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ky30002001

[分享][04/17]银河英雄传说…Legend Of Galactic Heroes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盟军运输舰(Conveyance Ship)   运补舰是运送补舰的舰艇。输送舰舰身可存放大量补给物资,是艘能以舰队基本速度航行的舰队随伴型输送舰,现已成为同盟军输送部队的主力输送舰。不同性质的物资亦可由内部机舱进行交换,可妥善运送液态物资、粒状物资、一般物资等不同物资。没有武装,航速和机动力都极弱。所以如果被敌军突袭后方,这种舰根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通常只跟在舰队后方,在长期战斗中为前方部队进行补给。由于亚空间跳跃能力低,所以往往跟工作舰一起编配为后援补给部队。由于同盟军经常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作战也通常是在国内进行,补给线相对较短,所以在补给方面通常都有忽视的倾向。
  舰艇全长远比舰队旗舰级战舰长,超过2500m,质量亦与长度成正比。如以此巨舰为武器,对方所受震荡约与时空震动相若,所以出动时多采用手控密集队型,详细情况亦有特别规定。由于大部份舰艇都在亚姆力札会战中沈没了,因此在同盟政权末期时补给舰亦出现短绌,因此以陨石造成球型货柜来运输的情况经常出现。
部队上限
1000艘
驻留维持费
10/部队
巡航速度
104
兵工厂建设费
200/栋
防御前
50
基准建造数
4/艘/栋
25
飞弹配备数
400/艘
12
舰载艇搭载数
0/艘
占领效率
0
物资装载量
3500/1000艘
每日的物资消耗量
0/1000艘
光线炮
未搭载
门/艘
破坏力
/1000舰
飞弹
未搭载
门/艘
破坏力
/1000舰
 
同盟军突击登陆舰(Disembarking Ship)   突击登陆舰是同盟军陆战部队的舰艇。以笨重而行动缓慢,但可以直接进出大气层,是登陆战及冲进敌舰进行白刃战的必需兵种。   由于同盟军舰不同帝国军舰,并没有直接进出大气层的能力,故同盟军主力开发登陆艇的占领能力,而其占领效率亦远高于帝国的登陆艇,在同盟军有其一定的重要性。
部队上限
2000艘
驻留维持费
10/部队
巡航速度
104
兵工厂建设费
100/栋
防御前
10
基准建造数
10/艘/栋
5
飞弹配备数
0/艘
2
舰载艇搭载数
0/艘
占领效率
100
物资装载量
300/1000艘
每日的物资消耗量
30/1000艘
光线炮
未搭载
门/艘
破坏力
/1000舰
飞弹
未搭载
门/艘
破坏力
/1000舰
  同盟军战斗艇斯巴达尼恩Spartanian)   同盟军的单座式战斗艇,用于近距离格斗战。自770年初正式采用后,便开始大量生产。全长40m,全幅7m,全高13m,机背装备了连装激光机枪,机首亦装备了四门中子光束炮。光束炮可拆下来装上其他装备,原本型号装备的是实弹火药式机枪。机师要利用一张记录著其姓名、血型、指纹、声音、DNA型态、军藉号码、阶级等数据的ID卡,经计算机分析核实数据后,机师才能开动驾驶。头盔有二道密码与计算机直接联系,传达驾驶员脑电波,如果脑波与计算机记忆中的记录有异,头盔会发射低输出的高压电击,立即致人昏迷。机型较王尔古雷大,而且活动性较差,但火力较强,是舰队近距离战的必要武器。斯巴达尼恩会先收入航空母舰或战舰的储舰库中,到最接近战圈前线时出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盟军标准型战舰
 全长  624m
 全阔  65m
 全高  136.5m(包括天线部份)
 乘载人数 660人
 主要武备∶20cm舰首中子光束炮8门
  15cm荷电粒子光束炮22门
  12cm轨道炮6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2门
  激光机枪单装22门
  激光机枪连装10组20门
 搭载舰艇∶斯巴达尼恩12艘
  内火艇2艘
  负责担任同盟军宇宙舰队战斗力中枢的,就是这种标准型战舰。
  自宇宙历740年第一号舰进入宇宙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经过这五十年的不断改良和生产,据称现今出产数目高达二十万艘。加上建造工程进入自动化和省力化阶段,据专家估计,大约只需四至六个月便可以生产一艘,时间为一般舰队旗舰级舰艇生产期的三分之一。正好可以证明这种战舰一直在追求更合理的设计。
  战舰的装备亦渐次统一。主炮由初期的荷电粒子炮改为中子光束炮,射程伸延数倍。最近与分舰队旗舰所配置的火药管制装置之间结合,发展出在分旗舰指示下多艘舰艇同时向同一目标炮击的统合炮击系统,综合火力因得到独立舰艇的配合而大大充实。
  图为标准型战舰785年GV-H2生产型「尤里西斯」,该舰编入军队时隶属第八舰队第三十五小队。是艘参予了多次帝国领土进攻作战和亚姆立札星域会战仍能生还的幸运战舰。在亚姆立札星会域战中受损而被指为「卫生间坏掉的战舰」。其后因第八舰队瓦解而随剩馀兵力重新编入以伊谢尔伦为母港的第十三舰队,直至现在。
 
 
 同盟军标准型巡航舰
 全长  372m
 全阔  94.5m
 全高  74.4m
 乘载人数 393人
 主要武备∶12cm中子光束炮6门
  4cm轨道炮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8门
  硬装甲台2基
 搭载舰艇∶斯巴达尼恩3艘
  联络喷射机1艘
  要数同盟军最多的舰艇,就算是这一类了。
  巡航舰的建造工程和战舰一样,经过自动化后,所需时间只需两个月,不用说,政府所以将它们计为统一规格,是考虑到新造和维修时所需成本较低之故。
  武备以中口径中性光束炮为标准。舰身下半部备有乘载舰艇的发射设备,最多可容纳三艘斯巴达尼恩。此外舰艇外壁的硬装甲台可以随任务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兵器(图中的舰艇并未装备)。 
 
 瑞达级新型巡航舰
  同盟军最精锐的巡航舰。前方伸延部份形成的优美舰形是为了避开敌方炮击能力而设计的。连一直以来防御营幕亦无法防守的实弹直击也可以透过急速驶离航道而避开。有传这设计也是因为考虑到帝国军的新战舰也采用类似设计,而且这设计又给人次世代舰艇的感觉而成。主炮从旧式的六门减为四门,并采用长炮身的中子光束炮,令射程、命中率、破坏力都较旧型号大大提升。此外,舰桥侧面设置了荷电粒子光束炮的复合炮座,期待它与接近战防御火药一起发挥威力。除了机关部设置了最新型的装备以外,亚空间稳定器的外形亦采用了较之以往更为洗练的设计。
  现在与舰型同名的同型舰艇瑞达2号己成功经过试验,希望战力疲惫的同盟军可以早一日将这类型舰艇配入实战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盟军标准型航空母舰
 全长  928m
 全阔  241m
 全高  379m(包括天线部份)
 乘载人数 1082人(包括搭乘人员)
 主要武备∶6cm轨道炮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2门
  激光机枪连装12组24门
  激光机枪单装12门
 搭载舰艇∶斯巴达尼恩100艘
  内火艇20艘
  近期的舰队战大都已演变成以战舰级战舰的巨炮揭开序幕,舰队间的距离亦布满友方巡航舰的中口径炮击,最近距离也由母舰乘载的战机向敌人的脆弱部份施与局步性攻击。因此,舰队经常有载满战机的航空母舰伴随在侧。
  同盟军的航空母舰史由宇宙历750年夏天竣工的ワシントン(Washington)级开始,ワシントン级航空母舰只可乘载战机十二架,与当代战舰的搭载量相若。不过,由于航空母舰所载之战机多少对收集情报有很大影响,所以同盟军终于编组了第一队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当时的宇宙舰队司令官シヤムナ(Jamuna)大将以六艘航空母舰组成一队机动部队,然后大胆向帝国军舰队集结地进行奇袭,战绩彪炳。此后,几近所有舰队保护的民舰货舰皆由航空母舰保护,后来,航空母舰担任舰队战力之一已成为所有人的正确认识。当然,舰队仍很重视提升搭载舰艇(战斗机)的能力问题。载舰艇能力上升成为战场上重要且急切需要的重点。因此,各方亦力求加强塔载舰艇和战斗舰艇的性能。
  图中航空母舰为ラザルス(Lazarus)级战舰亚姆塔特。亚姆塔特竣工后即编入第十三舰队,负责保护伊谢尔伦要塞最前线位置。它庞大的舰身下部可收容100艘斯巴达尼恩,在接近战时发挥极大攻击力。
 
 
 单座式战斗机斯巴达尼恩
 全长  40m
 全阔  7m
 全高  13m(包括侦测器)
 乘载人数 1人
 主要武备∶2cm中子光束炮4门
  4cm连装激光机枪1台
 中子光束炮可换为以下武器∶
  2cm火药式机关炮
  8cm激光机枪单装
  2cm短针火炮
  同盟军标准单座战斗机。
  自770年初正式采用后,各工厂均大量生产。
  斯巴达尼恩装备了重要的高效率核融合涡轮引擎(IHJ-100),虽然喷射速度低,但可透过推进剂在个位时间内提高喷射量,产生膨大推动力,是最适合要求高速度、高行动力的宇宙战斗艇的引擎。通常以水为推进剂。
  斯巴达尼恩的武器是最标准的装备,机背装备了连装激光机枪,机首亦装备了四门中子光束炮。光束炮可拆下来装上其他装备,原本型号装备的是实弹火药式机枪。另外,如善加利用艇侧的硬装甲台,可装设舰对舰导弹发身管、大口径电粒子光束等,但艇质量增加,推进剂消耗量亦相应增加,所以一般只限熟练的驾驶员使用。
  一般而言,斯巴达尼恩会先收入航空母舰或战舰的储舰库中,到最接近战圈前线时出动。在著舰时,斯巴达尼恩底部装有的激光侦测器,可用以接收与母舰之间的距离及相对速度,并在一定距离时以母舰的诱导系统,自动完成战机的著舰作业。
  同盟军的斯巴达尼恩损害程度如此之大,主要因为军部未能确保驾驶员质素,经常缩短战斗艇驾驶员培训时间。其实与其开发效率高的驾驶系统与强化舰艇,相比起来,提高生还率才应是当务之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盟军标准型驱逐舰
  同盟军标准型驱逐舰可算是同盟军的小形舰艇类别。
  驱逐舰是为了对抗敌方雷击艇和战斗机而开发的,由于它是小型舰,所以装备了用强力推进机器、速射性能良好的枪炮,和方便回转的设计。
  舰队战的战场即使以光秒计算,仍是广大无边,所以即使制作非常绵密的包围网,把舰队的机动能力亦计算在内,也不能保证敌方无法突破战线。驱逐舰能迅速应付这种情况,拥有修复战线即时应对能力,所以很有存在价值,重要性一直有增无减。
 
 
 同盟军标准型工作舰
 全长  487m
 全阔  300m
 全高  312m
 乘载人数 64人
 主要武备∶没有
  当舰队在战场中进进出出时,大家可别忽略了默默支持这行动的补助舰艇。
  这些工作舰默默负起扫除宙雷和散布宙雷等危险任务,它们的存在非常重要。相片的工作舰类型是现在同盟军主力工作舰CS02-3型,现在还继续生产,同盟军亦有运用其他型号的工作舰。原装形号中像门似的部份通往舰体内部的工作场地,可随任务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装备,例如装设宙雷时,多出动小型舰艇用的修理设备。
  此外,原装型号还装置了有空间跳跃能力的机械,截至现时为止,工作舰多收入工作舰母舰中,一并移动,但这方法用在战场上始终不够灵活,经过改良,真正舰队伴随型工作舰即将诞生,期待它大展拳脚的一天。
 
 
 同盟军标准型输送舰
  舰队出击,燃料、弹药当然不可少,但士兵的食物、衣物、杂物等亦不能忽略。物资输送亦为重要战略之一,如轻视它的重要性,一队舰队是没可能凯旋而归的。帝国领土进攻作战之所以成为大家悲惨的回忆,正是因为物资补给计算错误以致大部份将兵战死之故。
  这输送舰舰身可存放大量补给物资,是艘能以舰队基本速度航行的舰队随伴型输送舰,现已成为同盟军输送部队的主力输送舰。
  不同性质的物资亦可由内部机舱进行交换,可妥善运送液态物资、粒状物资、一般物资等不同物资。
  从相片判断,舰艇全长远比舰队旗舰级战舰长,超过2500m,质量亦与长度成正比。如以此巨舰为武器,对方所受震荡约与时空震动相若,所以出动时多采用手控密集队型,详细情况亦有特别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会战
亚斯堤会战∶
  宇宙历796年,帝国历487年,莱因哈特率领二万艘舰队,远征自由行星同盟。同盟军以一百五十五年前,达贡歼灭战的战术──以二倍的兵力,从三方向包围帝国军。但莱因哈特舰队利用同盟军包围网未完成的机会,以「各个击破」的战术,几乎将同盟军全军歼灭。由于同盟军把四万艘舰队分成三份,故每舰队只有约一万二千艘至一万四千艘。莱因哈特将二万艘舰队全军,利用集中兵力时兵力较多和时间差的两个优势,分别击破了同盟军分开只有一万二千艘的兵力。
  首先交战的同盟军第四和其后交战的第六舰队,被莱因哈特舰队所歼灭,而仅存的第二舰队,开战时发生意外,司令官派特中将负伤,指挥权被交给第二舰队的次席幕僚──当时官阶准将的杨威利。杨利用莱因哈特舰队打算中央突破的战术,将兵力左右分开,然后在莱因哈特舰队背面集结,攻击帝国军的背部。莱因哈特惊觉后命令全军前进和顺时钟方向转向同盟军侧背,以避免在杨的军队面前回转而被歼灭。因此,两军在宇宙战场展开了一场相互追逐对方后背的战斗。帝国军避免演变成消耗战而撤兵,同盟军因此而免被全灭。
  此战参加战斗的人员,帝国军244万8600名,同盟军406万5900名。舰艇方面,帝国军二万馀艘,同盟军四万馀艘。战死者,帝国军15万3420馀名,同盟军1百50万8900馀名。毁灭或损害严重的舰艇,帝国军2200馀艘,同盟军2万2600馀艘。同盟军的损失达到帝国军的十至十一倍。杨威利准将因此役而晋升少将,并被任命为第十三舰队的司令官;而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则晋升为帝国元帅,并被任命为宇宙舰队副司令官,统领帝国军半数舰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姆力札星域会战∶
  宇宙历796年5月,伊谢尔伦要塞被杨威利少将以半个舰队所攻占。同年8月6日,自由行星同盟最高评议会通过了以伊谢尔伦要塞为桥头堡,对帝国领域进攻的提案。8月12日,同盟军举行了攻略银河帝国的作战会议,宇宙舰队司令官拉萨尔.罗波斯元帅担任全军总司令,总参谋长由格林希尔上将担任,而安德鲁.霍克准将则被任命为作战参谋。同盟军总计动员了八个宇宙舰队,分别为第三、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及第十三舰队。再加上总称为陆战部队的装甲机动步兵、水陆两用部队等各种独立部队,还有技术、工兵、补给、通讯、管制、整备、电子情报、医疗、生活等非战斗员,同盟军总动员了3022万7400人。这等于动员了全同盟军的六成兵力,而这人数约占同盟国总人口130亿的0.23%。第十及第十三舰队被任命为先锋,8月22日,同盟的帝国远征军把司令部设在伊谢尔伦要塞,三千万的将兵排成了舰列,以长蛇之姿,连日出发远征。
  为迎击同盟军的进攻,帝国军展开了「焦土战略」,最初的一个月,帝国军全面撤军五百光年,为了加重同盟军的补给负担,更把食物等物资全部带走。乘「解放军」之名而来的同盟军,当然地供应解放领的5000万人民食物与其他物资。而随著解放地区的不断扩大,加上同盟军本身3000万将兵的粮食,同盟军补给的负担便更形加重。帝国莱因哈特迎击军伺机而动,待同盟军补给到达极限之时还击,派遣吉尔菲艾斯中将攻击同盟军补给舰队。补给舰队全灭,同盟军生命线中断。10月10日16时,同盟军第十舰队首先与帝国军开战,其他舰队亦陆续遭到敌袭。由于补给物资短缺,同盟军陷入苦战,除杨中将的第十三舰队外,各舰队均受到重大损害,多名提督战死。此时同盟军司令部醒觉到兵力分散的错误,下令全军在亚姆力札星域集结反击。
  两军于亚姆力札星域再度开战,帝国军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兵分二路,一军从正面进攻,另一军则绕过行星亚姆力札,进攻同盟军背面。为了引开同盟军注意力,正面进攻的帝国军以压倒性的兵力猛攻,除了第十三舰队能重创毕典菲尔特舰队外,同盟舰队均陆续溃败。此时,率领帝国军三分一舰队的吉尔菲艾斯中将,以新开发成功的「指向性杰服粒子」破坏了同盟军设置于身后,用以阻止帝国军从后夹击的机雷群后,大举进攻同盟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同盟军逐渐溃不成军,在尚存七成兵力的第十三舰队的掩护之下,同盟幸存舰队陆续脱离亚姆力札星域,逃脱到安全的伊谢尔伦要塞。
  这一连串的战斗以最后决战场的星域名称来命名,被称为「亚姆力札星域会战」。此战是同盟军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役,死亡或失踪的士兵达2000万名以上,生还率不足三成,对自由行星同盟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甚钜。而一时占领的200馀个边境星域,也被悉数放弃,只保住了伊谢尔伦要塞。虽是主战派但反对出兵的国防委员长优布.特留尼西特,因此役而成为国家元首。军部方面,宇宙舰队司令官罗波斯元帅引咎辞职,而反对出兵的统合作战本部长席特列元帅亦被迫辞职,格林希尔上将亦被调迁到后勤的查阅部。没有参与会战的第一舰队司令官库布斯里中将,则爬上统合作战本部长宝座,并晋升上将;而会战中生还归国的第五舰队司令官比克古中将亦晋升上将,并担任宇宙舰队司令官。而在败战中掩护僚军的第十三舰队司令官杨威利亦晋升上将,并担任伊谢尔伦要塞防卫司令官与驻留舰队司令官。
  帝国方面,碰巧此时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驾崩,由于皇帝尚未指定继承人便死了,国务尚书立典拉德侯爵便锐意扶立皇太孙继承皇位。为抗衡佛瑞德李希四世的两位女婿,国务尚书拉拢了凯旋归来的莱因哈特,任命为宇宙舰队司令官,二人合掌实权。而吉尔菲艾斯则晋升一级上将,并担任宇宙舰队副司令官。其他莱因哈特麾下的提督与参谋亦各自晋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1: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奥里亚星域会战∶
  宇宙历797年4月13日,自由行星同盟首都海尼森发生了由帝国军罗严克拉姆元帅所设计的政变。发动政变的组织自称「救国军事会议」,由德怀特·格林希尔上将所领导。
  由于杨威利上将事前已察觉到政变发生的可能性,故早以秘密向宇宙舰队司令官比克古上将取得手令,如国家发生政变,可以于法有据讨伐叛乱军。救国军事会议试图邀请杨上将加盟不果后,便派遣鲁格拉希中将率领第十一舰队与杨上将决战。开战前军事革命派派遣巴格达胥中校接近杨上将,向其提供第十一舰队的假情报,并试图对其暗杀,但却被杨上将及其幕僚先寇布少将所悉破,被骗喝下强力安眠药,直到会战结束才苏醒过来。
  5月18日晚上,杨威利上将等待著由侦察艇得到的侦察情报书,头十九封对其无用,直到收到第二十封情报书后,便以短短的三十分钟时间拟定好作战计划。侦察情报指出叛乱军将兵力一分为二,意图绕过德奥里亚星系,左右夹击杨舰队,故杨上将决定将一分为二的敌人各个击破。5月19日凌晨,叛乱军第十一舰队与叛乱讨伐军第十三舰队在德奥里亚星域开战。由于第十一舰队将兵力一分为二,故开战时的兵力只有七千艘。杨上将派遣阮邦修少将为先锋,以三千艘军舰突击第十一舰队侧面,并中央截断了敌军,将敌军七千艘兵力再一分为二。总而言之,杨选择了战略上敌人二分后的其中之一,以战术再将之截为一半,然后再专心地把这一半击垮。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战力为四比一,杨舰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之各个击破。杨舰队将第十一舰队后半部全数剿灭后,转向攻击鲁格拉希提督的前半部舰队。由于大部分的舰艇也拒绝降服,因此杨不得不一艘一艘将之击沈。这场战斗最后由鲁格拉希提督的自杀而告一段落。
  击破了由鲁格拉希提督带领的本队后,杨舰队转往星域的第七行星轨道,支持牵制著第十一舰队支队的费雪少将。第十一舰队支队失去本队连络后,分为两派辩论,一方主张立刻作战,另一方主张退到德奥里亚星域外围,以游击战偷袭包围首都海尼森的杨舰队。最后支队决定要立刻作战,前进与费雪少将的支队交战。费雪成功在己方最少限度损害的情况下,牵制第十一舰队支队直到杨舰队本队赶到。在无人可统一指挥作战的情况下,有勇无谋的残馀部队最终被剿灭了。杨回避接近战,以彻底的集中炮火分断敌军,再加以各个击破。在几乎没什么损害的情况下获得了胜利。
  会战结束才苏醒过来的巴格达胥中校,坦承自己的最终任务是刺杀杨,但知道军事革派兵败后,决定转投杨上将麾下,并加入杨舰队的情报部门。而首都海尼森的救国军事会议在失去惟一的宇宙战力后,便逐渐萎靡不振,各地的边境叛乱亦渐次溃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2: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尼森攻略战∶
  宇宙历797年,自由行星同盟首都海尼森发生政变,杨威利奉令讨伐。杨舰队在德奥里亚星域战胜了革命派的第十一舰队,在8月初到达巴拉特星域。杨威利怕军事革命派以海尼森上的平民与军政要人作为要胁,故采取了大规模的战术对付「处女神之首饰」,藉以打击革命派的对抗意志,弃械投降。
  杨在巴拉特星域寒冷的第六行星──西里纳盖尔,切出了十三块冰块,每一块为一立方公里,质量为十亿吨。将冰块运到宇宙空间然后加装上航行用的引擎,引擎前方有一巨大磁场,用以吸收星际物质,星际物质在引擎内完成核融合反应,产生大量能源以推进。冰块无休止的向前航行,速度持续增加,根据相对论,愈接近光速,质量会以几何级数提升。当十亿吨的冰块,速度达到光速的99.999%,其质量便有2230亿吨,以此质量冲击,即使是「处女神之首饰」亦不堪一击。
  杨以十二块巨大冰块同一时间破坏卫星,卫星在逾千亿吨质量的冰块冲击下应声而毁。随著「处女神之首饰」的摧毁,以及林奇少将揭穿作战计划是由帝国军所设计的秘密,救国军事会议内部产生强烈的动摇。格林希尔上将试图杀害林奇少将不果,反遭杀害,而林奇少将则被复仇的革命派所杀,林奇少将所揭穿的秘密则被革命派馀党所隐没。代理为革命派代表的艾凡思上校,对杨舰队宣布投降后自杀,议会解散,历时四个月的政变于焉终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尔提那星域会战∶
  帝国历487年10月,银河帝国第三十六代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猝逝。国务尚书立典拉德侯爵扶立五岁的皇太孙──艾尔威.由谢夫继承皇位,并邀请凯旋而归的罗严克拉姆元帅共同执政。身为先帝女婿的布朗胥百克公爵和立典亥姆侯爵对此非常不满,在帝国历488年2月,反对罗严克拉姆侯爵与立典拉德公爵阵营的贵族们,在布朗胥百克公爵别墅的利普休达特森林结盟,这项运动通称「利普休达特盟约」。根据盟约所建立的贵族军事组织,便称为「利普休达特反帝联合军」,亦即「贵族联合军」。  帝国历488年4月19日,贵族联合军与中央政府军在亚尔提那星域展开第一次交战。中央政府军的先锋部队指挥官是米达麦亚上将,率领舰队14500只;而贵族联合军方面的指挥官,则是米达麦亚军校时代的校官斯特汀上将,率领舰队16000只。米达麦亚开战前在两军之间设置六百万个核融合机雷,并以球型阵队面向机雷阵待机不动,守了三天。斯特汀素闻米达麦亚在「亚姆力扎星域会战」后,因其无出其右的快速机动性而得到了「疾风之狼」的外号,此刻米达麦亚舰队待机不动,没发挥其机动性,斯特汀深感疑惑。由于米达麦亚的行动超过自己的战术理论,故斯特汀命令其舰队待机不动,静观其变。  双方舰队待机三天后,斯特汀身边的贵族们见其这样裹足不前,都开始焦躁起来。此时,通讯军官探听到米达麦亚故意泄漏的通讯,情报内容提及米达麦亚正在争取停战中的时间,等待罗严克拉姆本队的到来。斯特汀心里怀疑情报会否是米达麦亚故意散布。而如果情报正确,那米达麦亚只守不攻的战略就能理解。而斯特汀又疑惑,米达麦亚又为何故意泄漏情报呢?多样的怀疑令斯特汀迷茫,深怕部队会遭受到奇袭,于是下令全面性警戒。青年贵族们感到非常不满,众议一决,胁迫地向斯特汀提出作战要求。斯特汀屈服后亲自拟定作战计划,将全军分为左右两翼包抄机雷,左翼部队先和米达麦亚军正面交战,右翼部队则从敌人后方进攻,袭击其侧面及背面,并将敌军逼入机雷阵。斯特汀自己带领,右翼部队则由另一青年贵族希德斯哈姆伯爵率领。  希德斯哈姆所率领的舰队行动迅速,但却毫无秩序地前进。此时,米达麦亚舰队终于展开行动,移动到机雷阵的极外侧之处,从天顶鸟瞰,希德斯哈姆军正好被米达麦亚军队和机雷阵所包围。希德斯哈姆舰队大感恐慌,还未来得及应变时已被击溃,希德斯哈姆成为这场内战中第一个阵亡的大贵族。米达麦亚粉碎了无秩序的希德斯哈姆舰队后,立刻加速前进,以顺时针方向绕过机雷阵,直接从斯特汀军队的背后袭击。此时敌军战力已经锐减一半,米达麦亚军队自然稳操胜券。斯特汀上将兵败后,逃到弗列亚星系的连典贝尔克要塞。  当莱因哈特军队到达时,亚尔提那星域会战早就结束了。此战虽说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但却能令双方产生出一定的心理效果,对双方士气有一定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奇霍伊萨星域会战∶
  帝国历487年10月,银河帝国第三十六代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猝逝。国务尚书立典拉德侯爵扶立五岁的皇太孙──艾尔威.由谢夫继承皇位,并邀请凯旋而归的罗严克拉姆元帅共同执政。身为先帝女婿的布朗胥百克公爵和立典亥姆侯爵对此非常不满,在帝国历488年2月,反对罗严克拉姆侯爵与立典拉德公爵阵营的贵族们,在布朗胥百克公爵别墅的利普休达特森林结盟,这项运动通称「利普休达特盟约」。根据盟约所建立的贵族军事组织,便称为「利普休达特反帝联合军」,亦即「贵族联合军」。
  帝国历488年6月,贵族联合军副盟主立典亥姆侯爵与布朗胥百克公爵发生争执之后,率领舰队五万只,进驻奇霍伊萨星域。美其名是要夺回边境星域,但事实上可说是一种分派叛离的行动。7月初,银河帝国中央政府军统帅罗严克拉姆元帅,命令平定边境星域的吉尔菲艾斯一级上将,率领两位舰队副司令官瓦列及鲁兹中将,将朝著边境星域前进的立典亥姆侯爵击败。
  无军旅经验的立典亥姆,其舰队并未依性能配置,不管是在火力上或者是在机动性上,所有的舰艇毫无秩序地交杂在一起。而吉尔菲艾斯则将舰队分成高速机动集团与后方支持集团,自己亲自率领八百艘的高速机动部队,瓦列与鲁兹提督则率领火力强大的后方支持部队,并以斜线阵形展开。
  两军在奇霍伊萨星域,随著立典亥姆舰队的攻击下开战。瓦列与鲁兹于贵族军的正前方展开,由鲁兹突出于左翼,瓦列稍退于右翼,形成斜线阵形。当开始攻击时,鲁兹将首先开战,吉尔菲艾斯则利用瓦列与敌方遭遇前的时间差,指挥八百艘的高速巡航舰包围敌方的右侧面。此时,由于立典亥姆舰队司令部欠缺战斗经验而开始混乱,对不知要应付前方鲁兹部队,还是右侧的吉尔菲艾斯舰队而慌张起来。吉尔菲艾斯舰队等瓦列进入战斗状态后,即一举攻入敌军中枢地区,予以击破,进而突破敌方的左侧面。此时,立典亥姆舰队中枢部分已因吉尔菲艾斯舰队而大混乱,由于立典亥姆舰队的舰艇并未依性能配置,在机动性上远远不及以高速机动的舰艇为主的吉尔菲艾斯别动队,故纵使吉尔菲艾斯只率领八百艘舰队,有五万之数的立典亥姆军也没法将之击毁。突破了敌方的左侧面的吉尔菲艾斯舰队,趁敌军中枢混乱之际回转,再度钻入敌军阵形,以扩大敌军的破口。由于吉尔菲艾斯别动队不断的进出,令立典亥姆军的混乱不断扩大,并由内至外不断扩散。而此时鲁兹与瓦列则趁敌军由内至外的混乱之际,全力攻击敌军,贵族联合军在内外的混乱结合时,全军已面临败北命运。
  吉尔菲艾斯在战场中近距离内发现了立典亥姆旗舰奥斯托马克,向全军下达捉拿命令。此时在开战前豪语与红发小子打仗并不过瘾的立典亥姆侯爵恐惧了,命令部队回转逃走。原来是属于立典亥姆军的输送舰队,一直尾随在舰队后方。此时,尾随在舰队的输送舰队,对立典亥姆侯爵而言,是妨碍其逃窜的障碍。为确保逃亡的路线,立典亥姆下令部队对非武装的己方输送舰队展开攻击。而事实上输送舰队在知道己方即将败走,已缓慢地改变方向,但此时已来不及逃走。输送舰队不为意会被己方攻击,顿时伤亡惨重。但此举却的确让立典亥姆侯爵能成功逃逸,吉尔菲艾斯舰队基于人道立场对伤亡惨重的敌军输送舰队展开了救援。而立典亥姆侯爵则成功逃逸到奇霍伊萨星域的戈米休要塞。
  救援了输送舰队的吉尔菲艾斯,转而进攻戈米休要塞。输送舰队中幸运能生还的肯拉特.林查上尉,主动向吉尔菲艾斯要求,成为立典亥姆侯爵不人道杀害部下的活证人。吉尔菲艾斯希望用林查上尉来煽动要塞内的平民士兵,反抗不人道的立典亥姆侯爵。但行动还未来得及开始,要塞内已发生事变。一艘自吉尔菲艾斯的进击中逃脱的战舰,逃到要塞当中,一名自称劳迪兹中校的军官扛著一名士兵的尸体,要求觐见立典亥姆侯爵。中校将尸体抛向立典亥姆,以责斥立典亥姆为逃亡而杀害友军的罪行。护卫立典亥姆侯爵的士兵向劳迪兹中校开火,但原来中校已暗中在室内散布了杰服粒子,护卫士兵开火,令杰服粒子著火爆炸,立典亥姆侯爵因此而身亡,尸身不存。
  吉尔菲艾斯进攻戈米休要塞,虽也有一定的抵抗,但失去战意的平民士兵纷纷弃械投降。吉尔菲艾斯成功攻占了要塞和奇霍伊萨星域,而贵族联合军则因此而失去了副盟主和三成的兵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2 21:30 , Processed in 0.272055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