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印象南京(自己整理的 不断加载中...)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55.jpg南京地理优越,风景佳丽,赢得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的赞誉。诸葛亮曾赞叹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行政区划
现辖11市辖区,2县。
市辖区: 玄武区 鼓楼区 建邺区 白下区 秦淮区 下关区 雨花台区 浦口区 栖霞区 江宁区 六合区
县: 溧水 高淳
历史
史前遗迹
南京猿人头盖骨和相关遗迹表明,大约50~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在1950年代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年代约为为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还有200多处,著名的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
先秦建城
前495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会稽郡。
六朝繁华
吴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晋
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北方大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
南朝
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合称“六朝”。
隋唐
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唐初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
五代十国
南唐京城,称江宁府。
宋
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
元朝时为集庆路。
明
明朝代时为南京、应天府。
清
清朝时为江宁。清朝时为江南省省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驻地。
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于南京建立中华民国
1927年(民国16年)中华民国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别市
1929年(民国18年)6月1日安葬孙中山于南京中山陵,置首都特别市
1930年(民国19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
1931年,根据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
日本军队1937年(民国26年)12月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进行了南京大屠杀,至少30万人遇难。
1946年(民国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人民共和国
1949年(民国38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成为中央直辖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1月改由新成立的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仍为中央直辖市,同时政务院设有驻宁办事处。1952年江苏建省,南京降为江苏省省会。1989年为中央计划单列市,1994年为副省级城市。
地理
长江从南京的西面和北面流过,流向由西北折向东南,南京长江大桥是沟通长江南北运输的主要干道。
人口
2003年末常住人口643万人。户籍人口为572.23万人,其中市区489.76万人,全市户籍非农业人口391.67万人,其中市区370多万。
经济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金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
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文化
南京图书馆,原中央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金陵图书馆
南京博物院,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国第一座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江苏美术馆
人物
金陵八家
金陵九子
秦淮八艳
金陵十二钗
近代书坛金陵书法四老
近代画坛金陵三杰
现代画坛金陵十二家
[编辑]
旅游
2003年旅游总收入244亿元。国际旅游创汇3.17亿美元。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5家,其中五星级宾馆8家。现有各类旅行社329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7家。
代表景点
夫子庙: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新街口:中国最大的购物消费圈,有“中华第一商圈”之称。
玄武湖: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
莫愁湖:古称“金陵第一名胜”、“江南第一湖”。
大报恩寺琉璃塔: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景观之一。
阅江楼:六百年“有记无楼”传奇楼。
明城墙: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墙。
明孝陵:明清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
中山陵:中国最宏伟的现代陵墓。
鸡鸣寺:“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静海寺:中国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见证化身,建有郑和下西洋主题的郑和纪念堂和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题的静海寺纪念馆(除静海寺纪念馆外,南京另有反映现代国难主题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朝天宫:江南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中华门城堡:中国最大的古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瞻园:著名江南园林。
煦园:著名江南园林。
江南贡院:自古江南文化中心象征,清朝一代走出了全国半数以上的状元。
总统府:中华共和的象征建筑,含原临时大总统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遗址。
中国近现代历史博物馆
北极阁
雨花台
栖霞山
燕子矶
紫金山
清凉山
秦淮河
金陵九大古碑
[编辑]
金陵四十八景
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图”、“金陵二十名胜”、“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说,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传最广。“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最早起于明代,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仅存半余。现代南京曾经进行过新景点评选活动,包括1983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教育
南京高等院校列表
教育部直属高校: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国防科工委直属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解放军总参直属院校:
解放军理工大学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海军指挥学院
解放军总政直属院校:
南京政治学院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省属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晓庄师范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省教育厅直属院校:
三江大学
钟山学院
饮食
南京饮食
南京小吃
湖熟板鸭
盐水鸭
南京城
南京城指南京城墙以内的市区,即传统的南京城、古南京。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98.jpg
[ Last edited by 可可西里 on 2005-7-22 at 13:57 ]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92190819001.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92190948005.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92190819203.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92190819102.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92190819304.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42211844350.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42211844351.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42211844352.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42211844353.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42211845530.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78.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79.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80.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612220020000.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612220020303.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612220247004.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612220247105.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612220247206.JPG
http://www.dj800.com/up/upfile/2003612220020101.JPG
http://www.209912.net/page/pic/1112704990PICT1116nn.jpg
http://www.209912.net/page/pic/1112705030PICT1115nn.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74.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77.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76.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81.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89.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91.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90.jpg
http://bbs.cndeaf.com/attachment/36_28297.jpg
http://www.pmo.jsinfo.net/images/10.11.jpg
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7/02/xin_5ee7d297342c4366a17bf9d23537db3d.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462507/1462507-EcVBk3LN4d.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462507/1462507-wzk9Zl4Zns.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462507/1462507-nfltkNFlbp.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462507/1462507-Eh37IRpPH1.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462507/1462507-6s2VAfomFw.jpg
http://photo.gznet.com/photos/1462507/1462507-I1ZQwbP1gK.jpg
http://www.modern-city.com/gallery/nanjing/images/nj2.jpg
http://www.modern-city.com/gallery/nanjing/images/nj8.jpg
http://www.modern-city.com/gallery/nanjing/images/nj12.jpg
南京的街景 玩转南京旅游--明故宫遗址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路南北两侧。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
这座朱元璋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据当今学者考证,皇城范围东起今南京机电学校与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线,西至竺桥、逸仙桥以东,南到光华门,北至佛心桥一带。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周长9公里,呈凸字形。皇城开有六道门:正南为洪武门,正对着都城正阳门(今光华门);东南为长安左门,外为长安街(今八宝街);西南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玄武门。宫城又称大内,俗称“紫禁城”,开有六道门:正南是午门(今午朝门),东南为左掖门,西南为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正北是北安门。在皇城与宫城之间还有两道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端门,与洪武门、午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明故宫内的南北中轴线,由南向北,对皇城与宫城作一次巡礼。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到承天门中间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桥,名叫“外五龙桥”,桥下就是外御河。在洪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是明朝中央官署区。御道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等。在承天门与端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设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门。
进入午门,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桥下为内御河。过了桥就是奉天门,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是朱元璋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后来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造的。
三大殿之后,是皇帝与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名叫“后廷”。处在中轴线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左有柔仪殿(东宫),右有春和殿(西宫),两殿相对。东北角为东六宫,西北角为西六宫。在春和殿西侧还有御花园。“前朝”与“后廷”相结合,组成“朝廷”。
整个明故宫,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户千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明故宫才正式结束王朝皇宫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仍十分重要。
这么一座富丽堂皇、壮丽崇宏的皇宫建筑,又怎样走向衰败、破落以至毁灭的呢?有不少人认为是毁于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中,这种说法不尽全面。实际上早在明代与清初,南京明故宫就已屡遭破坏,它的衰毁是有一个过程的。
首次灾难降临于明初建文年间。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皇帝朱允继承皇位,引起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的不满,便以进京诛灭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经四年战争,于公元1403年攻入南京,结果“都城陷,宫中火起”,烧毁了奉天殿等宫殿,建文帝与后妃也被烧死(一说是逃往南方)。朱棣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北迁,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也很严重。如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谨身、华盖等殿被雷电击中起火。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风拔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风雨,江溢,郊社陵寝宫阙城垣皆坏”。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的弟弟朱由崧逃往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延时,明故宫已相当破败,以致朱崧只能在南京“即皇帝位于武英殿”了,因为金銮宝殿已荡然无存。
清军平定江南以后,将明故宫改为八旗兵驻防城,设置将军、都统二衙门于其中,还从太平门至通济门加筑城墙予以隔离,明故宫建筑遭到很大破坏。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到达江宁(南京),见到残破不堪的“明时故宫”大为感慨,作《过金陵论》一文写道:“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一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可见此时的明故宫已经是“宫阙无一存者”,相当荒凉了。
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运动,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楼台金粉已沉销,......月落宫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蛇鼠出没的废墟。1911年,英国人法雷斯还从明故宫遗址中拆走七块石刻和三对石狮,运往下关扬子饭店进行装饰。到了1929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安葬中山陵,新建了中山东路和逸仙桥,明故宫遗址被中分为南北两部分,仅存午朝门与地下柱础等少量遗迹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荒寂多年的明故宫遗址又重获新生。南京刚一解放,刘伯承、陈毅等同志即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保护意见。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明朝皇宫遗址,应该予以保护,因此决定将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埋入路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辟为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并将当年被英国人法雷斯劫至下关扬子饭店的石雕运回遗址重加修整。1956年10月,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市政府正在规划论证新的保护利用明故宫遗址的方案,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玩转南京旅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座落在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所在地,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扩建。该馆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该馆共分为外景展区、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外景展区由群雕、立雕、浮雕、标志碑、纪念碑、诗碑、赎罪碑、枯树、断垣残壁、遇难者名单墙、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和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建筑风格。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内,陈列着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大屠杀的铁证。呈墓穴形状且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内,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采用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影电视等现代陈列手段,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该馆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座落在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所在地,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扩建。该馆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该馆共分为外景展区、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外景展区由群雕、立雕、浮雕、标志碑、纪念碑、诗碑、赎罪碑、枯树、断垣残壁、遇难者名单墙、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和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建筑风格。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内,陈列着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大屠杀的铁证。呈墓穴形状且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内,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采用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影电视等现代陈列手段,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该馆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玩转南京旅游--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南京长江路292号煦园的西面,有一幢小巧的西式平房建筑,在绿树、芳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端庄、凝重、典雅,这里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办公处旧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首义,取得了起义的胜利,给清王朝统治敲响了丧钟。随后,革命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波及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王朝宣布光复的17省的45名代表,由汉口移师南京,就建立新政府及政府总统人选等,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12月29日,17个省(每省1票)代表举行公决,孙中山众望所归,以16票当选。孙中山风尘仆仆地上海赶到南京,于1912年1月1日晚10时整,在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并庄严宣读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同时,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定于公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3日,又选举了黎元洪为副总统,由九个部的总长、次长组成了内图。1月28日,又成立了参议院,作为政府立法机构。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的诞生。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该处。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励精图治,废除了一系列封建文缛节以及《大清律例》等法律、条规,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签署、颁布了“临时约法”等三十余件有关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法令、法规,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逊位。14日,孙中山在此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3月,南北议和代表唐绍仪专程来南京,与孙中山商议临时政府改组事宜。4月1日,孙中山让位,刚刚诞生才91天的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在此工作时间虽短,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在革命中产生的南京临时政府,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崭新的一页,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原为清两江总督端方建造的一座花厅,坐北朝南,面阔7间,中间有个设计精巧的亭形拱式门斗,由大门而入为穿堂,原为衣帽室,现陈列着孙中山的坐像。其右侧3间,分别为小会议室兼会客室、大总统办公室和总统临时休息室;左侧3间为一个大会议室,内阁会议及高级军政联席会议均在此举行。现在,根据原工作在孙中山身边的人回忆,按原样制作一套人物模型复原陈列,再出了孙中山先生80多年前在此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瞬间。步入其间,给后人以教育和启迪。在煦园内,还保存着一幢二层中式木桔构小楼,这是孙中山先生当年担任临时大总统期间的起居室原址,室内陈设简朴、整洁,体出了孙中山先生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
玩转南京旅游--秦淮风光带
秦淮河在通济门分两支,一只绕道南城墙外向西流,称为外秦淮河;另一只通过东水关进了南京城,这才有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繁庶秦淮。
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秦淮河
从历史上看来,文明总是从有水的地方来的。且不说生命本身是从水从来,看几个文明古国,哪个又离的开水呢?正如同黄河之于中国、恒河之于印度、尼罗之于埃及……或者缩小到城市范围看,如同嘉陵江之于重庆、府南河之于成都、松花江之于黑龙江、湘江之于长沙、珠江之于广州……
秦淮河在通济门分两支,一只绕道南城墙外向西流,称为外秦淮河;另一只通过东水关进了南京城,这才有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繁庶秦淮。
南京城内的秦淮源自通济门,却美在夫子庙。河水并不干净,有些发黑,显得怪沉重的,似乎连荡几道波纹都那么费劲,可在夫子庙、得月台、文德桥、石坝街、乌衣巷、朱雀桥、秦淮人家及长长的走廊之间不知怎么就显得美起来了。年后的夫子庙人格外的多,走在人群中好象年还没过去似的,老老少少都出游来了,还有卖雨花石的,卖小吃的,卖小工艺品的,当然,最多还是卖花灯的,各式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花灯让孩子走不动路,常见的的画面是这样的——小孩子左手提着盏小小的花灯,右手正拿着吃的往嘴里放,大人们则是满面的笑意……
除了岸上人多,河里的人也不少,坐着画舫或是小船在泮池里随波荡漾的,大大小小的船儿象是在开碰头会,大船还象个样子,有几份古意;有的小船就有几份“今趣”了,它有个顶,看上去象是辆开在水上的夏利,很好玩。船儿一会儿穿过文德桥,一会儿钻过朱雀桥,来来回回的,好不快活。看着这些快乐的人儿和船儿,心情是不会不快活的,这长长的秦淮,给古老的南京带来不只是富庶、便利、金粉烟水气,还有数不尽的快乐。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和民俗于一体。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华的地区,十里秦淮两岸是贵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隋唐之后,一度冷落。明清又再度繁华,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为江南佳丽之地。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叙述。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夫子庙
即是孔庙,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 地方。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 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 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 还有魁星阁。,由于时代要求,孔庙现已成为群众 文化活动场所。1985年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周 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临 河的贡院街一带则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同时按历史上形成的庙会的格局, 复建了东市场、西市场。 这里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200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
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明清两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壮举胜,风味独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散落民间的风味小吃发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小吃供应干稀搭配,荤素相间,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使餐饮过程同时成普文化欣赏的过程,体现了饮食和文化的精美结合,对中外游客产生着久远的吸引力。目前风味小吃已达200多个品种,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夫子庙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档,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档共存的餐饮新格局。今日夫子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中心”。 独领风韵的夫子庙美食街 夫子庙美食街建成于1997年,总投资1.5亿元,位于夫子庙南端,东起平江府路,西止来燕路。建筑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古朴典雅,与夫子庙古建筑群融为一体。内部设施一流,颇具现代气息。仿古花岗岩路面两侧镶嵌着彩色广场砖,菱形的花坛、回绕的长廊、花园式的广场、古典式的矮架路灯,营造出温馨而优雅的氛围。沿街座落着晚晴风味轩、晚晴茗轩、金陵春酒楼、夫子庙康乐城、秦淮人家、白鹭宾馆等一批知名餐饮娱乐企业,荟萃了海内外美食精品。结合美食街建设,建成了展示六朝文化的王谢古居,恢复了乌衣巷,形成了新的景观区,拓展了夫子庙景区范围。
学宫
学宫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古建筑。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这里听训导宣讲。全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是宋代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匾额之故。1986年明德堂维修时又修复了两旁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
乌衣巷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旧时王谢子弟善著乌衣,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从此乌衣巷便名播中外,游人不绝。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陈列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占地不大,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鼎盛时期规模居全国各贡院之冠,与北京顺天贡院并称为“南围”和“北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乡试、会试于此。永乐年间,京师迁往北京后, 明清两代仍作乡试考场。仅清一代,科考共举行了112科,其中在江南贡院 乡试中举, 后经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计58名,占全 国状元总数的51.78%。 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张骞、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
陈列馆尚存一批原江南贡院遗留的珍贵文物及宝贵史料,现有东西号舍 八排四十间,其中东部号舍是举办“模拟江南乡试”的场所,中外游人可以 着古装、入号舍、答考题,感受科举考试之苦涩、中举之喜悦。陈列馆还展 出科举文物、图片一百余件,录像室播放科举考试程序等电视片。 现在,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场所,收藏科 举文物史料的机构,深受中外人士的赞许。
复建后的“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仍保留有“明远楼”、“贡院碑刻”等很重要历史古迹。“明远楼”共三层,该楼为江南贡院的中心,也是最高的一座建筑。“明远”二字取自“大学”中“慎络追远,明得归厚矣”之意,爱国主义者林则徐在担任江南贡院建临期间还发明了创造了信炮和号灯制度,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秩序。 明远楼两侧是碑廊,陈列着省级文物,明清贡院碑刻二十余块,它们铭刻着江南贡院的历史,是贡院兴衰的历史见证。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岁的吴敬梓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随着接触面的广泛,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他看到:“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代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在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取士的腐朽性之后,吴敬梓以庄谐兼擅的妙笔,在南京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积十年之余,终于成书。为了纪念这位伟大文人,秦淮区委、区政府在古桃叶渡遗址旁规划复建了秦淮水亭,成立了吴敬梓故居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南京清溪河与秦淮交界处,毗邻古桃叶渡,名为秦淮水亭。该馆共占地80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为古桃叶渡遗址, 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而得名,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雅士多在此吟诗赋词、幽思怀古,留下许多优美诗句和生动民间传说;北半部分为吴敬梓故居,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儒林外史》著作,反映了吴敬梓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成为研究吴学的又一阵地。
白鹭洲
这是一个以桥为特色的园林,园内宛如襟带的小桥竟有15座之多,其中有典雅玲珑的独孔桥、三孔桥、七孔桥,还有四角重檐的亭桥等。
景色幽丽的白鹭洲公园,历史上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王府的东花园。解放前夕,已沦为一片废墟。1951年结合秦淮河整治,滩湖堆山,广植花木,整合适和新建了烟雨轩、话雨亭等园林建筑,园容初具规模,1976年建成开放。重建后的白鹭洲公园,以中国自然山水园为主格调,建筑采用明清江南园林的传统风格,与夫子庙地区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近来又建成集惊险、刺激、健身、消暑为一体的水上乐园,为游人提供了新的场所。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闹市区,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犹如镶嵌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瞻园
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已逾600高龄。 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题书“瞻园”二字。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里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和夏官丞相赖汉英的王府花园。后毁于兵火。1960年修复后的瞻园分东部和西部两景区,园内还有两块宋代奇石-仙人峰、倚云峰,相传是宋代花石岗的遗物。
园内的主题建筑是静妙堂,它一面建在水上,宛如水榭。该堂把全园分成两部分,南小而北大,北寂而南喧,南北各建一假山和水池,以溪水相连,有聚有分,水居山前,隔水望山,相映成趣。瞻园又以石取胜,造景效果与实用功能巧妙结合,“妙境静观殊有味,良游重继又何年”。
瞻园是秦淮风光带上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在刘敦桢所著《中国园林》巨幅集锦画册中,将瞻园作为古金陵园林唯一的代表作,载入我国园林史册。 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以石胜”,成为瞻园的主要特色,现今园中北假山即为明代遗物。1958年后,南京市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设在园中。 而今瞻园,旧院妩媚,新容俏丽,深厚的基础更添时代的活力。正是:瞻前顾后皆妙景,怀古赏新两相宜。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业博物馆,筹建于1951年。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原太平天国某王府建立太平天国纪念馆,1958年5月迁至瞻园路128号现址,1961年1月正式更名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址所在地瞻园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馆园合璧的博物馆。东侧是展览区,由一组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组成,西侧是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江南著名古典园林——瞻园。馆址在六百多年前是明代中山王徐达府邸的西花园,清代为江宁布政使衙署,屋宇曾多达391间,是南京地区仅次于两江总督署的建筑群。太平天国时曾先后作为东王杨秀清的住处、幼西王萧有和的王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的衙署,民国年间成为江苏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所在地。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现藏有太平天国历史文物2140件,一级藏品33件套,以及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图书,是全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研究机构。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配合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本馆积极探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搞好基地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被列为南京军区青年官兵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省公安专科学校等十余家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我们立足本馆,辐射社会,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学生参观人数也逐年递增。
南捕厅·北捕厅
在清代,南京城内设有两个专门从事缉捕工作的衙署: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北捕通判衙署(简称北捕厅)。
南捕厅主要负责辖区内陆上的缉捕工作。其旧址地名相沿至今。据1984年出版的《南京市地名录》上“南捕厅”条目载:“东起府西街(今为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相传清朝南捕通判居此,故名。”
此处原先的建筑物毁于太平天国年间战火,1872年仍在原址重建。清末实行新政,设立警察局取代捕厅工作后,南捕厅旧址房屋曾作为钟英中学校舍,几经改造,至抗战前已荡然无存。著名的甘熙故居就坐落在南捕厅。现在,该故居抢救一期工程已竣工,并向市民开放,让人们领略昔日甘家大院的风光以及晚清时期南京民间的旧闻轶事。
北捕厅,主要负责辖区内水上缉捕工作。其旧址,据《嘉庆江宁府志》记载:“北捕通判署在府北土街口(今中山东路、洪武路口的旧称),即芦政公署(今南京市体育局)。”
芦政公署建筑毁于太平天国年间战火,也是1872年在其原址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捕厅旧址房屋曾为民国政府机关使用,1927年左右,拓建中山东路时,其地面建筑全部拆毁无存。
最近,南京有几家媒体发布消息说:在南京市体育局工地,发现有江宁织造府织造局工厂遗址。但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并对出土的木桩测定,证实是清代晚期建筑的基础木桩遗物,并非江宁织造局工厂旧址。
笔者也认为,该工地出土的建筑地基木桩,可能是北捕厅房屋建筑的地基。
南京的古井文化源远流长
掘井取水自古就是南京重要的取水方式之一。金沙井、杨公井、铜井巷、双井巷……不但水井星罗棋布,至今还有不少街巷以井命名。
据记载清末市内水井即达5000余口;上世纪30年代初自来水出现后直至六七十年代,仍维持在5000口的数量;到80年代,六城区尚有水井3000余口,城南的秦淮区最多,有1100余口,不过现在已极少有人饮用井水,多作其他用途;随着自来水广泛普及,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进入90年代,市民饮用井水已成历史,很多水井已经被填平。
这些老井的井壁多以青砖砌成,井口上设井栏(井圈),井栏用整块青石凿成,外部呈圆形或六边形、八边形、多为上、下两端较细中段粗的腰鼓状,井径二三尺内,有的使用年代久远,井沿留下深深的痕迹。四眼井的四个井栏都是方型,别具一格;双眼井两个紧靠的井栏都是圆柱形,形似人的两只眼睛;有的井栏镌刻着井名或时间等简要说明文字。
现存较早的有相传为三国东吴时乌衣营(现乌衣巷内)驻防军士汲水用的乌衣井,雨花台风景区有东晋时掘的甘露井。位于城外紫金山中的应潮井掘于梁武帝大同十二年(535年),《六朝事迹编类》等古籍说它与江潮相通,涨落相应,记录了一些玄乎离奇的事情。另外,不管是有名古井还是坊间道旁偶见的无名古井都各有春秋。由于长期闲置不用,失于淘理,淤塞污染严重,有的已经干涸。
桃叶渡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48景之列。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文道出了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古渡口由此得名。王献之当年曾作《桃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这首载之《古今乐寻》中之诗,颇昵而佻,为乐府吴声流韵,至南朝陈时犹“盛歌”之。《桃叶歌》一直保存在明乐的乐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乐中还有这首歌曲。“桃叶临渡”遂成千古佳胜和久传不衰的风流佳话。
堂子窗太平天国壁画
南京城西堂子街108号,太平天国时期曾经作过东王杨秀清属官衙署,是一所坐北朝南的五进庭院。每进的东、西、北壁原都有壁画,均是绘在墙壁或板壁之上。现存壁画共18幅,其中既有表现山水风景的“江天亭立图” 、描绘花鸟动物的“柳荫骏马图”、寓意志祥的“鹤寿图”,又有表现军事斗争的“江防望楼图”,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这些壁画是了解太平天国艺术、军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该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玩转南京旅游--太平天国天王府
位于南京城东长江路292号,是明清王府官邸,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址,明代是称此园为“煦园”,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天王府原为朱元璋所建的汉王府,清王朝把这里辟
为两江总督署衙门。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南京,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衙门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府,随即以原两江总督署为中心,扩建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为平地,1854年2月再次破土动工。 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部攻陷天京,放火烧了天朝宫殿,中心建筑五间八架的“金龙殿”与西花园内的石舫等等保留了下来。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此作为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天王府又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府。
天王府分为太阳城和金龙城两部分,周围约有10里,有“宫垣九重”。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建筑大部被毁。清同治九年(1870年)又重建两江总督署,有正宅、厅楼、亭阁等1189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此处为临时大总统府所在地。1948年改为国民政府总统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51年在此建立“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纪念碑”。西花园、石舫、水榭等基本布局依旧,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南京必游之处。 http://www.bbsmovie.com/attachments/month_0507/{C3D77FD3-72EE-4218-909A-C3C704AAC050}0_TJKvqCebGYR0.jpg
南京 南京人 南京话
记得有位名作家曾说:南京是个中庸的城市,他不会有北京的雄伟,不会有上海的繁华,更不会有广州的前卫,他只是南京,一个很平静的城市。
南京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算是个有名气的城市,因为他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还因为那惨不忍睹的南京大屠杀,这都让世人知道了南京。自古以来,南京人杰地灵,是多少仁人志士向往的地方,城内有山有水,紫金山,玄武湖,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京有着独特的地位,是民国政府的首都,据说现在中央为了改善两岸关系,有意把南京列为直辖市,当然真实性是无法考证了,也只是大家私下说说而已。近几年,我们南京的变化也挺大的,地面上众多的高楼拔地而起,而地底下,正在建设南京地铁1号线,未来的河西地肤还会建设一个很大规模的奥体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有更多的人到我们南京游玩后,一定会竖起大拇指,夸我们南京美。
说了南京,自然不能少了生活在南京的南京人。我记得有这样2句话:天上9头鸟,比不地上xx佬,3个xx佬敌不过一个xx佬,大体意思是说xx人坏,不过还没坏过xx的人。当然拿出这个比喻,本人并无恶意,还请xxxx的朋友海涵。
而形容我们南京人,叫作:都是大萝卜,大萝卜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南京人憨厚。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在我的眼里,南京人真的很朴实,很可爱,很包容!因为南京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北方人认为我们是南方人,而南方人又认为我们是北方人,甭管怎么分,南京人集南北特点于一身,一个字形容就是爽!前段时间,报纸报道,在成都,报社记者为了调查公民道德,请了盲人,残疾人在马路上作测试,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当盲人问路时,居然有10岁的孩子骗他走相反的方向,足见当前中国人的素质。后来,没过几天,咱们南京电视台也搞了类似的暗访,还算欣慰,60多岁的老奶奶,20多岁的年轻姑娘,对于这些人都是很热情的。在南京人看来,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大萝卜就是大萝卜,特憨。当然并不是说南京人没缺点,就拿18号的流星雨之夜来说,第二天,紫金山漫山遍野都是垃圾,全是我们这些上山看流星的人留下的,我自己走的时候也没把我坐在地上的报纸带走,现在想想真是惭愧。我想我以后不管是去爬山,还是去别的地方玩,走的时候一定收拾好我留下的东西,因为只有大家都这么做了,明天的南京才会更美!
南京人这么有个性,南京话自然也不逊色。南京话和南京这座城市一样,不南不北,没有北方话的硬,也没有南方话的柔,和普通话像,但是一些俚语也会让人不懂。南京人说话是不分鼻音的,只要是南京人在说普通话,一听就知道。像卞留念,尤小刚,孙俊,王海滨,孙玥。。。。。。这些活跃在国内文体界的人,他们一说普通话,嗨,就知道是我们的老乡,都一个特点。我上大学时是不说普通话的,因为别人都听的懂,很多真正的南京方言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融了,上世纪的那场灾难也使现在真正的南京人很少了,大体也就集中在城南一带。在我的印象中,有这么些南京话,别人是不怎么懂的,比如:说手指是指妈头,形容某人不好说话叫夹生,骂小孩叫小炮子子,呵呵,还有好多好多!
南京人说话还喜欢带儿字音,碗叫碗儿,臭干叫臭干儿,数不胜数。每当南京流行一句话时,全城的男女老少都会说。上高中时,有这么一句话是从学校传出去的,至尽还被众多南京人挂在嘴上:多大的事啊!是啊,多大的事啊,天塌下来也和我们南京人没关系。诸如此类的还有:不能和你急了,烦不了了。。。。。。
当然了,南京话并不是没有缺点的,用南京话来骂人可是受不了,据说,有人调查过,南京人骂人的本事最高,说的话最难听。想想好象也是,男女老少都喜欢把那些次挂嘴边:**,**,*,*。。。。。。骑车走在路上,看见个PLMM,可从这位MM嘴里说出的话就不能恭维了,一个姑娘也说这些话,实在让我佩服。去看球赛,每当有裁判判罚不利于我们时,于是乎,满场的**声,可谓是一条心对外,报纸上曾有外地朋友写了篇文章,这个人说对南京都满意,可就是这口像是在骂人的南京话受不了,有时明明在做好事,可挂在嘴上的还是**,**,*。。。。做了好事也让人舒服不起来。大概南京人没北京人的本事,牛*也是骂人,可就是比南京的呆*好听啊。其实作为一个南京人,大家也该反思一下了,如果以后还是这么口南京话,真是坏了大家的形象了,该是收口的时候了
南京是客家发源地
提起客家人,人们总想到了江西赣州、广东梅县这些著名的客乡,想起定居在海外南洋各国的客家华侨。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六朝古都南京和客家之间还有着一段割不下、剪不断的深厚渊源。南京地方志专家王涌坚先生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新观点:南京是客家民系的诞生地,又是客家的发祥地。</P>
南京是客家诞生地
所谓客家人,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因为战乱、贬谪、经商等原因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定居到南方的先民后代,他们现在多定居在闽粤赣地区或者旅居海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南京作为地处中国南北之间的重要历史古都,在客家人流散举迁中曾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涌坚指出,历史上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导致的“五马渡江”、“衣冠南渡”,其目的地正是当时称之为建康的南京。西晋末年,内外交困的西晋朝廷对北方蛮族入侵毫无招架之力,永嘉元年,晋怀帝使用王导计策,渡江迁到南京。北方士族也随怀帝渡江,后来琅琊王成为中宗元皇帝,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晋王朝在北方士民渡江后,在南方设立侨州、侨郡、侨县,流民“侨而置本土,加以南名”,“客而家焉”。于是在北方流民聚居地建康,“客家”作为一个新兴民系正式诞生,并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民俗风情。
客家人创造璀璨南京文化
王涌坚指出,东晋初年,“客家人”成为南京的主要居民后,随之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文化。他们用先进生产技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六朝文化。王涌坚指出,客家人在南京创造的六朝文化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盛唐文化就是其继承和发展,对南京,更是影响一千余年。即便在今天的南京,依然能够觅得当年六朝客家文化的鳞爪。
王涌坚还指出,在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几件大事也都与客家人有关:一是太平天国,其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等都是客家人。二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本人和主要的同盟会领导核心如廖仲恺、邓演达、胡汉民等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创制了南京话
客家文化在南京绵延一千余年,对于现在的南京人来说,客家文化带给我们最明显,最深刻的影响却是语言。
南京地处吴越,曾是东吴首都,照理说方言应该是吴侬软语,怎么会变成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官话”呢?王涌坚说,这要归因于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中。东晋六朝时,大批操洛阳口音中原官话的北方士民来到南京,生活在吴侬软语土著人包围之中。久而久之,一种以中原官话为主,掺入吴语的新语种在南朝首都建康诞生了,成为了当时的共同语——江淮官话,这种江淮官话正是今天南京话的雏形。
南京可开发客家“寻根游”
采访中,王涌坚先生向记者指出,历史上客家人在南京留下了许多遗存,南京可以利用这些客家文化资源,开辟一条“客家寻根游”的旅游热线。
比如六朝客家人在南京就有不少旧迹,如乌衣巷、桃叶渡、王谢故居、谢公墩,“客家人的革命”太平天国在南京有天王府、总圣库、瞻园、堂子街壁画等遗存,辛亥革命则有总统府、中山陵、廖仲恺墓、广东北伐军阵亡将士墓等辛亥革命故址,这些都能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凭吊、寻根、拜祖。
南京俗语大全
“二五”想必是宁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不过你们千万不要随便乱用,因为它就像猪的浑身都可以吃,它的名字还可以用来骂人一样,“二五”是用来骂别人神经病的。“二五”原是有典故的,说是两个人在某皇帝面前邀功献媚,要求赏500贯。皇上一时气恼,赏了他们一人250贯,意味半吊子。在南京250简化成25,没想到后来竟演变成了类似13点的贬义词。前些年还有个导演意欲拍一部反映石城人家名叫《南京二五》的电视剧,结果就因为片名被“枪毙”了。
南京话中用来骂人的还有“小炮子子”,一般是长辈骂小孩子的。含有“尸”字的就有“刷尸”、“挺尸”,前者指洗澡,后者指睡觉。蛆是只臆怪的家伙,含“蛆”的词南京话中有“嚼蛆”、“捂蛆”。一指胡说八道,一指热天穿厚衣。
再说“韶”。我们经常在版上用“韶”这个字可能让很多外地人云里雾里莫明其妙其实“韶”也是南京话中的主打方言代表词汇,它指的是话多。比如某人呱叽呱叽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我们就来一句“你话怎么这么多,像韶老头/老太似的”。BY THE WAY,据我观察,南京老太的方言要比老头的要来得地道,这跟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关无疑。说到老头老太,想起来南京话中有这么一句“老头老太古里古怪”。不知道是不是讲人老珠黄益发如孩子逞性妄为顽劣乖张,还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不过无论怎样,父母养我们一辈子很是不易,为人子女孝和顺是应当的。暂且打住,不然有人要说我韶了。
“舌搭子”是说好主动跟别人罗嗦的那号人,差不多也有“韶”的成份的,“舌搭子”也作“十里八达”。单就“十里八达”四字,我们眼前便可浮现出四通八达阡陌交通的场景,此人对与人罗嗦兴趣之大语言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教人叹为观止。
“癔怪”一词也是我们南京人常挂在嘴边的。它的词义比较难以概括,先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抹了黑唇上班,你的同事就会说“你怎么这么臆怪,像吃了死小孩”。另外如果一件东西渗(正确的字打不出来)人、恶心,也是用它来表达的。总之无论对人对事,“癔怪”都对评价的对象有厌恶的成分。
南京话龙虎榜上“夹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非常之难以相处,我们往往会说:“哎油(“哎油”也是南京话),你这个人都夹生死了。”有时也会用“孤苏”(音)二字。
有则笑话是与南京话有关的,不过是否确有其事无从察考。说是一老外在路边摊吃馄蚀,老板娘问了句“啊要辣油呀?”。大鼻子一听此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寻思:咦,“I LOVEYOU?”,偶知道现在听到中国人说英语已不足为奇,可你再开放也不至于素昧平生就说这话呀。一时激动,忘了大洋彼岸的老婆孩子,忙不迭地说:“Me too,Me too”。
“是不是呀”在宁语中用“哎是地呀”,此语曾被收录进了一则相声。你试着发一下音,是不是很像“莎士比亚”?
“犯嫌”即讨厌,这个词可堪我老妈在我面前使用率之冠的词汇。
“海里胡天”即脸老皮厚胆子大,这个词可堪我老爸在我面前使用率之冠的词汇。
“算活拉倒”即拉倒、作罢、算了,这个词可堪我在我爸妈面前使用率之冠的词汇。
说了半天,似乎都是些贬义词。让我想一下,这个该属褒义词:“胎气”。从字面很难揣摩出它的意思,我也单单知道它是义气的意思,缘何如此,无从知晓。
当然是还有不少是无关褒贬的。如“老巴子”是指家中排行最小的子女;“胳膝头儿”指的是膝盖;“黑漆麻乌”形容黑黢黢,伸手不见五指;“刷括”指做事干净利落。另外,南京人管“夹菜”叫“搛菜”,据说“搛”这个字还是曹雪芹的发明创造。
地道的南京话
括号中的数字代表汉语拼音中的12345声,其中5位轻声。
首先教你问候语:“阿吃过啦?”(3115)
当你想说:“干什幺”的时候,可以说:“革幺斯啊?”(4115)
当你征求别人同意时,可以说:“阿行啊?”(135)
注:以上的“阿”是南京话中“还”字的变音,类似的还有“阿好啦?”(135)
“阿有毛病啊?”(13315)……
你觉得别人讨厌,可以说“犯嫌”(42)
你觉得什幺东西让你觉得恶心,可以说“癔怪拔辣地”(11245)或者说“窝赖”(11)
你觉得很害怕时,可以对别人形容说“喝人拔辣地”(12245)
当你觉得外面很黑的话,可以说“喝七麻乌地”(11245)或者“乌七麻喝地”(43315)
当你觉得别人很大方的时候,可以说他“胎器”(45)
当你觉得别人很小器的时候,可以说他“小儿阔”(324)
“没有”应该说“幺的”(35)
“糊涂”应该说“胡里八涂”(1114)
“一点”应该说“一得儿”(152)
“哪边”应该说“哪块”(35)
“找死”应该说“作死”(13)
“硬”这个字的发音是“恩”(1)
“轴”这个字的发音是“竹”(5)
南京话里的“n、l”“sh、s”“ch、c”“zh、z”“ang、an”“eng、en”等音都是不分的。
物品的对应叫法:
玉米——“包卢”(42)勺子——“跳子”(45)癞蛤蟆——“癞古渣子”(1245)鞋子——“孩子”(35)厕所——“茅斯”(24)膝盖——“磕七头”(112)扫把——“条走”(23)簸箕——“搓拨”(14)抽屉——“抽地”(41)脑袋——“老瓜子”(345)流鼻涕——“脱鼻龙”(452)……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你“甩”,别以为那是夸你帅,在南京话里,甩就是“二五”、“神经病”! http://www.bbsmovie.com/attachments/month_0507/{793AACC1-386B-4AF2-9BF1-776917941A49}0_8j55NgFRrL1H.jpg
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它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之久。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的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当数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开始建造的明城墙。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为建造这座都城,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性及地区代表性。
经近年抢救性修复,现在明城墙的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公里。南京市委、市政府还不惜拨出重金,先后建成了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的“月牙湖公园”,建造了能够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和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体“汉中门市民休闲广场”等。
南京城门名称变化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不知道多少辈的南京人童年时都吟过这段童谣。其实,说起南京的城门,早几辈的南京人可以掰着手指为你数出“里十三、外十八”。民间传有城门名编串而成的顺口溜:“神策金川仪凤门,怀远清凉到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
南京现存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开城门十三座,都与市内大街贯连,街道纵横交织,主次分明,井然有条。城门与城池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坚固防御体系和便利的交通网络。明朝皇帝朱元璋发现东郊的皇宫紫禁城离钟山太近,对军事防守不利,遂又下令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岭,用砖砌一部分外城墙,先后开了十八座城门。
这些城门自东南向西北顺时针依次是:朝阳门(今中山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怀远门(今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这就是常说的“里十三”。“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东面有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在清朝以后又增辟草场门、丰润门、挹江门、武定门、汉中门、解放门等等。而明朝所开的城门今仅存聚宝(中华门)、石城(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神策(今和平门)、清凉四门。
六百多年来,内城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清末开始,随着城区的扩大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又陆陆续续增开了十一道城门,它们是:1908年开草场门;1909年开丰润门;1913年开海陵门;1929年开武定门;1931年开汉中门、中央门、小北门;1934年开新民门;1935年开雨花门;1952年开解放门;1992年开集庆门。这样,加上原来的内十三,就成了内二十四,事实上,经过多年变迁,有的已不复存在,有名无门了。至于城门名称,也常有改动。例如:三山门改作水西门;石城门改作大西门、汉西门;清凉门改作清江门;定淮门改作淮远门;钟阜门又称小东门;金川门又称三民门;太平门曾称自由门。改动最多的一次是在1928年,一下改了七个。1927年4月,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有人认为老的城门名称不合时代潮流,遂由政府出面,下令更改七个门的名称。即改朝阳门为中山门;改仪凤门为兴中门;改海陵门(1913年新开的)为挹江门;改神策门为和平门;改丰润门(1909年新开的)为玄武门;改聚宝门为中华门;改洪武门(原正阳门)为光华门。这样,“内十三”当中,只有通济门没有改过,保留至今。
经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保存比较好的仅有城南中华门、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至于外城墙和“外十八”城门,早已不在,单留下原城门名称当作地名了,其中只改了一处,即改姚坊门为尧化门。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walls/tupian/images/00058132.jpg
解放门城门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walls/tupian/images/00058133.jpg
中山门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walls/tupian/images/00058137.jpg
午朝门城门洞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walls/tupian/images/00057119.jpg
西安门遗址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walls/tupian/images/00057118.jpg
东华门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walls/tupian/images/00002217.jpg
石城门(汉西门)
南京明城墙现存主要城门
·定淮门 ·清凉门
·太平门 ·集庆门城墙
·和平门·中山门
·午朝门 ·西华门遗址
·西安门 ·东华门
·石城门 ·解放门
·台城 ·宫城遗迹
·武庙闸 ·玄武门
·中华门 http://www.bbsmovie.com/attachments/month_0507/{B285D0A8-0CF5-4B64-A2FB-855C0F0E49A8}0_xeOqUkNLzhrZ.jpg
南京的南朝陵墓石刻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这六朝的文化,虽然大约过去1500年了,但一直到今天还有踪迹可寻。
体现南京六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蒨永宁陵前的天禄(左图:永宁陵石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标或碣,或称华表和表。柱首为圆益或莲花座式,其上立一辟邪状小兽;中为圆柱身,刻瓜棱直线形条文,柱身上部嵌一方形小神道碑,上书墓主人某某之神道,其下方石上刻怪兽,柱础分两层,上层刻有翼怪兽,口内含珠,下层为一方石,四面有浮雕,多为动物形象。石碑碑首为圆形,左右双龙交缠,环缀于碑脊,碑身除刻写文字外,侧面均刻纹饰,分为8格。碑座为一龟跌。
神道石柱以尧化门外太平村吴平忠侯萧景墓(右图)前的保存最为完整。全柱分柱座、柱体、柱盖3部分,通高6.05米。其顶盖有莲花座,柱身有瓜棱形纹饰。石柱上神道碑正书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等字。上有小辟邪一只,高0.81米、长0.84米。
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栖霞镇新合村甘家巷附近的始兴王萧憺墓的碑文巍然独存,保存最为完整。石碑通高5.61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额书“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脾”,是典型的南朝楷书。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82.jpg
萧秀墓石刻:梁代,现在江苏省南京市甘家巷小学内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51.jpg
梁武帝萧衍修陵麒麟:梁代,石质,身长210厘米,高280厘米,现在江苏省丹阳县荆林乡三城巷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53.jpg
齐陵区入口麒麟:石质,身长400厘米残高360厘米,现在江苏省丹阳县陵口镇东。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54.jpg
齐武帝萧颐景安陵麒麟:齐,石质,身长315厘米高280厘米,现在江苏省丹阳县建山乡前艾庙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55.jpg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辟邪:梁代,石质,通高350厘米身长380厘米,现在江苏省南京市甘家巷花林村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liuchao/tupian/images/00057256.jpg
梁安成康王秀墓辟邪:梁代,石质,通高295厘米身长335厘米,现在江苏省南京市甘家巷小学内 http://www.bbsmovie.com/attachments/month_0507/{54017927-4717-45D5-AA00-BB65DFABE838}0_Rhyfpj5rJKjY.jpg
南京:民国建筑大本营
http://bbsimg.qq.com/2005/05/07/011/379.jpg
作为民国之都,南京的民国建筑一支独秀,无与伦比。中山陵、美龄宫、音乐台、原中央大学大礼堂以及散布在今中山东路、中山北路两旁星罗棋布的民国建筑群,构成了南京独有的靓丽的风景线。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1929年底制定公布了《首都计划》。由我国第一代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设计按照这一计划设计建造的民国建筑,流派纷呈,造型独特,在中国甚至世界建筑史上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一笔。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机构由五院十八部六个委员会构成,这些由中央政府统一建造的行政类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南京独有的。如位于中山东路313号原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国民政府行政院(现解放军政治学院),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大楼)。
达官贵人的官邸别墅云集,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之一,其中以山西路、颐和路一带尤为集中,共建房1700处。这些洋房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
还有纪念性建筑中的中山陵;公共建筑中的励志社(钟山宾馆一号楼);文教建筑中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现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中山南路上的大华电影院(原大华大戏院),其中建于1930-1931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直到现在还是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银行等公司建筑则有大家熟悉的新街口中央银行南京分行,当年南京最高建筑——7层高的新街口福昌饭店等。南京军区总医院旧式楼房曾经是民国政府中央医院。
南京的民国建筑中,有一些建筑反映了中共革命斗争的历史。如梅园新村、梅庵、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中央商场、和记洋行等,均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正面教材。
与此同时,反面教材也不可忽视。如中央军人监狱、首都监狱等,其中尤以中央军人监狱最具代表性。被囚禁在这里的“政治犯”有恽代英、马克昌、陶铸、曹瑛等人。
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国建筑上有200余处。南京市规划局将134处民国建筑列入保护,其中,定为一级保护的民国建筑57处,二级保护的53处,三级保护的24处。
有建筑学家评论说:“南京地处南北之中,交通便利,形成南京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其建筑样式既有北方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的灵巧细腻。比较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民国建筑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有南京文化的王家气度,堪称西风东渐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全国首屈一指,世界范围内亦有典型意义。”
南京优秀民国老建筑介绍
在中国建筑史上,南京的近代建筑特别是民国建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840年以后,西方建筑模式逐步传入南京。1927年,南京被定为中华民国首都后,展开了持续十多年的营造高潮。抗战期间,南京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抗广告:ad_top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再次掀起建筑热潮。
南京近代建筑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向现代建筑艺术转化、创造民族建筑新风格的重要历史见证。
汇文书院钟楼
(1888年 今中山路196号)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yange/images/00002140.jpg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yange/images/00002141.jpg
说到民国建筑,在此之前就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为南京第一幢“洋楼”的汇文书院钟楼。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干河沿创建了汇文书院,成为南京近代史上第一座高等学府。书院的建筑由美国教会委托美国建筑师设计,建筑为美国殖民期风格,这种式样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乡村及城市住宅。
书院总体布局以主干道为基本轴线,建筑按功能分区沿路布置,有教学楼、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及宿舍等。此外还设有运动场、草坪、小广场等户外活动场所。
汇文书院钟楼的建筑外观为青砖砌筑,勒脚、檐口等处有精细的装饰线脚。屋顶为法国双折式坡顶,毁于火灾后改建为二层的坡顶。钟楼在校园的规划中是重要的形式要素,始终是学校的象征。
扬子饭店旧址
(1914年 今宝善街2号)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yange/images/00002142.jpg
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除割地赔款外,还开放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5口岸。继而在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又规定沿海及沿长江设立新的口岸,其中特别提到南京。但由于那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英法侵略者不敢前来通商。直到1898年签订《修改长江通商章程》后,南京才正式开埠,在下关滨江地方设关收税,并开始修江边码头及道路、建筑等。直到现在,我们仍能依稀辨认出一些早期的西洋式建筑,其中建造比较成功的是宝善桥边的扬子饭店。
扬子饭店用南京明城墙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按西洋圆拱发券方式砌筑,它的方底台式屋顶及高低错落的老虎窗颇具风味。扬子饭店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城堡式官邸建筑的影响,这种建筑一般外观雄伟朴实,而内部却极尽奢华之能事,使建筑内外形成反差。
以扬子饭店为代表的下关西洋式建筑虽然没能形成气候,但对南京的商业建筑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一时间也出现了许多这种门面,如今在城南的太平南路一带依稀可见。
中央体育场旧址
(1929年 今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yange/images/00002143.jpg
中央体育场为举办全国运动会兴建,曾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现代体育运动场。在南京兴建中央体育场是蒋介石提出的,国民政府还特令组织筹委会。
中央体育场包括田径场、国术场、篮球场、游泳池、棒球场及网球场、足球场、跑马场等,建筑结构系用钢骨水泥浇注而成,看台下有房舍75间,可供3600人住宿,主入口处还有办公室、新闻记者及裁判员用房等。中央体育场一次可接纳观众6万人,从设计到竣工不到6个月,在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中央体育场竣工后,在1933年10月10日举行了空前规模的运动会。尤为感人的是在东北沦陷区内,曾代表我国参加过奥运会的短跑名将刘长春等人得知后,历经无数艰辛,从日寇铁蹄下的家乡赶来参加。在开幕式上,运动员和观众群情激昂,“收复东北,还我河山”等口号声震撼了全场,也振奋了全国人民。
励志社旧址
(1931年 今中山东路307号)
建造励志社的目的主要是为国民政府首脑及官员提供后勤、日常生活及娱乐服务,设有多功能的礼堂、剧院,宾馆式客房以及大小高级餐厅等。
励志社的这组建筑是由国外归来的青年建筑师范文照、赵深设计的,其中的一座大礼堂是演出戏剧、播放电影的多功能厅,外观为地道的清代宫殿式建筑,而内部则是按当时比较现代的剧院布置的,内有门厅、休息部、观众大厅及其他服务设施。蒋介石夫妇及官员曾在这里观赏戏剧、音乐演出及外国电影节目。励志社的另外两幢建筑是接待住宿的宾馆,张学良将军曾多次在此居住。
大华大戏院旧址
(1935年 今中山南路67号)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yange/images/00002144.jpg
大华大戏院一直是南京有代表性的影剧院建筑,也是老南京人乐于光顾的娱乐场所。大华大戏院由杨廷宝主持设计,外观颇具时代特色,主立面虽成对称式样,但已大大省去了传统繁琐的装饰,代之以简洁的曲面形体和浮雕式的平直线脚,是当时南京最具现代感的建筑之一。
步入戏院门厅,眼前顿觉开朗,这是一个二层高的大厅,三面的二层楼用廊环绕,人们既可在上面行走休息,也给人以丰富的形体层次感。大厅内还有12根大红列柱,厅内左右两侧分别是小卖部和售票厅,正面是引至二层楼座的大台阶。
因为地段的限制,大华大戏院入口紧临大街,每逢观众进出场,常使得门前交通堵塞。
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76.jpg
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The complex of former Central Museum),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The complex of former Central Museum(1936-1953)徐敬直、李惠伯设计,梁思成、刘敦桢任监管和设计顾问,兴业建筑师事务所承造。在今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由大殿、露台、配殿组成,建筑面积23 000平方米。深远宽阔的草坪尽头,三层石台基上耸立着九开间的仿辽庑殿顶棕色琉璃瓦大殿,屋面坡度平缓,斗栱粗壮有力,层层出挑,承托着翘起部分屋顶的重量,使沉重的层顶“如翚斯飞”,造型古朴雄浑。这样起结构作用的斗栱,辽以后绝少见到。展厅按现代功能砌筑。现为南京博物院,藏我国历代文物万件以上,并藏19个国家和地区的文物。
建筑名称: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
建筑年代:20世纪30至50年代
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宫殿样式
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历史所在地:中山东路321号
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75.jpg
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Former Nanjing Office of the CPC Delegation),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Former Nanjing Office of the CPC Delegation(1934)南京乐居房产公司营造.在今玄武区梅园新村17号、30号和35号。原为私人住宅,1946年至1947年为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现为梅园新村纪念馆。
建筑名称: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历史所在地: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
原宋子文公馆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74.jpg
原宋子文公馆(Former residence of Song Ziwen),原宋子文公馆,建于1933年,杨廷宝设计,在今玄武区北极阁山顶。楼房两幢,平面呈曲尺形,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主楼十字拱门廊,粗糙的屋面愿望如草顶,外观极为朴素,烟囱、老虎窗平添体块的起伏变化。一侧西式小楼,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之住所。现为南京市科协招待所。
建筑名称:原宋子文公馆
建筑年代: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建筑风格:欧洲别墅式
原宋子文公馆历史所在地:北极阁山顶
原司徒雷登住宅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73.jpg
原司徒雷登住宅(Former residence of Leighton Stuart),原司徒雷登住宅Former residence of Leighton Stuart(40年代),在今鼓楼区青岛路35号。
建筑名称:原司徒雷登住宅
建筑年代:20世纪40年代
原司徒雷登住宅历史所在地:青岛路35号
原励志社大礼堂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72.jpg
原励志社大礼堂,中区重檐四角攒尖顶;左右落下,旁出盝顶(四面坡顶与平顶的结合,无正脊);四角再落下,旁出盝顶;抱厦前伸,作歇山顶;左右边廊,作单坡顶;飞檐翘角,层层叠叠,雕梁画栋,参差错落,集中式屋顶变化美之大成。钩阑夹护踏道,四角旁出钩阑。内部门厅、观众厅、休息室,接近现代剧院的空间分割。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为江苏省重点建筑保护单位。
建筑名称:原励志社大礼堂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
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宫殿样式
原励志社大礼堂历史所在地:中山东路307号
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71.jpg
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Former Building of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 Regime),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Former Building of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 Regime(1931-1934)华盖事务所赵深、童寯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造。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时,驻华日军司令部设于此,总司令冈村宁次就在此办公。日本投降后,仍作为外交部。1949年以后华东军区司令部、江苏省委、南京市委先后设此。现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所在地。在今鼓楼区中山北路32号。西式平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T字形,中部五层,两端四层。水泥砂浆仿石勒脚,褐色泰山砖饰墙身,砖砖丝缝,檐下用褐色琉璃砖砌出类似中式昂的装饰,门廊宽大开敞,三面走道。立面采用了西方文艺复兴时建筑“三段式”(勒脚、墙身、檐部)划分方式,细部为中国传统装饰,内部天花、藻井等(已重新粉刷,无法辨认)。外墙为泰山面砖饰面。这种设计方法是近代中国建筑师探求发展的可贵实例,并产生广泛影响。通面阔51米,通进深55米,建筑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该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新民族形式的典型建筑实例之一。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名称: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建筑风格:民族建筑的新风格
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历史所在地:中山北路32号
原福昌饭店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69.jpg
原福昌饭店(Former Fuchang Hotel),原福昌饭店Former Fuchang Hotel(1933)华盖事务所设计营造,顺源营造厂承建,在今鼓楼区中山路75号。楼六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248平方米,建筑而积1 483平方米,平而布局根据现有地形设计成梯形。迎街立面采用空出线条装饰,通过组合钢窗和墙体,构成竖向线条,给人以高耸挺拔、简捷明决的感觉,是30年代西方现代派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曾名胜利饭店,现恢复原名。
建筑名称:原福昌饭店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前期
建筑风格:现代派
原福昌饭店历史所在地:中山路75号
原大华大戏院
http://culture.longhoo.net/special/minguo/tupian/images/00056968.jpg
原大华大戏院(Former Dahua Grand Theater),原大华大戏院(1935),基泰工程司杨廷宝设计,美籍华人司徒英铨集资,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营造。在今白下区中山南路67号新街口南端。简洁对称的外观,具有领潮流之先的现代感;内部分割与装饰,又具浓郁的民族风格,门厅阔大,设左、中、右三道楼梯,12根硕重的红柱直贯上下两层,正中宽阔的台阶为扶手围护。观众厅上下两层,可容1785名观众,栏杆、灯具、天花、台口花饰等,均采用传统纹样装饰,并设冷暖气设备。二楼观众厅外,三面环廊,构成丰富的层次感和形体变化。在当时大华、国民、新都、首都四大影院中,是建造最早、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戏院。大华大戏院是民国时期中上流社会的重要娱乐场所之一,开业不久,梅兰芳就在此演出京剧。1949年以后,大华大戏院改名为大华电影院。1992年,该建筑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名称:原大华大戏院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原大华大戏院历史所在地:中山南路67号 备用... 偶沙发行不? 偶板凳,坐下来慢慢看。。
可可老大哥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