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7|回复: 1

[04/07]法宗秦汉 借古开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7 12: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前的一天,欣闻陈晖摹临的三千方汉印完成了,我急不可耐地赶往他家,跨入他那简陋的居所,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房的排列有序的印石,望着这批他用十年心血完成的恢弘巨作,手摸着这一方方他心临手摹的精雕细刻而成的印章,我为之惊讶,为之兴奋,为之赞叹,为之敬佩,更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陈晖将深藏在故宫大院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印稿变成印钮,历时之长,十年的寒来暑往;数量之浩,成印三千,刻石数万。其毅力之大,几人能及?其功夫之精,更是炉火纯青。这不仅仅是一次篆刻探索,而是金石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不仅仅是一起创作事件,而是一项浩大的艺术工程、一曲对艺术孜孜追求的赞歌!
  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是具有深厚素养和功底,又具有凌云壮志、不畏艰辛、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所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晖就是这样一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攀登者。他选择的正是这样的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十年的风霜雨雪、十年的独客孤旅,在充满了的困惑与痛苦求索中,终于是“满头飞絮迎风立,尘埃轻佛自在香”。是可庆可贺、可歌可颂的!
  九江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名人辈出的皇天沃土,历史上那位有远大的抱负、有崇高的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旷世奇才,就隐居在终南山里“修道”。如今,中国书协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庐山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九江篆刻家协会主席、浔阳印社社长陈晖,一潜就是十多年,不也是这样一位置心世外、抛却凡情,一心“修心悟道”的传奇之人么?
  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国粹,金石篆刻艺术,就是这国粹中的瑰宝之一。陈晖自幼酷爱金石,他天资聪慧,悟性很高,又很刻苦好学,先从“说文解字”入手,以邓散木的《篆刻学》启蒙,作为著名画家陈重印老先生的入室弟子,他一步一步地迈入了那神秘奥妙的艺术天地。
  陈晖是个志存高远、敢破敢立之人,很有股破釜沉舟干大事业之勇气和胆识。因为他知道,如果为自己留后路,就不可能找到向前走的路;他懂得那些真正有名堂的人,哪个都是这样的高手,历史上那些大人物都是敢于如此而创造出辉煌的人!1987年未脱稚气的陈晖,这个地道的农民,冒天下之大不韪、凭一已之力,发起组织了首届“庐山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最后邀请到庐山画院参与,并得到九江市委、市政府及武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他耗尽家资、毕功一役,居然使得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天公要造就一个人,不但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且还会给他多次机缘。在大赛评选期间,陈晖有幸认识了一大批书画巨匠,他知道这不只是梦寐以求的期盼,分明是他人生中守候着、渴望着的福缘与机遇。陈晖以他那勤奋好学、诚恳热情、朴实守信等优秀品格,赢得了大师们的信任和认可,很好地抓住了、把握好了这样的机遇。
  其实机会是不会为没有实力、没有准备的人所把握的。要把握这样得天独厚的机缘,必不可少的是陈晖必须有深厚的自我修养和艺术功底。他造访篆刻大师西泠印社的高式熊先生时,大师看了他的作品后,欣然为其亲书:“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相称赞勉励;启功大师看了陈晖不用印床、不用打底稿的刻印过程后,感叹地说:“你这样刻印的已经少见,能这样刻成艺术品的绝无仅有”。欧阳中石教授激动地题写下:“匡庐奇秀,金石一刀”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两位大师不吝赐教提携,并以故宫博物院所编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相赠,他们认为陈晖的篆刻已具备一定功力,“诗推唐宋、印宗秦汉”,他们希望陈晖能以他们所赠的印稿,临摹一些时日,相信这样他日后必成大方家。陈晖受之点拔,便有了摹临三千汉印的宏愿。
  陈晖是个艺痴,他的痴迷能到疯狂的地步。他特别醉迷秦汉的印章艺术,从小就受到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和艺术熏陶,又受大师们的教诲,因而萌生了他对金石艺术强烈的热爱之情,激发了他那不断地追求艺术的旺盛生命力。经过多年的准备,1997年陈晖正式开始了摹临三千方汉印的工作。
  作出这样一个决定,这又是陈晖的一次破釜沉舟,对他来说这是极具风险、十分不易的。陈晖此时此刻仍是个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的进城务工农民,要养活在城市屋檐下生活的一家几口,全都要靠自己一手一脚的打拼。他能从大山深处走入城市,并在城市的艺术界中拥有一席之地,付出的艰辛不是能为常人称道的。时下又作出摹临三千汉印的决定,必然要他为其追求的艺术放弃很多很多,还必须沉得下去,板凳不怕十年冷;就必须耐得住寂寞,甘居闹市不沾尘。当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时不少的人认为他傻,不仅不被亲人和朋友们接受,甚至也不能为业界的同仁所理解。虽然人们都知道这是提升艺术修养的最好途径,但很多的人怀疑他,能否沉得下心来毕功一役;很多人疑问他,这样放弃很多很多、让本不富裕的生活再至困苦中值不值得?陈晖的书、画、印三艺皆精,如果只想做个世俗的艺匠,或者说做个职业画家,是能让一家人生活得滋滋润润的。但命运注定陈晖无法这样,因为他心灵深处有一种对艺术不懈探索的欲望,因为他生命与精神世界中有另一种对辉煌的追求……
  人们常说艺术要经历三种境界,我不能知道潜身十多年的陈晖是如何走出每一个脚步的。但我们能从这三千方汉印的一刀一划中探寻他的心路历程,从他篆刻技艺一步一台阶的成长中品读他一路的艰辛。十年啊,十年!陈晖就这样奈何了一切功名利禄的诱惑,就这样经受了岁月的磨难。在这样一个浮燥的今天,陈晖做了、做到了、做好了,个中得失不是能与常人探讨的!
  当今是一个崇尚创新与创造的时代,能潜心地临摹他人或前贤的东西,已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气魄和胆识了。尽管金石印章以秦汉时期的成就代表着最高水准,但能潜心于这束缚的方寸间热爱它、钻研它的人本就不多。而既肯将自己束缚在方寸之间,又能潜心临摹他人者,更是少之又少。尽管这并非是另辟蹊径,而是业界公认汲取篆刻艺术精华的不二法门,但真正能躬身笃行的又有几人?
  篆刻,自元朝起就确立了汉印审美观以来,汉印的审美内涵通过一代一代印石方家的努力,得到了不断的认知和深化,同时还确立了从汉印中心追手摹,为汲取印学精髓的学艺之道。先有元的赵、吾二老,后有明的赵、朱、汪、程四家,浙派方家更是尊此为不法二门投入心身,明赵宦光临刻汉印愈千,清“西泠八子”之一钱松也摹汉印近两千钮,被人惊叹:“此丁、黄后一人,前文何诸家不及也!”为后世乐道。摹临从秦汉印入手无疑是正确的篆刻学习与实践的有效途径。清吴先声就认为:“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学汉印者,得其精意所在。”“西泠八子”之陈鸿寿更是进一步强调:“以汉印为宗,心摹手追,才能使印章成为上品。”陈晖效仿先贤,法宗秦汉,借古开今,他为人为艺,走的是正道,像他刻的印一样,守中藏锋而少走偏锋。他用人生的艺术,履历着他艺术的人生。
  篆刻学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同样地涵盖了包括美学、文字学、人文学等学问,印是凝固的诗、简略的画……我们都知道秦、汉、唐是中国历史上几个海纳百川、气势磅礴的英雄时代,都知道它有那群星闪烁、光华满天、博大精深的秦汉与唐文化;知道了数千年来,我们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都在连绵不息地做着一个辉煌、骄傲的中华梦……汉印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而且也是整个人类宝库中一颗璀灿耀眼的明珠和珍贵遗产。然而,要临摹好汉印,并不容易,不仅要加强人品修养、技法练习,还要广泛地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知识,并要广泛接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陈晖首先想到的不是印稿的本身,而是了解汉朝政治、经济、民生、文化与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他需要把握的是那个时代的历史沿革和社会脉络。此时的他更像是个不知疲倦的学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汉印代表着中国金石印章的最高水平,其艺术的精深已超越了历史的界限,涵盖了诸多东方艺术的主旨和精髓。然而要对这“鬼神为之垂泪,日月为之变容”的国家稀世珍宝的进行摹临,陈晖所具有的胆略、所付出的精力、所具备的功底以及面临的高度与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要仿其结构、仿其布白、仿其用刀、仿其走线……仿其顿挫扬抑、跌宕起伏,或许对于一个篆刻家来说并不太难,最难把握的是那种气势,最难达到的是那番神韵,最难摹仿的那领风骨。
  汉印体现出的是那种具有阳刚之美的浩然正气,彰显的是深沉中的浪漫,古典情调中的洒脱。错落有致、张弛有节的图式,和谐统一的节奏,凝重中的淡雅,静穆中的动感,拙朴中的灵秀,严谨中的平易,风韵直别中的鲜活。一方印稿一幅画,一方印稿一首诗;品一方汉印稿,就能聆听一次艺术与自然对话;临一方印稿,又能读出一种极至的禅意。方寸之间匠心独运,方寸之间气象万千!陈晖深入其中,没有“西风凋碧树”的叹息止步,有的是“独上高楼”放眼四海的感觉,似乎忘却人生的渺小短暂、忘却了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似乎找到了一个与之相符的定位,找到了一个打造自我,纯粹性与唯一性的法门。一方方摹刻的汉印,凝结成了他诗一般的心灵语言,一方方摹刻的汉印幻化成了他解读先贤灵魂的密码,以至他整个人的身心都处于最自由最洒脱的巅峰状态,进人了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感情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确是一个意境,更是陈晖追求艺术、追求人生价值,历经磨砺的写照。这不是冬数九、夏三伏,几度春秋就能概括的,陈晖的手是一双粗大得有点儿过份的手,一双灵巧得可以通神的手。只要看一看他右手虎口、母指、食指上厚厚的老茧,看一看他左手食指上一条连一条、一条盖一条的刀伤,我们就会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个全新的理解;就会懂得陈晖的成功是经过了一次次的失败、又失败、再失败;摸索、积累而来的。陈晖曾经是为了静下心来摹刻,关了手机、停了电话,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曾经是为愧疚没有为家贡献一个铜板的力量,三年不肯为已置一件新衣;曾经是为家人能过个祥和温饱的春节,不顾一个艺术家的脸面写春联叫卖在街头的寒风里;曾经是为取得一笔不菲收入补贴生活,不顾高空危险充当画工,劳作在庙宇的苍穹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财富观,什么是人的最大财富呢?在财富追求与精神追求相冲突时,又如何面对自身汪洋恣肆的欲望,执著地坚持一份精神追求呢?陈晖给了我们一个满意回答。他是那样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懈地追求着艺术。面对无处不在的诱惑,陈晖只求自己灵魂安慰,而过着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显得弥足珍贵。他总觉得,他的血脉里流淌着一种东西,它总是冲撞着他,一到关键时刻他怎么都控制不住,我不知道那种东西是什么?也许这就是陈晖常说的:“印是一种文化,我的文化是印”吧!
  陈晖的“又一斋”这斋号很是耐人寻味,朋友问他何不叫“千印堂”或“万拓斋”?他这样说:“这斋、那斋的繁花复杂,我只是千百个艺术家中的又一个修道者而已,这陋室就叫‘又一斋’好了。”这平实质朴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一个徇道者不同的胸怀和心境。陈晖自号“老斋”,告诉我们三千方汉印会让他力疲身老,或许最终一事无成,老死斋中。这些“言为心声”的话语中,无不抒发了一个孜孜不倦的文人博大情怀,一个有雄才大略艺术家追求卓越的胸襟。
  十年历炼春已老,回首当时尘满鬓。时间如水,逝者如斯,陈晖终于以不懈的努力,历经淘洗创作出来的印章不仅精妙真微,形肖神似,而且得到了韵味、继承了风骨、领悟了精髓。正所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成果。著名国画大师漆佰麟先生,见了陈晖的摹临作品后,兴奋得夜不肯寝,将印钮一一细细翻阅,激动地提写:“借古开今”以祝贺;陈重印老先生更是对弟子疼爱有加提写下:“印宗秦汉,艺宿春秋”相勉励;著名书法大师崔廷瑶先生欣然为其印谱写序作跋;看过印钮的名家有的提:“刚健浑朴,和气天真”,有的提:“积健为雄”争相推崇与肯定。连一向极少轻易评价他人的篆刻艺术造诣丰厚、鉴赏力博大精深、治学通大严谨的西泠印社的专家们,面对陈晖的作品,也好评如潮。陈晖的摹作的确不同凡响,让人叹为观止,呈现出了上善若水、天人合一的效应;实现了人与自然融通的最高境界;诠释了一个文人的责任与良知;书写出了一个艺术家对真、对善、对美的追求!
  “继承前人的目的是为革新,继承是手段,这个问题的重点是革新。”李可染大师也有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宗成法更为时代法,法如舟桥渡百家,过岸自当竟风华。牡丹幽兰万般好,严冬须让腊梅花!法古的目的是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在学习中创新、在摹临中升华;是要通过传统艺术手法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陈晖已从这方寸之间走了出来,通过对汉印中立意、构图、章法、布白、线条、刀法的理解与拓展、延伸与升华,经历岁月的浸淫和锤炼,已经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山的质的飞跃。从汉印的厚重中悟出了雄健、从质朴中悟出了平和、从简约中悟出了天真……形成了他“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的艺术风格。正所谓“大工不琢”、“大雅不俗”,陈晖的印,以身躯作金石,灵魂为线条,独自成天然。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提倡诗画同源,诗书同道,书画同流——一个杰出的篆刻家,他必然是一位卓越的国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情感丰富的哲人,陈晖就是一位集众多特长于一身的人。他无论是字、画、印,都是一首韵味十足、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抒情诗,都是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体现,都是集他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于一体的那种具有文人情趣的艺术展现。此外,陈晖还有极高的音乐艺术天分,由他作词作曲的一首《魅力九江》不仅作为唱响九江的主题曲,而且在全省各地广泛传唱。
  陈晖的画风清新淡雅、质朴厚重、意境隽永,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他的画以山水画居多,看上去很传统,但活生灵动,有股自然清新、野趣盎然雅趣,整个画面构图明快,意境高雅,笔墨老辣,色彩清新,体现出作者真善美的博大情怀,同时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他画出的山与真山大不相同,但一峰一壑挺拔雄健、一草一木温润秀美,反映出国画家正直、善良、清高的品格。他画的屋宇亭阁简洁质朴,但一檐一瓦都很自然融洽、一窗一门都十分浑然宁静,反映出作者热爱生活,向往清静、自由的高尚情趣,又洋溢出他火热的激情,同时又迸发出他慧敏的灵性和蓬勃的生机。
  就陈晖的书法而言,他采众家之长,又自成一家,以篆书见长。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既有汉代书法的“雄健浑厚”篆体、有晋代书法的“平和含蓄”行书、有唐代书法的“遒劲婉约”真楷、有宋代书法的“自由豪放”狂草。他自己的个性特质如行云流水的俊逸秀雅、灵动飘逸。人们更多的喜欢他的小篆书,他的小篆从金文、钟鼎、石鼓中脱胎,看上去很雅致古朴、高远空灵很耐人寻味。这类作品富于诗意趋于完美、俊秀蕴藉深沉、清逸雅静韵随墨流。能让人看了很动情,看得心潮起伏、激情澎湃。陈晖运笔大气荡然,一如他的画、他的印,都很用心出意,意寓字里行间,境溢字外,能让人在他的一字一式,一笔一画中体会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都深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潜心十年的陈晖更懂得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道理,艺术是他终身奋斗、毕生的追求。翰墨情缘已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内容,艺术是他对人生、对生命、对世界,乃至一切的叙说与解释;也是为他执著坚守、不倦创新的精神家园。此时此刻,我衷心地祝愿陈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开创一个更为广阔、更加辉煌的未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7 17: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没看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7 04:52 , Processed in 0.24156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