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5|回复: 2

【贞观初李恪凭什么和太子争--历史上的真实李恪(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2 1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说句公道话,历史上的太宗之子吴王李恪不可能同电视剧《大唐情史》中的三哥吴王恪一样,生活在这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可汗”家庭,欲望是常人不能理解和比及的,魏王李泰就是一个显著例子,电视剧中吴王恪英俊潇洒、心地善良、与世无争、热诚坦荡,活像一个极富修养的普通官家子弟,这是与历史真实的贞观吴王形象不相符合的。  
  至于吴王恪的能力,后人均以太宗一句“吴王英果类我”说明吴王能力强,我认为太过免强,在魏王泰倒台前太宗没说过一句称赞李恪的话、也没有与李恪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至少书上没有记载),道是对李泰称赞不已、极予爱护;况且李恪也没有李泰建宏文馆、编《地括志》、富文澡、结经伦之士之功劳与影响,所以李恪能力怎样,我想他应不是很杰出的,当时名臣无普,但与吴王恪唱和及交流的人很少,可见其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讲,生活在皇室家,既没有争得储君当,也未能与当时政坛及文坛名流唱和、诗文会天下、仁孝传千里,更没有在任职上作出任何可圈点的贡献,那即便不是酒色之徒也当是禄禄无为之人,说有能力特别是能力强、“英武类太宗”自是牵强。  
  至于李恪能力不怎么样而太宗为何要说“吴王英果类我,我欲立为太子”之言,是不难想像的,因当时太宗看李治太柔弱、怕终结贞观之宏规嘉模,而此时承乾同李泰已不可能为他扛起重任(一死一禁),眼前的王子不是酒囊饭袋就是弱不禁风,就只有李恪同李治资历最高比较满意一点,我想太宗说这话应是自知后事不远、更有老是见李治柔弱而产生忧郁感,加之杨妃的枕边语及高阳公主的撒娇,未加深思而脱口而出(如同李泰说杀子传位而感动准备立为太子一样),换句话讲,如果李恪真是很出色,太宗不会因长孙无忌一劝阻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并从此不在提及,需知太宗是意志非常坚定且着眼长远、目光深遂之人。  
  回到历史上说,如果真是立李恪为帝,谁能担起继承贞观伟业的辅佐重任呢(若李恪称帝,肯定会重用杨仁恭、杨师道家族),当时魏征、杜如晦已死,房玄龄、高士廉疾病缠身、时日不多,长孙无忌、褚遂良同李恪关系不好,能悉心辅之吗,在当时要将贞观事业发扬光大是必须依靠长孙无忌集团(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于志宁、韩暧、张行成、上官义等)的,因此立李治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将未立李恪同武氏改唐为周联系在一起,我个人认为太武断也太无知,首先,李治信任长孙无忌时国家治理的很好,内政外交都取得丰硕成果,史有“永徽之治、贞观遗风”的美誉,长孙无忌是李治一生的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643年无意中成为万秉之尊,一个是655年由守成明主变成亡国(至少是亡唐)之庸主,就从这一点就可以肯定长孙无忌在唐朝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功绩和贡献。另一方面,连一代英主太宗皇帝都赐名“媚娘”的武则天,既能克李治那又如何不能克李恪呢,只不过多花点心思而已,立了李恪、无长孙无忌集团的忠心辅佐,我想永徽之治都很难出现的。  
  至于长孙无忌杀李恪,是不是冤案尚不可知,即便是冤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因政权的巩固开始需铁血政策(政敌就是敌人)而后施仁政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就是榜样),杀李恪对稳定当时政局有密切联系(联想一下历史上的帝位之争让人心惊胆战,太宗仁孝尚且诛兄杀弟),毕竞太宗曾经说过并有这样的打算,谁敢保证吴王不乱呢!  
吴王的母亲是隋朝公主,杨广的侄女(楚王杨秀之女),吴王是隋朝皇帝的外孙,杨广的外甥!在当时你可以娶前朝皇室女子为妾,因为她们出身高贵,但是绝不会指定她们的子嗣为继承人的!  
其实关键是在李世民心中,长孙皇后实在无可替代。看看贞观的后宫,在长孙皇后去世前后,完全是不同的两个阶段。皇后在世时,后宫融洽,可称中国封建史上最融洽的后宫。去世后,乱了,连李承乾都开始BT了......再加上小舅子的关系,只可能立长孙皇后亲生的儿子,其他妃子的根本不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作者的观点带了很多感情测彩,见:历史往往很奇特,李承乾本来很好的孩子(是好孩子吗?见下面李承乾资料),对于李恪的能力,没什么详细的说法(唐朝的历史书据说被删的很厉害啊,李恪的能力很强啊,否则史学家怎么众口一词:说他被杀是“绝天下人望”呢?能的到如此高的评价的历史上有几人?),但是,有文武才,也就是说,估计要比李承乾在武术方面要强?不得而知。总的来说,两个小孩都还小,不过作为太子的李承乾相对更聚光(他那么能折腾,自然聚光)。 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主要原因他是隋炀帝的外孙,所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 (这其实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立那个皇子,扶持的人就能获得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无忌等人是断不肯同意恪的。无忌有没有因私弄权,见下面资料)
  
至于长孙无忌杀李恪,是不是冤案尚不可知,即便是冤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杀李恪对稳定当时政局有密切联系,毕竞太宗曾经说过并有这样的打算,谁敢保证吴王不乱呢! (历史上还真没有恪谋位的记录,现在有人把李世民的训鉴拿出来,其实那说明不了什么,只是一个父亲对自己衷爱儿子的爱怜,希望他更出色,冤杀是有历史记录的,谋反的人不会那样手到擒来,作者其实也不违言是被政治谋杀)  
--------------------------------
转两段历史资料:
历史上的李承乾,儿时就胆大妄为,常扮成突厥人模样,偷百姓的牲畜,成群结对的劫掠山羊,然后杀了煮食。年龄稍长,又搞上了“同性恋”,宠爱府中一个十多岁的乐童“称心”,日夜厮混。他还亲自领着一队兵马,与七叔王元昌在宫中玩布阵游戏,谁不真杀就被他绑在树上吊死。直到见到伤亡,他才玩的尽兴。甚至狂妄地说:“如果我做了皇帝,就要在皇宫中设万人营,那时做观交战才叫痛快,谁敢劝谏就杀了谁!”后来,他真的派人暗杀劝谏他的大臣。眼见这样不成材的儿子,李世民便打算废了他。于是李承乾渐渐失去了宠爱。正在此时,李承乾的四弟李泰想取而代之,李承乾顿起杀心,派人暗杀李泰没成功,于是密谋杀入皇宫以政变夺去皇位。不料阴谋败露,太宗把李承乾废为庶人,这也算是恶有恶报吧。(摘自隋唐五代历史书籍)

另外,摘一段《中国全史》的章节:
元舅弄权
永徽之政的另一个方面,过去谈论较少,这就是长孙无忌要巩固既得权
益。
太宗晚年,健在的开国元勋已经不多。长孙无忌的双重身份使其威权日
隆,大有左右朝政之势,以至太宗在决定立太子问题上都得遵从他的意愿。
为巩固既得权益,扶植一个懦弱而便于控制的外甥当皇帝,当然会更有利于自己操纵权柄,这就是长孙无忌“固欲立晋王”的真实意图。太宗虽然看出李治的懦弱性格,对他并不很放心,因此特意为其留下一部《帝范》。然而,书中却“无一言及此以警策之”①。结果,仅仅永徽的6 年间,长孙无忌“以元舅辅政”,便露出种种“弄权”的迹象,甚至不惜制造冤案。
吴王恪,太宗第三子,杨妃所生,高宗的兄长,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
“类己”,一度打算立为太子。长孙无忌“固争,以为不可”。太宗甚至质问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吴王恪不是你的亲外甥?虽然太宗遵从长孙意愿立晋王为太子,但吴王恪“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高宗即位后,元舅辅政,“深所忌嫉”吴王恪。永徽三、四年之交,长孙利用“房遗爱谋反”事件,“遂因事诛(吴王)恪,海内冤之。”②懦弱的高宗,对此一言不发。倒是吴王恪理解同父异母的弟弟,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③,以提醒高宗。紧接着,长孙与褚遂良又诬陷17 岁就追随太宗征战、屡建功勋的江夏王李道宗“与房遗爱交给”,将其配流象州,江夏王病死路途。
历来史家对此愤愤不平,写道:“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④在元舅与“顾命大臣”的包围和控挟之下,素称懦弱的高宗既然不能总决朝政,便移情于后宫。在后宫,想宠爱萧淑妃、喜爱萧妃所生素节,也要受到皇后、元舅的干涉,高宗只得寄情于当年太宗的才人武氏。结果,引出了太宗、长孙等根本想象不到的局面。

① 《资治通鉴》卷198 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胡三省注。
② 《旧唐书》卷76《吴王恪传》。
③ 《资治通鉴》卷199 高宗永徽四年二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0: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多么英明的君主在死后的问题上都多少犯了错误
唐太宗选来选去选了个懦弱的李志,怕老婆,连大唐的江山都给了老婆.
明洪武选来选去不给儿子给了孙子,怎样呢?孙子没当几天皇帝就让自己的叔叔给赶下了台,是死是活无人得知.
所以说一个人只能管到自己的生前,死后的事情就由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5 09:55 , Processed in 0.24336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