妄图混入大师圈,嘿嘿,自然也是要失败的。针孔摄影,如果简单地归类于摄影门类也许本身就是个错误,它与强调瞬间表现的传统摄影有着质的区别,同时也造成了最终影像结果的根本差异。针孔同样是工具,是笔,以光做墨,从容地去描绘创作者的思想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针孔影像到底是何去何从?还是让我们来先借鉴几幅作品: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3927407.jpg
(大卫拍摄)
“鱼,西方的宗教色彩的东西,很善良,不停进食,哪怕撑死也义不容辞。这里,它们死了,挤压在一起,具有的象征意义就在影像的背后,它传达给观众的感受就是影像创作的目的”高磊原话,这样评论大卫的这幅作品。颗粒与模糊,这里已经不是缺陷,相反,成了烘托整体的重要因素。
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2327036.jpg
(陈琦拍摄)
背心说:“很好的作品,好在奇巧的视角,没有完整的头部,正是成功之处....”读图同时也是检阅作者的思想,摄影创作不排除偶得,而一切的偶得,有时候也存在着必然性,生活素养的积累与感受,与作者的悟性与灵感交织一起,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和其它的艺术表现一样的道理,别过于期待奇迹和偶然,没有积累很快就会瓶颈。
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2378600.jpg
(鲍许峰拍摄)
题目《童年》,场景戏剧性的感染力充满了整个的画面,作者作为摄影系的研究生,自有他表现能力的独到之处。
上面的作品,没有用很闹很流行的手法来吸引眼珠,而是坦然真诚表达着情绪,读者可以感受到,也可以漠然以对,要明白,不是所有的经典都会泛众,层面的差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作为创作者,要学会怎么用影像去说自己的感受。
上帝请不要笑,我们都在认真思考:
启示一:针孔影像能否走进现代艺术?
读过艺术史,就会知道,每个艺术类别的具象走向极致最终必然会升华为抽象,从客观的临摹走入主观的创造,同理,在摄影写实表现被技术的成熟推到了巅峰,更多的创作者自然有了更深的需求,在视觉艺术中,同样是摄影,针孔摄影其先天不足的摄影特性使其很难被使用在纯摄影的范围内,恰恰是这样的不足,更易将自己的触角向艺术类摄影延伸过去。与其说它是摄影,更不如说更接近戏剧般的情景或者绘画艺术来得贴切。
这几年,观念摄影被泛滥,肉体摄影,性,怪诞使劲被无情装入这个口袋,演绎着一出出歪嘴和尚的闹剧,早在70年代西方流行的东西,又被披上现代的外衣流行了一把。概念本来并无错误,错的是赶时髦的心态,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曾年先生说:一提摄影创作就人体,是当代摄影人的流行病。反思过往,究竟错在哪里,大概是过于追逐表象而忽略了本质。
然而,针孔影像游离飘渺的视觉效果,却是表达主观的有效工具,得天独厚。当技术基础的沉淀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主观则被有效传达。更多的时候,是脱离摄影的范畴,回归到影像的创造上来,回归画布,是后现代主义的灵魂,影像理当如此,想像最终结果,用可行的手段来加以描绘。
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2333406.jpg
(躁动-王棋永拍摄)
这幅作品已经看出了作者观念的影子,具备了叙事的雏形,如果在后期能加以提炼概括处理,不失为精彩之作。作品:只有具备了冲动与感悟的思想,才能谈及成功与否,才能被市场所接受。针孔影像不仅仅能走入现代艺术,而是必须脱离写实的纯粹摄影语言赤裸裸地走入。
启示二:后期的二次创作重要吗?
但凡深悉摄影的人都清楚,亚当斯曾经说过:按下快门完成了作品的30%,剩余的工作留给了暗房。这次北京行,不止一位业界资深人士提起这个理念,豁然开朗,原来,我们一直被束缚,被传统摄影的概念束缚,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生怕被套上摄影的叛徒的帽子,反叛本来就是为针孔而准备,又何必拘泥于过程。广义上的二次创作甚至包括作品的最终输出,相纸,喷墨,年限,纸张无一不是被考究的内容。
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2332652.jpg
(周展拍摄)
如果,这幅图片没了上方的药水痕迹,虚幻的城市风景将失却了韵律,又回到了记录与写实的当初。
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2374966.jpg
(Robert A. Schaefer Jr.)
另一方面的尝试,是影像输出的古典工艺,色彩,肌理的配合,将会在视觉感受的深度上加以补偿,当然,技巧与难度的探索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不失为一种非常有趣的折磨。更多的 参考
除此之外,电脑技术同样也可以掺入创作过程。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想用二次创作代替原始的拍摄,已经不是这里该讨论的事情,除了在图片库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所有,更大的失落是那样干,会成了完全的平面设计者,而不是创作者,这是本质上的区分。
恩,月儿真的很敏锐。现在玩针孔的很多!高艘也有不少!不过懂得欣赏的不多!!
启示三:为什么要用针孔?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由,有人仅仅为了快乐这样干,有人为了靠近大师这样干,当然,也有人为了利益而为之。无论如何,存在即合理的老话也适用这个为什么。
其实,说得透明一些,是自由度,它给你更广的空间和挑战自我的诱惑。虽然它不一定会给你带来理想的结局,但起码给你个体验过程,你针孔了一次,终归是一次实在的感受。至于能到什么程度的收获,完全在于个人的理解与造化,不勉强,不迷信,爱则用,不爱则弃,随心所欲而已。
为什么?问已经是多余。
启示四:能否走入市场?
记得国际传媒集团的萨蛮子先生在观看针孔影像展览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做得好,这些都可以卖钱的。”艺术不需要清高但需要真诚。
可以借鉴绘画艺术在藏品市场的表现:物以稀为贵,代表性,工艺性,艺术性等等这些都是考验其商业价值的重要参数,天上不会很轻易就掉下馅饼,机遇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有付出才有收获。针孔影像的作品只是把颜料换成了光线而已,换了工具,智者一样的把玩。
已然看见了未来,门开了,能否进去摘取宝藏,实在是件非常个人的作为。
文字已经整理到了尾声,鉴于水平只能当做一些资料的归类,看完通篇,无需理会观点的是非对错,自己学会检索与思考,比任何启示都要重要很多。
艺术总是相通的,做视觉艺术的创作,不一定是埋头于影像之中。包括社会的阅历,音乐,文学同样具有启迪作用,如果你喜欢宋词,就很容易理解“虚”的必要性,只有“虚”才能带来实的感受和意境,“虚”并不容易,要很深的积累方可通关。
当农民肩挑粪桶,想像着稻熟之后的饭香,一样的气味会有着不同的感受。
http://bbs.dpnet.com.cn/bbs/Uploadfile/2006-9/200692923112364597.jpg 原帖由 磅礴 于 2006-11-2 14:30 发表
恩,月儿真的很敏锐。现在玩针孔的很多!高艘也有不少!不过懂得欣赏的不多!!
嗯.. 無意中誤闖某攝影大壇..
見他們增設了針孔專版, 好奇進去看看.
不過, 依然有點摸不著頭腦..
看似現在真很流行..
而且已有第一屆的針孔攝影展, 似挺成功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