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ky30002001

[12/20][足球][影响世界足球100名人排行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No.41〖利比里亚〗乔治·维阿
非洲是一块出运动员的大陆。非洲人天生的柔韧性、良好的体质以及运动灵性使他们天生就是从事体育运动的料。虽然喀麦隆的老将米拉"大叔"当选为20世界非洲最伟大的运动员,但他从来没有像威阿那样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
  乔治·威阿1966年10月1日出生于非洲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喜爱足球,在父亲的指点下进步神速。他的命运在14岁那年发生了变化。有一天,当威阿和小朋友在街上踢足球时,一位足球经纪人发现了他的天才,把他带到了让·苏维沃俱乐部。
  在让·苏维沃俱乐部队,威阿一开始是当守门员,他最敬佩拉丁美洲著名守门员奇拉维特,立志当一名把门大将。但后来他看着队友们在场上拼杀,就按捺不住了,便当起了前锋。
  威阿改行后,球技渐精。1986年,威阿转会到利比里亚的甲级队"隐形11人队"。1987年,他转会到喀麦隆雅温得托里队,在这里他得到了米拉、比耶克等著名球星的言传身教。虽然他只在这里踢了一年球,但这是他进步最大的一年。
  由于非洲大陆经济不发达,稍有名气的球星都纷纷前往欧洲俱乐部淘金。威阿也不例外,1987年他加盟了法国摩纳哥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他为该队效力3年,表现不俗,共打入33个球,夺取了1991年的法国足协杯赛冠军。他本人被评为1989年度的非洲足球先生。
  1992年,威阿以500万美元的身价转会法国巴黎圣日耳曼队。在费尔南德兹执教的圣日耳曼队,威阿与巴西梦幻王子拉易、法国新偶像吉诺拉组成强大的三角配合,天衣无缝。1992年打入联赛四强,1993年夺取法国足协杯赛冠军,1994年摘取了法国联赛冠军的奖杯,1995年成为法国联赛和足协杯赛的双料冠军,威阿本人再次获得1994年的非洲足球先生称号。
  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威阿出尽风头。小组赛两胜拜仁慕尼黑,1/4决赛以3∶2力克巴塞罗那队,他的功劳最大。6场比赛,他几乎场场都有斩获。但是,他们最终没能闯过AC米兰这一关。他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把卡佩罗征服了,后者不惜一切将他召入AC米兰帐下,从此他穿上了红黑条队服。
  在卡佩罗的调教下,威阿与巴乔、萨维切维奇一起组成了火力威猛的"三叉戟",所向披靡。威阿每次出扬都会令对方防不胜防。他成了亚平宁半岛上继巴斯腾之后的又一射手。他穿着独具特色的红球鞋,在场上跑起来就像一阵风,轻盈而灵性。
  1995~1996年这一赛季,威阿为AC米兰队夺取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并成为联赛年度最佳球员,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并非浪得虚名。1996~1997赛季,威阿与AC米兰队一起开始走下神坛,陷入低潮期,但他仍射进11个球,是AC米兰队的最佳射手。1997~1998赛季,威阿继续状态低靡,表现捉摸不定,令人担心。
  "黑珍珠"乔治·威阿是目前非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球星之一,他孩子般的微笑赢得了世界球迷的普遍尊敬和好感。他有黝黑发亮的皮肤,结实厚壮的身板,机敏灵活的反应以及娴熟华美的脚下功夫。他在场上宛若一只"猎犬",窥寻着射门得分的机会,一旦机会降临,便会闪电般杀出,给对手以致命一击。1996~1997赛季,威阿曾上演一出"千里走单骑"的好戏,从本方禁区一直杀到对方门前,施射入网,令球迷拍案叫绝。
  威阿在AC米兰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最后与主教练扎切罗尼闹僵。他在马赛俱乐部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动力很足,这可能正是对扎切罗尼最好的报复。作为一个黑人球员,他知道应该忍耐什么。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No.42〖匈牙利〗阿尔贝特
      阿尔贝特是匈牙利足球在20世纪60年代辉煌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曾被评为1967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本书除选入匈牙利的绿茵大师西贝斯主教练之外,另选择普斯卡什和阿尔贝特为球员代表。普斯卡什是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足球黄金时代的代表,而阿尔贝特是后来人,是60年代的风云人物。
  1941年9月15日弗洛里安·阿尔贝特出生于匈牙利一个农民家庭里,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决定全家移居首都布达佩斯。但与父亲的愿望相背的是阿尔贝特在学习方面的才华明显逊于他的足球天赋,他的兴趣并不在课堂上,而是迷上了足球。
  11岁那年,阿尔贝特进了费伦克瓦罗斯足球学校。他以匈牙利当红球星普斯卡什、柯奇士和希代古提为楷模,苦练球技。经过几年的勤奋练习,他集上述几位匈牙利球星的特长于一身,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他的足球天赋很快得到了青年队教练的注意。17岁那年他就随匈牙利国家队参加了首场国际比赛,并以3∶2战胜瑞典队。
  阿尔贝特射门力量大,风度优雅,颇具希代古提的风范。他既能踢内锋为两名前锋输送炮弹,又能寻找机会适时插上破门。他的盘球动作娴熟,假动作逼真,几名后卫都拦不住他。阿尔贝特在场上踢球看似漫不经心,好像精力不集中,懒懒散散,其实这是他麻痹对手的一种办法。他在不经意的盘球时实际上是在寻找机会,一旦机会来了他会疾风暴雨般地带球冲向对手的大门。他的节奏转换奇快,常常令对手防不胜防。
  阿尔贝特的视野开阔并有一套传球绝技,他能在跑动中保持身体微倾,反向传球是他的绝活儿,看上去他的身体向右倾而实际上他却在向左传球,迷惑性很大。他的假动作是最令对方后卫头痛的,他们没法判断他的动机,没法预测他的下一个动作,没法有效地预先做出防范。
  阿尔贝特帮助国家队得过1960年的奥运会足球赛季军,还获得过1965年欧洲联盟杯冠军。但他本人最不能忘怀的是1962年和1966年的世界杯。
  1962年阿尔贝特首次参加世界杯赛。在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赛场上他忘我拼搏,赢得了各方的好评。在首场对英格兰的比赛中,阿尔贝特在离终场前18分钟攻入关键一球,使匈牙利队以2∶1战胜了英格兰队。在第二场对保加利亚的比赛中,阿尔贝特上演了帽子戏法,一人攻入3球,最后匈牙利队以6∶1大胜东欧劲旅保加利亚队。在进入1/4决赛后,匈牙利队败在了马索普斯特领衔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脚下。不过,阿尔贝特仍以4粒入球与其他5名球员一起获得了智利世界杯赛"最佳射手"称号。
  在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赛上,上届冠军巴西队在首场以2∶0轻松击败保加利亚队之后,放松了警惕,却在匈牙利队面前丢尽了脸面。在这场势力并不悬殊的比赛中,匈牙利队在阿尔贝特的带领下不畏强手,越战越勇,频频撕开巴西队的防线。阿尔贝特成了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英雄人物,他穿针引线,组织全队的攻守。匈牙利队最终以3∶1的比分将巴西队淘汰出局,爆出了本届世界杯赛的最大冷门。第三个进球是本届世界杯赛的经典之作。阿尔贝特在中场得球后高速带球前进,连过对方3名后卫,将球传给贝内,贝内又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法尔卡斯,后者心领神会将球轻推入网。这个进球匈牙利队几经转移,配合流畅,所有动作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反映了队员的高超水平。可惜的是匈牙利队进入八强后再次受阻,没能继续前进。这届世界杯赛如果不是英格兰队在家门口夺冠的话,最佳球员的奖励可能不会是博比·查尔顿的,而应该是阿尔贝特的。因为这届世界杯赛有两场经典比赛,一场是匈牙利队以3∶1打败巴西队,另一场就是决赛,英格兰队打败西德队。
  1967年,阿尔贝特终于当选为欧洲足球先生。获奖后,阿尔贝特并没有飘飘然。他说如果在50年代就设立这个奖项的话,他肯定不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匈牙利人,他的同胞普斯卡什和柯奇士都有可能获奖。
  阿尔贝特的球技令巴西人永难忘怀。1968年,阿尔贝特应邀到足球王国巴西做了两场示范表演。著名的弗拉门戈队邀请他加盟,但当时的政治气氛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挂靴后,阿尔贝特当过教练,但并不成功。他还当过费伦克瓦罗斯俱乐部副主席,后来当过名誉主席,还兼过匈牙利青年队负责人。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No.43〖意大利〗维多利奥·波佐
      意大利真正成为足球强国要感谢维多利奥·波佐,在他的执教后,意大利足球迅速崛起在国际足坛,两度夺得世界杯冠军,成绩斐然。
  1886年3月2日维多利奥·波佐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工业城市都灵。中学毕业后,波佐受聘尤文图斯队,后来又转会到都灵队,开始了绿茵场上的征战。但后来波佐退出了比赛,先后到法国、瑞士和英国攻读外贸经济专业。
  波佐在英格兰学习期间经常到球场观看英格兰的足球比赛,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队员的个人技术超群,球队整体配合默契,尤其像盘球大师马修斯的精彩球技令他叹为观止。
  两年后,波佐学成回国。他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外贸专业,宁愿当一名体育记者。由于他对足球的见解独到,写了一些入木三分的文章,在足球圈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不久他就被推选为都灵足协秘书长。
  都灵是尤文图斯的大本营,除了尤文图斯这支王牌俱乐部队之外还有几支小球队。波佐力排众议,将几支球队合并成一支球队,把优秀队员集中到一个球队里,形成更强的攻击力。合并后的尤文图斯队第一任教练就是波佐。在他的指导下,尤文图斯称雄意大利足坛多年。
  波佐在足球理论方面的造诣帮助了他的教练生涯,加上他管理有方,训练得法,吸收了英格兰的先进打法,并将其与意大利本土的打法相结合。尤文图斯队在意大利国内的比赛中傲视群雄,波佐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亚平宁。
  1912年6月,26岁的波佐被意大利足协任命为国家队的主教练。他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队教练。不过他的第一任期非常短,只指挥了3场球赛。但是他的足球才华已经得到公认,为他后来再次担任国家队教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末,波佐再次被聘为国家队教练。上任之后,他积极提倡开放型打法,即全面开放,不再闭门训练和踢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时意大利流行封闭式打法,平时队员在各俱乐部踢球,每当有重大的国际比赛,就把队员集中起来进行几天封闭式训练。不让队员与外界联系,不能探亲,也不能会友。这样做的结果是队员消极怠工,应付训练,根本没有热情。波佐对此很有意见。他说这是"残忍、无知和违反生理现象的做法"。
  他尊重人性,尊重客观现实,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他缩断了国家队集训的时间,允许队员定期回家与家人团聚,允许已婚队员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他的这一改革受到了队员们的欢迎。不但没有影响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场上的正常发挥,反而提高了国家队的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
  波佐在管理方面也是一位专家。他和队员们的关系很亲密,从不向队员们发火,但对训练要求相当严格。他说:"教练员的职责是和队员们团结一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教练员工作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技术训练和战术配合。"
  波佐就是这样一位教练,他能谦虚谨慎地听队员们提出任何建议,他也能号令如山,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他的章法。他善于发现每个队员的优点,利用每个队员的长处,将大家的优势融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极具战斗力的集体。
  20世纪30年代,英国发明了一种WM的打法,即3223布阵方式,风靡全球。波佐对这种以防守为主的打法做了一番研究后决定,吸取其精华的部分,放弃其不足的地方,结合意大利足球的特点进行改进。他的理论是应该稳固防守、控制中场、快速进攻。波佐特别强调从两翼发动进攻,认为这样做容易撕开对方的防守,将密集在中路的防守力量吸引开来,为自己破门得分创造机会。靠着这一打法,波佐率国家队在1934年和1938年的世界杯赛上两次折桂。
  波佐知人善任。他摈弃门户之见,任人惟贤。他根据自己的战术思想选择队员,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来选人。他说:"一支球队是否有战斗力,选才是相当重要的,要采用'逻辑选才'法。"他的"逻辑选才"就是以人为本,根据教练员的作战思想和打法,把最适合这种打法的队员召到国家队里来,形成一个打法统一思想一致的整体。每次选队员,波佐都要反复斟酌认真考虑。梅阿查就是经过十几场比赛的考察之后才确定的。在波佐的指导下,他在两届世界杯赛中过关斩将,好不风光。
  波佐以好学闻名,他通晓五国语言,经常研读外国足球俱乐部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打法,吸取宝贵的营养,充实到自己的教练工作中来。
  从1929~1939年的10年间,波佐率领意大利国家队先后与27个国家的球队进行过77场比赛,取得了53胜16平8负的好成绩。除夺得两届世界杯冠军外,还于1936年获得过一次奥运会冠军,两次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冠军和三次欧洲国际杯赛冠军。
  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佐还可以继续为意大利足球谱写新的篇章。
  1948年,在足坛上奋斗了20年的波佐退休了。迄今为止,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已经演变成了小世界杯,拉美和非洲几乎所有的顶尖高手都在亚平宁半岛踢过球。他们带来了独特的技术和理念,在不断地完善着波佐曾经提出的意大利足球理论。不过,还没有一个意大利国家队教练取得过比波佐更辉煌的业绩。在波佐之后,只有贝阿尔佐特率领意大利国家队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得过冠军。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No.44〖喀麦隆〗罗杰·米拉
1952年5月25日,罗杰·米拉生于喀麦隆首都雅温得郊外的一个村庄里。"作为职业球员已经起步太晚了,因此我没有成为球星。"米拉这样评价自己。1968年米拉进入足坛。他最初到法国瓦伦西亚队效力,后来又到蒙彼利埃队踢球,技术日臻成熟,名声渐起,身价倍增。在欧洲踢球学到的技术使他在本土参加的比赛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代表国家队驰骋绿茵场,成绩显著。1976年24 岁就得到了非洲大陆的"金球奖"。
  1982年米拉率领喀麦隆队进入西班牙世界杯赛的决赛圈。1984年和1988年他两度率领喀麦隆队夺得非洲冠军杯。1988年米拉再次夺得非洲"金靴奖"。他在国外踢了10多年球,参加过600多场比赛,攻破对方城门300多次。
  1990年的世界杯赛前,在原定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22名喀麦隆队员中并没有米拉的名字,这也许是苏联籍教练尼波姆尼亚奇的疏忽。他可能认为米拉已经38岁了,已经过了参加世界杯的年龄。但喀麦隆的球迷不管这些,他们通过俱乐部向比亚总统反映了这一情况。当时喀麦隆队在非洲锦标赛中表现欠佳,球迷们希望米拉能够出山,为球队增加一点信心。比亚总统向主教练提出了要求,结果米拉随队到了亚平宁世界杯赛场上,为国家的荣誉冲锋陷阵。
  已经38岁的米拉在比赛中回报了总统的信任,由于年龄的原因,教练每次安排他打半场球,这为他提供了上佳的表演机会。第一场比赛喀麦隆队就把由马拉多纳率领的上届冠军阿根廷队斩于马下。第二场对罗马尼亚,由于喀队两名主力队员红牌在身,不能上场,实力受到影响。上半场罗马尼亚队占据优势,但喀麦隆队力保城门不失。下半场,主教练把米拉替换上场,希望他能发挥出"黑马"作用。第31分钟,喀麦隆队长传反击,米拉争顶后得球,单刀轻射空门得分。这是他第一次在世界杯赛场上入球,兴奋的米拉跑到角旗处向场外的球迷扭起了非洲舞。10分钟后,老米拉梅开二度,头锤建功,再添一分。喀麦隆队赢得了小组赛的第二场胜利,基本上取得了复赛权,在意大利刮起了黑旋风。米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复赛中,喀麦隆队与拥有金毛狮王巴尔德拉马、魔鬼终结者阿斯普里拉等球星的哥伦比亚队。米拉在下半场8分钟时上场,但由于对手重点防守他,他无计可施。90分钟内双方战成平局,加时赛时,米拉简直换了一个人。第105分钟时,米拉接到队友一个传球,长驱直入,避开哥伦比亚队的抢截,又跳过一名队员的横扫,迅速用左脚内侧打门,对方守门员伊基塔扑救不及,球应声入网。失球后,哥伦比亚队全线压上进攻,伊基塔也跑出禁区加入后卫防守,可惜伊基塔的脚法不好,米拉从他的脚下抢断成功,再次破门得分。喀麦隆进入了1/4决赛。
  喀麦隆在意大利世界赛场上赢得了非洲雄狮的美誉,老将米拉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对他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争进四强的决赛中,喀麦隆与英格兰对阵。上半场比赛中,英格兰队先下一城,暂时领先。下半时米拉再次替补上场,再度给人们带来了惊喜。第16分钟时,米拉得队友传球,插入禁区形成单刀赴会,迫使英格兰后卫在禁区内犯规并被判罚点球,比耶克主罚将比分扳平。随后米拉在禁区前中路得球,牵制住对方后卫,然后突然将球传给队友破门得分,喀麦隆队一度领先。米拉上佳的球技和超一流的抢攻意识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喀麦隆队后卫的大意,两次漏球,这场比赛喀麦隆最后以2∶3输了。但米拉的名字从此留在了世界杯的史册当中。在这届世界杯赛上,他位居意大利锋线杀手斯基拉奇、西德全才马特乌斯之后成为第三号杀手。
  喀麦隆队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赛上的杰出表现,与米拉在队中的核心作用密不可分。他在5场比赛中,上场149分钟,攻入4个球,平均每37分钟踢进一球。米拉成了喀麦隆的民族英雄。喀麦隆总统比亚还特别授予米拉"勇敢骑士团指挥官"称号。
  由于喀麦隆队在第十四届世界杯上的上乘表现,国际足联决定给非洲增加参加世界杯赛的名额。米拉为非洲赢得的荣誉是多方面的,他让世人再一次领略了非洲足球的魅力。非洲球员的柔韧性、爆发力、足球意识不亚于任何一个地方的球员。
  1994年在美国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杯赛上,罗杰·米拉再次出场,但毕竟年龄大了,他这次没有出色的表现。米拉出身贫寒,为人朴实、憨厚,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他自己早已经摆脱了贫困,但他心系贫困儿童,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被人们称为"利他主义者"。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No.45〖英格兰〗彼特·希尔顿
      彼特·希尔顿在世界足球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守门技术稳重,从不轻易出击。但只要对方的队员起脚射门,他就能快速做出反应,将球接住或者托出底线。
  希尔顿1949年9月18日生于莱切斯特,他从小就喜欢当足球守门员,认为当个守门员高击低挡接住对方射过来的球特别伟大。小时候他嫌自己的手臂长得不够长,经常把自己从家里楼梯的扶手往下倒挂,以为这样自己的双臂可以长得更长一些,从而成为绿茵场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把门将军。
  彼特·希尔顿最早加入的是莱切斯特伙计队,15岁那年他帮助该队夺得冠军。17岁,希尔顿就加入了莱切斯特城市队,成了全英格兰最年轻的守门员,也是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最年轻的选手。由于队里有大牌球星班克斯担任守门员,他只能作替补。这一年,世界杯在英格兰举办,希尔顿穿上了国字号球衣,由于班克斯作为第一主力出场,希尔顿没有上场的机会。
  1966年夺得世界杯冠军后,希尔顿回到俱乐部,但不愿再作替补,他向俱乐部提出要么班克斯离队,要么他自己走。当时邀请希尔顿加盟的俱乐部排成了队,他是一颗明日之星,前途看好。俱乐部考虑再三,结果将年龄稍大的班克斯请了出去。足球就是这么残酷。
  一生中,希尔顿共出场参赛1000多场,为国家队把守大门近30年。如果不是格林伍德担任国家队主教练时坚持让希尔顿与克莱门斯轮流担任场上守门员的话,他可能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希尔顿是一个非常严谨细致的人,他的训练方法与众不同,自成体系。他从来不允许自己马虎,每一个动作都追求完美。训练前他常把自己锁在屋子里,预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有一个球没守好,他会静下心来思索一会儿,站到门前从头再来,继续训练。严格训练的结果是他在正式比赛中很少出错。
  1974年以前希尔顿一直在莱切斯特城市队效力,但这支队整体实力不强,无力夺冠。在这样的球队只能埋没他的才华。他越来越不满意,虽然这里是自己的故乡,但他不能一直把自己锁在一个二流球队里。经多次交涉,俱乐部方面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斯托克队的一张支票,同意了希尔顿的转会。
  彼特·希尔顿的成名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1977年他转会到诺丁汉森林队。这个队整体实力不俗,队员和教练关系融洽,希尔顿的到来,使他们如虎添翼,第一个赛季他们就夺得了冠军。英格兰一位著名的足球专家说,希尔顿至少值15分。当时胜一场比赛才得两分。一个冠军球队一年也就得三四十分。可见希尔顿的作用有多大。
  彼特·希尔顿不满现状,后来又转会到温布尔登队和考文垂队,表现优异,成了英格兰无可争议的头号守门员。
  在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赛上,希尔顿把守的大门两度被马拉多纳洞穿。1990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杯赛上,希尔顿再次随国家队出征。已经40岁的他场上活动自如,身手依然矫健,是世界杯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守门员之一。这次世界杯赛后,希尔顿退出了足坛,改当管理人员。
  希尔顿担任了英格兰国家队的技术顾问,经常提供自己的建议。他对谢林汉姆和贝克汉姆等球星赞赏有加。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No.46〖法国〗雷诺德·科帕
      在法国足球史上,雷诺德·科帕属于绝对重量级的人物,他曾战胜传奇人物斯蒂法诺当选1958年的欧洲足球先生。
  科帕1931年生于法国西北部省份加来。由于他天资聪颖,他10岁的时候就拿到了踢球许可证。此后他在当地所有的少年足球队踢过球。1949年,18岁的科帕在教练康斯坦·迪森的鼓励下参加了球员选拔赛,获得第二名,进入昂热队。
  科帕先后在昂热队、朗斯体育队、法国国家队和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踢过球,技艺渐精。
  科帕踢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球挥洒自如。球在他的脚下就像魔术大师玩弄于手中的道具,任他摆布。他身材不高,只有1.68米,重心低,但也因此更敏捷。他转身速度快,脚下灵活,擅长以小巧灵活的盘带引诱对方几名防守队员同时围抢而又不让他们碰到球。比赛当中,他经常能吸引对方几名防守队员。有人认为他是出风头,卖弄个人技术,但他的教练却认为这是天才球员的独创,有助于打破对方的防守阵形,为其他队员进球创造机会。事实的确如此,科帕不仅具备场上队长的能力和气质,还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他能在运球的同时观察队友的跑位,在最合适的时候把球传给跑位最佳的队友。
  1955年3月在马德里,面对十几万名观众,法国队与西班牙队展开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友谊赛。科帕就像一个乐队指挥,他带球突破,分球助攻,为全队穿针引线。由于他的出色表现,法国队大败西班牙队。西班牙《每日快报》记者德蒙德·哈基特称他是"球场拿破仑"。
  科帕加入皇家马德里队时,传奇人物斯蒂法诺早已经是全队的核心,是当之无愧的队中灵魂。斯蒂法诺佩服科帕运起球来如入无人之境,不愧运球大师的美名。但他也嫉妒,因为一山容不下二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实际上这都是多虑。科帕从来都是全队的荣誉至上,他要争的是俱乐部的荣誉,而不是个人的。在场上,科帕总是尽量踢自己熟悉的右边位置,利用出色的运球技术甩掉对方的防守队员,把球传到中间,为斯蒂法诺或普斯卡什创造射门条件。
  在皇家马德里俱乐部踢球的日子是科帕表现水平最高的时期。当时西班牙刚从佛朗哥的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不久,每一场比赛都有上万名的观众到场。有世界超级球星加盟的皇马队成了最受欢迎的球队,每当有皇马队的比赛,体育场内肯定座无虚席。每次教练排兵布阵都会让斯蒂法诺挂帅,把科帕安排在后面。但科帕从无怨言。虽然他在法国的朗斯队也是个领军人物,但在皇马他只能屈居第二。他既不是前锋,也不是中场,只是一个提供"炮弹"的助攻手。他本可以作一个更优秀的得分手,但他深谙球场纪律,熟知教练意图,他默默地执行着教练交给他的任务,与斯特法诺和普斯卡什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绝妙进攻。他在西班牙赢得了爱戴和尊重。
  1958年6月,科帕随法国国家队到瑞典参加世界杯赛。在这次杯赛上,科帕与年轻的队友们合作,杀入半决赛。在半决赛当中,法国队输给了拥有少年贝利的巴西队。但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以6∶3战胜西德队,夺得季军。
  世界杯赛归来,科帕获得了世界足球先生和欧洲足球先生两项桂冠。他走在了斯蒂法诺的前面,这位传奇人物很眼红:"科帕根本不配当欧洲足球先生,到时我会对此做出解释……"科帕终于按捺不住,以牙还牙:"不过他应该尽快做出解释。我们俩曾一道为皇马赢得过胜利,不同的是,在瑞典世界杯赛上,我随法国队夺得季军,而他却没参赛。"
  科帕在皇马踢了3个赛季,夺得过欧洲冠军杯冠军、西班牙联赛冠军,而且在联赛中只输过一场。
  科帕还是一个仗义执言的人,他对球员的福利得不到保障感到气愤。1963年7月4日,他在《法国周日》杂志上发表题为"法国足球运动员是奴隶"的署名文章,为球员与球队签的有期合同辩护。这篇文章成了足协与球员签订劳资协议的动因。
  科帕于1970年11月30日被授予法国骑士荣誉勋章,表彰他为法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No.47〖法国〗齐达内
      齐达内是当今世界最出色的中场之一,人称普拉蒂尼二世。2000年底,因在欧锦赛上的出色表现当选为年度世界足球先生,从而使他继1998年之后再次获得这一荣誉。
  齐达内于1972年6月23日出生于法国的马赛。他性格内向,为人憨厚,但一旦出现在足球场上就会生龙活虎,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虽然1998~1999赛季齐达内效力的尤文图斯队在联盟杯中不敌西班牙塞尔塔队,在2000年的冠军杯小组赛中表现得也不如人意,齐达内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他带领法国国家队在欧锦赛上夺得冠军的表现却可圈可点,他当之无愧。
  齐达内司职前卫,是一位既可插上进攻射门又能退守后场阻挡对方进攻的优秀队员。他头脑冷静,视野开阔,脚法细腻。比赛中齐达内穿针引线胜似闲庭信步,组织防守固若金汤,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场大将。
  齐达内的父辈移民法国,由于生活环境并不富裕,他从小养成了脚踏实地的生活作风,缺少法国人的浪漫。但他作风顽强,能运用他的技术和个人魅力控制场上局势。他的突破、传球、射门和任意球技术堪称一流,但他谦虚,从不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没有不可一世的狂劲。他在场上是球队的灵魂,他的一招一式都影响着队友的情绪和技术发挥。在欧锦赛上,他以无往不胜的气概带领法国队在半决赛中灭了葡萄牙,又在决赛中胜了意大利。在对意大利的决赛中,由于连续比赛,齐达内体力不支,但他咬紧牙关,拼到最后一分钟。在最后关头替换上场的两位小将在他这种精神的鼓舞下,积极进攻,抓住破门机会,战胜了意大利队,夺得冠军。
  齐达内参加的首场国际比赛是1994年8月17日法国队对捷克队,结果双方以2∶2踢平。1992年转会到波尔多之前,他在戛纳踢球,小有名气。在波尔多队,他协助该队闯进1996年欧洲联盟杯决赛,并从此受到了欧洲足坛的关注。
  齐达内在1996年欧洲杯上表现不俗,率队冲进半决赛,但不幸的是在点球大战中不敌捷克。齐达内转会到意大利王牌俱乐部尤文图斯队后,以其无可挑剔的球技和人品成为全队的灵魂人物,是1996~1997赛季和1997~1998赛季连续夺得联赛冠军的主要功臣。
  1998年法国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决赛是齐达内展示足球才华的良机。法国人卧薪尝胆苦练多年,立志要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夺取世界杯。在主教练雅凯的指导下,全队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最佳状态。齐达内率队过关斩将,杀入决赛,与巴西队争夺冠军。由于巴西队赛前夺冠呼声很高,志在第五次夺得冠,齐达内和队友一上场先以防守反击为主。当看到"外星人"罗纳尔多状态欠佳,巴西队攻势不强时,他便率队加强进攻,并利用头球两次攻破巴西队的大门,以3∶0大胜对手,夺得大力神杯。赛后主教练雅凯对齐达内的表现赞不绝口。
  世界杯赛后,齐达内状态略有下降,一直到了2000年欧洲杯上才重新找回了1998年世界杯夺冠时的感觉。
  尽管齐达内是独步当今足坛的人物,但他认为自己的巅峰时期尚未到来。"已经成熟起来,"他说,"但我希望我最好的几年还在前面,尽管我知道这很困难。除非我们在日本再度成为世界冠军,为什么不呢?它将很难,但并非不可能。"他在为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准备着。
  齐达内计划2002年世界杯之后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有可能在2005年退役。"我想我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的岁月不多了,"他说,"如果不是5年,将是两年或3年,但当我33岁时你不会再在球场上见到我,这是肯定的。"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No.48〖英格兰〗鲍比·摩尔
      鲍比·摩尔是英国足球历史上最有名的国家队队长,带领国家队赢得过1966年的世界杯冠军。
  1941年4月12日,鲍比·摩尔出生于英格兰的巴京。少年时代他在伦敦东区的学校操场上踢球时被球探发现,被举荐进了西汉姆联队。
  1958年9月,由于队友马尔科姆·阿里森患了肺炎,鲍比·摩尔第一次代表西汉姆联队出场,迎战曼联队。他身穿6号球衣,在场上积极奔跑,为队友创造机会,得到了教练和队友的好评。
  鲍比·摩尔的巅峰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英格兰队主教练拉姆齐坚持"4-4-2"打法,东征西战,势不可挡。鲍比·摩尔、赫斯特和皮尔斯的3人组合构成了全队的核心,是教练手下的一张王牌。
  西汉姆联队以打法先进闻名,队中技术最好的是鲍比·摩尔。他不是力量型的,更不是速度型的,他靠的是技术。他的带球过人技术炉火纯青,盘带过人如入无人之境。摩尔的左脚功夫不如右脚,盘带时经常由左脚先触球,突然拨到右脚,趁对方松懈之时大步流星地趟过去,直奔对方禁区。任凭对方后卫离他多近,他都会找出空档,骗过后卫。
  1966年,世界杯赛在英格兰本土举行。鲍比·摩尔与队友一起冲锋陷阵,一口气杀入决赛。7月30日,英格兰队和西德队在温布利大球场进行决赛,争夺雷米特杯。英格兰队穿着人们并不熟悉的红上衣非常自信地登场,与西德队展开了撕杀。90分钟的比赛双方踢成2∶2。加时赛前,教练拉姆齐把队员们召集到一起,鼓励队员们说:"你们肯定能赢,看一看德国队,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都躺在草地上作按摩,你们比他们强,他们在加时赛里比不过你们。"他的一席话让全体队员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们听了教练的话,最后以4∶2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西德队。
  温布利球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也成了英格兰足球不败的象征。
  那是个雨天。颁奖仪式上,鲍比·摩尔走到领奖台前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双手沾满了泥巴和草叶,还有两步就走到女王面前的时候,他羞涩地低下头,在旁边的桌布上擦了擦手。人们笑了,女王也笑了。
  主教练拉姆齐对鲍比·摩尔非常感激。"我的队长,我的领袖,我的左膀右臂,"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称鲍比·摩尔,"他是全队的灵魂,头脑冷静,传球准确,我完全信赖他。他是最专业的一个球员,是我遇到过的最佳球员。没有他英格兰队很难夺冠。"
  面对教练的夸奖,摩尔却十分谦虚,他强调的是教练的战术对头和队友们的集体努力。"我们不只是一个球队。我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为英格兰赢得荣誉的决心使我们团结在一起。"
  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上,拉姆齐再次带领鲍比·摩尔等人出征,他们发誓要捍卫自己的荣誉。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波哥大,哥伦比亚警方指控鲍比·摩尔从饭店的一个珠宝店里偷了一个镶有宝石的金手镯,他被警察逮捕并被投进了监狱。消息传出后,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审讯期间,鲍比·摩尔坚持自己是清白的,坚决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格。他被扣留了4天,接受了4小时的法庭审讯。在足协官员的介入下,鲍比·摩尔获释,前往墨西哥与他的队友们一起参赛。但并没有人为他洗刷清白,他还要在赛后继续接受调查。他的脑子里怎么也挥不去这次意外遭遇的阴影,昔日的中场英雄风采全无。
  在这届世界杯赛上,摩尔踢得最好的一场球是与巴西队的对阵。在炎炎烈日之下,他率领全队与贝利领衔的巴西队对攻。他特别珍惜与贝利的这场比赛,他和队友们非常尊重贝利,决不使用危险的铲球动作,双方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公平竞争。但贝利太强大了,巴西队最后以
  1∶0胜了英格兰队。贝利对英格兰队的绅士风度极为感激,赛后,他和鲍比·摩尔互换了球衣,并紧紧拥抱,全场的球迷疯狂地为他们鼓掌。当然,贝利给了摩尔以力量,处于逆境的摩尔也特别感激贝利。
  1976年鲍比参加了最后一次国际比赛后退役。他在牛津等俱乐部也作过管理工作,但都不太成功。球迷们不理解,一个曾经在绿茵场上驰骋多年的老将为什么不能在管理上一展身手。
  1986年摩尔患了严重的心脏病,1991年又得了癌症。虽然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但没能取胜。1993年2月24日病逝,享年51岁。
  贝肯鲍尔是鲍比·摩尔1966年世界杯时的手下败将,这位足球皇帝对摩尔非常敬仰,称他是"我的足球偶像。我尊重他。我很自豪曾有机会与他同场踢过球"。
  球王贝利称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防守队员之一,也是最伟大的球员。他在1970年世界杯上与我交换的球衣是我的无价之宝。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球员和绅士。"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No.49〖保加利亚〗斯托伊奇科夫
      1994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杯赛上,斯托伊奇科夫带领保加利亚队首次打入四强。他一人独进6球,当选为该届杯赛的最佳射手,年底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
  1966年2月8日斯托伊奇科夫出生于保加利亚的普洛夫迪夫,父亲是保加利亚国防部的一名官员。出身在军人之家,使他从小养成了耿直的性格;一方面严于律己,另一方面又受不得半点委曲。
  斯托伊奇科夫小时候就有与众不同的控球和射门能力,可以在防守队员面前自如地带球过人。19岁时因在保加利亚杯决赛中打架而被禁赛,并被"流放"到土耳其的哈曼利哈布罗斯队,经受了最初的考验。
  1984年斯托伊奇科夫回到国内,加盟索菲亚陆军俱乐部队,开始走上球星之路。他在保加利亚国内赛场独一无二的球技引起了国外大牌俱乐部的注意,许多球队邀请他加盟。1990年,在巴塞罗那队主教练克鲁伊夫的盛情邀请下,斯托伊奇科夫以400万美元的身价加盟巴塞罗那俱乐部。当时巴塞罗那队有科曼、哈吉、罗马里奥等著名球星,这些人球艺精,当然脾气也大。克鲁伊夫想找一个既有攻击能力又善于在两翼活动的球员,他看中了斯托伊奇科夫,因为这个重任非他莫属。在克鲁伊夫指导下,斯托伊奇科夫的球技突飞猛进,同时他对比赛纪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斯托伊奇科夫和队友组成的"梦之队"在西班牙赛场上所向披靡,1991、1992、1993、1994年连续4年获得西班牙甲级联赛冠军,称霸西班牙足坛。并于1991和1992年获得西班牙超级杯赛冠军,1992年夺得欧洲冠军杯赛冠军,1994年夺得欧洲冠军杯赛亚军。虽然克鲁伊夫在足球界得到普遍的尊敬,并对斯托伊奇科夫有知遇之恩,但两人个性都很强。斯托伊奇科夫看不惯克鲁伊夫的教练方式,最后斯托伊奇科夫只好卷铺盖走人。1995年,斯托伊奇科夫转会到意大利帕尔马队。一年后他回到巴塞罗那,在新任主教练罗布森的指导下继续为巴塞罗那队效力。此后,他为该队夺得西班牙杯赛冠军和欧洲优胜者杯赛冠军。
  斯托伊奇科夫在巴塞罗那的好时光因他与新任主教练范加尔的不和而结束,1998年,他离开了巴塞罗那。这一年,他32岁。
  为了参加法国举行的世界杯,保加利亚国家队再次请斯托伊奇科夫出山。此前因为官方不同意让赫里斯托·博内夫出任国家队主教练,他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拒绝代表国家队参赛。在法国世界杯赛上,虽然他的大赛经验更加丰富了,但毕竟年龄不饶人,他和保加利亚队都没能像4年前那样发挥出色。
  斯托伊奇科夫身高1.78米,主要司职前锋。在保加利亚球迷的心目中,他就是"上帝",但在世界足坛他却以火爆的脾气和出色的球技而闻名遐迩。
  在绿茵场上他的活动范围大,射门力量强劲,能在对方后卫的夹击中轻松突破,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身价最高的5名球员之一。斯托伊奇科夫身躯健壮,速度惊人,头上和脚下功夫都堪称一流。变速能力出众,抢点意识和临门一脚具有毁灭性的威力。尤其是他的左脚,能射出力量极大,准确性很高的旋转球,素有"金左脚"之称。任意球也是一绝。然而,斯托伊奇科夫也是一位有争议的球员,他脾气暴躁,爱发牢骚,爱斗气,经常被红牌罚下,也曾被保加利亚足协"终身禁赛",有足坛"坏小子"、"狂人"、"霹雳火"之称。
  像马特乌斯一样,斯托伊奇科夫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退出了欧洲赛场,转会美国,延续着自己的足球生命。2000年底他决定与美国职业大联盟芝加哥火焰队续约两年,放弃了回欧洲赛场的机会。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0: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No.50〖荷兰〗路德·古利特
      1962年9月1日,路德·古利特生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区的哈勒姆。父亲是苏里南人,母亲是荷兰人。他继承了父亲的肤色和母亲的灵巧,是20世纪80年代荷兰足球舞台上的标杆式人物。
  古利特9岁开始踢球,是学校足球队的前锋,由于他个子高,常常用头球攻门,所以同学们 戏称他是"狮子头"。当克鲁伊夫在第十届世界杯赛上大展雄姿的时候,古利特坐在电视机前看得如痴如醉,12岁的古利特突然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他16岁加入阿贾克斯青年队,第二年就转入一队;18岁又转入阿勒姆队;20岁转入费耶诺德队,帮助该队夺得联赛亚军,并在欧洲联盟杯赛上打入四强。古利特从此为世人注目。
  1983年36岁的克鲁伊夫加盟费耶诺德队,他炉火纯青的球技以及足球大师的素质和意识给古利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克鲁伊夫同队踢球,古利特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他的球艺进步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1985年23岁的古利特转会埃因霍温队,开始腾飞。他司职自由中卫,动作灵活,速度奇快,传球准确,头球攻门威力大。更让人叫绝的是他组织能力强,视野开阔,活动范围大,他的步伐之大是罕见的,带球过人的能力是很少有人能比的。
  他曾以27粒入球夺得荷兰联赛的最佳射手称号,是继克鲁伊夫之后的又一个全攻全守型的足球巨星。
  克鲁伊夫改任阿贾克斯队主教练后,范·巴斯腾是他手下的一张王牌,意欲称霸荷兰足坛。但古利特领衔的埃因霍温队并不示弱,在1985~1987年两队交锋6次,埃因霍温队取得5胜1平的成绩。埃因霍温队3次蝉联荷兰联赛冠军,古利特功不可没,他因此连续3次被评为荷兰最佳足球运动员。
  1987年3月21日,古利特以850万美元的身价转会AC米兰队。后来与从阿贾克斯转会去的同胞范·巴斯腾和里杰卡尔德组成了"三剑客",司职3条线上的要害位置,在意大利足坛上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
  需要说明的是,巴斯腾是在1988年欧洲锦标赛上一战成名的,而里杰卡尔德加盟AC米兰队之前还是个无名之辈,3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利特。
  当时在亚平宁半岛上最风光的是马拉多纳,他和卡雷卡等人合作将名不见经传的那不勒斯队带入了一流球队。马拉多纳挟墨西哥世界杯赛夺冠的余威,发誓要再夺意甲联赛的第一。初登亚平宁赛场的古利特率AC米兰东征西战,一路凯歌高奏,气势不让马拉多纳。如果说马拉多纳的出现结束了普拉蒂尼时代的话,那么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的终结者是古利特。
  两强相争各不相让,上演了足球史上的经典之作。
  1988年1月3日,两队正式交锋。AC米兰队主场迎战那不勒斯队。开赛后不久,马拉多纳就利用个人突破,妙传中路接应的卡雷卡,两人巧妙合作攻入一球,给AC米兰队来了个下马威。古利特并不气馁,他让多纳多尼和科隆多保持好与自己的距离。第18分钟,古利特接队长巴雷西30米开外的一脚妙传,突然转身摆脱对方的防守队员,迈开他标志性的大步突入禁区,面对蜂拥而至的防守队员他从容起脚,皮球像一发炮弹一样飞向远端的门柱,快马杀到的队友科隆多接球打门,将比分扳平。球迷们是懂行的,他们高声呼唤着古利特的名字。处于巅峰状态的马拉多纳咽不下这口气,他与卡雷卡等人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但AC米兰队在队长巴雷西的指挥下稳固防守,伺机反攻。古利特以其精妙的传球,频频组织反攻。第23分钟,队友维尔迪斯再下一城,AC米兰以2∶1领先结束上半场的比赛。下半场易地再战,古利特和队友再接再厉,连进两球,以4∶1的比分取胜。其中第三个球是古利特打入的。当时那不勒斯队中场队员拿球,想把球传给马拉多纳或卡雷卡,可惜慢了半拍,被古利特抢走,单骑直奔对方大门,那不勒斯3名后卫不顾一切地阻拦古利特都被他巧妙地摆脱掉,然后起脚打门,球进了。
  5月1日,AC米兰队作客那不勒斯,这场比赛实际上是球王之争,是马拉多纳与古利特之间的较量。整场比赛自始至终充满了火药味。巴雷西曾形容这场比赛"是一场黑暗中的地狱决斗"。马拉多纳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先以2∶0领先,但最终被古利特以3∶2反胜。赛后马拉多纳无可奈何地感叹说:"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去踢球,并一度以2∶0领先,但最终的结果令人失望。我们不仅失去了一次比赛的胜利,还失去了一个赛季的努力。"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AC米兰队成了欧洲赛场上的孤独霸主。1989年三剑客组成后的第一年,AC米兰队就战胜了欧洲冠军杯上的所有对手,轻松将奖杯抱入怀中。在半决赛中,以5∶0的悬殊比分将劲敌皇家马德里队赶出决赛圈。在决赛当中,又干净利落地以4∶0将布加勒斯特星队斩于马下。AC米兰所向无敌,贝鲁斯科尼王朝辉煌无比,古利特名扬五洲,"荷兰三剑客"处于巅峰时期。
  古利特为荷兰国家队效力不多,其中最突出的成绩是1988年夺得欧洲冠军杯。由于种种原因,他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赛上发挥并不理想。1992年欧洲锦标赛上,荷兰队有些轻敌,在半决赛中意外负于丹麦队,失去了卫冕机会。这次比赛被公认为是"荷兰三剑客"时代的终结。
  古利特多才多艺,是一个音乐迷。他自己创作的歌曲曾畅销一时。业余时间,他听音乐读书,严于律己,没有绯闻。





[ 本帖最后由 simbanole 于 2007-12-21 2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4-28 14:16 , Processed in 0.299221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