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2|回复: 6

活在自己电影里的导演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3 16: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阿历克斯

《镜子》 1975
《镜子》是塔可夫斯基1975年所拍摄的,也是他个人的第四部作品,在其七部影片中恰好处于中心位置,这不单单指的是数值上的中心,而且还是其艺术生涯中的中心。有些人认为本片是塔可夫斯基最出色的作品,其间充满了导演对时间、历史、乡村的个人思考。一系列的情节表现出从战前到战后的感受,并诗意地展示了对自己父母的回忆。《镜子》是塔可夫斯基的自传,也是他照向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在这部自传中,塔可夫斯基还原了他童年对世界的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认知,“从来不匆忙”的森林,还有残酷纷乱的现实世界、战争、核爆等等,影片在此还原了被大多数人所遗忘的生命体验。
塔可夫斯基自己说,不要把《镜子》想象的太复杂,它不过是一条直线式的简单故事,没有比这更易读。





姜文——马小军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4
《动物凶猛》是王朔的回忆,是中国一代人的回忆,由《动物凶猛》改编拍摄成电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更是姜文的回忆。如果去掉姜文,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幻梦,以及对这样一个幻梦终于醒来的悠悠怅惘,充斥全片的强烈阳光,使梦变得异常美好,也异常不真实。马小军,这个在《国际歌》的音乐中以板砖拍人,拼命想挤进一个群体,最后却被乱脚踹回的小孩,他是怎样变成那个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姜小军(姜文的原名),又是怎样变成今天的这个恃才放旷,霸气十足的导演姜文的呢?想到了这一点,《阳光灿烂的日子》变得更加耐看了。而且不禁让人想到:如果当年那帮大孩子们接纳了马小军,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姜文了。








佩德罗·阿莫多瓦——伊纳西奥
《不良教育》 2003
阿莫多瓦是一个电影导演,也是一个同性恋者;或者说,阿莫多瓦是一个同性恋者,也是一个电影导演。《不良教育》无疑是老阿给世界扔过去的一枚炸弹,或者说是他面对自己童年往事的一个告白。他的同性情结、他童年时曾遭受神父性侵害的经历,以一种或显或隐的语调构成了影片叙述的基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纷杂的人物关系、激越的情感迸发,还有锥心的苦痛,交织碰撞、色彩浓郁。正如阿莫多瓦曾说的:“我所有的影片都带有自传色彩,通过叙述剧中人物的命运遭际这一间接的方式,来表现我对自己的审视。我躲在每一个发生的事件背后,但从来不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






朱佩赛·托纳托雷——多多
《天堂电影院》 1989
我想托纳托雷一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要不然他不会拍出《海上钢琴师》这样一个宅男的故事。在《天堂电影院》中,托纳托雷回忆了自己的童年,而这个童年故事也浑然天成地自身便成为一个颇具传奇性的故事。亲身的体验与最诚挚的感情,为这部电影造就了许许多多感人的瞬间。正如电影里那位看了一辈子电影的老人说的:电影与人生不同,人生要辛苦得多了。关于有人把托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称为“西西里三部曲”,本人不太认同,《海上钢琴师》已经不能算作西西里题材了,而硬是要这么归类的话,个人认为意大利影片《邮差》更为合适。最后再八卦一下,在《天堂电影院》中饰演托纳托雷自己的是《鸟的迁徒》的导演雅克·贝汉,看来两人交情颇深。






乔治·卢卡斯——考特
《美国风情画》 1973
这是一副美国六十年代青年的精神画像,但这并不仅仅是一部所谓的青春片,在其中摇滚电影、公路电影的元素又使得该片成为了美国六十年代世俗社会的写实照,也许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对于美国人来说就像当年的此网址已经被屏蔽之于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时代烙印,深陷越战泥潭、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在战争和社会运动的激进思想下,俨然一副无所事事的好公民形象,飙车、泡妞、听摇滚乐、到处交际,这一切都是美国世俗文化的体现,六十年代的美国孩子便是这样生活。1973年29岁的乔治·卢卡斯找来了同样年轻的朗·霍华德、哈里森·福特和理查德·瑞佛斯等人用70万美金在28天中鼓捣出来的这部作品,讲述了1962年的某天,四个高中毕业、面临离别的男生在一整夜里的活动。据卢卡斯说片中的四个男生各具典型性,又都多多少少印上了卢卡斯本人的性格因子。






罗伯托·贝尼尼——吉奥苏艾
《美丽人生》 1997
正如《美丽人生》的开头所说,这是一部献给他父亲的电影。罗伯托·贝尼尼的父亲和片中的奎多一样,在1943年被纳粹关进集中营,而且他也在那里给孩子们讲故事。这是罗伯托·贝尼尼对父亲一次迟来的纪念,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觉得,片中最感人的段落,不是奎多的死,而是后来的那一幕:奎多的儿子看到美军的坦克,他兴奋地大声欢呼:“真的赢了坦克了!”他的笑容那么纯真,并不知道他再也见不到父亲了。这其实就是罗伯托·贝尼尼今日的心情:曾经不明白父亲的伟大,直到长大才渐渐明白,子欲孝而亲不再。现在他用这样一个场面来对父亲说:我懂得的太晚了。罗伯托·贝尼尼亲自扮演了自己的父亲,而那个在集中营里闹着要回家的小孩,正是贝尼尼自己童年的化身。






奥利弗·斯通——克里斯
《野战排》 1986
其实在《世贸中心》之前,斯通一直是我最佩服的导演之一。我佩服斯通主要在于他那不合时宜的针砭时弊,他始终如一的在这个人人都对“庄严”避之唯恐不及的时代里,不断在电影中探讨与民族家国之类相关的大问题。这实际上是源于斯通当年颇为动荡的经历:出生在纽约的斯通,家境富裕,生活优越,1967年奥利弗一时心血来潮加入了军队,并被派往越南。《野战排》实际上就是以当年斯通在越战中的亲身经历,那个克里斯身上明显看得到斯通自己的影子,从这个人物身上,还可以看得到斯通的自省,如他所说:我是伊利亚(善)和巴恩(恶)的儿子。至于斯通到底有没有真的在越战中杀死过一个像巴恩这样的人,那就只有上帝他老人家才知道了——但我们宁可相信这是事实。






吕克·贝松——雅克
《碧海蓝天》 1988
吕克·贝松的父母是两位潜水员,17岁以前,吕克的世界属于大海,后来因为一次事故才不得不结束潜水生涯,这样脱离现实的生活既造就了吕克·贝松喜爱幻想的气质,使他终成“欧洲的斯皮尔伯格”,也造就了这一部被众多影迷奉为瑰宝的《碧海蓝天》。《碧海蓝天》作为吕克·贝松带有自传色彩的影片,没有任何的商业气息,她就是一部圆梦的电影,她带着一个男人童年的印迹和对大海的眷恋、对爱对生命的思考,讲述着简单而又永恒的故事。






陈凯歌——秦王
《荆轲刺秦王》 1998
陈凯歌在《刺秦》中饰演了吕不韦。他演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父亲。在“弑父”一场戏中,秦王对吕不韦说:“我不杀你,只要你告诉天下人,我不是你的儿子。”吕不韦回答道:“你杀了我就是告诉天下人,你不是我的儿子,因为儿子是不会杀父亲的。”当秦王以“等天下大定了……”当作借口时,吕不韦大声喝道:“天下不定,你就没有父亲了吗?!”这其实是陈凯歌替父亲对自己讲的话。在此网址已经被屏蔽中,少年凯歌在父亲被众人批斗时,推了父亲一把。他后来在自传中说:“我更多地是恐惧被群体抛弃”,正如电影中秦王的恐惧被秦人抛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一些错事,但每个人对待错事的态度却都不同。陈凯歌是中国导演中少有的具有赎罪意识的一位,不论电影,人格方面已足以使其得到人们的尊敬。






北野武——新志
《坏孩子的天空》 1996
北野武在日本可谓是一个十项全能的人,抛开了导演这个身份,他同时还是画家、武术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等,在北野武自传体电影《坏孩子的天空》中,我们能看到这些兴趣爱好都是怎样被激发出来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和《坏孩子的天空》是北野武最温情的两部作品,也是他少数的没有客串过的影片,对于一个自恋的人来说,在自己自传电影中却未曾露面,实在难能可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少年北野武原来是这么一个羞涩的孩子,而孩子的世界居然也是这么的残酷,大概就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北野武后来的创作倾向——残酷与美好的极端对立。《坏孩子的天空》总的来说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青春幻灭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理想和纯真,在成人世界的冷酷面前是多么得微不足道,看到几乎所有的孩子们最后的失败(除了那两个相声演员),但北野武还是让小马在最后说出了全片中最浪漫的一句台词:“不,我们还没开始呢!”






侯孝贤——阿孝
《童年往事》 1985
影片结束,传来一个中年人不疾不徐的旁白:“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我马上分辨出了,那正是导演本人的声音。《童年往事》并不是侯孝贤最著名的作品,前天在群里问有没有人看过这部电影,鲜有人应。但我相信这可能是侯孝贤投入感情最多的一部电影,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候孝贤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怎样过来的,也隐约可以发现后来的候孝贤变得如此包容和温暖的源头是什么。饰演候孝贤青年时代的演员和导演自己有几分相像。






马丁·斯科塞斯——查理
《穷街陋巷》 1973
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样,马丁·斯科塞斯也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正如《教父》中所表现的一样,意大利人的生活和两样东西过从甚密:一样是宗教,另一样是黑社会。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斯科塞斯的经历与性格和吴宇森有相似之处,如吴宇森说他自幼就是个“被暴力和信仰撕裂了的人”,斯科塞斯也是,所不同的是吴宇森深陷暴力而后来被宗教救赎,斯科塞斯则是笃信宗教,而信仰始终受到暴力的挑战。斯科塞斯在回忆他青年时代所居住的“残酷大街”时说,“有时候你走在街上,身边会落下一大包东西,不要以为是垃圾,那会是一个婴儿。”《穷街陋巷》中的查理基本上来说,就是马丁·斯科塞斯青年时代的写照,如他后来自己所说:“查理每天都去教堂,希望在上帝那里找到救赎,但他走出教堂大门,街上根本就是枪说了算。”斯科塞斯本身有卫道者的气质,查理在残酷大街上试图坚持自己的信仰,斯科塞斯对残酷世界的了解和思想者的特质,则使他不得不一次次面对信仰上的被挑战,所以当你看懂了《穷街陋巷》中的查理这个人物,也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斯科塞斯会拍出像《基督最后的诱惑》这样的貌似颠覆实为证明其信仰的作品,这是一个痛苦着的思想信徒的必然之路。影片结尾时,约翰尼小子和查理一起开车,被黑社会枪击的一段,也是改编自斯科塞斯自身的经历:斯科塞斯年轻时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一个警察兼流氓开车带着一个小孩闲逛,看到斯科塞斯和他的朋友,便叫他们一起去兜风。兜了一会儿,斯科塞斯觉得没有意思,就下了车,结果他刚下车,车上的那个警察就和另一辆车上的流氓发生冲突,双方拔枪互射,警察旁边的小孩被射中,血流如注。这件事给斯科塞斯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他在把这一幕改编为《穷街陋巷》的结尾,还加上了一个自来水喷射开来,洗刷街上的鲜血与污垢的镜头,颇具宗教的救赎意味。






黑泽明——梦中的“我”
《梦》 1990
黑泽明并非自恋之人,与姜文等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就拍自己相反,黑泽明是属于那种在最后几部电影里才会拍自己的人。《梦》很明显是黑泽明回首一生的传记,梦并不非常清晰,但也并不隐晦。“太阳雨”和“桃园”两个梦是献给自己童年的,可以看到童年的黑泽明充满了天真的梦想,这大概也是他后来成为电影导演的源头吧。“暴风雪”相信是曾经几次自杀的黑泽明,拍给自己最痛苦的境遇的,“隧道”则是讲述战争对这个世界的破坏与毁灭的,“红色富士山”与“鬼哭”是黑泽明对未来人们的忠告,尽管有些说教,但相信在大师看来,只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机,也许有一天这两个梦会变成预言。“水车村”则是壮怀激烈的的黑泽明晚年归于淡泊从容的写照,也是他在生命即将逝去时对人们最后的劝告。而最有黑泽明味道的是“乌鸦”的那个梦,那个去寻找梵·高的青年正是一生崇拜梵·高的黑泽明自己






费里尼——基多
《八部半》 1963
《八部半》是费里尼充满了自嘲与自省精神的一部作品,尽管费里尼说自己从未像基多一样面对过创作力枯竭的窘境,但制片人和影评人的逼迫无疑是他的个人感受,而且片中有很多细节都有费里尼自己的影子,如在基多的一个幻想里,父亲向他提到他“从前画画得很好”,费里尼本人的画确实画得很好,连初恋女友都是只靠一张画像就骗来的,他死后的色情画作展还引发了轰动。还有基多的私生活不甚检点,而费里尼也曾自承对妻子不够忠诚,还有露伊莎那个角色和费里尼的老婆的性格也十分相像。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基多最终承认了自己的“残缺”,“我曾经寻找过,但我没有找到”,“请接受这一个残缺的我,生命就像一个庆典,让我们一起参加吧”,如果说前面的部分还只是戏谑而已,但这个结尾的基多,就是费里尼。他像最后的基多一样,放弃了高于他人的导演身份,而和马戏团的人一起狂欢。这也是他在这部片里向人们讲了那么他自己的糗事,而这些糗事居然还非常感人的原因——人是不完美,不完整的,有太多的遗憾,但我们可以宽容地对待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宽容而幸福地参与其中。


罗曼·波兰斯基——伍拉迪斯罗·斯皮尔曼

《钢琴家》 2002
罗曼·波兰斯基主演过不少自己的电影,但最像他的角色还是那位萧邦一般的钢琴家,尽管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波兰斯基拍摄《钢琴家》的时候,等于把他童年的经历重新又经历了一次(这显然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他当年拒绝《辛德勒的名单》的原因):如犹太人被隔离,被迫带上六角星的标记,从被运往死亡集中营中死里逃生,等等。有一次,波兰斯基和他的小伙伴们想要逃走,一个波兰警察对他说:“不要跑,慢慢走”。这句话救了波兰斯基的命,拍摄[钢琴家]时,波兰斯基把这句话放到了电影里。






蒂姆·伯顿——文森特
《文森特》 1982
这部短片的片长只有五分钟,是蒂姆·伯顿早期创作于迪斯尼的动画,讲的是一个叫文森特的小男孩,幻想自己是一名著名的恐怖片演员,饰演将妻子活埋后不堪精神重负的凶手。现实与幻想不断交错形成戏剧张力,小男孩在自己幻想的爱伦坡式结尾中“死去”。 当时迪斯尼对他的评价是“难成大器”, 当然,后来的结果证明了他们都看走了眼。从《文森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蒂姆·波顿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整天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看艾伦·坡、把自己当成文森特·普莱斯特、挖地找骷髅新娘、拿宠物狗做实验、在幻想中把胖姑妈做成蜡像。这是个典型的不务正业的坏小孩,但他的确是个天才。



弗朗瓦索·特吕弗——安托万
《四百下》 1959
尽管被誉为新浪潮三大开山鼻祖之一,但是其作品的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都是十分温和和非暴力的,这也注定了新浪潮发展到后来他与戈达尔的分道扬镳。《四百下》是特吕弗的童年故事,安托万那个玩伴也是特吕弗童年的一位挚友,片中的一些轶事,如偷父亲的打火机,被关进少管所等。但是性格善良的特吕弗不想就此伤害父母的感情,多次声称这部片不是自己的自传。尽管有一个糟糕的童年,但后来被称为新浪潮精神之父的安德烈巴赞把特吕弗从少管所接出来,并让这位才华横溢的未来导演在自己手下的《电影手册》从事评论工作。可惜的是巴赞病逝于《四百下》开拍的同一天,没能熬到自己的弟子的作品公映。
发表于 2008-4-24 16: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吕克·贝松
罗曼·波兰斯基
蒂姆·伯顿
黑泽明
罗伯托·贝尼尼
乔治·卢卡斯

都是我喜欢的导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16: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那,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4 16: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拍的电影没少看啊
一个个都太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16: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不过有时候大师境界太高,就未免脱离世俗太远,

会给人自负、太过于自我的感觉,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4 16: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y4102 于 2008-4-24 16:49 发表
是啊,不过有时候大师境界太高,就未免脱离世俗太远,

会给人自负、太过于自我的感觉,呵呵


不同意!
你这篇文章不恰好反驳了你这个观点吗?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17: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axiji 于 2008-4-24 16:55 发表


不同意!
你这篇文章不恰好反驳了你这个观点吗?
哈哈

呵呵,文章是转的,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脱离了太远

但象黑泽明晚年的《梦》,

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却也让人感觉一代大师的没落

过于自我,走不上新道路的一种没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3 13:00 , Processed in 0.30400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