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作品:
《魂断威尼斯》 Morte a Venezia
意大利╱1971╱彩色╱维斯康堤
《发条桔子》 A Clockwork Orange
美国╱1972╱彩色╱史丹利.库伯力克
《教父》 The Godfather
美国╱1972╱彩色╱法兰西斯.柯波拉
《哭泣与耳语》 Criset Chuchotements
瑞典╱1973╱彩色╱英格玛.柏格曼
《日以作夜》 Day for Night
法国╱1973╱彩色╱楚浮
《大白鲨》 Jaws
美国╱1975╱彩色╱史蒂芬.史匹柏
《贾斯柏荷西之谜》 The Enugma of Kaspar Hauser
西德╱1975╱彩色╱温纳.荷索
《安妮霍尔》 Annie Hall
美国╱1977╱彩色╱伍迪.艾伦
《星际大战》 Star Wars
美国╱1977╱彩色╱乔治.卢卡斯
片中大量运用计算机特效,票房上成功开启好莱坞拍摄科幻片的风潮。
《爵士春秋》 All the Jazz
美国╱1980╱彩色╱鲍伯.佛西
歌舞电影类型的新思考。 1981~1990 ● 80年代新的非洲导演零星出现,新导演得到国际资金在家乡以极低的成本拍摄充满地域性
的电影,而后在欧美市场上作小规模的发行。最具知名度的是屋德瑞古,作品有《阿婆》。
重要作品:
《芳名卡门》 Prenom,Carmen
法国╱1983╱彩色╱高达
《最后决战》 The Final Combat
法国╱1983╱黑白╱卢贝松
叙述未来文明毁灭后,人类为水、食物与性的荒谬战争,全片完全没有对白。是法国新浪潮
之后另一波新电影运动的滥觞。但是这一波运动较无法维持其独特电影语言,发展到后期多
与商业电影结合。卢贝松即为此一运动的重要导演之一。
《芬妮与亚历山大》 Fanny and Alexander
瑞典╱1983╱彩色╱柏格曼
为瑞典电影大师柏格曼半自传的电影,同时亦是他的封山之作。
《爸爸出差时》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
南斯拉夫╱1985╱彩色╱库斯杜力卡
《一加二的故事》 A Zed and Tow Noughts
英国╱1985╱彩色╱彼得.格林纳威
《牺牲》 Le sacrifice
瑞、德合作╱1986╱彩色╱塔可夫斯基
是俄国流亡导演塔可夫斯基名作。
《官方说法》 The Official Story
阿根廷╱1986╱彩色╱
《浮世绘》 Caravagin
英国╱1986╱彩色╱德瑞克.贾曼
《雨人》 Rain Man
美国╱1988╱彩色╱巴瑞.李文森
得到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金像奖,代表好莱坞平庸主义的再度兴起。同时达斯汀.霍夫曼
因表现出色,获得最佳男主角奖,肯定他在表演上的成就。
《性、谎言、录像带》 Sex,Lies and Videotape
美国╱1989╱彩色╱史蒂芬.索德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