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并不是时代的错
http://img3.mtime.com/pi/d/2007/47/2007112421823.20650292.jpghttp://img2.mtime.com/pi/d/2007/20/2007513231141.4257753.jpg
林东是个洗脚城的老板,他在这个城市算是个一般定义上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车,平日里还能在赌桌和酒店里“潇洒”一把。要说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
刘苹果是林东洗脚城的脚部按摩小姐,丈夫安昆是整日在建筑队里吊在大楼外面高空作业的一个工人。两个来北京闯荡的人租住在一个破旧的楼房里,日子虽不宽裕,但还算恩爱。
林东强迫苹果发生了关系,但其实到最后她也就是半推半就了,谁知却看见了窗户外面的安坤。
老婆被睡了,自己就是被羞辱了,所以要赔偿,怎么赔?当然是钱。可是人家不给,又没证据,那就干脆也去睡他的老婆,给他戴绿帽子,这样起码心里扯平了。小发一笔的念头没实现,刘苹果却怀孕了。
然后这本应水火不容的四个人坐下来平心静气的签了个卖孩子条约。约定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孩子。
一个借腹生子,一个卖子求荣。一个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丈夫是否背叛,只是忙着添加一份保证自己利益的合同。而事件的中心,刘苹果,却是从头到尾无可无不可,于她,也不过是生个孩子罢了,谁当爹,好像并不重要。
每个人似乎都没亏,有人还实打实的赚了。
在写着十二万块钱的合同面前,什么都无所谓了。
偏偏事情从来不是想当然,快到手的钱怎么能只擦个边儿呢?安昆用4000块钱买通医生改了孩子的血型。亲手把自己的儿子媳妇一起送给了人家。
钱到手了,看着人家三个貌似一家的亲热样,心里又不平衡了。想来想去,十万和儿子比来比去,还是自己赔了。于是又偷了儿子,丢了媳妇。
还回十万好似买回了他的良心发现,但如果是一百万呢?他又会怎样?
闹剧总有结束的时候,它只等先清醒的那个人划个句号。
林苹果最后带着孩子离开,走前,她还是回头看了一眼那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地方。留恋,肯定是有的。但她也终于明白,那些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导演选择了北京作为一个视角,记录着这个时代中切实存在的赤裸裸的现实。他们渺小,他们辛辛苦苦,他们卑微的活着。他们可能在怀着梦想辛苦打拼的同时,也不忘紧抓住周围那可悲的“意外”使其成为转变成改变命运的“机遇”。但也有那些外表靓丽光鲜清纯本应在阳光下生活的女孩子,却是经过那条被阳光照射的道路走近肉体交易的房间。
不可否认,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中不乏这样阴暗肮脏的地下交易。而很多人似乎也恰恰是在这种贫富差距愈发明显物质诱惑膨胀的都市里更容易迷失,其价值观更容易被颠覆,道德观念更易淡薄。
但这种迷失,不单单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也不是因为某一种人群的高尚或渺小,富有或贫贱,而是源于人的欲望之壑难平。
就如《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开头的那句:“如果你爱他,请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还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到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每个城市,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是善与恶,美与丑,纯洁与肮脏的交叠。每个人每个时刻,都有被诱惑被俘虏的可能,怎样选择怎样把握,永远都取决于个人本身。不要怪罪一个时代,更不要迁怒于一个城市,直视现实,看清现实,并不意味着颓废放弃,而是更好的认清自己,把握自己。自我心灵的迷失最可怕,心中的那杆秤,不要丢。 写的很不错~顶了~
真想看看~ 其实抛开所谓的情色,《苹果》所揭露的现实中国的阴暗面,也是令人深思的。 好文采呀
SUPER厉害呀 片子内涵很好,写的也不错,可惜被不想看到的人给禁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