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8|回复: 0

[03/24]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施琅收复台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4 1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黄梧 “剿灭郑逆五策”的实施
郑成功主力大军退入台湾后,清朝采纳黄梧的“剿灭郑逆五策”,驱迫山东、江、浙、闽、粤五省沿海数千里的居民一律从海岸后撤数十里,全部实行迁界,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凡立界之处,陆地则筑墩台,溪河则树椿栅,官兵时刻巡查瞭望,寸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截断大陆对台湾以及金、厦诸岛的一切物资接济。为了散除郑成功的党羽,清朝还大量印刷招降的谕旨,密送与诸岛和台湾的郑氏部属,加强政治瓦解攻势。
2.极度困境中的郑成功
清朝一系列经济封锁和政治瓦解措施,使台湾金厦诸岛的郑氏官兵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和不安之中。留守闽粤近海各岛的郑氏官兵开始发生动摇。
先是,当初郑成功在厦门研究进军台湾时,其手下的重要将领吴豪就曾坚决反对,其他将领也都不很愿意,表示支持的只有杨朝栋一人。舟师齐集料罗湾即将启航之际,“官兵多以过洋为难”,有很多将士逃跑。南明遗老们谴责郑成功渡海是对明室的不忠。张煌言听说郑成功大军出发,立派门客罗子迂往澎湖军前劝阻,认为郑成功“是纵偷安一时,必贻讥千古”。
郑成功到台以湾后一则粮食奇缺,全军一日二餐;二则荷军炮火猛烈,郑军伤亡很大,常有士兵逃亡;三则郑成功严令留守沿海各岛将领迁眷入台,郑泰等均贪恋金、厦两岛的通洋巨利和舒适生活,一再迁延不行,后来甚至不发一船至台湾,致使海上信息隔绝。所有这些,都使郑成功变得更加焦躁和恼怒。
郑成功这时的对策就是实行严刑峻法,动不动就杀人。吴豪在进入台湾不久首先被杀,承天府首任知府杨朝栋因以小斗散粮,全家被杀。万年县首任知县祝敬本本人被杀,家属发配。在恢复台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何斌也被杀。“于是人心惶惧,诸将解体”。
很快,总兵官林俊奇等将官61员和兵士1300余名投降了清朝。接着,留守铜山的蔡禄、郭义又率将官108员、兵四千四百名及其家口万余渡海降清。由于郑成功处理失当,跟随郑成功父子镇守南澳20余年的大将陈豹也投降了清朝。
与此同时,清廷又于1661年冬将郑芝龙及其子世恩、世荫并在京亲属十一人斩于菜市口。郑成功得到凶信,擗踊痛哭,自此“中夜悲泣,居常郁悒”。他又听说清朝将福建郑氏祖坟全部挖毁,更加恨得咬牙切齿。每与诸将谈起五省迁海的事,便叹息不已说:“吾欲留此数茎发,累及桑梓人民!”
3.郑成功的去世
1662年6月,38岁的郑成功因为与自己远在厦门的儿子郑经怄气病死在台湾。
先是,郑成功入台时,留二十岁的长子郑经在郑泰等人辅佐下坚守金、厦诸岛。郑经待人谦恭,好学善射,但严毅果敢不如乃父。郑经的妻子是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夫妻感情很不谐和。郑经与郑成功四弟的乳母陈氏私通,亲如佳偶,并且于1661年生下一子,诡报侍妾所生。郑成功大喜,颁赏台湾及留守金、厦诸将士。唐显悦写信给郑成功揭穿隐秘,批评郑成功治家不正,安能治国!郑成功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齐家、治国一向严明,一看此信顿时气塞胸膛,立差黄毓到金门,命郑泰将郑经、陈氏、小儿及董氏一并斩首。郑泰认为董夫人和郑经不可杀,只杀了陈氏及小儿复命。郑成功不允,又解佩剑交黄毓再至金门。可郑泰仍不执行,而且把黄毓送交郑经予以监禁。郑成功见金、厦诸将拒命,气得暴跳如雷。
1662年初夏,永历政权的兵部司务林英从云南逃至台湾见郑成功,说永历帝被缅人执送吴三桂,已经被害。君主被杀,父亲被害,儿子拥兵背叛,自己的面前重重困难,加以清军的严重威胁,在这一切袭扰下,郑成功心境悲怆,哀愤满怀,他终于病倒了。
这个时候,部下黄安对他说,世子与乳母之事也许是清朝阴谋捏造买通唐显悦写信激怒藩主,父子相残,自行消亡。郑成功觉得似乎也有可能,悔恨交加,激动得狂奔疾呼,不能自抑。
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将永历帝所赐延平王的衣冠穿戴整齐,请出《明太祖祖训》,行礼毕,坐胡床,命左右进酒,每翻阅一帙,辄饮一杯,至第三帙,长叹道:“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顿足拊膺,大叫而死。时年三十八岁。
4.郑经割据台湾自立
郑成功去世后,其五弟郑袭想乘机继承郑成功的王位。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迅速到达金门,以陈永华为咨议,参军冯锡范为侍卫,率领大军回师台湾与亲叔叔郑袭大打了一仗。结果,郑袭的军队溃败,好在郑经没有杀掉郑袭。郑经割据台湾自立的时代到来。
郑成功去世,郑经割据台湾自立,这给了大清王朝的康熙皇帝一个很好的时机——收复台湾的大好时机!
这个大好时机,不但康熙皇帝非常清楚,就连郑成功的旧部也非常清楚——他们中的很多人纷纷选择在这个时候投降大清王朝。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的仇人施琅向康熙皇帝建议,派兵“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康熙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将会何去何从呢?
二、清朝政府对台策的变化
1.康熙皇帝的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
就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的对台政策之所以仍然继续坚持以往的对台政策——以抚为主——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也就是招安)。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时候,康熙皇帝的对台政策之所以非得要坚持以抚为主,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
第一、自顾不暇,无力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清军入关后,面临着很多麻烦:诸如内部的鳌拜集团专权,外部的南明残余势力、大顺大西残余势力和割据南方的三藩势力等等,致使一时之间自顾不暇,无力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双方的海军实力对比。正如《康熙王朝》中所说的那样,大清王朝的军队是陆军强大而水师薄弱。在清朝政府陆续消灭上述三股势力(南明残余势力、大顺大西残余势力和割据南方的三藩势力)、最终完成了大陆统一的过程中,手下的八旗兵和绿营兵也越来越强大起来;而这期间,清朝政府由于忙于大陆的统一战争,没有时间和精力建立水师。在完成大陆统一之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则是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水师也仍然不能提上议事日程。更为重要的是,从台湾郑氏集团脱离而来的投诚者,也暂时得不到清朝政府的信任!
第三、台湾郑氏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为康熙皇帝坚守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提供了便利条件。恰恰是因为台湾内部的动荡为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一个机会,因为你们内部动荡以后,我很有可能就要等待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情况的到来。
第四、康熙皇帝的几次武力攻台失败,也更加促使康熙皇帝进一步坚守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康熙皇帝的这几次武力攻台失败,都和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施琅!
2.施琅两次跨海征台未果
前面我们说到,就在郑成功去世、郑经割据台湾自立、郑成功的旧部纷纷投降大清王朝的时候,郑成功的仇人施琅向康熙皇帝建议,派兵“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使“四海归一”!
其实,就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年轻的康熙皇帝,他也曾经一度动摇了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改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663年,康熙皇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跨海征台,结果施琅没有成功。
1664年,施琅再度建议率兵“进攻澎湖,直捣台湾”,康熙皇帝也于1665年封施琅为靖海将军,命其再度跨海征台,结果施琅又没有成功。
康熙皇帝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能够见到效果么?台湾方面的郑经能接受么?
3.一波三折的和平谈判
前面,我们说过,长期以来,康熙皇帝一直坚持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问题在于,这种以抚为主的对台政策,台湾方面的郑经将会对此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呢?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有个镜头,是说大学士明珠曾经赴台湾进行谈判。历史上能否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明珠本人没有亲自前往!
对在台湾经营多年的郑氏后裔,清廷的本意力主和平统一。从1662年起,清廷与郑氏政权进行了持续22年、多达九次的谈判。其间几多波折,但无结果。
在这多达九次的谈判中,最为著名的有三次,其中,两次与明珠有关!
一次是1667年。这次与明珠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一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拒绝清朝的招抚。
另一次1669年。这次与明珠有很大关系:这一年,康熙皇帝亲政。受康熙皇帝派遣,邢部尚书明珠前往福建主持对于台湾的和议工作。明珠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联合,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第三次是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后诸子争位,郑氏家族内部矛盾激化。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福建总督姚启圣上书力主乘胜收复台湾。康熙采纳大学士明珠的意见,决定对台湾郑氏先行招抚,若招抚不成再用武力。当时郑氏政权已无恢复明室的可能,只想保住在台湾割据的局面。他们在与清朝的谈判中,多次要求“不剃发”,“世守台湾”。康熙皇帝在遣使与郑氏代表谈判中许诺,如郑氏归顺清朝,则可“保境息民”,仍在台湾居住,但郑氏必须成为清朝臣民,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方面显然对此没有兴趣。谈判再度破裂。
耐心等待多年均无结果之后,忍无可忍的康熙皇帝应该何去何从呢?
4.武力攻台条件的具备
到后来呢,康熙皇帝终于具备了武力攻台的条件:
第一、清朝建立了水师,有了自己的海上部队,而且康熙皇帝手下的海军完全超越了台湾方面的实力;第二、智擒了鳌拜,内政统一了,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第三、平定了三藩,祖国大陆得到了统一;第四、台湾方面的郑经在1681年病死了,台湾开始了新的一轮混乱。
至此,康熙皇帝终于能够腾出精力来武力对付台湾了。
问题在于,武力对付台湾,需要一个得心应手的将领!康熙皇帝会再度起用曾经两次战败的降将施琅么?
5.康熙皇帝对施琅态度的变化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康熙皇帝可是非常信任施琅的!但是康熙手下的一些满洲大臣就不太相信施琅了!历史真的是这么一回事么?
不完全是这样!其实,康熙皇帝一开始也不相信施琅!满朝的文武大臣也大部分不相信施琅!
尤其是在施琅两次征战台湾失败之后,在群臣的弹劾下,对施琅非常生气的康熙皇帝下令:免去施琅的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改授内大臣。从此以后,两次归顺降大清王朝、又两次跨海征台失败的施琅更加得不到康熙君臣的信任。在内大臣任上,施琅一等就是13年。
只是有人以全家百十来口人的身家性命担保,康熙皇帝才暂且相信施琅、把攻占台湾的任务全权教给施琅的!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的姚启圣!
三、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恩怨怨
1.施琅的恩人姚启圣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推荐施琅的是姚启圣!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康熙王朝》关于姚启圣的描写却是错误百出!最为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姚启圣不是顺治皇帝时期开始做官的。顺治皇帝也不可能有个什么永不录用姚启圣的圣旨可以供康熙皇帝烧掉!姚启圣在1663年——也就是康熙2年才考中进士,之后开始担任广东香山县令,这是一个七品芝麻官。也就是说,顺治年间,姚启圣还是个读书的举子,不是政府官员!
第二、姚启圣不是“官越做越小”。1663年,姚启圣考中进士后开始担任广东香山县令;1667年姚启圣跃升为福建总督。前后才四年多一点的时间,从县令到总督,这能说是“官越做越小”么?
第三、康熙年间的“海禁”政策更不是姚启圣提出来的!清朝的“海禁”政策最早是在顺治年间就开始实行了(提出者是福建总督李玄泰),但是成效不大!康熙皇帝即位后,澄海公黄梧再度提出迁界“禁海”建议,为辅政四大臣接受之后立即颁布!那个时候姚启圣还没有当官呢!
第四、姚启圣为官的生涯中的确曾经有过被革职永不录用的记录,但是其原因却不是他看不起满人!1669年,姚启圣被康熙皇帝革职永不录用。原因既不是他追随鳌拜,也不是他看不起满人,而恰恰是他违背中央政策,“擅开海禁”!这一点与电视剧中的说法是完全相反的!
第五、姚启圣被康熙皇帝重新起用的原因既不是周培公的推荐,也不是他的心灵被康熙皇帝征服!被革职后的姚启圣在浙江沿海一带以经商为业。1773年,“三藩之乱”开始后,姚启圣变卖家产,召募壮兵,投赴康亲王杰书军前效力。姚启圣因功被再度起用为福建总督。
不过,施琅的确是姚启圣推荐的!经过姚启圣的多次力荐,并愿以家人百口担保,康熙皇帝才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这一点,电视剧没有写错!
但是施琅这个人,可不是的姚启圣弟子!
姚启圣在再度担任福建总督后,招抚了大量台湾郑氏集团的兵将降清,还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极力推荐,并愿以家人百口担保,康熙皇帝终于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而成为了攻台主帅!
不过,尽管姚启圣有恩于施琅,但是施琅可是一点都对不起推荐他的姚启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以德抱怨的施琅
姚启圣、施琅都以收复台湾为己任,作为建立盖世之功的绝好机会,这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征台日期的日益临近,总督、提督两人的矛盾也越加明显。
先是施琅以姚启圣不熟悉水性为由,屡次奏请由他一人率军“专征”,不需要总督同他并肩作战。这令姚启圣大感意外。
此后,两人在攻台时间、风向上更是相持不下。
为此,紫禁城里的康熙帝不得不频发谕旨,让两人和衷共济,共赴王事。
施琅在京师时,与大学士明珠友善。因此,施琅通过各种方法,采取明珠对他的支持。对平台的人事安排,康熙一向重视福建籍官员李光地的意见。当康熙征询李光地的意见时,李光地也明确表示支持自己的同乡施琅“专征”台湾。
1682年冬,经议政大臣会议,康熙正式下旨令施琅“专征”台湾。此时的姚启圣虽为失去亲征台湾的机会而痛心不已,但他仍以大局为重,督运粮饷,甚至将妻妾首饰捐出,以激励将士。
施琅以收复台湾,被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而姚启圣却受到不公正待遇。施琅几次密报姚启圣的“阴事”,当康熙的侍卫吴奇爵了解情况时,又得到姚的“一点阴私事”,因此姚启圣不断受到康熙的指责。收复台湾四个月后,姚启圣在极度的愤闷中疽发而亡。卒时已无任何积蓄,诸子只好卖田将他安葬。
四、施琅收复台湾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兵2万余人,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从今福建东山扬帆起程,锋芒直指台湾的战略前哨澎湖列岛。
1.施琅一举占领澎湖列岛
施琅出兵台湾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郑经死后,郑氏家族内部纷争不断,新继王位的郑克塽无力控制局面;由于农历六月间是台湾海峡飓风盛行之时,施琅前两次渡海攻台就因飓风半途而废,因此,台军主将刘国轩断定清军不会在此时冒险渡海,对清军的进攻毫无防备。
鉴于以往的教训,施琅把选择出兵的季节、时间、风向等条件作为一件大事,派专人查阅气候资料并进行了海情和风向、风力的实地观测。攻台之前,清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但在选择北风还是南风的风向出兵这个关键问题上,军内存在不同意见。施琅认为:台湾地区高温多雨,特别是在偏南风向下,风速和缓顺畅,因而有利于舟师横渡海峡。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就南风和北风对航海军事的影响优劣做了比较。他说:“乘夏至南风成信,当即进发捣巢。盖北风刚硬,骤发骤息,非常不准,难以预料;南风柔和,波浪颇恬,故用南风破贼,甚为稳当。”他的理由最终说服了康熙帝和其他将领。
施琅把平台的首选目标定在澎湖是有其原因的。台湾本岛地域狭窄,缺乏战略纵深,澎湖就成为其外围防御的惟一屏障。台军主帅刘国轩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将台军主力悉数摆在澎湖,并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在妈宫、风木匝尾、西屿头、牛心湾等要冲地点加筑炮城14座,沿海筑造高墙深沟20余里,安设铳炮,准备与清军决战。面对台军的严防死守,施琅采取了灵活的作战方针,将清军分为三路,以左右两翼牵制敌人,主力居中直捣敌阵船队。
7月9日,清军到达今澎湖望安岛。从10日起,清军向澎湖岛台军发起攻击。清水军迅速利用有利的西南风向条件,使用“五点梅花阵”,用多艘战船围攻台军一艘,集中兵力作战。“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清先锋蓝理率7船冲入台军中,共击沉、焚毁郑氏船只14艘,焚杀郑氏官兵2000余人。这时的刘国轩却把胜利希望完全寄托在飓风上,因而几次坐失了主动出击的良机。澎湖一战,清军先后焚毁、击沉和俘获台军大小船只近200艘,杀死台军将领、头目300余名,士兵12000余名,另有165员将领和4800名士兵倒戈投降。刘国轩只是仰仗地形熟悉,才从水浅礁险的吼门岛屿乘水涨风顺之时,带领31艘小船逃回台湾。此役,清军阵亡官兵329人,负伤1800余人,船只毫无损失。
2.台湾岛的归附
施琅一战定澎湖,歼灭了台军精锐部队,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氏败局已定,岛内人心大震。施琅获胜后并不急于继续进攻,而是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台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与此同时,施琅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使台湾百姓免去刀兵之灾。康熙帝也同意施琅的招抚政策。郑克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也愿意归顺。
7月31日,郑克塽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请降,要求仍居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施琅拒绝了他们的条件。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迎接,各乡社百姓亦沿途“壶浆迎师”,台湾终于实现了和平统一。9月17日,郑克塽等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缴纳了延平王等册印。10月3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从1662年上书请求收复台湾,至1683年统一台湾,前后共计20余年。
施琅到台湾后,果然不计前嫌,冷静处理国事与家仇的关系,不但没有诛杀一人,而且还到郑成功庙祭拜,肯定了郑成功开发台湾的贡献,与郑克塽等人“握手开诚,矢不宿怨”。他疏请减轻台民的赋税负担,妥善安置归降的郑氏官兵。
1683年中秋佳节,康熙皇帝召见了平台得胜归来的施琅,“解所御龙袍敕赐,亲制褒章嘉许”,并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并特准在澎湖大山屿妈宫城内及台南城内样仔林街建生祠,称为“施将军祠”。
        1684年5月,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立隶属福建的台湾府和凤山、台湾、诸罗三县。 1696年,施琅卒于住所,葬于福建惠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4 00:49 , Processed in 0.27806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