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Neptune

【于丹《论语》心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4: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这个事情传扬出来,晏婴对这个车夫说:就冲你有这样的夫人,我就应该给你一个更好的职位。反而提拔了这个车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就是说,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

  孔夫子提倡我们结交益友,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人。但这个有用并不是说通过他可以改善你的现实生活条件,相反,孔子从来不主张你去结交富豪和有权势的人,而是要你去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山水田园诗派,这个流派的作品以表现隐逸情怀、抒发山水田园之乐为主。

  那么,真正的田园在哪里?它并不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而在现实生活之中。所谓“小隐隐于野,而大隐隐于市”,只有那些修炼不够的小隐士才会躲到这个山那个山,很做作地修座别墅;真正的大隐是不离红尘的,他可能就生活在闹市之中,每天做着跟大家毫无二致的事情,但他的心中却自有一方从容宁静的田园。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他是田园诗创作的鼻祖,中国的隐逸之宗。陶渊明的生活条件虽极其简陋,但他活得却很欢乐。《南史·隐逸传》记载说,陶渊明自己不解音律,却蓄素琴一张,这张琴连弦都没有,就是那么一段木头。他每有会意,就抚弄这段木头,说是弹琴,而且弹得很投入,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全都寄寓其中,有时弹着弹着就痛哭失声。而每每此时,那些真正听得懂的朋友也会为之动容。陶渊明用这么一张无弦琴弹奏他心灵的音乐,和朋友们把酒言欢,然后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已经喝高了你们走吧。朋友们也不计较,就都走了,日后还是欢会如旧。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日子才是真正快乐的日子,因为大家的心灵有一种默契。

  我曾经看过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他说一个朋友和他要一幅字,自己挂在书房里。朋友对他说,你要写非常简单的,让我每天看了以后就有用的一句话。他想了半天,就写了四个字,叫“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说这是什么意思啊?林清玄解释说,大家都说这个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我们就算认可这种说法吧,但是起码还有一二如意事啊?我帮不了你太多,我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那“一二”吧,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抑制心底的不快,这也就是我作为一个朋友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有这样一个来自西方的寓言,说有一个国王过着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日子,天下所有至极的宝物美色都给了他,他仍然不快乐。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于是派人找来了御医。

  御医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你必须让人在全国找到一个最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你就快乐了。

  国王就派大臣们分头去找,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快乐得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大臣们向国王汇报说,我们没有办法拿回那件能够给您带来快乐的衬衫。

  国王说,怎么会这样?必须给我拿回那件衬衫!

  大臣们说,那个特别快乐的人是个穷光蛋,他从来就是光着膀子的,连一件衬衫都没有。

  其实这个寓言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其贫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也就来自于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同良朋益友间的切磋交流。

  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还需要知道怎样与朋友相处好。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打成一片?我们经常说,谁跟谁好得穿一条裤子,这是朋友相处的恰当距离吗?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情,都会做到过犹不及。与朋友相处,同样应当注意分寸。比如你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都要有尺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4: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季氏》)。

  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发表意见了,这叫毛毛躁躁。这不好。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到众望所归,大家期待一个话题的时候,你再徐徐道来,这个时候才是合适的。

  现在很多人在网络上都有自己的博客,其实是急于要把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展示给人看。但过去没有博客,大家靠说话来交流了解。大家也许会发现,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喜欢滔滔不绝说自己关心的事情,比如我最近去打猎了,我最近升职了。或者有一些女性朋友聚会时,有的人上来就会说我男朋友怎么样,我的孩子怎么样,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她特别想说的话题,但这些话题是不是大家一定关心呢?也就是说,她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无形中剥夺了其他人话题的权利。所以在“言未及之”的时候喜欢跳出来说话是不好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极端,“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说这个毛病叫做“隐”。

  也就是说,话题已经说到这了,你本来应该自然而然地往下说,可你却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会让大家觉得彼此心里还存有隔膜。话题既然已经到这里了,你干嘛不说呢?是自我保护?还是故作矜持?还是要吊大家的胃口?总而言之,该说的时候不说,也不好。

  第三种情况,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也就是我们今天老百姓所说的没眼色。

  这个“瞽”字说得很严厉,就是一个人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话,这就叫睁眼瞎。你要注意了解对方,你要看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尊敬和顾忌。

  其实何止是朋友,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难道就没有顾忌吗?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这就需要你有眼色。当然这跟投其所好不同,这是你给朋友营造的一个宽和与友好的气氛,让他跟你沟通下去。

  在世界采访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

  费雯丽在美国好莱坞拍的影片《乱世佳人》获得了十一项奥斯卡提名之后,使她一举成名。当这个电影风光无限,首次去欧洲巡演的时候,费雯丽乘班机降落在伦敦停机坪上。成千上万的记者在下面围着。

  有一个没有眼色的记者冲在了最前面,他非常热情地问刚刚走出旋梯的费雯丽说,请问你在这个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这一句话使费雯丽转身就进了机舱,再也不肯出来。

  在对采访对象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说的这句话,不就像瞎子一样吗?

  还有,在给朋友提建议或忠告的时候,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把握分寸。

  孔子对子贡说,向人进谏时,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也”(《论语·颜渊》)。就是不一定要做苦口良药,不一定要当头棒喝,你完全可以娓娓道来。这就叫“善道之”。如果这样还说不通,就适可而止,不要等到人家不耐烦了自取其辱。

  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包括父母对孩子都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好好地说出你的忠告,尽你的一份责任,这就是好朋友了。

  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所交的朋友是不同的。我们如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交到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呢?

  孔夫子说,人这一辈子,说起来七八十年,好像很长。但是划分一下,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少年、壮年、老年。每个阶段上都会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坎儿。这三个坎如果你都越过去了,你这一生就无大碍了。而要成功越过这三道坎,同样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要在情感上出现问题。我们经常看到,高中生、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出事。这个时候,一些好朋友作为旁观者,他们看得更客观、更清晰,所以好多自己解不开的疙瘩也许会从朋友那里找到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4: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这个时候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呢?是谋求更好更大的空间,这就极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和争斗,争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孔子提醒说,人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告诫自己,不要跟别人争斗。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假如一个更好的职位最终没有选择你,你应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结交那种有平常心的朋友。他会帮你看开暂时的得失,超脱利益的纠缠,得到心灵的抚慰,获得精神的栖息地。

  那么到晚年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老了,心态就容易走向平和,像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你从社会上收获友谊,收获金钱,收获情感,收获你的功勋,此时你已经收获了很多,就像是一个新家,逐渐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一样。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我们经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互相的交流是什么呢?往往是抱怨。抱怨儿女顾不上自己,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了,现在你们都去忙了,连回家来看看都没有时间;抱怨社会分配不合理,说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一个月才拿几十块钱,你看看我孙女,现在一去外企就挣三四千块,这对我们老干部公平吗?

  如果老在说这些东西,那么原来的所得就变成生命的一种隐痛,一种负累。这时就需要朋友的开导,学着舍弃一些东西,这样也就远离了烦恼。

  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专门谈论交友之道的文字并不多,但是它教给了我们一种智慧。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4: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理想的含义呢?孔老夫子的观念和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是有矛盾呢?

  翻开《论语》,我们看到,朴素的字句后面常常闪耀着一种理想之光。

  孔夫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句话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方向。

  所以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们各自说说自己的理想。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个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记载的就是孔子如何跟学生一起畅谈理想。这段文字是这样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

  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

  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

  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

  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

  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

  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

  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

  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

  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我们把这段文字转换成今天的话就是:这一天,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陪老师坐着。孔子很随意地跟他们讲,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老了,没有人用我了。我平时老听见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志向啊!假如现在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起用你们,你们能做什么呢?

  子路是个急性子,听老师这么一问,不假思索就回答说:“给我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被武装侵略的危险,内有粮食不足的危机。假如让我来管理它,不出三年,可以使人人振奋精神,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

  按说子路的理想比较远大,对于那么看重礼乐治国的孔子来讲,假如自己的学生真能有如此业绩,可以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他应该感到很欣慰吧。没有想到,孔子的反应不仅是淡淡的,而且稍稍有点不屑。“夫子哂之”,微微冷笑了一下,未置可否,就接着问第二个学生:“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

  冉有名求。他的态度比起子路显然要谦逊很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他说:“假如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们丰衣足食。至于修明礼乐,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他的意思是说,在物质层面能做到使百姓富足,但要万众齐心,对国家有信念,做到礼乐兴邦,那我可做不到,还是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吧。

  他的话说完了,老师依旧未置可否。接着问第三个人:“公西赤!你的理想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4: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西华名赤。他就更谦逊了一层,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先亮出自己的态度,我可不敢说我能干什么事,现在老师问到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然后他说,在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他对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都没有说。

  大家会看到,孔子这三个弟子的态度一个比一个更谦逊,一个比一个更平和,一个比一个更接近自己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端的愿望。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到此为止还有一个人没有说话,所以老师又问了:“点!尔何如?”曾点,你想做什么呢?

  曾皙名点。他没有立即说话,《论语》对此写得惟妙惟肖,叫做“鼓瑟希”,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原来刚才他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瑟,听到老师问自己,他让瑟声逐渐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像我们熟悉的《琵琶行》所描写的那样,“曲终收拨当心画”,让乐曲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结束。曾皙不慌不忙,“舍瑟而作”。什么是作呢?那个时候人们是席地而坐,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都是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当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要站起来以表示恭敬,这就叫“作”。曾皙是把瑟放在一边,然后毕恭毕敬站起身来答对老师的问话。

  从这样几个字的描写能够看出什么来呢?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不会像子路那样“率尔”而对,而是娓娓道来,成竹在胸。他先是征求老师的意见,说,我的理想和这三位同学不一样,能说吗?老师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要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嘛。

  这个时候,曾皙才从容地开始阐述他的理想。他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候,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孔子听了他的话,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与”,赞同。即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这是四个学生畅谈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老师发表的唯一一句评价的话。

  各人的理想谈完了,子路、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三个就下去了。曾皙没有立即出去,而是问老师,您觉得他们三个说得怎么样呢?

  老师也很巧妙,他先挡了一下,没有作正面评价,说,无非是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嘛。

  但曾皙还要继续问老师,那为什么子路说完话您冷笑了一下呢?

  问到这个问题,老师不能不说话了,他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是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一点都不谦虚,所以笑笑他。意思是说,要以礼制去治理一个国家,首先你的内心要有一种温良恭俭让,这是一个起点。你看子路说话的时候那么草率,抢在大家之前发言,说明他内心缺乏一种恭敬和辞让啊。

  接下来曾皙又问,难道冉有不是想治理一个国家吗?(您为什么没有哂笑他?)

  老师说,难道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说五六十里,甚至更小一点,那就不叫国吗?

  曾皙又问,难道公西华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怎么也没见您哂笑他?)

  老师说,有宗庙,又有国际间的盟会,不是治理国家是什么?像他这样精通礼仪的人说想做一个小司仪者,那么谁又能做大司仪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4: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意思是说,他笑子路,不是笑他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治理对象的大小,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而在于自己的态度。因为冉有和公西华态度谦逊,而他们又有实际的才干,所以孔子没有哂笑他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的理想,为什么唯独对曾皙给予热情鼓励呢?从孔子对曾皙的支持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此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 “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四书集注》),好像他做的都是些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这就比另外那三个人想从事一个具体的职业,在那个职业上做出成绩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就是孔夫子说过的“君子不器”。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他要从最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 15: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教授好厲害~~我們普通話課都用她的心得做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12: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4 20:57 , Processed in 0.227415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