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雨儿情丝

[七夕活动]七夕大游行---圣地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1 12: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科隆:聆听上帝的福音


德国科隆

 
  
科隆诞生于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时代,有“北方罗马”之称,因为一系列的教堂建筑又被看作“北方的耶路撒冷”。而教堂正是神圣婚姻的守护者。人们在主耶稣面前许下一生不变的誓言。
  科隆大教堂高157米,是世界上离上帝最近的圣地。在此的情侣可以最直接、最清晰地听到上帝的祝福声。


著名的科隆教堂


教堂内部的大厅

  
德国,科隆大教堂,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世界上最著名的最高大的教堂之一。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在二战期间部分曾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科隆大教堂于1248年在加洛林王朝希尔德大教堂的遗址上开始兴建,1560年教堂内大厅基本竣工。在1560年,因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而中断工程,至1823年续建,1880年竣工,若非19世纪的复古风席卷欧洲,那么这栋哥特式的经典之作恐怕永无完工之日。整个建造工程前后跨越六个多世纪,它是德国中世纪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
  
  科隆大教堂的建成与科隆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公元前37年的罗马时代,罗马帝王奥古斯都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地建城,此城遂成为罗马帝国军事要塞。公元50年,该城为罗马皇后克罗迪娅的出生地,并把它正式命名为科隆。科隆是阿尔卑斯山以北著名城市,有"北方的罗马"之称。795年被定为威斯特法伦大主教驻地后,科隆宗教地位日趋加强。因以大教堂为主一系列教堂建筑的兴建,科隆获得"北方的耶路撒冷"之名。1201年辟为自由市,发展为东西欧贸易中心和中世纪德国最大城市。由于此时贸易、手工业和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手工业行会甚至选举自己的市长与罗马统治者分庭抗礼。这种变化直接说明为何科隆大教堂以哥特式建筑手法建成。德国早期深受罗马文化影响,教堂建筑是典型罗马风格。12世纪以后,市民阶级兴起,政治和经济变化,建筑形式随之改变。科隆主教选定在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动工建堂,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在当时德国这最大城市建世界第一大教堂为他们的共同愿望。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4大教堂,它是由全欧洲两座以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大教堂长144.5米、宽86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内共有10个礼拜堂,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35米,座位5700个,供神职人员所用的共有100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 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教堂钟楼上装有5 座响钟,最重的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回荡于莱茵河畔。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摄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它本身既是一个传奇,也是艺术史上非常出众的题材;爬上509级的阶梯登上教堂的钟塔,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莱茵河的水色与科隆瑰丽的市容。同时,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科隆大教堂内有极多珍藏。现在仍保存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教堂祭坛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唱诗班回廊的宗教画,是15世纪科隆画派杰出画家蒂芬·洛赫纳1440年的作品。此外还有雕像圣体匣和福音书等,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位居莱茵河要津,其下游腹地是化工业的集中区,成为挨炸最惨重的城市之一。战争结束时,科隆老城被毁百分之九十。由于德国天主教透过罗马教廷提出要求,这座古教堂才免遭轰炸。科隆大教堂虽然没有被毁掉,但也中了盟军十多枚炸弹。20世纪末泛酸的空气正无情地侵蚀每一块斑驳的石头,一波又一波的整修又开始了。保持大教堂的建筑特色,并对内部艺术陈设进行文物保护和管理。1999年起,大教堂修葺提出1720万马克预算。由于宗教界、个人及政府财政援助,作为信仰象征和新欧洲中部文化传统统一见证的科隆大教堂必能更好被保存下来.


[ 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恋 于 2007-8-11 13:02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方水源恩泽威尼斯


意大利的威尼斯,有150条大小水道,就像一座灌满了水的巨型迷宫。

  当年威尼斯的“水”,曾拯救过威尼斯。   
      今天她的水乡特色,散发无限魅力,让威尼斯每天流动着至少一百万名游客。水,又为意大利人民添财添福。   威尼斯这个著名水乡,每天流动着至少一百万名游客。游客像鱼,全都在干旱的堤岸或广场上你拥我挤。整个威尼斯的民生,好像就是为世界各地游客而设的。假如要选一个把旅游搞得最商业化又最赚钱的城市,那真是非威尼斯莫属了。


阳光、小桥、水影,晃晃揺曳出一艘艘精致的康朵拉。



巨型迷宫 灌水满满   
整个威尼斯,共有117个小岛,150条大小水道,假如你不怕走上走下辛苦,那么还可以试遍400座“并不是那么四通八达”的桥。威尼斯就像世上一座最巨型的迷宫,只不过,灌满了水。   也许有些人还不知道,威尼斯的“水”,其实曾拯救过威尼斯。那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入侵欧洲的日耳曼民族,不断各方向作侵略追逼,当时许多由城邦逃出来的人,就是逃到这出海口,建立这个“以水相隔”的城市才得以幸存。

沭墙白窗 水光泛照

圣马可广场上的大教堂(The Basilica)。
  就算是初到威尼斯,也会发现这中世纪城市有一份自己的独特色彩:除了水光幽美泛照,大多数的房屋还是古老世纪式的典型沭墙白窗,并且都喜欢在窗前种上鲜艳的盆花。   这些景致反映在粼粼摇晃的水里,实在是“很威尼斯”的。但话说回来,处处景致太过接近也教人很难辨别确凿地点。因此游客在威尼斯迷路也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迷路后又不能随手召一辆的士回旅店去。唯一办法就是,保持一个方向,或许终究能走得出来。   当然,也有人就因为有这种迷失乐趣才爱上威尼斯的。唐纳苏德南的《影子谋杀案》,就充分利用了威尼斯这点迷失感来制造凶案的悬疑。迪保嘉帝主演的《死在威尼斯》,则以一个凄美故事,把它的隔离、惆怅及迷惘美化到淋漓尽致。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处处是水,假如迷路的话顺手召来一艘康朵拉(Gondola)不也就可以了?

水上的士 网络周全   
是的,这些只有在威尼斯才找到的传统小艇,设计典雅、水乡情趣十足、船夫典型打扮又潇洒——是,是可以的,不过至于船费,据一些旅客投诉说会开到100欧元(约160新元)1小时。这价钱?尽管船夫偶尔会在船头唱起意大利情歌还是难免有被砍之感。也难怪他们一天到晚穿梭在小水道间兜揽旅客,实际没多少人肯坐上去。

传统小艇康朵拉(Gondola)。
  其实,威尼斯近年“水上的士”发展得很好,它们是一种来往水道各站的小渡轮,无论是要到阿德莱得海的出海口或是深入威尼斯河口之内的心脏地带,都不成问题。而且水上的士网络周全,一张全日票不过9欧元(约14.4新元),可算实惠得很。   不妨就给个“水上”建议。买一张全日票,从火车站前面运河就跳上水上的士,先到游客都去“朝圣”的圣马可广场(San Marco)学学喂鸽子,再爬上99米高有威尼斯标志的钟楼。   然后在圣马克广场上的诸家名店前,作一次赏心悦目的“假期橱窗游览”。当然要买也行,但对我来说,珠宝无用武之地,玻璃美丽易碎,倒不如欣赏就好。这里的玻璃、珠宝、纺织品、皮制面具,自15世纪起就闻名全世界,威尼斯当时就是靠出口这些工艺品成为全欧洲商贸最繁荣的都市。   除了圣马可,还可以到圣心区(Santa Croce)和比较拥挤的莱尔朵区(Rialto)去。

民居小景 情趣之最   
圣心区里有许多民居小景,堪称为威尼斯小景情趣之最。尤其在礼拜天的清晨,空中还有薄雾,街角是悄悄的路人饮泉,肃穆的教堂传来钟声,人们家的窗前是招摇的盆花,世界变得很安静很安静,为什么?因为没有车。实在是太太太美妙了。空气干净耳根干净。整个圣心区像活在古老的15世纪里。

威尼斯的民居小景,堪称为威尼斯情趣之最。
  莱尔朵区就比较不一样,它是比较古老的城区,处处中世纪罗马式巨柱建筑,文化艺术气氛相当浓郁。这里很多文艺复兴时代的教堂和美术馆,还珍藏着15世纪大师们的作品。每天,许多想一睹大师手笔的游客都在这里一间间美术馆轮流探访。当年,在法国罗浮宫美术馆还没存在之前,拿坡伦就说过:“威尼斯可算是欧洲最精致也最丰富的画室。”    在威尼斯你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坐在微浪拍堤的路边小酒吧,喝著“价钱出乎想象公道”的红酒(大约一杯新币3元),想着能在威尼斯那么逍遥快活是件人生乐事。   你可以坐上一整天。   无论在威尼斯哪处角落都好,没有人会上前来打扰你,就算走在游人很拥挤的旅游区,那份悠闲,那份没有车辆噪音的独特安静,始终还是它在水光摇曳里的风华特色。

[ 本帖最后由 月沫镜 于 2007-8-11 15:1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15: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国外的~~319o
推荐一个我家乡的~广告表砍我~:(shenqi

  坐落在南浔镇万古桥西,是晚清南浔首富刘镛(1825—1889)的私家花园。 庄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中经其子刘锦藻的规划经营,最后由其长孙著名藏书家刘承干于民国13年(1924)建成。前后凡40年;占地27亩。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莲花庄”之名,故名“小莲庄”。
  小莲庄与名闻海内的嘉业藏书楼毗邻,园外为鹧鸪溪。小莲庄建筑、园林兼胜。群体建筑由刘氏义庄、刘氏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
  小莲庄分外园、内园两部分。外园以荷花池为中心,池广十亩,古称挂瓢池。山石绕池而叠,池内植荷,每当夏日,风荷挺举,红晕照人,幽香清远。沿池有碑刻长廊,由《梅花仙馆藏真》与《紫滕花馆藏贴》组成。池南为法国式建筑“东升阁”, 俗称“小组楼”,独具异国风情,登阁凭栏,全园美景尽收眼底。接着是“养新德斋”、“迟修小榭”,均以回廊曲折相连。池西有四面厅,名为“净香诗窟”,其天花藻井作斗笠状,一为升状, 一为斗状,素雅洁净,工艺精湛, 故又为“升斗厅”,是海内孤本。池北柳堤,内侧植小竹千竿,风尾森森,清风潇疯。绕至池东,五曲桥畔碧波荡漾。还有扇亭、退修小榭、掩醉轩、养性德斋等建筑物。内园有一座用太湖石叠成的假山,仿唐诗人杜牧《山行》的诗意构筑,岩石玲珑,古木森然, 似隔非隔,互为借景。内园,就以假山为主体。假山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为点缀,高下迤逦,山巅小亭依然,山下幽洞森然,石级小径曲绕其间,亭榭错落于绿树丛中,楼阁掩映于涟漪之间,移步换景,幽曲成趣。园中还有百年琼花,木瓜树等名贵花木,处处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15: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使人迷醉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典型希腊风格的维也纳国会大厦。
  “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自古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彷佛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来,奥地利的地形就如一把小提琴。18至19世纪,这里更成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舞蹈音乐的发源地。期间,诸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海顿……等扬名全球的伟大音乐家,也曾经居住于此并从事音乐工作,难怪人们给维也纳冠以“音乐之都”的美誉。   时至今日,维也纳的“音乐之都”气氛仍然浓厚,每当夜幕低垂,不少穿着高雅闲淑的绅士淑女正赶忙出席观看被认为是欧洲的上流社会夜总会的歌剧,整个维也纳也就消融在华尔滋、交响乐的乐声中。

圣史提芬教堂在12世纪动工,到了15世纪才完成。
  一如其他欧洲国家,宗教与维也纳也是密不可分的,不论歌德式或巴洛克式艺术,都是宗教的表现。就以市中心最繁盛的格拉本大道而言,从12世纪动工至15世纪才完成的圣史提芬教堂,和它周遭的彼得堂、米歇尔教堂及大主教区,无一不与宗教扯上关系。   来到维也纳,除了沾上音乐气息外,或多或少都会给维也纳人好好享受的人生观所感染。维也纳人最反对的是“不善待自己,喝白开水,吃粗食,节衣缩食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认为“人生只此一次”。 维也纳人超凡生活品味

维也纳民族,闲来喜欢往咖啡馆坐坐。
  维也纳人超凡的生活品味,可追溯至“哈布斯堡王朝”。1276年左右,来自“老鹰之堡”的哈布斯堡继班堡家族统治后,维也纳的文艺品味便大大提高,因为哈布斯堡家族对音乐和艺术的爱好,培养了子民的艺术修养。而目前观光客所看到的维也纳,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页兴衰史。   天生懂得享受的维也纳民族,闲来喜欢往咖啡馆坐坐,这也是他们的生活重心。著名的维也纳咖啡,据说是17世纪由土耳其人引进,早期的咖啡馆曾是逃避简陋生活空间的场所,之后就成了知识分子聚会、交际的地方。1880至1938年间,这些咖啡馆正是造就艺术创作的重要发源地,如音乐家舒伯特等在咖啡馆内就完成了不少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2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侣旅游好地方福建情侣峰

孤立的山岩,看上去像一对充满柔情蜜意的情侣,他们紧靠在一起互诉衷肠,身旁还有一个小孩子。从整体上看,这个场景就像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这就是情侣峰。相传玉皇大帝有个弟弟叫逍遥君,他与王母娘娘的一个侍女相爱,私奔到人间,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定居了下来,还生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玉帝和王母发觉此事后,大为恼火,便派天兵天将抓他们回天庭。这些天兵天将知道玉帝与逍遥君手足情深,况且看到他夫妻男耕女织、恩爱幸福,便请玉帝开恩。玉帝要考考这女子的才智。他亲自下凡,看到这个侍女果然美貌非凡,便以自身出对,对侍女说:“你看我——一身蟠龙,龙缠身,身动龙飞;”侍女笑了笑,马上答道:“您看我——一头顶凤,凤骑头,头摇凤舞。”也是以自身作对,而且在气势上不输于玉帝。玉帝听了很满意,便破例恩准他们留在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里约热内卢:激情燃烧的白沙滩

   
里约热内卢:激情燃烧的白沙滩     
浪漫的里约热内卢得名于一个有趣的故事:1502年1月,葡萄牙人沿海岸航行时忽见一群山环抱的金色沙滩。他们来不及探个究竟,便称之为“一月之河”。后人将错就错,将这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巴西人对里约热内卢永远都是那般情有独钟。     多彩的里约热内卢酿制了传奇无比的经典爱情。好莱坞新作《上帝之城》种犹太人阿泽和已经婚的少妇间跨越两洲,经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让战争时期的里约不失浪漫,也给如今的“上帝之城”的浪漫增添了一份厚重。



迷人的里约热内卢

  里约是迷人的……
  
  它依山傍海,千楼万宇点缀盘绕在弯弯曲曲的山水之间。
  
  巴西人把它称为“奇妙的城市”。我也以为,里约风情万千,它让你百看不厌。
  
  “里约”是南美洲巴西的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也许这个名称对于中国人来说太拗口了,因此我们都习惯简称它为“里约”。在葡萄牙语里,“里约热内卢”意为“一月之河”,是一个充满诗


情画意的词,因为一月是里约的盛夏季节,阳光灿烂、鲜花盛开,山青水蓝,游人如织。不过,这个地名却来自一个阴差阳错的判断。
  
  1502年,葡萄牙王室派遣一支探险队沿着巴西海岸考察。当探险队来到这里时,看见两座陡峭的山峰扼守着一个巨大的葫芦状的河湾。他们误以为这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当时又值盛夏一月,便用“一月之河”为其取名。后来,人们才发现,其实这片水域不是一个河湾,而是由大西洋海水入侵形成的海湾。海湾内水深浪静,是一个天赐的良港。葡萄牙殖民者在海湾的北岸建起了码头,将巴西的红木、黄金、宝石、蔗糖、咖啡、可可等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里约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张而迅速地发展起来,而阴差阳错的地名又赋予了这座城市传奇般的色彩。
  
  里约之美首在其山。环抱里约的群山奇峰突兀,蔚为壮观。山上树木四季常青,铺锦叠翠,景色秀美。其中面包山和科尔科瓦多山更是各国游客的必到之地。面包山雄居海湾与大西洋之间,山体陡峭,四壁光滑,高近四百米,远远望去,孤立于苍茫的天地间,巴西人戏称为“甜面包”。乘坐缆车登上面包山,凭栏远眺,里约市容一览无遗:这一边是瓜纳巴拉海湾,白色的游艇和帆船星散点落地停泊在蔚蓝色的水面上。半圆弧状的博塔福戈海滩金沙细浪,海滨大道旁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远处,一条长龙飞架海湾两岸,那是著名的尼泰罗伊大桥。这座大桥全长十四公里,把里约与对岸的尼泰罗伊市连结在一起;这一边是浩如烟海的大西洋,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时地驶过巨大的海轮,三三两两形状各异的小岛在海浪潮水的拍击下,时隐时现。远处,科帕卡巴纳海滩像一弯新月,横卧在大西洋身旁,五颜六色、南来北往的小汽车宛若无数的甲壳虫在月牙般的海滨大道上缓缓爬行……。
  
  登上科尔科瓦多山,眼前又是另一番的景致。在海拔七百余米高的峰项建有一尊巨大的耶稣塑像,高三十八米,重一千二百余吨,是世界巨型雕塑之一。耶稣像身躯直立,两臂平展,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立在山顶,它寓意着巴西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这个雕像的位置选得很好,当你在里约城中漫步,随处都能看到山上的耶稣像:它低头俯视,伸展双臂,像在护呵着山脚下的里约城。到了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黑色夜幕下的耶稣像显得更加高大和醒目,宗教色彩也更为浓厚。科尔科瓦多山高雾多,即使烈日晴空,有时也会突然腾起一团团浓雾,弥漫整个山头,顿成一片迷朦世界,置身其间,顿感飘飘忽忽,如入仙境。
  
  里约山秀,水也美。走下山来,除了市中心巨大的淡水湖外,海边大大小小的沙滩一个接连一个,它们像是挂在里约“颈脖”上的一串晶莹夺目的项链,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最著名的是“科帕卡巴纳”海滩,这个新月形的海滩宽百余米。走在海滩上,眼前是湛蓝湛蓝的海水和层层波涛、脚下踩着金色细软的沙子,耳畔海风习习,能够闻到海风中带着的阵阵海腥味。一条宽阔的海滨大道顺着海滩走势蜿蜒向前伸展,海滨大道上的人行道用白色与黑色的小石头拼镶成各种波浪形的图案,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屹立在人行道旁,伴着习习海风婆娑起舞。海滨大道的另一侧是林立的一幢幢二三十层的旅馆、饭店和豪华公寓。现代化的建筑与美丽海边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海滩上到处是来此散步、踢球、沐浴阳光和到海水冲浪的人们。每到周末,延绵八公里长的海滩上,彩伞簇立,人声鼎沸,万头攒动,简直成了人的海洋!
  
  里约山水美不胜收,城市文化也是绚丽多彩。走在里约市中心的大街上,殖民地时期修建的欧式建筑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气势恢宏的皇宫、庄严肃穆的教堂、雕梁画栋的大剧院……,这些古老的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有的被辟为纪念馆或博物馆。位于博阿维斯塔公园里的皇宫被辟为国立博物馆,收藏品有一百多万件,其中有拉美古老民族印第安人使用的各种武器、服饰、日用器皿,还有成千上万种巴西矿石和动物标本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等。其中最名贵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它重达5360公斤,是在东北部的巴伊亚州发现的。这里还收藏着在巴西1975年出土的人类头骨。科学家们考察后认为,这块头骨距今已有1万多年,是美洲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里约是沙滩排球的“故乡”,也是“足球王国”的“首都”。世界上最大的马尔卡纳足球场就座落在这里,每当这里有球赛,几十万观众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里约狂欢节和桑巴舞游行表演已成为世界性的节日,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国数以百万计的游客。里约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外来文化很快在这里落脚。座落在海滨大道旁的夜总会、歌舞厅、电影院、酒吧和餐馆是里约夜生活的缩影,在这里能听到爵士乐、摇滚乐,能看到新近上映的美欧影片、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风味菜肴。
  
  里约以其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扬名世界,也被评为“世界上50个最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之一。迷人的里约,就是这样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 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恋 于 2007-8-11 22: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00: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金湖的美景哟!!!

  大金湖旅游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是国内少有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
  大金湖旅游区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罗汉山、泰宁古城五大景区,于2005年2月1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继武夷山“双世遗”之后又一个入主世界级别的福建旅游景区。而且,大金湖是同时拥有五块国家级牌子的旅游景区,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
  1980年,国家在金溪上游的芦庵滩修建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由于电站大坝的建设,在泰宁县境内形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人工湖,并因金溪而命名为金湖。金湖湖面呈圆弧形,宛如一轮新月,景区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8平方公里,蓄水7亿多立方米。
  金湖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可概括为72峰、36岩、18洞、5泉、2瀑,共分八大景区195个景点,49处胜景,具有幽、秀、奇、绝的独特风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无绝”特点;景区生态良好,原始次生林覆盖率达95%之上,水质优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丰富多样,珍稀动植物繁多;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春暖夏爽,四季适旅,是度假避暑、休闲旅游、科考科普、水上运动的理想胜地。
  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碧绿幽蓝的湖泊,同绵延数十公里的赤石群连成一体,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绝壁常常内陷为岩穴。溪涧时时直下成飞瀑;湖水映衬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镶嵌沿岸的岩寺古刹、渔村山寨、古墓关隘等众多人文景观,曲折多致,景象万千,充满山水灵性,造就了国内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特别是甘露寺、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等绝世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清代诗僧释最弱由衷赞叹:“海之内外佳山水,到此难容再作声!”
  金湖水深色碧,岛湖相连,湾汊相间,群峰竞秀,洞奇石美,青山绿水间随处可见丹崖悬瀑、古寺险寨、渔舟农舍和古木山花。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圆缺,展现在游客眼前的都是一幅幅浓淡相宜、富有诗情画意的泼墨山水画面,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景区内有赤壁丹崖、水上一线天、猫儿山、白水际瀑布、十里平湖、醴(li)泉岩、虎头岩、甘露岩及甘露寺、尚书墓等名胜古迹180多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斐济海龟岛   Fiji, Turtle Island

这是一座面积为500英亩的私人岛屿。岛上的住处是富有异域特色的草屋别墅。每座草屋别墅的面积为111平方米,室内高6.4米,由被称作“妈妈”的侍者为客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门服务。“妈妈”向客人讲述岛上的历史文化、为客人担当向导及提供特色美食等。

Located on a 500-acre private island, honeymooners including Jessica Simpson and Nick Lachey, Britney Spears and Kevin Federline, and “The Bachelorette” stars Trista Rehn and Ryan Sutter visited Turtle Island for a week of pure pampering. Guests are granted a “bure” mama who acts as a personal cultural director, activities director, food & beverage server and overall island companion. Couples stay in 1,200-square-foot thatched roof bures (or cottages) with 21-foot-high vaulted ceilings dotted along the Blue Lago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牙——里斯本





城市濒临大西洋,气候温和,港湾水深宁静,风光秀宜,是情侣旅游理想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2 10: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水和石子在布莱顿合奏美乐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在英国伦敦,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呆久了一定要出走一下,松松筋骨。英国南部靠海的布莱顿(Brighton)是我的首选胜地。

帆船浅搁在石滩上,远处是废置的西部码头。

 
  辽阔的天空,沙沙的海浪,还有迷宫般巷弄里色彩缤纷的玩意,叫人忘记灰色的心情。因为只需50分钟火车程,有时心血来潮、心情郁闷,就会跳上“泰晤士”火车,奔向碧海蓝天的怀抱。

布莱顿有三个必到之处:石滩、巷弄和皇家行宫。到过布莱顿两次,虽然旧地重游,却因季节的更替而有不同的收获。小镇虽小,却还是可以有不同的旅游心情和发现。

布莱顿独特的石滩,海水与石子合奏出美妙的"沙沙"曲调。

【石滩】   从布莱顿火车站出来,一条大路带你直投海的怀抱。如果你期待的是洁白的沙滩,那恐怕会失望了。布莱顿海边有的是独特的石滩,连海浪声都与一般的沙滩不同。   海浪奔上石滩又退下时,海水流窜于圆溜溜的石子空隙之间,奏出了“沙沙”的曲调,非常美妙,在沸腾的人声中,一枝独秀地径自鸣响。   冬天和春末都拜访过这个原本是渔村的小镇。冬天的海滩人烟稀疏,徒增几分苍凉。   春末的海滩躺满坐满悠闲的人群,或做日光浴或看书或聆听海水和石子的合奏。

英吉利海风送来凉意

英吉利海风吹拂,海滩边的柏油路供游人及脚踏车穿梭。
  比较喜欢春末的布莱顿,英吉利海峡吹来的海风,在灼热的太阳下送来清爽的凉意,石滩上点缀着五光十色的人气。   冬天的萧瑟却令人触景生情,落寞和孤寂不应该是旅游的心情。   海滩的右边是废弃了的西部码头(West Pier),和左边热闹的皇家码头(Palace Pier)相比,显得苍凉而落寞。   西部码头建于1866年,就在石滩以西半英里的地方。这座码头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摧毁。虽说当局已尽人事将它修复,当年的风光却已不再。   没有华丽外表和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没有存在的意义。英国就是这点好,一分为二的思考方式在这里吃不开,凡事都留有余地,无论对人对事对物。 把“布莱顿之石”吃入口

街上小摊卖的爱情石和友情石,用绒布袋装,是最好的手信。
  皇家码头从海滩延伸到海上,前半部是小吃摊和零食店,后半部则是游乐场,可以打game玩过山车,样样和娱乐及金钱挂钩。   试试最英国式的方法消磨海边时光:以区区2-3英镑,在小吃摊打包英国著名的Fish&Chips,还是用纸包着的呢,一不小心,油脂就会顺手流下。   饭后甜点是七彩缤纷的“布莱顿之石”(Brighton Rock)糖棒。后来走到英国任何地方,都有当地的“彩石糖”,唉,又是招徕旅客的噱头。

【皇家行宫】 “东方哥德式”建筑   
皇家行宫(Royal Pavilion)一点都不像典型的西方建筑。尤其穿过布莱顿名店街而来,还以为空间错乱,来到了印度或是中国。

冬天的皇家行宫在一片萧瑟的枯枝间,散发独特的东方味道。
  皇家行宫气度不凡,外观融合了印度和中国建筑的味道,像宝塔、旋转圆顶、阳台、花边等等,形成了行宫特有的“东方哥德式”建筑风格。外貌奢华,内在也不逊色,装潢仍然富有东方味,还展出了各种珍贵收藏。   原址以前是个农庄,拜乔治四世所赐,摇身一变成了凤凰。1787年,尚未登基的乔治四世最初将它改建为度假村。登基后,为了宴请贵族宾客,他请了设计师John Nash在1822年将之变得焕然一新。

女王当年不欣赏   
据说行宫建成后,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并不很欣赏,毅然把行宫迁到威特岛(Isle of Wight)。被废弃的皇家行宫先后成了茶室、医院、音乐厅、雷达站和粮食配给站。   今天,皇家行宫成了布莱顿吸引旅客的磁铁,维多利亚女王当年的不屑,似乎说明了她的鉴赏能力并不怎样呢。   

【巷道区】 年轻人的大本营   
到布莱顿,最期待的就是到禁止车辆穿行的巷道区流连。这里的道路交错,一家挨一家的店铺看得人眼花缭乱,周末有跳蚤市场,连最平常不过的脚踏车停放处也可以很“酷”。小镇的活力尽显于此。

巷道区的街道两旁有不少个性小店和咖啡座,车辆禁止川行。
  这里就好像本地的麒麟大厦或者幸运大厦,到处都是个性小店和露天咖啡座,是年轻人的大本营。   古怪的鞋子、趣致的动物玩具、民族风的服装店、非一般的婴儿用品、专售Alessi的家居店……从高档到通俗,布莱顿的个性就在两者之间游离,带点波西米亚的味道。

随便乱走 迷路更好   
曾在一家小店邂逅一双鞋,后来重游布莱顿,多少也有为了它的成分。因为还是苦学生,最后仍然与它失之交臂,小小的遗憾却叫我对布莱顿有了一些纠缠不清的感情。   逛巷道区的贴士,就是随心所欲,光是用眼睛巡礼,收获已经很丰盛。在纵横交错的巷弄间偶尔会迷路,不过迷路似乎也是旅行的指定动作。   迷路是从旅游指南出轨,发现新发现。

[ 本帖最后由 月沫镜 于 2007-8-12 10: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5-3 04:44 , Processed in 0.37011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