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一切都好,只是不是中国制造
《功夫熊猫》(美国)2008导演:约翰斯蒂芬森 马克奥斯本
电影院里,小孩子的笑声此起彼伏,大人的脸上肯定也写着轻松,这是《功夫熊猫》的第一观感,如同亮灯散场后大家统一的愉悦之情。事实证明,素材只是在于有效利用,中国元素会成为电影娱乐的一种新资源。
与BBC和央视合拍的优秀纪录片《美丽中国》一样,西方电影在奥运年不约而同开始善意的描述中国。除去意识形态的不同,也证明了如果另一个人想夸奖一个人,即使有着历史面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更何况,中国的开放姿态正逐渐消减某些粗俗的习惯。
在西方人眼中,功夫和东方山水都是极致魅力。前者托香港电影的福,后者看看香格里拉的历史立即就明白。从电影角度看,前者最初作为B级片发展,后者被更多的神秘所覆盖,其中包括政治因素。但美好事物终究美好,谁也无法阻止对自然和历史的传承。
《功夫熊猫》的惊叹点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模拟如此逼真。即使是好莱坞电影一贯套路,但语境神似中国风,以至于怀疑编导的背后是不是有纯粹的中国团队在支持。这种感觉很好,有种获得足够尊重的味道。反之,中国电影面临的问题实在值得反思(而不是暴怒),终究中国电影尚处于落后挨打时期,前行速度够慢但尚在前行。
疑惑等着日后自有回答,熊猫阿宝的成长故事也有些感染力存在。这个源自中国武侠小说脉络的小小传奇讲着最普通的人生道理。对小孩子来说是学习善恶之分,对大人来说是再回到从前,因为不能成为英雄而得到宣泄,这是好莱坞动画片的妙处,很正很温和。对大众来说,动画片中的哲理即使简单,但做到好像很难。
如何灌输大道理是有学问的,梦工厂一贯的颠覆心态虽只是凤毛麟角,但核心依旧。看之前中国人估计都会疑惑笨拙可爱的国宝熊猫怎么会武林高手,电影给到的答案很生动,内外颇具说服力。于外是熊猫功夫运用了自身的缺陷,内里是那张镜子一般的至尊宝典。换到现实中来,很西化的教育方式:正视自己,学以致用,重在勤奋,还要有些好运气。
《功夫熊猫》的种种桥段灵感都来自港产功夫片,几乎集大成。形式上,李连杰式的正统功夫首先,其后是成龙式的谐趣功夫,最终结束于周星驰的动漫精神。这些环节被整合为一体,随着角色的进程顺理成章毫不突兀,比较《功夫之王》更有章法。而影片最可爱之处,则是那些充斥幽默诙谐的喜剧桥段。
这些桥段的使命是保持影片连绵的热度,电影院不绝的笑声就是回报。虽然没有刻骨恶搞,梦工厂营造的搞笑功底依然成熟。熊猫命运的逻辑性中存在着郭德纲相声式的品味,但显然如孩童般正直。每一次不由自主的发笑不是影片情节推动所致,皆是瞬间反转的功效。这些细微的颠覆恰到好处,没有变化主题的深度,反而进行了保护。
到了影片深处,熊猫阿宝照着宝典看自己,白虎大龙同样也照着,这场景真是一剂“醒世良药”:做自己做到一定时候,照照镜子,有所求和无所求立即分清,求什么和要什么也见分晓。其实,人生真的如此,一定时期一定时刻的好坏善恶都在之前就养成了。所以,熊猫阿宝的成功经历就告诉大家:单纯的、愚笨的如你我一般的凡人要有梦想,要坚持,要以苦为乐,这样做也许不是英雄,但足够让自己幸福满足。
该关键字已经被屏蔽风,该关键字已经被屏蔽功夫,但需通过好莱坞叙事。就如其角色都是西方人推崇的中国珍惜动物一样,影片东西文化的结合显然成功。熊猫阿宝的故事也很炫很励志,这么草根精神的电影作为主流商业大片,的确很讨喜。但依然存在着遗憾,这种遗憾尽人皆知,因为这样一部典型中国风格的电影,却不是中国制造。 还没有看,没有发言权
等清晰版出来再说 还不错,值得看看的一部电影。 恩那,值得看看~ 还不错啦,支持一下 早已看了,很轻松
我们自己怎么就不能出这个
同样的元素国人就组合不出来,为国人的卡通默哀 越想越想看了~ 原帖由 KK07 于 2008-7-8 23:27 发表 http://www.xyhc.com/images/common/back.gif
越想越想看了~
呵呵,那就看看咯 空空看过了吧。。。。。。
嘿嘿 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的说,看过就明白了为什么炒成这样 原帖由 keer 于 2008-7-9 01:09 发表 http://www.xyhc.com/images/common/back.gif
空空看过了吧。。。。。。
嘿嘿 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的说,看过就明白了为什么炒成这样
呵呵,有看,确实,用中国功夫的元素打败了中国的动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