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当代一些急于想出名的所谓“专家”、“批评家”和“学者”们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总有颠覆式的“点评”和“发现”,以造成轰动效应,一般通过网络直接传播(在学术界很难被承认)。尤其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被21世纪的子孙们经常“水煮”“调侃”。现在中央10台名家讲坛请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专门就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了逐一点评,我觉得比较中肯。其中涉及到诸葛亮,易教授说就其历史形象而言,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军事领域,从现有的史料看(主要是陈寿三国志和后人的一些注解)难以判断他是否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因为陈寿治学严谨,他对史料的搜集非常苛刻,不确凿的东西一律不要,因此三国志这本书相对简单,对一些战争的具体情况没有详细描述。所以,三国演义上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锦囊妙计等都是艺术形象,在三国志上没有记载。注意:是没有记载,不是没有发生。这些妙计都是在晋代中晚期开始流传。(《三国演义》上的描述确实很夸张,没办法,作家需要销量来养家糊口,古今如一,难怪鲁迅说这种描写 “多智而近妖”,他只是一个升华了的艺术形象,与历史形象――史书的记述――有一定区别。像什麽魏延脑后有反骨之类的,也只有在演义里才能找到。)因此,我认为,现在对传说的诸葛亮具体军事行动进行争论没有意义,因为没有裁判。但我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只高不低,因为刘备在请诸葛亮以前,麾下猛将不少,但仍半生漂泊,居无定所。是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了军事路线图,“未出茅庐则天下三分”,历数以上的所谓名将,哪个比他牛叉?!诸葛为孙刘联合赤壁之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江东孙权面前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刘备争取了地位和利益,达到了兵家最高境界。刘备入川损兵折将(庞统牺牲),被困川北,形势危急。还是诸葛亮从荆州带兵支援,才将西川拿下。至于平南蛮,在诸葛看来是小事一桩,关键是让异族心服口服。请问世界历史上对外族作战的哪个将领想到要从思想上征服外族?小亮牛啊!另外,“批评家”、“学者”先生们只要读一下前、后《出师表》,就可以明白诸葛亮当时六出祁山的良苦用心哪。明知不可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上有几人有此胸襟?!近来网上有人为李严平反,我很不以为然,小李子敢说谎话欺骗领导,这在社会主义社会可是相当大的罪过呀,当时留李严一条命已经很客气了。有人也为魏延打抱不平,我觉得魏延是笨蛋一个,率5000人出子午谷取长安,长安可是西汉国都,汉献帝又曾被胁迫至此,那可是一个大城市(肯定比铁岭大),那可是相--当--重要啊,魏军能没人守城?还对付不了区区5000人?可能有人说,那攻击部队人多点不行吗?想一想如果几十万大军借道子午谷,山地易守难攻,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如上甘岭这个小土包让老美飞机坦克没办法),后路被抄怎麽办?中了埋伏怎麽办?况且六出祁山之后,姜维还有钱去九伐中原,何以见得当时“民生凋敝”?我看西蜀被诸葛亮的经济政策搞的很活嘛。现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第六的国民生产总值,你六出东京试试?九伐纽约试试?况且,军令如山倒,魏延作为下级,不听领导支使,心生怨望,还威胁到诸葛亮革命事业接班人--姜维同志的地位,唉!魏延想不死都难哪。 其实史书记载魏延之死并不是诸葛亮临死前安排好的,只是有一个叫杨仪的,与魏延不合,两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谁也瞧不起谁,诸葛亮预感到自己死后没人管得了魏延,嘱咐诸将如魏延不撤军,大伙自己回去,别管魏延(想管也管不了)。同时派了个人(好像是费袆)去试探了魏延一下,结果魏延也没说什麽好听的,要自己进军,还要鼓动费袆一块走。结果费袆赶紧回营了(此时魏延有点后悔,但想把他追回来说明白也来不及了)。最后诸葛亮死了,杨仪和魏延两人都给朝廷上表,互相攻击,而且魏延还打了杨仪的手下,放火烧了一段栈道。很明显,魏延做得有点过了。刘禅咨询了一下群臣的意见,可能魏延平时人缘不咋地,大家都说魏延不对,根据他的表现可能要造反(其实没叛变),刘禅就通缉他,魏延与几个儿子被追兵所杀。 可见,诸葛和魏延平时可能缺乏沟通,加上魏延自大一点,惹人讨厌。但并不是说诸葛亮非要杀他,诸葛亮也没这个权利,起码得等皇帝说话。 至于诸葛亮看中的蒋琬、 费袆等,后来政绩都很突出,蒋琬更是掌管了一段时间军权,后来才交给姜维。至于杨仪,回蜀后一再宣扬自己的功绩,说如果自己在丞相死后拥兵自立会怎样风光,这话被报告到刘禅那,下旨赐死(也可能是抄斩,反正死了)。 魏延那个出子午谷的想法嘛,不管结果如何,诸葛亮应该都不大同意。那是性格使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用兵的风格,自己用兵的艺术,毛主席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我应该没记错),诸葛亮用兵确实偏于保守,不好奇袭,稳定压倒一切嘛。其他名将如李牧等,都对兵法中的奇正之道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和踢足球一样,球星们有的盘带好,有的任意球水平高,有的善于抢点,有的乐意长途奔袭在门前晃过守门员将球倒踢入球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是很佩服诸葛亮的,他治理四川深得民心,民族政策也很妥当,他和以前的李冰等都为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死后刘禅没有给他修祠堂,当地老百姓就自发的祭祀他。后来老有官员反映这种现象,小刘才勉强修了一个。至于,诸葛对小刘的劝谏,也只能尽到作臣下的本分,况且,刘备临死前不温不火的一句--如果小刘不听话,你可以废了他自立为王--到底诸葛亮当时怎么理解呢?据说是汗流浃背呀。每当读到杜甫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名句,深为英雄人物壮志未酬、留下无限遗憾而感到难过和慨叹。高中时背这一名句并不觉得怎样,现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才稍稍理解了其中的意味。《三国演义》中司马徽的仰天长叹也许正是作者本人对诸葛亮一生的感叹。 要说西蜀最后败因,并非发动战争所引起(强秦总挑起战争最后统一天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刘禅文弱,在他老爹主政时没有好好下基层挂职锻炼,没有领导人的素养,从性格上不是英主(看人家李世民)。 2.诸葛亮不是领导核心(纳闷:为什么不整个陈桥兵变什么的,废了刘禅,如赵匡胤),在临死前没有大规模清洗反对派,姜维主持军委工作后受制约(朝中对其不大放心)。 3.西蜀缺乏人才,没有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革命事业后继无人,连廖化这种山贼出身的小草居然当先头部队司令,且当时老迈昏庸,可见当时西蜀多缺人才呀。(不光二十一世纪最缺人才),反观魏国和晋国,虽然绝世高手(司马懿级航空母舰)不多,但一般高手(郝昭级护卫舰)遍地都是。 4.蜀国被灭有一定偶然性。邓艾居然率几百人进行“斩首”行动大功告成,他妈的没天理,难怪锺会不服,我也不服。 总之,诸葛亮在历史上政绩很高,军功也很高,其人品也不会差到哪里,因为陈寿的父亲原来是诸葛的手下,曾受过其处分,陈寿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没有丝毫不敬,字里行间充满了钦佩之意(详见中学或小学--记不太清了--语文阅读教材,肯定学过,好像陈寿看了看窗外的小鸟什麽的,暗下决心怎麽写诸葛亮传)。如果诸葛亮人品较差,以陈寿治学的态度,肯定有所涉及(陈寿写三国志时,离三家归晋时间最短,可信度最高。后来的史书资治通鉴等都以此书为参考)。现在,诸葛亮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象征,其言、其行都勉励后人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这一句话,我觉得怎么夸他都不过分 又想起诸葛亮劝学篇中的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与大家共勉。(诸葛亮高人哪,杜甫名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不是诸葛亮最贴切的政治、军事功绩的评语吗?当时还没有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呢。终于写完了,累死我了。各位不妨试一下:拼音加加好多词都有: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尽瘁等等,可见诸葛亮对中华文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21:32 , Processed in 0.30328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