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gt1122

[噩耗]我的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 14: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ijwxf027 于 2007-3-3 14:01 发表

是阿
不停的找借口。。。。。。

唉。。。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4: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ijwxf027 于 2007-3-3 14:03 发表
拜拜
小D

恩,哦
我写论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4: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尚踩踩
走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4: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gt1122 于 2007-3-3 09:31 发表
:look :look :look
ghost把把
学年论文弄没了.

重新写吧:(hehe :(hehe :(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ky30002001 于 2007-3-3 15:17 发表

重新写吧:(hehe :(hehe :(hehe

写完了


看:





引导还是诱惑——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现代电影的强烈的观赏性很大一部分在于视觉刺激。聋子也可看得懂电影,而瞎子绝对听不懂电影。电影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视觉的艺术。由于观众视觉所触及的影像,如此的直观,足以迅速的激发出人的感觉与经验的真实性,对于那些对电影所现有过相关经历、甚至只是有着相似观念的人(这就是已经是人群的绝大部分了)而言,这便是引起强烈共鸣的最有效的发式了。所以有人说:电影只是需要看的,不需要思考。显然说的是电影的这种直观性所引起的人们心里的共鸣的特点。不过我们当然知道,好的电影作品,在直观视觉上给人以很强的震撼之外,过后使人们能回想与思考以至挖掘的内涵更是十分重要。

在同样重要的这两个层面上,也许视觉效果会更明显一些,毕竟人的视觉接受能力在思考能力之前,而大多数人的视觉差异不明显,而思维方式却可以说是复杂迥异。这就是为什么大多主题深刻意味深长的艺术片的票房难以超越思维似乎简单但是情节画面视觉性强的故事片的缘由所在了。从而也导致了在市场化运营的今天,动作警匪等暴力相关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现代电影中必不可少暴力因素。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暴力”一词所做的基本含义的解释是:强制的力量,那么我们联系到银幕上的内容可以得知,事实上广义的所谓“电影暴力”,并非仅仅是残酷的表现血淋淋的肉体摧残的情节,恰恰相反,那只是较小的一个部分,而更多内容的譬如动作片中很多的打斗(如《龙之杰》)、警匪片中的武装(如《007》)、伦理侦探片所表现的谋杀疑案(如《本能》)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种暴力。暴力在这里是一种动感的体现,力量的突现,它又是如何能在当今的电影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分量,以至于连纯粹的言情片中也往往不免要加上一小部分紧张的暴力情节作为节奏和内容的平衡协调的呢?这里便牵涉到一个大众审美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就是观众的心理因素。如果直接把暴力和美学两个概念直接挂钩,可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人们会对“暴力美学”这种说法表示种种疑虑,但是,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难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代电影中,从李小龙、阿诺·史瓦辛格、到成龙、李连杰,在众多的好莱坞明星中动作明星特别的光彩夺目?为什么电影厂商竞相出产如《珍珠港》、《垂直极限》等等类似的表现着极其悲惨的破坏力的“大片”,而观众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观看?不论表现人类一切美好高尚品质的突现或是反映现实人类的矛盾与无奈,为什么又都要通过暴力的表现,譬如《侏罗纪公园》系列、《角斗士》等等来引发人们的思考?

让我们先来看看暴力电影史上暴力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电影史上,“暴力美学”指起源于美国,在中国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就英、美电影而论,有几部作品可用来描述暴力美学的发展轨迹:1967年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尼和克莱德》,1969年萨姆·佩金·帕导演的《野蛮的一伙》,1971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橘子》,1976年马丁·斯科西思导演的《出租车司机》等。就“暴力美学”改变现实形态和营造强化的视觉、听觉形象来说,其技法上的远祖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爱森斯坦。爱森斯坦1923年在《左翼文艺战线》上提出“杂耍蒙太奇”的理念,近年被准确译作“吸引力蒙太奇”。但爱森斯坦过于强烈表达自己的态度,其作品给人一种强行灌输的感觉,而“暴力美学”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艺术观念,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它弱化了电影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而只是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当然,它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必须是:具备商业伦理和基本人道情感的观众,后现代社会,高度法制化社会,有自由竞争的文化空间,有自由的文化产品选择权。
“暴力美学”当然受到美国电影的启发,但就其放弃表面的社会评判和道德劝戒而言,就其浪漫化、诗意的武打、动作的极度夸张走向彻底的形式主义而言,却是在香港完成的,以吴宇森等为代表,成熟以后又反过来波及美国,经过昆廷·塔伦蒂诺的发扬又启发了奥里佛·斯通等人的一些影片。《英雄本色》、《低俗小说》、《杀手雷昂》、《变脸》、《天生杀人狂》、《黑客帝国》等影片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性作

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些电影中的暴力,或者说,电影对暴力美学的大量运用对大众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了?面对着如此之多的暴力视觉刺激受众会产生怎样的思考了?引导还是诱惑?

佛洛伊德对人本身的潜意识做过大量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质,有着一种所谓“双重”的特性,即是现在人们常会引用的“人类有建设和破坏的双重快感”。破坏和发泄的美感,与创造和建设的美感,在人类的身体中并存着,而且并不相互排斥。当然,这个差不多已得到大家认同的存在究竟是不是其内在本性,我们不得而知,不然就不会有着连续不断的历史上关于“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的激烈辩论了。

对于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的电影中的暴力,大众的审美心理又是什么样的呢?

轻度的暴力,存在于各个类型的影片中而不是专场的暴力片,例如成龙的飞车,李小龙棍打恶人,在银幕上大受推崇,观众也十分喜爱,因为它在视觉感官上给观众以刺激,有利于他们内心所谓破坏因素的宣泄,这种因素就像俄狄普斯情节在少年们中心的暗藏通过诸多文学作品的“拭父”来发散一样,它不能在有着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现实社会中抒发,所以借由电影这种更加逼真的形式,来调节心理的郁积。不少人觉得看完“暴力”的场景之后感觉很惬意,有一种满足感,看到暴力场景时,他们心跳加速情绪高涨,电影结束时看到片中主人公最终取得胜利,有的观众会产生昂扬奋进的情绪,同时也感到彻底放松需要过好大一阵子,心情才能恢复常态。而另一方面大多数暴力情节是在正义和邪恶之间展开的,当观众站在正义一方时,暴力情节就成为以暴抗暴的体现,观众看起来也就更心安理。

强烈的暴力(刻意突出表现的血腥的杀戮本身的等等),往往影片距离其主题的远近适当,从不强加于某个社会学问题,然而却把杀戮表现得无比血腥,并不总是一种可以通过美学方法加以分辨的体验。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也并不喜欢太多的暴力镜头,极端的东西太过真实,作为艺术作品失败的。但并非说暴力片毫无意义。作为一种对暴力的探讨,它微弱的成功在于:在见证死亡时它是生动的,即便在此时,它也仅达到某种生动。

从这些来看,电影中的暴力无疑是对人类天性本能中所隐含的暴力欲望的一种引导、疏导。

再来看看导演手中的暴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电影和日本电影中,表现出了新的且各具特色的暴力美学,而其中若干位导演尤其擅长使用“暴力”创作电影。美国导演奥立佛.斯通在《天生杀人狂》中,将暴力作为一种寻求社会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影片中一对出身于暴力家庭的雌雄杀手,将杀人作为解决生存问题、探寻生命本质的唯一方式。相对于社会中无处不在、左右人心的大众媒体,他们认为杀人是纯洁的。也许导演的观点是略为偏激的,在他们的意识中,使用暴力是不需要理由的,暴力本身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游戏。如果说斯通还在用暴力达到批判社会的目的的话,导演昆汀·塔兰蒂诺则颠覆暴力本身,使其彻底丧失了自身的意义。

在昆汀·塔兰蒂诺的影片中,导演不再为暴力而暴力,而是抽离其本来意义,将其彻底改变为一种游戏,一种日常生活状态。电影不再存在于观者的视线中,而游离于视线之外。昆汀·塔兰蒂诺在《低俗小说》中,将暴力玩笑化、平常化,黑社会杀手祖在杀人之前抢对方的早餐吃,并顺便讨论一下哪家的汉堡好吃,而且还会十分严肃地引用圣经哲学来教育对方;一对青少年突发奇想要劫餐厅,在犯罪老手的指点下满意而去;另一个杀手文森,刚刚让观众有了点好感,就被人随便地杀掉了;而祖与文森遇到了摆脱不掉的大麻烦,只因为文森持抢走火,杀掉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在《低俗小说》里,暴力的存在没有它自身的意义,在杀人的电子游戏,逼真的暴力电影,和犯罪实录的电视采访己泛滥的今天,观者对暴力已经麻木,昆汀·塔兰蒂诺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并以戏谑、调侃的语气拍了这部电影。

如果说当代美国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倾向于消解暴力的本意,使暴力玩笑化、平庸化,而日本电影中的暴力则是严肃而深刻的,且流露出一丝凄美。号称日本暴力宗师的导演北野武,在多部电影中创造出了瞬间暴力美学,其中的男主角总是在瞬间出手,以极大的暴发力量打倒或打死对方,而在此前后男主角则以沉静、冷酷的形象示人。其无论是警察,或黑社会老大,都是铁骨柔肠式的人物,在片中显示出细腻、纯善的一面。北野武总是喜欢将暴力神圣化,快且准出手的形象,夸张骟情的音响声效,显示了日本民族深远的情色、暴力的文化底蕴,其代表作《花火》中,瞬间的暴力与静态的彩色漫画相互穿插,映衬,将暴力表现出一种深刻、凄艳的美。这种将暴力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使暴力本身上升为一种美感,也体现日本电影美学与别国的不同之处。

昆汀·塔兰蒂诺在戏谑、调侃中消解了暴力,北野武则将暴力唯美化,他们两个都不是单纯的想以暴力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大量的暴力画面中,更多的是想引起人们的思考。在当今社会,抢劫、杀人、强奸等暴力犯罪屡见不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然而,在电影中,却能使每个人都体会到这样的冲击,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无疑的,人们会受到极大的震动,面对着如此血腥的暴力刺激,相信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不会还去想犯罪。

无论是从疏导人类的暴力本能,或者是导演将暴力的戏谑、玩笑、艺术化,电影中的暴力美学都是从引导大众出发的。在暴力的视觉冲击下引发人性的深刻思考。暴力与美学的关系和美与丑的关系类似。美与丑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暴力本身是邪恶的,丑陋的,但是暴力越酷,对人性,英雄人物或无辜个体的损害越大,则悲剧意味越强烈,美感也越强烈。这就远远脱离了肤浅的感官层面的知觉,而上升到了直面灵魂,反思人性与质问社会现实的更高层面。这或许也就是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所想要达到的。但是,事实上电影中的暴力真的就只对观众产生这样一个影响吗?难道它对于观众所产生的诱惑作用完全可以不予考虑?

当今电影界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暴力美学”大旗指引下的电影(也包括其它的文艺作品,如电视、歌曲、戏剧等)往往是“唯暴力”的,而为了暴力有时便不免超越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化黑社会”比如古惑仔系列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义气”、“勇气”成了至上的道德标准,而其它的东西,即使杀人放火、危害社会都显得无关紧要了。这样的影片实在害人不浅。

爱森斯坦1923年在《左翼文艺战线》上提出"杂耍蒙太奇"(近年被准确地译作"吸引力蒙太奇")的理念。他把电影视为表达主题思想和阶级观点的手段,而且他说电影只能用于这种"宣传、鼓动""杂耍蒙太奇"明确地表现出一种哲学和历史判断的教条式绝对自信,并导致作者在认识论上的过于强横的权威性。对于观众来说,它则造成艺术观赏与现实关系的封闭――因为由社会生活到思考认识的过程已经在电影导演那里完美地、一次性地完成了,观众到电影院只是去接受结论、聍听教诲而已。这种历史判断的绝对自信要求一种话语上的强权。爱森斯坦有些彻底贯彻杂耍蒙太奇观念的电影作品,不是试图在交流、循环中让观众认同,而是耳提面命,把作者的思想像楔子一样敲进我们的脑中。在本质上,杂耍理念其实通向一种不可知论。因为那种封闭而绝对自说自话的电影语汇使观众感到只有作者"真理在手";对于观看影片的人来说,认识已经完成了,结论已经有了,观众在电影作品面前完全是一个接受灌输的思想容器。换句话说,在爱森斯坦的电影院里,观众完全是一个"自在之物"

按照这样说法,爱森斯坦觉得他可以绝对控制观众的反应。他把巴甫洛夫的生理学理论引入了电影,认为可以在美学上实现条件反射式的意识生产。这是美学上的乌托邦理想,它是和政治上的极端功利主义紧密结合的――即试图找到一种"正确"的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以便批量化地生产具有阶级觉悟的群众。这种思想超人并不打算与观众讨论、交流作品的思想和观念,而是用直接的概念和物象连接来说出"主题"。这其实是一种美学的暴力。在这样的话语机制下,只能导致两种局面的出现:一是观众被影片中的主体意识所强奸,被动地全盘接受占据绝对话语主导权的发话者即导演的思想,另一种情况就是观众退化到了不战而降的受众,不经思考就被强大的话语机器所奴役。他们心甘情愿地在观赏影片的同时,自觉地接受了影片所生产出的意识形态,还乐此不疲。为暴力而暴力,暴力成为一切。而这时候观众又没有选择权,他们只能是接受。

这样的暴力影响下的观众将会怎样呢?如此直接的暴力宣泄对于是大众多大的一种诱惑呀,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就只是将暴力宣泄出来,而不必考虑其他后果,因为电影中就是这样的!

暴力的滥用源自一种认为道德贫乏的模糊认识。这样所产生的效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有相当自持力的人,会在这种暴力之下反思人类内心破坏性的自我,并由对其的厌恶与排斥,做出相当明智的自我规范。当然也这正是这些明智的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地斥责那些高强度表现的暴力片,这便是它的另一种相反的影响后果。那么到底是引导还是诱惑了?

影视作品,娱乐跟艺术是两个支点。而表达方式只是辅助力量。作为观众,看电影院毕竟不是单纯接受结论、聍听教诲,索求的精神享受是至高的,这就需要有凝结力的剧情和质感的画面完美结合。暴力美学的演绎方式,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不提供道德教育只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暴力美学表面上是弱化或者摒弃了社会劝诫与道德审判,但若参考电影社会学和心理学来看,这种表现观念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它意味着电影不再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也不再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它只是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当然,它所面对的,也是产生它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环境:具备商业伦理和基本人道情感的观众,后现代社会,高度法制化社会,有自由竞争的文化空间,有自由的文化产品选择权。)观者面对的不再是催泪弹,不再是教授模式化的传道,因而观众不必在观看过程中为教条伦理所累,为世俗规则所困,相反,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解放与自由。他们或许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社会的影子,继而通过电影中的暴力宣泄自我真实的情感。影片中的人物或许就是自身隐性的极端扩大,影片中的情节或许就是现实世界弊端戏剧化的透视。于是,观者于其中找到痛快的出口,而创作者也于其中找到了与社会对话的平台。


[ 本帖最后由 wgt1122 于 2007-3-3 16: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6: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番茄花园找高手帮帮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 16: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焰の精靈 于 2007-3-3 16:33 发表
去番茄花园找高手帮帮忙吧

番茄呀
都重新写完了
不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wnevergone 于 2007-3-3 16:34 发表
无聊...的说

那要做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8 21:54 , Processed in 0.141538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