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 PC-9801NC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液晶TFT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而相比于上面介绍的东芝T3200SXC,它的整机重量只有3.2公斤,真正做到的便携,应该说是真正意义的采用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了,不过由于当时其屏幕的显示效果的确不是很理想,色彩和亮度仍然不甚完美,甚至跟T3200SXC相比都还有一段距离。而且由于机身做得比较轻薄,所以配置也不得不作出了牺牲。另外,由于采用了当时极为少见的TFT液晶显示屏,所以笔记本的价格相对来说也非常高,差不多要60万日元(约4.5万人民币),在当时来说绝对是天价,不少用户都只能望其兴叹。
可惜事于愿违,尽管苹果公司希望凭借这一产品能够在笔记本领域中取得新的突破,不过PowerBook Duo系列却远未达到那种高度,它不但没有达到同期台式Mac的性能,而且价钱也比同等配置的台式机昂贵,因此也导致了这个系列的失败。这个系列的推出了PowerBook Duo 210等几款机型后就再也没有生产了。
另外,这款笔记本还首次使用了拓展坞,将一些不常用的端口、设备设在了拓展坞上面,从而让笔记本的便携性获得解放,笔记本也因此而更加轻便了,尽管是一款细小的机型,不过这款笔记本电脑的扩展性非常的好,插上电话线线后甚至能够直接当电话使用。这款Palm Top PC100笔记本电脑还算不上是Thikpad的范畴,而他跟我们熟悉的经典的Thikpad笔记本也有所不同,为了方便移动使用和节省空间,其指点杆和左右键设在键盘的上方,这样就算站着都可以使用笔记本了。
前面也介绍过,M300的前身其实就是 Digital HiNote Ultra II LTS ,DEC公司被康柏收购后唯一保留了Ultra II的产品线,而M300正是在它的设计基础上诞生的,而后来的康柏商务型超便携机N410则是沿用M300的设计理念,这也证明了当时的这款M300设计是何等的优秀,而从那时起,康柏M300作为一款近乎完美的超便携型笔记本电脑,成为了当时甚至现今无数玩家的梦想。就算在目前的二手市场上M300依然是一款很受欢迎的机型。
这款Thinkpad S31由IBM日本设计团队Yamato Design Team 设计,除了独特的钢琴镜面设计外,S31也是为了迎合全尺寸键盘的设计,键盘比整个机身要多出了一部分,多出的部分不想701C那样设计成为伸缩式的,反而在此设计了2个小“耳朵”----无线网络的天线!这种设计跟701C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如此巧妙的设计,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惊讶!
Sony X505采用Pentium M 1GHz处理器,512M板载DDR内存,Intel的855GM整合图形芯片允许动态共享高达64MB的内存,显示屏的大小为10.4英寸,分辨率达到了1024×768。而最让人感叹的指标是其机身最薄9.7毫米,重量最轻785克,一举成为世界上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另外他还装备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包括目前最热门的碳纳米管技术,令这款机子重量之轻,机身之薄,都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在2004年,世界最轻薄的X505可谓赢尽了世人的目光,它也成为了索尼历史上一代的经典。
在2004年1月拉斯维加斯的CES大会上,OQO发布了他们的OQO Model 01笔记本的样品机,当时很多人见到这款笔记本时甚至不敢相信它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这部笔记本仅有人的手掌那么大,重量只有14盎司(约400g),但却能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
OQO Model 01的设计意图是提高使用者的效率并且无论在什么地方,使用者都可以用上象台式电脑那样强大的工具来工作。跟其它笔记本一样,它内建的802.11b无线网卡和蓝牙芯片,可以使您轻松的无线接入互联网或其他蓝牙设备;此外,OQO还可以使用坞站,用户可以通过坞站就像使用台式机一样使用这台笔记本,用户可以通过坞站外接显示器、投影仪、DVD机和外接扬声器,也还提供了以太网连接端口、火线接口和USB 2.0接口(OQO本机上配备有一个火线和一个USB 1,1接口)。此外用户还可使用本机上配备的拇指键盘和指点杆来输入信息,或者象使用平板电脑一样用一只数码笔在屏幕上直接书而且写。尽管在使用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过到了此时,笔记本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