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owardxhh

[07/19]熟记纵横九百字,略知上下五千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唐朝(五十六个字)
高祖昏庸屡信谗,变生玄武手足残。
太宗纳谏贞观治,武后改周李氏残。
神勇玄宗清女祸,繁荣盛世号开元。
乱由安史都迭陷,惧祸昭宣让逆藩。

注:
1. 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汉李广之后。父昞;仕周,封唐公,渊袭爵。炀帝幸江都,以渊为宏化郡留守。后炀帝疑渊,渊惧而起兵反。克长安,立代王侑为皇帝,一年后逼侑禅位。渊即皇帝位,国号唐,都长安,是为唐高祖。杀李密、破刘武周、擒杀窦建德、收降王世充、讨平刘黑闼等。至太宗贞观二年,遣柴绍讨灭梁师都,平定朔方,始得扫平诸乱,统一中国全境。

2. 渊之起兵,皆秦王世民之谋,渊许事成后以世民为太子。及渊为帝,欲立世民,世民固辞,乃改立长子建成为太子。平定诸乱,多为秦王之力。以秦王功大,以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公之上,开天策府,置官属。秦王开文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得十八人,号十八学士。诸武将亦多为秦王所部。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忌之,协谋欲杀之。乃曲意事诸妃嫔,以求媚上。世民独不事之。由是诸妃嫔争誉建成、元吉而短世民。帝遂渐疏世民。会突厥入塞,建成荐元吉将兵击之。元吉请调秦府骁将,简秦府精兵,悉隶麾下。复徙房玄龄、杜如晦等出秦府。秦王惧,乃谋杀建成、元吉。使长孙无忌半夜率兵伏玄武门。翌晨,建成、元吉欲朝,知事有变,欲奔出玄武门,被世民唤住。元吉回射世民,三箭不彀。世民一箭射死建成。尉迟恭射杀元吉,并枭建成、元吉首示众。史称玄武门之变。后复捕杀建成、元吉诸子,党与不问。高祖遂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庶事,皆由太子处分。约两月后,高祖禅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世民即位,改年号贞观,是为太宗。评曰:史家多以成败论事。世民既成,即谓建成、元吉劣行种种,咎由自取。焉知非世民之谋太子位而借故伤手足耶?即便太子、齐王该死,其诸子又何罪焉,奈何以叔伯而尽戳侄辈,致令兄弟绝嗣哉?于国,世民固明君矣。于家,何太忍哉?

3. 太宗知人善任,虚衷纳谏,励精图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以魏征为谏议大夫。至贞观四年,天下大治。岁断死囚仅二十九人,几至刑措。斗米价只三钱。东至于海,南至五岭,皆外户不闭。可谓海宇治安,中外恬谧。史称贞观之治。复因民少吏多,定议裁并,分中国为十道,分疆设守。昔突厥强盛,统领朔漠诸部落,威振塞外,后分为东西。各部落逐渐分离。太宗使李靖督兵十余万击突厥主颉利可汗,破之于阴山,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执颉利。东突厥亡,自此漠南无虏庭。远方诸国,多来朝贡。四夷君长推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八年冬,吐谷浑入寇,太宗遣李靖帅兵击之。靖屡战屡胜,吐谷浑势蹙,伏允可汗自经,其子慕容顺请降,吐谷浑遂平。高昌背唐,阻塞西域诸国朝唐之路。太宗遣侯君集征高昌。高昌王麴文泰以唐朝远隔沙碛而侈然无备。忽闻唐师十万已深入境内,忧惧而病,数日而亡。唐兵拔田城,掳男妇七千余口,围高昌都城。文泰子智盛请降。君集复分兵略地,下二十二城,得地东西八百里。改高昌为西州,设安西都护府。于是唐地东至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击吐谷浑,并寇唐境。太宗遣侯君集击破之。弄赞遣使谢罪,请和亲。太宗乃以宗女文成公主遣嫁。弄赞大喜,从此多习华俗,并遣豪酋子弟,入唐学习诗书。薛延陀真珠可汗,违抗唐命,擅击怀化郡王阿史那思摩。太宗遣李世绩等帅兵征讨,大破之,俘五万余人。真珠可汗遣使入贡修和,太宗许之。后薛延陀趁太宗东征高丽之机,起兵寇唐。及太宗西归,乃遣李世绩往讨,灭之。铁勒回纥等十二部归附,太宗改诸部名称为六府七州,设燕然都护府以辖之。铁勒北部骨利干、西域结骨部亦来朝。现今之朝鲜半岛,本为周武王封箕子之地,当时分为三国。东北为高丽,南为百济,东南为新罗,皆受唐封。贞观十七年,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弑主,专擅国政,连结百济,谋分新罗。新罗女王金善德遣使求援。盖苏文拒绝唐使,不听诏谕。太宗乃亲征高丽。前后三大战,共破十城。攻安市城,破援兵,斩首二万余级,高丽将高延寿、高惠真请降。高丽举国大骇,各城守众多遁。唯安市城久攻不下,辗转两月余,时已入冬,天寒粮乏,太宗乃引兵还。

4. 武氏媚娘,并州文水人,其父武士彟系高祖故交。年十四入宫,得太宗宠,封为才人。太宗有疾,太子治入宫侍奉,与武才人通。太宗将崩,因民间传云“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欲杀武才人而不忍,出之使为尼。太子治(即高宗)即位,迎武氏入宫。时萧淑妃专宠,王皇后疾之,因称武氏之美,欲结之以间萧妃之宠。高宗乃拜武氏为昭仪,后及淑妃宠皆衰。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屈体事后,及为昭仪,乃谋代后。杀己女而诬后,终取王皇后而代之。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武后遣人断其手足,投酒瓮中,数日而死。高宗患风眩,目不能视,政事皆委于后。后性明敏,涉猎书史,处事皆称旨。中外谓之二圣,诏以武后为天后。时西突厥未平,高宗遣苏定方往讨,大破之,西突厥十姓一体归附。分其地,置蒙池、昆陵二都护府。西域皆平。龟兹已自服唐,后内乱,宿将羯猎颠拒唐命,高宗遣杨胄击之,尽诛羯猎颠一党。徙安西都护府至龟兹,统辖龟兹、于阗、碎叶、疏勒四镇,及波斯等十六国,置府州八十余。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乞援。高宗命苏定方率兵十万,自成山渡海,至熊津江口,大破百济兵,复攻其都城,百济王请降。于百济置五都督府。百济余部乞日本舟师百艘、步兵三万为援,合击唐师。唐将刘仁轨,用火攻计,大破日本水陆两军。百济余部亡奔高丽。复命苏定方攻高丽,连战皆捷,进围平壤城,不克。后高丽盖苏文死,二子男生、男建争立,男生降唐求救,高宗乃命李世绩帅兵伐之,以薛仁贵为前锋。连拔一十六城。仁贵一战杀高丽兵五万人,破三城,复引三千骑破扶余城。扶余附近四十余城,惮仁贵威名,望风请降。唐军攻破鸭绿水坚垒,直捣平壤。围攻月余,高丽王高藏势穷出降。世绩传檄高丽全境,凡百七十六城,皆降,高丽遂平。分高丽为九都督府,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辖之。

5. 太子忠,为王皇后养子,及武后立,乃废忠,改立武后长子宏为太子。宏仁孝谦谨,数忤武后。武后鸩杀之,立次子贤为太子。贤处事明审,武后忌而废之,后逼令自杀。立三子显为太子。高宗崩,太子显即位,是为中宗。武太后因事废中宗为庐陵王,令出居房州。改立四子旦为皇帝,是为睿宗。令皇帝居于别殿,政事悉决于太后,皇帝不得干预。李世绩孙敬业起兵讨太后,旋败殁。太后疑天下人多欲反,乃铸铜匦,置之都门,以受天下告密表疏。如密奏确凿,则授之以官,无实者不问。一时告密之风大盛。胡人索元礼,以告密擢为游击将军,令按制狱。其性残忍,推一人,必令引数十百人,太后以为能。于是周兴、来俊臣之徒纷纷仿效之。作罗织经数千言,苛刑酷法不可胜举。中外畏此三人,甚于虎狼,莫不重足屏息。谣云武太后潜谋革命,欲屠戳宗室,诸王惊。琅琊王、越王起兵反,旋败被杀。武后使周兴按之,杀诸王公主十人。

6. 武氏为谋篡位,诬杀唐宗室三十余人、旧臣近三十人。遂改国号为周,以豫王旦为皇嗣,改姓武氏。大封武氏诸人为王或郡王。武氏滥以禄位收人心,然于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挟刑赏之柄以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竞为所用。时告密者不可胜数,武氏亦厌之,命御史按问,引虚伏罪反坐者八百五十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刑亦稍宽,制狱稍衰。武氏疾甚,张柬之等逼宫,武氏乃传位于太子。中宗显复位,上武氏则天大圣皇帝尊号。武氏临朝六年,改周十五年。武氏让位后一年而崩,寿八十一岁。

7. 中宗复位,复立韦氏为后,拜上官婉儿为婕妤。时韦后、韦后女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诸女弄权,卖官鬻爵,政出多门,府库空竭,民不聊生。韦后恐丑行败落,毒杀中宗。温王重茂即位,韦氏临朝摄政。韦氏深忌太平公主与相王旦。相王子临淄王隆基与太平公主谋诛韦后。隆基引兵入玄武门,斩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睿宗旦复位,立隆基为太子。太平公主乃睿宗之妹,因恢复中宗、睿宗帝位有功,睿宗甚敬之。宰相进退,系其一言。睿宗传位于太子,太平劝其仍自总大政。太子即位,是为玄宗。太平擅权用事,与玄宗有隙,谋废之。玄宗使内给事高力士等诱斩太平手下,赐太平及诸子、党与数十人死。玄宗乃得亲政。

8. 玄宗励精图治,以姚崇、宋景为相。整纲饬纪,量能授官,宽赋敛,省刑罚,中外承平,百姓富庶。开元初政,得与贞观同风,史称开元盛世。唐时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不得比。后宋?罢相,直开元中年,政治逐渐废驰。

9. 安禄山,本营州杂胡。性狡黠,善事人,人多誉之。玄宗使遥领平卢节度使,兼范阳、河东节度使,封东平郡王,出镇范阳。禄山阴蓄异志,殆将十年。养猛士,蓄战马,天下精兵,皆聚于河北。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杨国忠与禄山有隙,屡言禄山且反,上不听。国忠乃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于是发所部十五万众反于范阳,引兵南下。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国忠尤言欲反者唯禄山一人,不足为虑。禄山陷洛阳,都之,僭号大燕皇帝。贼兵克潼关,朝廷大恐。杨国忠建议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将士愤杀国忠,迫上赐死杨贵妃。太子亨未从上入蜀,北奔平凉,后至灵武。上入蜀前宣旨传位于太子,太子乃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郭子仪将兵五万至灵武,军威始盛。安禄山欲废太子安庆绪,庆绪使人刺之,自为皇帝,以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思明拥强兵,不用庆绪命,庆绪不能制。广平王豫、郭子仪率兵攻长安,自午至酉,斩贼六万,克复长安。复攻洛阳,安庆绪奔河北。安庆绪欲图史思明,思明降唐。郭子仪讨安庆绪,庆绪求救于史思明。思明复反,杀庆绪,还范阳,僭号大燕皇帝。思明子朝义弑父自立,后为唐兵攻伐,势穷而自缢。自安禄山反,历安庆绪、史思明,至史朝义自经,凡九年,至代宗时,方得平定,史称安史之乱。肃宗、代宗不思经远之谋,专为姑息之政。纪纲大坏,国运日衰,不可复振。安史之乱既平,诸节度使各收安史余党,坐拥强兵,不供贡赋,名为藩臣,羁縻而已。

10. 代宗时,吐蕃入寇,陷长安,上出奔陕州。后郭子仪收复长安。德宗时,朱滔等反,上发泾原兵救襄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将兵五千至京师。军士冒雨寒甚,冀得厚赐。既至,非但一无所赐,饭菜亦皆粗粝。众怒而反,杀入京师。德宗奔至咸阳,复奔奉天。姚令言推朱滔兄朱敦为主帅。朱敦自称大秦皇帝,改国号为汉。后李晟击破朱敦,收复长安。懿宗时,濮州人王仙芝聚众起于长垣,冤句人黄巢与其同反。仙芝兵败被杀,余众皆归黄巢。黄巢率众二十余万北向,陷东都,破潼关,直入长安。僖宗幸蜀。黄巢僭号,自称大齐皇帝。后李克用击破黄巢,克服长安。黄巢之乱共历十年。唐室宗社,虽幸得尚存,却也保全无几。

11. 梁王朱温,逼昭宗迁都洛阳,尽杀帝左右,易以私人。后复遣人弑帝。立辉王祚为帝,改名?,是为昭宣帝,年方十三。后三年,君臣惧祸,乃遣使奉册宝,如大梁,让位于朱温。唐亡,凡十二帝,共二百九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五代十国(五十六个字)
五代梁唐晋汉周,北方更替五十秋。
十国割据南天下,南唐篡吴闽楚收。
前蜀早亡接后蜀,依辽北汉晋阳愁。
南平南汉兼吴越,后蜀南唐作宋囚。

注:
1. 五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占据北方大部地区。更替频繁,长者十余年,短者仅数年,共五十三年。

2. 后梁太祖朱温,砀山人,少贫,勇而有力。黄巢兵起,温从之。巢陷长安,以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陷同州,以为防御使,守华、邓诸州。及唐兵进逼长安,温知巢将亡,遂降。诏为招讨副使,赐名全忠。后加为东北都招讨使,封东平郡王,兵势渐盛,出于诸藩。崔胤与唐昭宗密谋尽诛宦官,事泄,令全忠以兵迎车驾。全忠举兵发大梁,表请车驾幸东都。中尉韩全诲劫上如凤翔,全忠将兵攻之,奉车驾还京。全忠进爵梁王。后全忠请迁都洛阳,上不欲,全忠使人驱上至洛阳。全忠尽杀昭宗左右及宫女,内园小儿二百余人亦不得免。全忠还大梁,遣朱友恭等弑昭宗。立辉王祚即位,是为昭宣帝。全忠欲篡位,缢杀昭宗子九人,杀不附己者三十余人。昭宣帝惧,让位于全忠。全忠更名晃,称帝,国号梁,都大梁。废昭宣帝为济阴王,寻弑之。梁为后唐所灭,凡二主,共十七年。

3. 李克用,本沙陀人。其父名朱邪赤心,因讨平庞勋之乱有功,唐懿宗赐姓李。克用平定黄巢之乱有功,封晋王。克用卒,子存勖袭爵。存勖明赏罚,举贤才,黜贪残,严盗贼,重农积谷,训练士卒,境内大治。燕王刘守光称帝,国号大燕。存勖击而斩之。晋王得传国玺,因称帝,国号唐,是为后唐庄宗。梁兵攻唐,存勖趁大梁空虚,发兵击之,破东都,继攻大梁。梁末帝惧,请人杀己。既灭梁,存勖迁都洛阳。唐为后晋所灭,凡四主,共十四年。

4. 石敬塘,沙陀人,为后唐河东节度使,表请唐末帝传位于许王。唐主发兵讨之。石敬塘称臣于契丹请援,大败唐军。契丹主册命石敬塘为皇帝,国号晋,是为后晋高祖。敬塘割幽蓟十六州以与契丹,并许岁输帛三十万匹。破唐,还都大梁。晋为辽(契丹改国号为辽)所灭,凡二主,共十一年。
5. 刘皓,字知远,其先沙陀人。仕晋,以功封北平王。及辽灭晋,乃于晋阳即位。入大梁,改国号曰汉,是为后汉高祖。汉为后周所篡,凡二主,共四年。

6. 郭威,邢州尧山人,仕后汉。辽主寇后汉,李太后命郭威将兵击之。将发,将士数千人忽大噪,裂黄旗以被威体,呼万岁振地。威乃上太后笺,请奉汉宗庙,事太后为母。遂即位,改国号曰周,仍都大梁,是为后周太祖。太祖无嗣,以皇后兄柴守礼之子柴荣为嗣,封晋王。在位三年殂,晋王荣即位,是为世宗。周为赵匡胤所篡,凡三主,共十年。

7. 十国大部割据于南方,唯北汉据今山西之地。其中以吴和南唐最大。虽地域狭小,但都立国数十载。南唐篡吴,复并闽、楚之地。前蜀为后唐所灭。至于南唐、后蜀、北汉、南汉、南平、吴越六国,皆为宋所灭。

8. 前蜀主王建,舞阳人,隆目广颡,状貌伟然。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唐僖宗时为西川节度使,复攻杀顾彦晕于梓州,并有东川之地。朱温篡唐,建遂自称帝,都成都。后唐兵攻蜀,前蜀亡,凡二世,共三十五年,内称帝十七年。

9. 吴主杨行愍,合肥人,后改名行密,唐昭宗时为淮南节度使,据有江南、江西之地。行密子隆演始称王,都广陵。隆演弟溥始称帝。为徐知诰所篡,凡四世,共四十六年,内称帝十一年。

10. 南唐主徐知诰,字正伦,徐州人李氏子,唐太宗子吴王恪之后。少孤,杨行密养以为子,后赐与徐温为子,名之曰知诰。篡吴称帝,复姓李,改名升,国号唐,都金陵,是为南唐烈祖。升卒,长子璟嗣位,史称南唐中主。克建州,并有闽国,复破湖南,并有楚国。乃通契丹及北汉,约共图中国。周世宗将兵伐之,唐兵大败,尽献淮南、江北之地与周,划江为界。去帝号,称臣于周。宋伐南唐,后主降。南唐亡,凡三主,共三十九年。

11. 闽主王审知,初为威武军留后,驻福州。审知状貌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为白马三郎。后梁篡位,以审知为闽王。审知俭约,宽刑薄赋,好贤下士,境内以安。后朱文进弑闽主自立,审知子延政据建州称帝,改国号曰殷,故闽亦称殷。闽人斩文进降于延政。南唐攻殷,延政降。闽亡,凡四主,共五十年,内称帝二十年。

12. 楚,亦称淮南。楚主马殷,唐昭宗以为湖南节度使。殷练卒厉兵,尽取湖南之地,建楚国。后南唐攻楚,楚亡,凡六传,共五十六年,内建国称王者四十五年。

13. 吴越主钱鏐,字具美,临安人。素无赖,贩盐为盗。善射与槊,以骁勇闻。唐昭宗以为镇海节度使。朱温篡位,以鏐为吴越王。后建国,仪卫名称,多如天子制,唯不称帝。宋灭南唐,吴越王弘褚惧,朝于宋帝。帝甚礼之,命与晋王匡义叙昆弟之礼。留两月遣还,帝赐以黄袱,令途中密观,皆群臣乞留弘褚章疏也。宋太宗三年,弘褚朝于宋,求还不许,乃以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以献。吴越亡,凡五世,共八十一年,内建国五十六年。

14. 后蜀主孟知祥,邢州龙冈人,今北直邢台县也。后唐灭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知祥蠲除横赋,安集流散,下宽大之令,与民更始。攻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并有东川之地。上表谢罪于后唐,后唐以知祥为蜀王。未几,称帝于成都。蜀约北汉伐宋,宋兵攻蜀,蜀主孟昶请降。后蜀亡,凡二世,共四十一年,内称帝三十三年。

15. 南汉主刘隐,上蔡人,尝为封州刺史。唐昭宗时以重赂结好朱全忠,以为清海节度使,后进爵南海王。隐殂,其弟严袭爵,后称帝。南汉侵宋,宋太宗遣潘美讨之,南汉主降。南汉亡,凡四世,共六十八年,内称帝五十五年。

16. 北汉世祖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母弟。美须眉,目重瞳。少无赖,嗜酒好博,尝黥为卒。郭威弑隐帝,立崇之子赟为汉嗣。后郭威废赟自立,寻弑赟。崇乃称帝于晋阳。遣使通好于契丹辽主,辽册命崇为大汉神武皇帝。更名旻。旻殂,子承钧立,上表于契丹称男,契丹谓之儿皇帝。宋太宗兴国四年,太宗亲伐北汉。北汉求救于辽。辽与宋战于白马岭下,大败。宋师围太原,北汉主降。北汉亡,凡四世,共二十九年。

17. 南平亦称荆南,其主高季昌,河南陕州硖石人。唐昭宗时,朱全忠奇其材,以为指挥使。以计助朱全忠破李茂贞,由是知名。朱全忠篡唐,以季昌为荆南节度使。时荆南城邑残毁,户口凋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造战船,治城堑,缮器械,招聚亡徒,交通吴蜀。梁不能制,封季昌为渤海王。后季昌降于后唐,更名季兴,唐封为南平王,故荆南又称南平。季兴卒,子从诲立。时唐、晋、契丹、汉据中原,南汉、闽、吴、蜀皆称帝。从诲利其赐与,所向称臣。诸国贱之,谓之高无赖。后宋兵讨张文表,假道江陵。南平主犒宋师,而宋师已袭取其地。南平主降,南平亡,凡四世,共五十七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宋朝(五十六个字)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辽夏与金邻作寇,靖康之变帝成囚。
康王即位开南宋,秦桧杀飞令铁羞。
联蒙灭金实谬策,四十五载丧残瓯。

注:
1. 赵匡胤,琢郡人。容貌雄伟,器度豁如。不喜读书,善骑射。仕后周,累官殿前都指挥使,掌军政,数立大功,人望归之。后周恭帝柴宗训立,年方七岁,加胤检校太尉,领归德节度使。忽镇、定二州奏报,北汉约辽共击后周,匡胤率军北征。都下谣言甚盛,言点检将为天子。大军行至陈桥驿,江宁节度使高怀德、匡胤弟匡义、归德掌书记赵普等,率众将促请匡胤称帝,并披黄袍于匡胤身。匡胤乃整军还汴。逼恭帝禅位,改称郑王。匡胤即位,改国号曰宋,都汴京,是为宋太祖。以唐季以来,方镇权重,君弱臣强,僭窃相踵,而欲收宿将之兵柄。一日与石守信等夜饮,与语人多欲为天子,朕终夕未尝安枕。守信等皆言无异心,帝曰:一旦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不可得矣。众乃惧,泣乞垂示。帝谕其释去兵权,出守大藩,图富贵,乐子孙。众皆称病,乞罢典兵,帝赐赉甚厚。复用赵普谋,以文臣代诸州官。又令各州得自奏事,不属诸藩,节度使之权始轻。自太祖至太宗,先后平复各国,统一中原,并屡败辽师。然河北、幽蓟之地为辽所据,屡取不克,天下非复汉唐之旧矣。

2. 朱温篡唐,同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始建契丹国。契丹,本东奚种,神农氏之后。唐时分为八部。阿保机雄勇,击灭七部,东征室韦、女贞,西取突厥故地,诸夷畏服。掠取燕地士民,日益强大。阿保机遂更名亿,称皇帝,是为辽太祖。辽太宗册立石敬塘为晋帝,以幽州为燕京,改国号曰辽。后晋不复称臣,辽主怒,举兵灭晋。辽景宗以萧燕燕为后,国事皆决于燕燕。时辽与宋通好,宋太宗伐北汉,辽兵救之,大败而还。宋灭北汉,乘胜伐辽,亦大败而还。辽圣宗时,萧太后燕燕专国政,宠幸用事,宋乘衅伐辽,大败。萧太后寇宋,宋骁将杨业死。宋真宗时,辽复寇宋,进逼汴京。寇准劝真宗自将御之。辽围澶州不克,元帅萧挞览为宋所杀,且后路空虚。寇准劝真宗复直前渡河,契丹大惧请和,索关南地,并请增岁币。寇准欲再战,迫辽称臣,并还幽蓟地。真宗内怯,以“屈己安民”为由许和,除不予地外,许岁币百万。还赖寇准力争,双方议定,疆界如旧,宋岁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主以兄礼事宋帝。史称澶渊之盟。和约既订,宋复选大将守边,自是宋辽之间边境稍安。辽初都临潢,号为上京,圣宗徙都辽西,称中京,又以辽阳为东京,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共计五京。至辽兴宗时,其地东至海,西至流沙,北至胪朐,南至白沟,幅员万里。至宋徽宋时,辽天祚帝为金所杀。辽亡,凡八主,共二百一十年。初,辽太祖八世孙邪律大石自立为王,及辽亡,大石谋兴复。自立为帝,是为西辽。后西辽主为乃蛮国擒,西辽遂亡,凡三主,共七十八年。

3. 生女真本为辽属国。完颜阿骨打叛辽,辽伐之。战于混同江,辽兵大溃,将士皆死,获免者十七人而已。辽人尝言,女真兵满万则不可敌,至是始满万矣。阿骨打遂称皇帝,更名旻,国号金,是为金太祖。辽使请和,金人不许。辽主乃以百万之师亲征女真。金兵直攻辽中军,辽主遁,辽兵大溃。金主命谷神始制女真文字。金约宋共攻辽,辽五京先后为金所陷。金太宗时,灭辽,杀辽主。金太宗既灭辽,复寇宋。破汴京,掳二帝,取宋天下之半。又屡寇南宋,更立刘豫为齐帝以害宋。金熙宗亶厌用兵,颇读书,执刘豫,与宋通好。兴礼乐,立孔庙于上京,封孔子支派四十九世孙孔瑶为衍圣公,后元朝亦因之。金废帝亮率众六十万,号百万,渡江寇南宋,大败于采石。金世宗立,断废帝归路。众将杀废帝,散归。秦桧议和后,金建五京,会宁府为上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同府为西京,汴京为南京,大兴府为中都。后蒙古兵强,侵扰金西北边地。金主求和,蒙古不许,及战,屡败金兵,陷金东、西二京,破九十余郡。金主以公主求和,蒙古乃出居庸关北还。金主徙都汴,蒙古主怒,复南侵。破北京,入中都,取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金并力守河南,保潼关。蒙古联宋伐金,破蔡州。金哀宗自经,末帝嗣位一日即被杀。金亡,凡十主,共一百二十年。

4. 西夏,立国先于金,亦先金而灭于蒙古。夏主本姓拓跋,党项羌人也。唐太宗赐其先祖姓李。唐僖宗幸蜀,李思恭纠合夷夏兵讨黄巢,诏以思恭权知夏绥节度使。宋太祖命其后李继捧镇夏州,赐姓名赵保忠,以为定难节度使,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二人先后叛宋,宋太宗命将五路出师讨之,不克而还。保吉死,其子德明归宋,受封为平西王。契丹亦封德明为夏国王。德明于本国则称帝,奉表于宋与契丹则称臣。宋仁宗十年,赵元昊立。元昊圆面高准,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开疆拓土,以河为阻,依贺兰山为固,西至吐蕃塔塔,地方万里。遂称帝,更名曩霄。寇宋,屡胜宋师。因韩琦、范仲淹抵御有方,不能深入宋境。后宋用反间计,诱元昊杀大将野利与天都,元昊势稍弱,遂请与宋和。元昊强娶子妇,为子截鼻而殂。蒙古攻夏,夏求救于金而不得,乃称臣于蒙古,与金构兵。约十年,两国皆敝,遂复和。蒙古攻夏,尽克其城邑,其民穿凿土石以避,免者百无一二。夏主出降,夏亡,起于唐僖宗时,宋仁宗时元昊称帝,至宋理宗时亡,凡二十一传,通计三百四十七年,内称帝者九人,共一百九年而亡。

5. 宋徽宗时,金兵入寇,尽取燕山州县。徽传位太子,避兵东行,居镇江。金师近汴京,钦宗欲幸襄,李纲再谏乃留。纲治守战之具,数日而毕。金师围攻京师,纲数败之。李邦彦主割地请和,帝竟从之。金人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绸缎百万匹,割中山、太原、河间三镇,尊金帝为伯父,以宰相、亲王为质。李纲谏止,李邦彦坚请从金议,钦宗复用李邦彦之言。括借都城官民金银,仅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朝廷日输金币于金,种师道请缓给,俟彼惰归而击之,李邦彦坚执不从。时金兵号六万,而勤王之师已二十余万。金兵忧,不俟金币数足即还。太上皇还京。金兵复至汴京城下,时勤王师已遣还,汴京遂于靖康元年陷落。金人索金一千万两,银二千万两,帛一千万匹。次年,封张邦昌为帝,掳徽钦二帝、太皇后、皇后、太子、亲王、皇孙、公主、妃嫔、王妃及贵胄等三千余人而去,公私上下,府库蓄积,为之一空。此乃靖康二年之事,史称靖康之变。北宋亡,凡九主,共一百六十七年。

6. 徽宗九子康王构于应天府即位,后都杭州,是为南宋高宗。初以李纲为相,所言无不容纳。后惑于黄潜善、汪伯彦,乃罢纲,凡纲所规画军民之政,统废而不用,国事不可为矣。宗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事。泽招降豪杰,连结民兵,结寨筑壁,京防始固。用岳飞等,数败金兵。泽前后请帝还京二十余奏,皆为黄、汪所抑。发愤成疾,疽发于背,连呼过河者三而卒。都人号恸。金人渡江入寇,破建康,陷临安,追高宗于明州。帝入海,金人追三百余里,为张公裕击退。岳飞与金战于广德,六战皆捷。韩世忠以八千人阻兀术十万众济江,凡四十八日。金人自是不敢复渡江矣。金人窥蜀,吴玠、吴玠伏兵夜击之。金兵大败,兀术中流矢,亟剃其须髯,仅以身免。韩世忠、岳飞等数请收复中原,帝皆不许。赖诸将骁勇,南宋得以偏安。
7. 岳飞屡败兀术,克朱仙镇。太行、两河豪杰,与官军会,皆以岳为号。自燕以南,金人号令不行。兀术招军拒飞,无一人应者。金将乌陵思谋,素号骁勇,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无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数金将来降,飞大喜,欲直抵黄龙府。秦桧欲和金,一日发十二道金字牌召飞还。飞愤极泣下。及引兵还,民遮马恸哭,声震于野。飞乃留五日,以待民徙。纵而南者如市。兀术遗秦桧书,言必杀飞乃可和。秦桧与张俊谋,使人讦飞,系飞于狱。何铸、周三畏鞫飞,见其背旧涅 “尽忠报国”四字,知其冤。桧复命万俟卨审飞。虽重刑拷掠,飞终不认。韩世忠诘桧,桧曰:其事体莫须有。飞狱两月余不能成,官民皆怨,联名上讼。桧恐生他变,心下愁烦。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桧与妻王氏,于东窗下围炉饮酒。万俟卨投书请示。王氏劝桧杀飞,桧意乃决。桧书信密付狱吏。是夕即报飞死。飞享年三十九。飞子云及飞将张宪皆弃市。飞女抱银瓶投井,后人因呼为银瓶小姐。及孝宗立,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后追封鄂王,追谥武穆。秦桧暴毙,未几王氏亦死。张俊已先桧一年病死,后万俟卨亦暴死。后世于岳王墓前铸四人像,作长跪状。有诗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8. 金主亮率军六十万,号百万,大举南侵。远近大震,两淮失守。虞允文大败金师于采石矶。蒙古既灭金,复大举攻宋。入蜀,屠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围襄阳、樊城。蒙古改国号曰元。樊城被围四年乃破,守将皆死。襄阳被围五年,樊城破,襄阳势孤,守将吕文焕降。元军顺流东下。贾似道以孙虎臣领前军、夏贵领中军,自领后军,以迎元军。甫及交锋,宋军即溃,被杀及溺死者,不可胜计。似道奔扬州,请移驾海上,诏天下勤王。江西提刑文天祥等率众入卫。元兵日近临安,大臣数十人潜逃,太皇太后下诏亦不能禁。命文天祥为右丞相,赴元营会议降约。元将伯颜因天祥语言不逊,拘留之。元兵进驻临安府,恭帝出降,时方六岁。元兵劫恭帝及太后等北去。天祥亦被执北去,至镇江,乘夜亡。闻益王?于福州嗣位,乃奔赴福州。诏使经略江西。初元兵围扬州,宋制置使李庭芝与统制姜才固守不降。及临安陷,元将宣太皇太后手诏,令庭芝降。庭芝曰:但知奉诏守城,未闻以诏谕降。太皇太后再遣数使谕庭芝降,庭芝射死一使,余皆走。元将复索得恭帝谕旨,庭芝杀使焚诏。时诸城皆降,唯剩扬州孤城。粮尽,继以牛皮曲蘖,甚至兵民易子相食,尚无叛志。后福州使至,诏庭芝为右相。庭芝乃令副将朱焕守扬州,自与姜才趋泰州。庭芝甫出,朱焕即降。及入泰州,裨将开北门纳元兵。庭芝与姜才皆被执,不屈而死。文天祥引兵出江西,拔会昌,下雩都,进围赣州。元兵援赣,天祥与战失利,妻及二子被掳,天祥与长子奔循州。赵时赏在后徐行,追兵至,诡说姓文,遂被拘,天祥方得脱。时赏大骂不屈而死。帝昰死,卫王昺即位,移驻崖山。天祥屯潮阳,与元兵战,败走,被俘五岭坡。元兵攻崖山,宋兵大败,陆秀夫负帝昺同溺,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南宋亡,凡九主,共一百五十三年。天祥被囚于燕三年,终不屈,被杀于柴市,年四十七。

9. 昔辽与宋为敌,其力仅骚扰边境而已,后与宋和。金兴,辽势弱。宋徽宗时,蔡京、童贯约金攻辽,欲复幽、蓟之地。及辽亡,非但失地未复,且汴京失陷,二帝被掳,半壁江山沦于金手。宋理宋时,蒙古伐金,陷其五京及大部郡县,且约宋共攻金,许以河南地。理宋从之。蒙古围金蔡州,金主遣使乞粮于宋,曰: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宋不许。及金亡,后四十一年,临安陷,恭帝被掳。夫辽之为患,癣疥之疾也;金之为患,肌骨之疾也;蒙古之为患,膏肓之疾也。疗癣疥而病肌骨,疗肌骨而病膏肓,何由而不灭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元朝(五十六个字)
蒙古称皇铁木真,成吉思汗震西垠。
太宗纵马驰欧地,世祖更元掳宋君。
僧比王侯乱刑政,儒同娼丐辱斯文。
烽烟四起群雄反,大漠难藏顺帝身。

注:
1. 元,初名蒙古,在女真之北。唐时为蒙兀部,亦号蒙骨斯。至也速该,并吞诸部,势渐强大。也速该死,子铁木真嗣。善抚其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塔塔儿部叛金,铁木真帅众会金师灭之。金以为招讨使。初事乃蛮部,后灭之,势益强盛,诸部皆降。乃会于斡难河,建九旒白旗,号成吉思汗,是为蒙古太祖。灭西域四十国,灭回回国,次于印度国之铁门关。伐金,败之,取其土地之半。灭西夏,病殁于六盘山。

2. 太宗窝阔台灭金。撤里塔征高丽,高丽降。绰马儿罕平里海、黑海间诸部。拔都、速不台、蒙哥等破莫斯科城,转战高加索地区,攻占波兰,大败匈牙利,全欧震动。正欲乘胜攻德国,忽接窝阔台丧讯,乃班师。

3. 宪宋蒙哥大举伐宋,亲率军攻蜀。破剑门,陷成都,降服阆州,进围合州。攻城,不能胜,相持数月。元将汪德臣毙命,蒙哥悲怒成疾,殂于城外钓鱼山。合州被围,将及半年,至此方解。

4. 时忽必烈方渡淮,闻宪宋卒,更引兵济江,破鄂州。贾似道请和。忽必烈恐大位旁落,乃许和,令割江北地,及岁奉银绢各二十万。遂引军还。忽必烈即位,是为世祖。后迁都燕京,复取《周易》干元之义,改国号为元。世祖大举伐宋。攻襄阳不下,乃筑长围围之。襄、樊两城,互为犄角,襄阳守将吕文焕与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相约死守。樊城被围四年,终被攻破,守将皆死。时襄阳被围,已历五年。外援既绝,犄角复失。吕文焕知不可守,乃降。襄樊既陷,江南失险。贾似道兵败,建康守将赵潽弃城遁,元兵遂直捣临安。宋恭帝出降。后攻破崖山,宋帝昺溺于海。自世祖即位,十九年而灭宋。

5. 至此,亚洲除极南极北外,统归元所有,兼及欧洲东北部。乃分封诸王,最大者四国:一、伊儿汗国。自阿母、印度两河以西,凡西亚一带,统归管领,亦称伊兰王国。旭烈兀子孙,君临于此,都城在玛拉固阿;二、钦察汗国。在伊儿汗国北方,东自吉利吉思荒原,西至欧洲匈牙利,举多瑙河下游,及高加索以北地,统归管领,或称金党汗国。拔都子孙,君临于此,都城在萨莱;三、察合台汗国。阿母河东面,及西尔河东南,凡天山附近之西辽故土,统归管领。察合台子孙,君临于此,都城在阿力麻里;四、窝阔台汗国。凡阿尔泰山附近之乃蛮故土,统归管领。窝阔台子孙,君临于此,以也迷里附近,作为根据地。

6. 元帝多信佛教。世祖曾皈依佛教,拜番僧拔思巴为帝师,尊信备至。凡西域郡县土番地方,设官分职,尽归帝师管辖。每遇大朝会,百官班列,独帝师旁坐。帝后妃主,亦须向帝师膜拜。拔思巴创制蒙古新字,字仅千余,升为大宝法王。成宗母弘吉剌氏,饬建五台山佛寺,驱民夫入谷,伐木运石,山崩,压死至万余人。及寺成,太后慈舆西幸。所过地方,供张浩繁。赏赐僧侣,所费巨万。又放纵番僧为恶。世祖时即纵容番僧杨琏真珈,发掘宋朝陵寝,欺凌百姓。成宗铁木耳时,番僧驰驿四出,假馆民舍,欺男霸女,往返无度。每做佛事,则为赦令,即使杀人大盗,亦随犯随赦。凡奴仆弑主、妻妾弑夫者,俱可乞于僧而赦之。人有犯罪者,急走入佛寺,抱持佛脚,即释不问,遂度为僧。富户多以钱乞护持玺书,依倚以欺贫民,民无所控诉。至武宗海山时,番僧气焰愈加嚣张。上都番僧竟聚众持械,突入公堂,殴打上都留守,并私自拘禁数日。甚至与王妃争道,拉王妃堕于车下,拳脚相加,且言皇帝亦当受戒云云。种种恶行,帝闻之,竟不问。泰定帝愈加佞佛。每作佛事,辄饭僧数万人,赐钞数千锭。饬各处建寺,雕玉为楹,刻金为像,所费以亿万计。帝与后弘吉剌氏,亲至帝师前受戒。以公主尚帝师兄。遇海溢河决,蝗灾地震,不思救灾,惟令西僧祈福,并饬建浮屠二百一十六座,以镇海溢。

7. 自世祖始,元制分民为十等,其中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生竟与娼丐等同。仅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尊重文教,优礼师儒。仿效唐宋,开科取士,考试内容出自四书五经。

8. 顺帝至正十年,黄河南北有民谣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至正十一年,尚书贾鲁治河,于黄陵冈下挖出石人一个,独目,作启视状。于是,颖州人刘福通,奉白莲会首韩山童,于颍州造反,号红巾军。萧县人李二,攻陷徐州。罗田人徐寿辉,攻陷蕲水及黄州路。台州人方国珍,于至正八年起事。定远人郭子兴,于至正十二年起事。泰州人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起事,自称诚王。郭子兴病殁,濠州人朱元璋为帅。后沔阳人陈友谅杀徐寿辉而有其众,自称皇帝。朱元璋平定南方,乃自称帝。以徐达、常遇春统兵二十五万伐元。元廷大震,顺帝趁夜开建德门、出居庸关北遁,大都遂陷,元亡。自铁木真称帝始,凡十三主,共一百六十二年。自世祖灭宋始,凡九主,仅八十九年。顺帝遁归沙漠,又二年,殂于应昌。明将李文忠攻克应昌,惟元太子数十骑遁去。

9. 初西域封四汗国。察合台汗也先不花并窝阔台汗地。后察合台国属酋帖木儿与主不协,遂占据中亚细亚,自行建国,复并察合台国全土,更并伊儿汗地。钦察汗札尼别驱役阿罗思诸侯,威振西方。宠信莫斯科大公宜万一世,俄罗斯始兴。后钦察国内乱,帖木儿引军入援,立可里的克为汗,归自己节制。后略印度,破埃及军,占土耳其,略定小亚细亚全境。闻元嗣为明军所逼,竟举兵东征,不料中道病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明朝(五十六个字)
太祖金陵创大明,功臣屠戮少余丁。
燕王靖难夺侄位,睿帝巡边陷虏营。
严魏蠹国戚灭寇,崇祯悬树李侵京。
吴贼卖祖山河变,江北江南属大清。

注:
1. 朱元璋,字国瑞,濠州人。幼多病,父度为僧,禅名元龙。濠泗间饥疫大行,父母及诸兄皆死。元璋年十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僧乏食,乃云游于江淮间,崎岖三载,仍归寺中。又三四年,定远人郭子兴起兵据濠州。元璋贫无所依,往投子兴。子兴嘉其义勇,且奇其貌,以养女马氏妻之。子兴军内有隙,为脱祸计,元璋与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南略定远,连战连捷,得兵二万余。克滁州,迎子兴,立为滁阳王。胡大海、常遇春诸人来归,军势益振。滁阳王卒,元璋乃统其军。元璋欲东渡江取金陵,患无舟楫。适巢湖帅廖永安、俞廷玉愿率舟师来附,元璋乃率诸将渡江。夺采石矶,取太平路,进克金陵。取镇江、江阴及徽、池、扬、婺诸州。复取浙东诸郡,屡败张士诚,方国珍降。征刘基、宋濂等。基陈时务十八策,元璋纳之。陈友谅称帝,约张士诚同攻建康。元璋大败陈友谅,拔江州及蕲、黄等郡。友谅奔武昌。陈友谅悉其兵围南昌,号六十万。元璋率舟师二十万赴援。两军战于鄱阳湖。元璋屡滨于危,后用火攻计破友谅军。友谅战死。元璋即吴王位,发兵围武昌。友谅子理降,湖广、江西悉平。张士诚自立吴王,元璋遣徐达、常遇春伐之。克湖州、杭州,进逼姑苏。与士诚兵战于尹山桥,败之,遂筑长围围城。城破,士诚自经。浙西、吴会皆平。乃遣徐达、常遇春率甲兵二十五万北定中原,胡廷瑞、何文辉取闽,杨璟、周德兴取广西,汤和、廖永忠攻方国珍。汤和等先收降方国珍,复助攻闽,擒陈友定,闽地悉平。廖永忠、朱亮祖由海道取广东,复助取广西。与杨璟合攻靖江,陷之。南宁守将降,广西悉平。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八年,在金陵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尚朴素,法唐制。定将帅领兵之法:征,则佩将军印,领军;还,则缴印,兵回卫,将归第。

2. 徐达、常遇春率北征军平定山东。太祖遣汤和修造海船,接济军需。复命康茂才率万人为援。徐常二人移军入河南,取汴梁,入虎牢关。河南悉平,太祖亲至汴梁,谋取元都。命冯胜攻破潼关,以绝北伐后顾之忧。潼关既破,徐达乃率军取河北,水陆并进直抵长芦。分兵下德州、青州,复会师达直沽,进取通州。元顺帝闻通州被陷,留淮王监国,左丞相庆童为辅,半夜开建德门,挈后妃太子北去。徐达取大都,号令士卒,秋毫无犯。徐、常率兵西进,取山西、陕西、兰州。遇春暴病卒。李文忠取开平,会元顺帝病殁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遂乘隙进兵。元嗣主以数十骑走脱,嫡子买的里八剌被擒。夏主明升,占据巴蜀,明庭招降,升不从。太祖乃命汤和等讨平之。

3. 太祖得国,功最高者,武官当属徐达、常遇春,文官当属李善长、刘基。太祖自登基以后,有心偃武,只因天下未平,不便解除武将兵权,然心中不免怀忌。乃开科取士,以四书经史为题。复改为八股文,规例愈严,范围愈狭。太祖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然性严明,滥诛杀。宰相胡惟庸欲谋乱,事泄被诛。凉国公蓝玉谋逆,被磔于市。两案坐党论死者四万余人。所有元功宿将,几乎一网打尽。李善长亦被赐死。刘基被贬,后为胡惟庸毒死。总计开国功臣,只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六人,保全身名。盖因徐、常、李、邓四人死于胡、蓝党狱前,汤和见太祖疑忌功臣,早已告老还乡,沐英留镇云南,在外无事,二人得以考终。复因民讽马皇后脚大,及呼帝为老头儿,杀京民之怨逆者数万人。以疑似而被诛者甚众。还赖马皇后遇事多有规谏,臣民方偶得保全。

4. 太祖崩,以太子标早亡,太孙允?即位,是为建文帝。齐泰、黄子澄倡削藩之议,废周、湘、岷、齐、代诸王为庶人,诏责燕王。初,太祖诏选高僧分侍诸王。僧姚广孝,法名道衍,谓可奉白帽子与燕王,王乃用之。至是,乃促燕王起兵,以请诛齐、黄为名,谋夺帝位。号所起之兵为靖难。建文帝发兵讨燕王,两军相战,互有胜负,燕王数危。后靖难军胜,破金陵,朝中文武俱降,建文帝剃发出亡,后四十年归京,以寿终。燕王即位,是为成祖,改年号为永乐。大杀建文忠臣、宫女、内侍。大封靖难功臣,计公二人,侯、伯各十四人。靖难时,多有宦官私往燕营,报以朝庭虚实,成祖因封赏宦官。大将出镇边关,使宦官偕行,赐公侯服,位在诸将之上。遣宦官出使各处,侦察外情。宦官势始大。复遣宦官郑和,游历外洋。一下西洋,降服爪哇婆罗洲诸岛。二下西洋,平灭锡兰国。三下西洋,平定苏门答剌,绕出好望角东北,直至吕宋。后屡往南洋,直至七次。南洋诸国,尽行归化。且交通日盛,商民往来,渐成华洋通商时代。

5. 安南人黎季牦弑其国王,违逆天命,永乐帝发兵破之。安南平,设十七府,四十七州。

6. 蒙古西封汗国帖木儿病殁后,子孙争位,弑戮相寻。鬼力赤弑主,自去蒙古国号,别称鞑靼可汗。后鬼力赤被杀,本雅失里为汗。鞑靼西有瓦剌部,成祖为帝后封其酋长马哈木为顺宁王。瓦剌与鞑靼不睦,相互攻杀。成祖欲趁机收服鞑靼,遣邱福统兵十万北征,诏瓦剌出兵夹攻。瓦剌袭破鞑靼都城。邱福因轻敌致败。成祖乃于永乐八年,领兵五十万,亲征鞑靼。至斡难河,败鞑靼兵,本雅失里率七骑遁去。

7. 成祖以胡人反复,必为后患,乃于永乐十九年春迁都北京,就近控驭,以金陵为南京。成祖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

8. 英宗睿皇帝朱祁镇即位,年方九岁。宠信原东宫太监王振,命掌司礼监,呼先生而不名。振遂专权,大作威福,擅杀逐大臣。瓦剌太师也先寇大同,边塞多陷没。王振擅挟天子亲征,至大同,兵乏粮,尸满路,振犹促师北行。前军覆灭,振始班师。或请入紫荆关,振不听。师过鸡鸣山,敌兵追至。振使五万兵御之,被敌两翼夹攻,杀之殆尽。驾至土木堡,日尚未晡,去怀来城仅二十里。或欲入保怀来,振以辎重未至,驻土木堡以待之,因被敌围。护卫将军樊忠,锤杀王振。英宗为瓦剌军所俘,五十万大军尽丧。
9. 郕王祁钰即位,是为代宗,尊英宗为太上皇。也先挟上皇寇京师,有议迁都者。兵部尚书于谦誓死守城,屡败瓦剌军。也先见不能胜,遂循。也先不得以上皇为质,乃谋归上皇。上皇还,避位,居于南宫。代宗疾,英宗复辟。代宗被废,仍为?王,未几即薨。

10. 分宜人严嵩,弘治年间举进士,有术士相之,言其后当大贵,然有饿纹入口,将枵腹亡身。经多方钻营,至嘉靖年间,得尚书夏言门路,就职南京。后夏言为相,遂调嵩任礼部尚书。因献《庆云赋》及《大礼告成颂》,得世宗宠眷。以夏言轻己,暗恨之。结党构言,使罢其相而代之。时嵩已六十余,谄事世宗,窃弄威柄,纳贿营私。子世蕃,性尤贪黠,父子狼狈为奸,朝野侧目。世宗遭侍婢杨金英勒颈,幸未大碍,以为鬼神默佑,乃潜心斋祓,军国之事,令嵩主裁。嵩益贪婪无忌,恃势横行,尽除异已,独揽大权,明朝元气,几乎丧尽。严氏父子专权二十余年,事主渐驰,世宗渐疑之。御史邹应龙弹劾严世蕃诸不法事。诏命逮严世蕃下狱。后放嵩归故里,谪世蕃戍雷州卫。世蕃潜归故里,大治私第。复被御史弹劾,严世蕃处斩,严嵩被逐。嵩寄食墓舍,后二年饿死。

11. 沿海一带,向有禁止讨论政治话题出没。太祖曾设防倭卫所,成祖屡破倭兵,禁止讨论政治话题少戢。日本将军足利义满遣使入贡,受封为日本国王,代为诛逋海寇,沿海尚安。宁波鄞县人宋素卿,罹罪远遁,往投日本。盗众遂与素卿联络,大掠宁波沿海诸郡。巡按御史欧珠及太监梁瑶,诱执素卿,除一大害。嘉靖三十一年,安徽人汪直,亡命海上,为寇舶巨魁。又有徐海、陈东、麻叶等,与汪直联络,纵横无敌,海外禁止讨论政治话题,亦且畏服,愿受指挥。苏浙一带,虽屡遭倭患,然守将剿之,亦多有胜绩。时严嵩弄权,以义子赵文华督察军情。文华不懂军务,专行索贿征饷。胜则揽功于已,败则诿罪于人。一时抗倭有功之将,几谪戍迨尽。巡按御史胡宗宪虽谄事文华,终能剿倭有成。设计使徐海与陈东、麻叶自相残杀,趁机灭之。复招降汪直,诏命斩之。个中筹画,皆出自山阴人徐渭。宗宪因严党之事,被逮至京,服毒自尽。宗宪一死,倭益猖獗。陷兴化府,复移据平海卫,倭势之大空前。宗宪参将戚继光,与刘显、俞大猷,率兵攻平海,一战破敌,杀倭几尽,收复兴化,平靖福建以南。沿海余倭万余人,往攻仙游,继光驰剿,倭酋不敢与战,奔同安,复奔漳浦。继光挥兵直捣倭酋巢穴,擒杀殆尽。余倭逃往潮州,被俞大猷截杀,几无噍类。倭患二十余年,至此方平。

12. 魏忠贤,河间肃宁人。初名尽忠,因难偿赌债受辱,遂入宫为宦,充熹宗生母王选侍宫内典膳,改名进忠。后又为熹宗办膳。时熹宗尚为太子,好游戏,进忠巧制各种玩物,深得熹宗欢心。及熹宗登基,给事中杨涟参进忠导上为非。进忠托人代解,言杨涟所参为另一宦官李进忠。魏进忠复改名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狼狈为奸,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熹宗好机巧,每亲造玩具,国家大事,悉委于魏忠贤。尝赐客、魏二人金印,各重三百两。魏印刻“钦赐顾命元臣”,客印刻“钦赐奉圣夫人”。二人得专朝政。宫廷上下,但知有忠贤,不知有熹宗。矫旨赐光宗选侍赵氏自尽,熹宗裕妃张氏被贬入冷宫饿死,冯贵人被迫自尽,成妃李氏斥为宫人,买通侍女阴使皇后早产。魏忠贤提督东厂,屠戳忠良。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先害死杨涟等前六君子,复害死周顺昌等后七君子,其它或死或逐者,不可胜数。朝中正士,为之一空。及崇祯帝即位,将魏忠贤谪置凤阳,复诏锦衣卫逮讯。魏忠贤于驿舍自缢。客氏亦被杖毙。客、魏两家,尽被斩首。

13. 明朝赋税,不尚烦苛。自神宗创行矿税,中官四出,任意搜求,海内渐困。至辽东事起,岁需边饷,加派民间,百姓益苦。又裁节内地兵饷,减省驿站,致使逃兵逸卒,啸聚为盗。崇祯时,更连年灾荒,饥民四起。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本为驿卒,因裁驿无所食,投乱民王嘉胤。后嘉胤被杀,自成走依母舅高迎祥。迎祥称闯王,自成称闯将,流转于山西、河南、陕西。后高迎祥被擒杀,自成继为闯王。屡败屡战,众散复聚,竟得破潼关,入西安,建国号为顺,自称皇帝。长驱而东,京畿大震。攻破山西数城,沿途守将望风迎降,遂直抵京城。文臣武将皆遁去,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崇祯帝登煤山,至寿皇亭自经。明朝亡,凡十六主,共二百七十七年。李自成毡笠缥衣,乘马入承天门。封明太子为宋王,得永、定二王,均未加害。以天子礼改葬崇祯帝。于武英殿称帝。

14. 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本已允降自成。后闻爱妾陈沅被自成所掳,大怒,遂引清兵入关。自成亲率大军往讨,与清军战于一片石,大败,还京,复西走。至西安,与清军战于潼关,复败。奔入九宫山,为乡勇所杀。明福王由崧,于南京即位,一年后为清兵所掳。明桂王由榔,于肇庆称帝,苦撑至顺治十六年,奔入缅甸,被吴三桂擒杀。明将郑芝龙,曾拥唐王为帝。后唐王败殁,芝龙降清。其子郑成功,收复荷兰人所占台湾岛,作为抗清根据,传两世,为清军所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清朝(五十六个字)
太祖兴清顺入关,扬州嘉定骨成山。
康乾盛世雍承启,嘉道弱朝咸续延。
鸦战外加权丧尽,天国内耗力消残。
垂帘慈禧维旧政,炮震武昌宣统迁。

注:
1. 满族本金朝遗脉。金亡后,遗族逃奔长白山下。二百多年后,布库里雍顺以爱新觉罗为姓,在今辽宁省勒福善河西岸创建鄂多哩城,成为爱新觉罗部。传至明朝中叶,孟特穆渐渐西略,移住长白山北麓的赫图阿拉,后改名兴京。孟特穆六世孙努尔哈赤,受明神宗册封,为建州卫都督、龙虎将军。觉罗部渐强,遂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建满洲国,自为皇帝,建年号为天命,是为满洲太祖。创建八旗,亲率二万劲旅攻明。适遇明朝秀才范文程来投,与谈甚洽。范文程自称文正公后裔,出谋划策,招降陷城,甚为卖力,被满洲太祖尊称为先生而不名。明神宗闻败报,于万历四十七年,以杨镐为辽东经略,会二万叶赫兵、二万朝鲜兵,共二十万,进攻满洲,一战即败。明庭复以熊廷弼为经略。廷弼招流亡,修战具,固守辽阳、沈阳。努尔哈赤见无隙可乘,便攻灭叶赫部。廷弼守辽三年,边境安然,后为魏忠贤所嫉而辞官。努尔哈赤趁机攻陷多城,移都沈阳,改名盛京。明熹宗以孙承宗督师蓟辽,四年而未失寸草,复为魏忠贤所嫉而辞官。努尔哈赤率兵攻宁远,被袁崇焕所败,恼恨而疾,旋亡。

2. 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是为太宗。崇焕因守备未缮,致书假意修好。皇太极因新遭大丧,亦伪愿讲和。暗发兵进攻朝鲜,朝鲜国王李倧投降。复发兵攻明,因袁崇焕守备严密,败还。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蒙古,从龙井关攻入长城。明朝守备松驰,被满洲兵长驱直入,进抵京城。崇焕遣满桂先行入援,战满洲兵于德胜门外。袁崇焕亦率大军继至,满兵暂退。崇焕料满兵孤军难以久持,坚壁以待。皇太极无奈,范文程献反间计,言崇焕招满洲兵入犯京城,复欲私自议和,为城下之盟。崇祯帝中计,乃下崇焕于狱中。崇焕部将祖大寿、何可纲闻讯,愤而率兵驰回山海关。满洲兵直逼芦沟桥,满桂战死。皇太极虑劳师日久,明援军四集,即使攻下京城亦不能守,乃大掠而去。崇祯帝下旨将崇焕磔死于市曹。都中百姓皆以崇焕为汉奸,行刑之时,沿途唾骂投掷,令人心酸。

3. 皇太极征服蒙古诸部,得元朝传国玺,遂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因朝鲜不臣,遣兵攻之,直捣都城。李倧弃城而逃,奔南汉城。清兵取江华岛,掳王妃、王子及宗室,复炮轰南汉城。李倧投降,改奉大清正朔,遣二子为质。皇太极屡次派兵攻明,胜多败少,因山海关始终未下,恐后路被断,不敢过于深入明境。

4. 皇太极病逝,福临继位,改元顺治。福临年方六岁,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杀。多尔衮趁机率八旗兵南图中原。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本已允降闯王,正进京面主。途中闻爱妾陈圆圆被闯王所掳,怒返山海关。闯王亲率二十万兵往讨,适多尔衮大兵将至宁远。吴三桂内交困,遂决计降清。引清兵入关,大败闯军,攻占北京。九月,顺治进入北京,即中国皇帝位。

5. 清豫亲王多铎率兵南下,沿途诸城,望风迎降。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虽少兵将,亦决意固守扬州。多铎攻城数日,兵士死伤无数,可法兵亦多受伤。守至第七日,弹矢将竭,被清兵用炮击坏城堞。扬州失陷,可法被杀。多铎下令屠城十日,景象极惨,后称扬州十日。清贝勒勒克德浑攻嘉定。明将侯峒曾、黄淳耀二人,激励兵民,死守不降。降将李成栋,以大炮击城,加之连日大雨,土松城坏。李成栋引清兵入城,侯、黄二将,巷战力竭自尽。李成栋下令,连屠三日,杀死数万人。后人称为嘉定三日屠。江阴故典史阎应元,为士绅推举,坚守江阴。李成栋以数十尊大炮攻城,又因连日霪雨,冲坏城堞。清兵入城,应元被杀。李成栋又下令屠城,城内杀九万七千余,城外杀七万五千余。仅五十三人,匿于寺观塔上,得以保全。

6. 顺治帝出家,三子玄晔即位,改元康熙。玄晔年仅八岁,顺治帝令四大臣辅政。鳌拜自恃功高,欲专朝政,及索尼病逝,愈加专恣,逼康熙帝杀苏克萨哈。康熙帝选亲王子弟百名,入宫习武,计擒鳌拜,从宽免死。遏必隆知恶不言,免职削爵。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各握重兵,康熙帝深虑久必生变,趁尚可喜乞归,决意撤藩。吴三桂闻讯而反,据云贵、取四川、占长沙。耿精忠于福建起兵,进攻浙赣,遥应三桂。康熙帝调兵遣将,并命南怀仁造西洋火炮数十尊,送军前听用。三桂病死,其孙世璠自缢。尚可喜子之信从征耿精忠,逗留不进,被擒赐死。耿精忠被擒,解京磔死。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始平。

7. 郑芝龙降清,其子成功退守厦门,募兵兴义,受封延平郡王。顺治帝使芝龙两番劝降,并许封四府之地,皆被成功严词拒绝。成功起兵,溯江而上,围攻南京。中敌缓兵之计,败归厦门。收复荷兰人所占台湾岛,以为抗清根据。后成功病殁,子经继之,遵晦养时。三藩之乱时,耿精忠约郑经同攻广东。郑经先攻克数州,后复败归台湾,年余而亡。子克爽袭爵,幼弱不能理事,侍卫冯锡范专权。降将施琅趁机攻入台湾,克爽降。自郑成功收复台湾,二十三年而归于清。

8. 满清初兴时,俄罗斯人越过外兴安岭,到黑龙江北岸,在雅克萨筑城。康熙二十四年,都统彭春攻雅克萨,毁之。俄军退至尼布楚,次年复还筑垒。清兵复与之战。经荷兰贡使调停,双方于尼布楚议和,约定北以格尔必齐河及外兴安岭为界,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9. 蒙古分为三大部:与长城相近者,称漠南蒙古,亦称内蒙古。其北为喀尔喀蒙古,亦称外蒙古。两部皆成吉思汗后裔。西有一部,称厄鲁特蒙古,乃元太师脱欢及瓦剌汗也先后裔。内蒙古于皇太极时即已归附。厄鲁特自分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部特、土尔扈特。准噶尔霸据三部,欲东略外蒙古。外蒙古分三部:土谢图、札萨克、车臣。三部内乱,准噶尔部大头目噶尔丹,趁机袭破三部,占据喀尔喀王庭。三部到中国乞降,噶尔丹拒绝清命,并侵入内蒙古。康熙二十九年,皇帝亲征噶尔丹,以火炮破其驼城阵。噶尔丹奔回厄鲁特,遣使请罪,帝遂班师。编蒙古为三十七旗,与内蒙古四十九旗同例。噶尔丹复反,三十五年,帝复亲征。噶尔丹败逃,窜居阿尔泰山东麓。招之,不降,帝乃三次亲征。噶尔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遂辟喀尔喀西境千余里,增编五十五旗。朔漠悉定,康熙帝铭功狼居胥山而还。

10. 图伯特人,聚居于喜马拉雅山之北,号曰西藏。唐时称为吐蕃,太宗曾遣嫁文成公主。因公主信佛,藏民皆皈依佛教。元时拔思巴曾为帝师。服饰尚红,称为红教。至明时渐衰。甘肃西宁卫宗喀巴,入雪山修行得道,自创一派,衣饰尚黄,称黄教。宗喀巴有两大弟子:达赖、班禅,皆居前藏拉萨。后班禅移住后藏。康熙五十七年,策封六世达赖,并任命前后藏政务官。

11. 康熙帝好学不倦,学识渊博,自奉勤俭,待民宽惠。在位六十年,天下太平。然承平日久,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康熙帝崩,四阿哥胤祯即位,改元雍正。雍正帝宵衣旰食,勤于朝政。重典治吏,整顿朝纲。推行新政,摊丁入亩,充实国库。改土归流,加强对苗疆的统治。未免滥于杀戳,诸皇弟多被严处。迭兴文字狱,最重大者,为浙江吕留良案。雍正十三年,帝暴崩。时国库充盈,为乾隆盛朝奠定了基础。

12. 四阿哥弘历即位,改元乾隆。朝政尚宽,凡被雍正帝圈禁之宗室,一律释放。平定云贵苗民叛乱,杀戳颇甚。大修圆明三园,极尽华丽,珍禽异卉,古鼎文彝,充斥其间,费银无数。乾隆十四年,平大小金川。准噶尔部叛乱,灭之,画疆分土,设官筑城,天山北路,尽入大清版图。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天山南路回部。初征缅甸失利,伊犁将军明瑞战死。复派经略傅恒征缅,亦无功。会缅甸与暹罗开衅,遂议和。大小金川复反,历尽艰险,两年余,方平定之。定金瓶掣签之制,以定达赖和班禅的转世灵童。乾隆帝既好武功,又擅文字。命纪昀编《四库全书》。亦屡兴文字狱。宠信和砷,嫁十公主与和砷子丰绅殷德。

13.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乾隆帝称太上皇,仍主朝政。乾隆末年,朝政积弊丛生,民生凋敝。先是苗民造反,继而白莲教作乱。统兵大员,皆和砷党羽,但须贿赂讨好和砷,不问剿乱是否得力,致使湖北、四川乱事,屡剿屡生,至嘉庆七年,始最终平定。嘉庆四年,太上皇崩。数日后,嘉庆帝下和砷于狱。查抄和砷财产,估价几八九亿两。碍于十公主脸面,只赐和砷自尽,夺其弟及子封爵。嘉庆帝不能改前朝敝政,加以多年内乱,清室衰兆已现。

14. 嘉庆帝崩于避暑山庄,次子绵宁(后改旻宁)继位,年号道光。因国库空虚,提倡节俭。奈王公大臣,朝而旧服,退而锦衣,奢侈如旧,只瞒皇帝一人。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烟民日众,白银大量流失。湖广总督林则徐奏请禁烟,诏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林则徐,福建侯官人,素性刚直,办事认真。得两广总督邓廷桢之助,缴鸦片两万余箱,于虎门销毁。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发兵来攻,鸦片战争爆发。因林则徐、邓廷桢防备缜密,粤闽无隙可乘,乃转攻浙,陷定海,复分兵攻天津。穆彰阿、琦善等主和,诏旨拿问林、邓,以琦善为两广总督,赴广州议和。琦善应英人要求,裁撤防备。英人阳为允和,暗中增兵,攻陷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殉国。英军复转攻浙,陷定海、镇海、宁波。转江苏,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殉国。攻宝山、江阴等不利,乃攻陷镇江,直指江宁。穆彰阿一力主和,令各地裁兵,致使英军横行无阻。道光帝以耆英为钦差大臣议和,签订《南京条约》:赔银二千一百万圆;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光帝克勤克俭,颇思振作,然用人非当,内满外汉,遂致朝运直下,丧权辱国。

15. 道光帝崩,皇四子弈詝继位,改元咸丰。新帝甫立,太平天国即起事,十五六年始平,清朝国运大衰。天国未灭,英法联军又于咸丰七年(1857)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广州,次年攻进天津,迫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准许各国公使馆进驻北京;开十处通常商口岸,外国军舰可入长江及通商口岸;外国人掌握中国海关;对英赔银四百万两,对法二百万两。咸丰八年(1858),沙俄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劫掠并火烧圆明园。咸丰帝奔热河,遣恭亲王弈欣议和。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英国军费一千二百万两,赔法国六百万两;割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给俄国。咸丰一朝,内忧外患,主昏臣庸,遂致山河糜烂,不可收拾。

16.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科场失意,卖卜为生。创立拜上帝会,言为上帝所生。咸丰元年(1851年),于广西金田村起事,旋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出广西,进湖南,克武汉,顺江而下,直取南京,遂定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制度,提倡男女平等。派兵北伐、西征。北伐军转战皖北、河南、山西、河北,一度进迫天津。西征军再克安庆、九江、汉口。清廷以向荣统兵驻孝陵卫,为江南大营,以琦善统兵驻扬州城外,为江北大营,共同围困天京。咸丰六年,太平军破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围解。同年,洪秀全因东王杨秀清骄横跋扈,下密旨召北王韦昌辉回天京。北王尽杀东王及家眷,复杀东王党众二万人。翼王石达开不服,全家被害,只身逃脱。北王复围天王府,被天王兄弟联合东王余党杀败,全家被杀。翌年,翼王率兵出走。自此天国势力大损。清兵乘机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洪秀全自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均因剿灭太平天国有功而成为显宦。

17. 叶赫那拉氏,幼名兰儿,太祖所灭叶赫国后裔。初太祖因掘出古碑,上书“灭建州者叶赫”,因除灭叶赫。因皇后乃叶赫国女儿,令苟延宗祀,阴戒子孙,休与结婚。传至咸丰帝,渐忘祖训,宠幸兰儿,封为贵人。英法联军攻北京,咸丰帝奔热河,贵妃那拉氏与皇后、皇长子随行。帝将崩,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尚书肃顺等八大臣顾命,辅皇长子载淳继位。载淳年方六岁,尊咸丰后为慈安皇太后,生母为慈禧皇太后。慈禧机谋甚深,先取皇帝御宝,复密通恭亲王,暗中布置。甫回京,即矫诏着载垣、端华、肃顺解任,另五大臣退出军机处。后载垣、端华赐死,肃顺斩决,另五人革职。两宫太后垂帘,加恭亲为议政王。同治帝大婚后,两宫撤帘,然慈禧仍干预政事。同治帝欲亲裁国政,屡遭慈禧训责,抑郁不得志,乃纵情声色,不久即染病身亡。同治帝无子,慈禧力主,以醇亲王弈譞子载湉入嗣咸丰帝,继皇帝位,改元光绪。光绪帝年甫四岁,两宫太后再次训政。同治皇后被逼自尽。

18. 琉球本中国藩属,光绪五年,日本灭之,改名冲绳县,清廷交涉无果。俄人趁陕甘回乱,占据伊犁城。光绪五年(1879),清廷派崇厚赴俄,索还伊犁。崇厚畏洋如虎,条约均如俄人所欲。一时朝议汹汹,左宗棠慷慨请战。后经与俄人交涉,遂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及北疆斋桑淖尔以东地区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与俄,并赔军费九百万卢布。越南本为中国藩属,渐被法国占据。法迫越南断绝中国,复要求越南降为保护国。光绪十年(1884),中法开战,清将冯子材等屡败法军,直捣河内。正欲规复全越,李鸿章主持签订《天津条约》,把越南拱手让与法国。时朝鲜内乱,日本趁机发兵干预,囚禁国王李熙。袁世凯率兵攻入朝鲜,护李熙归位。日遣伊藤博文等赴天津与清交涉。李鸿章主持和议,两国均不在朝驻兵。自此日以朝鲜为保护国。光绪十二年(1886),英人占据中国藩属缅甸,并侵吞云南边地。暹罗亦中国藩属,法占越南,英占缅甸,均思吞并暹罗。因势均力敌,遂令暹罗独立。自此,中国藩属尽失。英国降服阿富汗,唆使阿人入犯帕米尔,俄国亦来染指。中俄英三国会议,将帕米尔尽行割去,只以葱岭为界。

19.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朝鲜内乱,国王李熙向清求救。清出兵,并依天津条约,知照日本。日亦派兵赴朝。乱平,清兵拟撤,要求日军依约同撤。日军不撤反进,且不断增兵,幽禁李熙,宣告朝鲜独立。中日开战,清军统帅叶志超昏弱无能,总兵聂士成本已取胜,叶却不告而撤,弃牙山、平壤,奔回辽东。中日海军亦在黄海开战。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无方,致使战局不利。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誓死杀敌,击伤日舰,不幸于追击时触鱼雷沉没。黄海一战,清军大败,十二艘战舰中五艘沉没,余亦多伤损。日军进攻辽东,清军节节败退,直至辽西。岫岩州、大连湾均陷敌手,只连山关一路,赖聂士成、依克唐阿几次胜仗,日军尚未过于深入。日军谣言攻旅顺,清军守将逃走,日军不放一枪而得旅顺港。日军复攻刘公岛,击沉北洋水师多艘战舰,丁汝昌自尽,威海卫失守。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请和,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日对朝鲜的控制;赔军费二亿两;割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等等。后因俄德法三国施压,允中国以银三千万两赎还辽东。俄国索酬,与李鸿章议定:吉黑两省铁路,由俄专造,准俄驻兵开矿,借俄人训练满洲军队,租借胶州湾为军港。光绪帝不允,慈禧强迫其签押。法国得滇边陆地,及镇南关至龙州铁路权,并辟河口思茅为商埠。德国未得酬谢,遂以教士被杀为借口,出兵占据胶州湾,迫使清廷租胶州湾四周百里,并允德建胶州至济南铁路,开铁路两旁百里内矿山。胶州湾原已允租俄国,由李鸿章将旅顺、大连湾换与,并准建炮台,将西伯利亚铁路延至旅顺。英国以 “利益均沾”为由,索租威海卫,并拓九龙司租界。法国复强租广州湾。清廷为免各国纷索,干脆将海口尽皆开放。

20. 光绪帝因国事日非,亟思变法。翁同和引荐康有为,连上三疏,直陈利弊。光绪帝遂于二十四年(1898,戊戌)四月下旨变法:裁绿营兵、废八股文、设立学堂、倡办工业。康复荐同志数人,皆得重用,主持新政。一班守旧老臣向慈禧处求救。慈禧暗中布置,斥翁同和,以荣禄为直隶总督,掌京中兵权,使裕禄入军机处。康有为等设计,先杀荣禄于天津督署,再调陆军入都,圈禁慈禧。光绪帝召袁世凯,与言新政。袁世凯极赞新政,并发誓效忠皇帝。光绪帝乃使其督练陆军。袁将帝语尽告慈禧。八月初五,袁将往天津,光绪帝告以密计。袁阳奉皇帝,阴投太后。下午,荣禄自天津返京,将光绪帝密计秉告慈禧,并带兵入卫,尽换禁城侍卫。初六日,光绪帝被囚于瀛台,谭嗣同等六人被逮,康、梁奔日本。初八日,慈禧三度训政,新法尽除,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史称此次变法为“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21. 义和团起自山东、直隶,本为反清组织,后因洋人横行,转而反洋。清廷欲借其势力拒洋,乃召入京,使围攻外国使馆。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日、俄、英、美、德、法、奥、意八国借机组成联军,攻陷大沽、天津、北京。俄人还出兵东北,屠杀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之中国居民。慈禧赐死珍妃,携光绪帝出逃西安,使李鸿章和庆王求和,签订《辛丑条约》:为被杀洋人谢罪立碑;严惩引用义和团之大臣;赔银四亿五千万两,三十九年付清,本息共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俄国独得百分之二十九;尽撤京津军备;洋人可在京津等地驻兵;永禁中国军民仇外等。

22. 光绪帝崩,越明日,慈禧逝。醇亲王载澧子溥仪继位,改元宣统。溥仪年方四岁,醇亲王为监国摄政王。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辛亥),在革命党鼓动下,鄂军于武昌起事,成立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鄂军屡败清军,各地纷起响应。醇亲王无奈,起用自己所罢之故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知民军不可灭,与鄂军稍战,即主议和。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廷无奈,颁布宪法,然民心始终不服。袁见民军不受羁縻,遂发兵急进,攻占汉阳,而后顿兵议和。民军欲清帝逊位,清廷不许。次年1月1日,各地民军代表于上海组织中华临时政府,号中华民国,推孙文为临时大总统。时袁世凯已为清内阁总理大臣,以辞职要挟清廷同意逊位。清廷无奈,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皇帝退位。清朝终结,自天命建号起计算,共二百九十六年,自顺治入关起计算,共二百六十八年。孙文因袁世凯推翻清室有功,将大总统位置让与。

23. 清室已亡,民国虽建,然中国落后受欺之局面并未从此改观。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种状况才得以彻底改变。每览近代史,总为百年屈辱痛彻心腹。疮痛虽不欲揭,却不得不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一卷清书不忍翻,每提旧事意难安。
双睛淌泪还喷火,只手拍栏复握拳。
数亿人民遭水火,几只禽兽舞疯癫。
巨龙何事慵疲甚,一觉长眠过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实在是篇好文章,基本概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遗憾的是,原文中把所有不太好拼写的字一律用问号代替,我已经努力进行了订正,但疏漏在所难免,还请大家见谅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1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啊

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6 13:21 , Processed in 0.23917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