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5|回复: 2

[06/04]揭密“红岩英烈”绝密档案!!!(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4 15: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7日,重庆市公布了一批尘封57年的红岩档案,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狱中情况报告》,这份报告翔实记录了集中营里的难友们鲜为人知的斗争经历。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11月27日,重庆市红岩联线和重庆市档案馆携手,将一批尘封57年的红岩档案公之于众,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同志在脱难后撰写的《狱中情况报告》。这份报告翔实记录了当年关押在集中营里的烈士们鲜为人知的斗争经历。

57年前,关押在集中营里的难友们大多经受过严刑拷打。罗广斌的《狱中情况报告》中写到,“江竹筠受刑昏死三次,杨虞裳失明月余,李青林腿折残废,他们的表现是每位被捕的同志所共同景仰的。江曾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在烈士刘国鋕慷慨赴死39年后,他的哥哥刘国琪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刘国鋕当时说,“要释放只能无条件”。1949年11月27日夜晚,当刽子手开始呼喊刘国鋕名字的时候,烈士平静地说,“不忙,等老子作首诗”!罗广斌写到,“国歌和口号一直不停地在枪声弹雨下响着。牢狱锻炼得每个同志——党员和非党员,成为坚强的战士。”

罗广斌报告的最后一章是狱中意见。时隔半个多世纪,当人们再次读到狱中同志们提出的这八条意见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些烈士对新生中国寄托的希望。

如今的渣滓洞集中营旧址,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这次红岩档案的解密,让人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真相,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红岩精神。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精神动力。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有一部影响深远的小说叫《红岩》,还有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叫《烈火中永生》,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发生在57年前一段真实的历史。57年后,我们得知《红岩》小说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在创作小说之前,还给党组织写过另外一份关于狱中情形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是根据他在狱中的亲身经历和狱中部分同志讨论形成的。在尘封了57年之后,这份报告和另外一批关于《红岩》历史的珍贵档案一同被解密。

  1949年,邱时春只有17岁,还是重庆市树人中学的一个女生,在11月27日的那个恐怖的夜里,她和宿舍里的所有女同学根本无法入睡,在不远处的歌乐山急骤的枪声整整响了一夜。

  邱时春 重庆市二十九中红岩英烈班首届班主任/大屠杀见证者:听见那个炮呀、枪呀,真的可怕,有的女同学就用被子把耳朵堵住。他们告诉我,说墙上站满了兵,国民党的兵,谁要出去就给你一枪,就完了。

  当时的邱时春不会知道,那时在歌乐山下正在进行着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那里发生的事情将彻底影响她的一生。

  邱时春:又害怕又紧张,我就说这些人怎么这么狠,你要看了,凡是有一点儿良心的人,都受不了,它整个遍山都是尸体,这一堆那一块尸体,尸体又看不见完整的人,满山遍野的人,爹呀、妈呀就找,儿子呀、孩子呀地找人,怎么找?到哪儿去找?

  57年前,邱时春只有17岁,这一天在歌乐山的经历决定了她一生的选择。

  邱时春:所以我当时就下决心,就在这现场我自己就这么想,那时候才十几岁,我说如果我将来要是教书的话,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们永远记住他们。

  在重庆西郊歌乐山下,每年就会进行一次祭奠,来悼念57年前为这个城市、为这个国家死难的人们。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纪念活动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重庆市红岩连县和重庆市档案馆携手将一批尘封57年的秘密档案公之于众,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是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同志在脱难后撰写的狱中情况报告。这份报告详实记录了当年关押在集中营里的烈士们鲜为人知的斗争经历。

  厉华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长:用历史的真实面目告诉人们,假如没有烈士,假如没有战士,假如没有流血,假如没有牺牲,今天会是怎么样,那么这几个人在那个年代里为他们所做出的一种努力奋斗,它不是一种感性的冲动,也不是一种,随意的一种热血沸腾,而是他们理性上的一种认识和获得。

  如今的渣滓洞集中营旧址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57年前,关押在集中营里的难友们大多经受过这些刑具的折磨。

  罗广斌的狱中报告中写到:“江竹筠受刑昏死三次,杨虞裳失明月余,李青林腿折残废,他们的表现是每位被捕的同志所共同景仰的,江曾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在烈士刘国鋕慷慨赴死39年以后,他的哥哥刘国琪回到重庆祭奠弟弟的时候,曾经向纪念馆的厉华馆长描述了当时营救的情景。

  厉华:刘国琪讲他两次回重庆来营救他弟弟的情况,而且讲到两次他最后一次送给(特务)徐远举空白支票让他任填数目,而他弟弟所讲的话,他说我记忆犹新,他说我弟弟当时就说,要释放只能无条件,而当时他准备好一份向敌人投降的书,只要他签个字就可以出去,而他弟弟说,要释放必须无条件,在这种生与死的一种抉择之间,刘国鋕想的是什么,我当时问刘国琪,我说当时他除了说这句话以外,还说了什么没有,他说他一句话没说,只是看着我两行热泪,摇头,坚决不投降,后来他说我跪在地上求他,你不要这么死心眼,出去以后只要有命在,你搞什么都可以,你命没有了,什么都搞不成,但是他说我清楚地记得,我弟弟仰着头流着热泪,坚定地摇头。

  1949年11月27日夜晚,当刽子手开始呼喊刘国鋕的名字,烈士平静地说:“不忙,等老子做首诗。”那个时候,羸弱苍白的刘国鋕在走向刑场之前吟诵了这首诗:“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罗广斌的狱中报告中写道:“每一个人临死都是倔强的,没有求饶,国歌和口号一直不停地在枪声弹雨下响着,牢狱锻炼的每个同志、党员和非党员成为坚强的战士。”

  刘和平 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编研部部长:他们是在政治上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理想以后,他们就为之去奋斗,就是牺牲生命他们不愿意叛党,不愿意脱离党,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责任感,我觉得是这样,这是最重要的。

  杨世元 四川省党委史研究室研究员:这个讲起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倒不说红岩精神,我们从古到今都有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罗广斌报告的最后一章是狱中意见,这是狱中同志们留给党、留给新生的国家的最后遗嘱。

  胡康民 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最后的时刻大家晓得完了,今天拉这个去枪毙,明天拉那个去枪毙,那个时候没有空话、套话。

  厉华:白公馆当时互相产生一种共同愿望,我们应该为党留下最后的东西,总结经验,不管是横向的,纵向的情况统统都把它说出来,让它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为党留下最珍贵的一份遗产。

  时隔半个多世纪,当我们在重庆市档案馆读到这八条狱中同志们意见的时候,依然能够感觉到这些烈士在生生命的尽头,对新生的中国寄托的沉重希望。

  胡康民:这八条的第一条,注意防止领导、高级领导成员腐败,这一指不仅指的是叛徒,也包括指牺牲了的领导人,要求非常严格。

  
这八条意见是</STRONG>:“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切勿轻视敌人,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整党整风,严惩叛徒特务。”

  解放以后,邱时春报考了师范院校,做了一名人民教师。1983年,时年47岁的邱时春在重庆市二十九中学首创全国第一个红岩英烈班,到现在已经连续办了12届。她没有违背当年在歌乐山下的誓言,毕生都在试图把这些先烈的事情告诉给孩子们。2006年的冬天,天南海北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要给老师庆贺70大寿,邱时春拒绝了,那一天她独自一人去了烈士墓。

  邱时春:我把我一些心里的话,我都在那儿,我都给他们说了,在那儿,我就专门做了几朵大白花,几个坟都给他们摆上,反正每个坟跟前我都站了很久,比如我跟罗广斌就说了,我说罗广斌同志,你放心,我永远是怀念你的,即便我的学生他们将来来看不了你了,有的是走了,有的我不好说,现在有的就搞形式主义去了,我是一定要来看你的。

  在档案馆,我们读到了一封烈士江竹筠写给亲人的信,在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活人可以在活人心中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心中活着。”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死去的人可以在活人心中活着”,江竹筠写下的这句话是对他自己和其他革命先烈的最好诠释。这次红岩档案的解密让人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真相,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红岩精神。其中体现了爱国、奋斗、团结和奉献的红岩精神,穿越时空一直延续至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精神动力。

  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揭密"红岩英烈"绝密档案
--------------------------------------------------------------------------------
央视国际  2006年11月29日 15:00 来源:CCTV.com

编者按:相信'80前的人们没有不知道《红岩》的,睿智沉稳的许云峰、坚贞不屈的江姐,还有成岗、华子良,这些熟悉的名字曾是无数人心中追求的“英雄偶像”。日前,重庆市有关方面宣布首次公开一批当年“红岩英烈”的绝密文件。透过这些刚刚解密的档案,我们将触摸到那段真实的历史……

重庆“红岩英烈”绝密档案首次公开



日前,重庆有关方面首次公布一批当年“红岩英烈”的绝密档案文件。这些珍贵资料包括3500页资料和120张照片,其中有《特务监视日志》、《特务审讯笔录》以及50多张当时为烈士收敛遗体时所拍摄的照片等,其中最具史料价值的是小说《红岩》作者罗广斌的一份2万多字的文献:它是1949年罗广斌从狱中脱险以后,根据狱中同志总结的地下党经验教训以及狱中斗争情况所写成的报告。

绝密档案一:许云峰原型被抓捕真相



1948年初,重庆的工厂学校里流传的一份油印小报让国民党独裁者万分恐惧,它就是重庆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1948年3月,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朱绍良下令限期破获《挺进报》,于是特务打入联络站,抓获了叛徒任达哉。任达哉并也不熟悉《挺进报》的全部情况,他只认识一个叫杨清的人。


杨清,就是小说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真实姓名叫许建业,是重庆地下党负责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在当时,许建业的身份是严格保密的,连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唐咏梅:我们叫他老许,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写《红岩》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名字。很正派,高高大大的,穿一个长袍。我们两个经常茶馆、饭馆,不是在车上碰头就是电影院门口,我们两个还看过电影呢!我都记得看的《居里夫人》,我去划的票,他没看完,他有事就走了,他就把我当个妹妹一样对待,确实很好,印象很深。

和小说里描写的一样,叛徒带领特务在茶馆里抓住了许建业,但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何等重要的人物。

不是传说:上了电刑也不招

这份档案的作者叫徐远举,其身份是国民党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处长。档案是解放后根据徐远举的审讯笔录整理而成,在10年前解密。对于化名为杨清的许建业,档案中如此描述:杨清,身体强壮,气宇轩昂,我问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他一字不答,经由各种酷刑拷打,几上几放,只说他叫杨清,邻水人,住在过街楼某旅馆。经过调查,过街楼根本没有这个旅馆。从他身上检查,也无片纸只字。经过一天一夜的审讯,用尽各种手段,不得要领。而此时,与老许失去联络、心急如焚的唐咏梅意外地从一个小特务的口中知道了许建业的情形。

唐咏梅:他说,那个(特务)江开又来说,他们抓到一个人,不知道他说了他的名字没有,他说,哎呀!上电刑,他都不招啊!(特务)江开说,看他那样子我都想洗手不干了,他说得多好听的。我听他说上了电刑都不招,我一下眼泪就流出来了。

真的英雄:被电刑打到抽搐 惨遭铁镐劈头



厉华:这方面出现过很多令人发指的一些东西。比方说国民党军统在审讯张长鳌、尚承文这两位烈士的时候,面对军统特务这两个烈士就是不招,最后敌人急起来以后用电刑来打他们,电刑就是当时的手摇发电机,放到他们手上,当时两个人被打得浑身抽搐,这个档案资料记载,当时两个人抽搐得身体都开始缩小了,但这两个人仍然是咬紧牙关不说,这个军统特务凶残到操起旁边的一个十字镐,把两个人的头给劈开,叫你不说,用十字镐给你打下去,这是在渣滓洞白公馆死得最惨的两位烈士。

英雄无疑是真正的英雄,但故事却不似我们熟知的故事。否则,按照惯常的思路,敌人的线索就该在这里断掉。那么就不会有江姐入狱,成岗被捕。是什么,让顺理成章的故事发生了逆转?

许云峰原型慷慨就义

CCTV.com消息(360度):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形象大家都很熟悉,57年前的11月27日,遇难的红岩烈士中有一名烈士叫许建业,他就是许云峰的原型。


在昨天的《红岩档案解密》中,我们提到了许建业的被捕,今天的节目中,我们接着为您解密接下来发生的事。

电影同期:你们的戏该开幕了吧,还等什么?呵呵,许先生可真会说笑啊!今天我们完全是一片诚意,吃顿饭,大家交个朋友嘛。许先生,请!谁是你们的朋友?!

在这部影响深远的影片中,被叛徒出卖的许云峰被捕后并没有遭受刑罚,演员赵丹所刻画的英雄气质让观众相信敌人也不敢对这样的人物造次。但实际上,许建业是歌乐山集中营里受刑最重的一个。

下面的报告是根据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里所能得到的各种零星材料,经由部分同志的讨论、研究而组织出来的……--摘自罗广斌《狱中报告》

导游: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是当年审讯和拷打革命者的刑讯室,里面共有大小酷刑48套,从古代的封建刑具到美制的钢鞭电刑所谓应有尽有。这个右面墙上大家可以看一下,它上面写的是:"切莫执迷不悟,政府痛惜你们。细细想想,回头是岸!"

1948年4月5日的晚上,可能是许建业一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夜晚。虽然受尽酷刑,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身份,许建业此刻已经不打算活着出去了,但他依然不能让徐远举知道他是谁!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有一个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正藏在自己的家中,它就像一枚沉重的砝码悬在了他和徐远举之间,胜负将由此决定。就在这时,有一粒灰尘飘了过来。灰尘本来轻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个晚上,它,却成了天平向哪边倾斜的关键!这粒灰尘是二处一个叫陈远德的看守,他在这个时候主动走向许建业,并表示"如有事相托,尽管吩咐"。

杨世元:有些特务不是一个两个,因为昆明后面的物价一崩溃,也要影响到本身的,包括他们特务也都感到有影响,但特务官员不一样,但是那些一般的小特务,比如说看守特务,他还不是感觉到有一点生存危机,所以监牢里面有的时候说你出去帮我带个信,帮我买个什么的,他也乐意服务,他也不是不干的,都看见的,那个就叫做国民党大树将倾。

看守陈远德的出现和他的表示,让许建业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他请陈远德立即送一封信到志成公司刘德惠处,并答应信送到后给陈远德四千万法币,陈远德当即答应了。于是,局面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胜负,从徐远举和许建业之间的较量,变成了陈远德一个人的决择。一颗微不足道的灰尘,就这样成了举足轻重的砝码!事实上,无论是在此前还是此后,陈远德都多次替狱中的*人送过信,但是没有人说得清,为什么就偏偏这一次,他犹豫了!这封信最终被交到了徐远举的手中。

在《血手染红岩》中,徐远举是这样交待的:我根据这个材料,立即派特务包围了新华路志成公司,进行严密搜查,查出了杨的身份证及其历史,并在其卧室床下查出了一个大皮包,内中有二三十份党员入党申请书,及大批《挺进报》,才知道他叫许建业。许建业暴露了,一张大网围绕他撒开了。我们所熟知的叛徒甫志高冒出来了。

电影同期:我叫叛徒?你们给了我什么好处?

在小说里,甫志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区委委员,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以这样的职务,他其实是不可能给党造成那么严重的损失的。刘国定原本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重庆地下党高级干部,事实上就在被捕的一刹那,他还表现得从容自若。

杨明:他去找许建业,这个特务已经在那儿守住了,把他逮捕了以后,特务问他叫什么,他就乱说一个名字。

厉华:敌人并没有识破他,他被捕以后,他说我是牛奶厂的厂长,他把一切一切说得非常非常清楚。

杨明:但是,许建业单位这些人都说这是刘先生,特务就发现矛盾了,把他给带走了,带走了以后,一逼他,他承认了是预备党员,他说我是预备党员,我来送个信。后来说谁给你的信?他就想已经通知撤退的一个党员,他已经走了嘛,他就说是某某给我的。

厉华:当时的党组织规定是可以说大不说小,说大不说小,说大的,往大的一方面说,不要说自己具体的;那么说具体的组织情况、同伙的情况,可以说远不说近,说远的不要说近的,造成时间上的距离;第三就是可以说死不说活,结案的,没有了的事,或者死去的人,你可以说。

但此时,地下党重庆市委副书记冉益智的意外被捕改变了一切。

孙曙:冉益智的叛变是很戏剧的一个叛变,很戏剧的啊。就是打个比方,这里出去,那里有个广场就把他抓了,抓了之后就弄到国民党住的旅馆里面,开始跟他说,他也不承认。特务急了,抱了一个被子给他一按,按到这个上面,这个气出不来了,支撑不住了,他就叛变了。

杨明:一审讯,问冉益智你们的书记是谁?刘国定。刘国定在什么地方?刘国定你们已经抓起来了嘛。好!这敌人才转过头来,又审讯,又对刘国定加压,加压。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就是拿这个叛徒口供压这个叛徒,再拿这个叛徒的口供压这个叛徒,最后形成两个叛徒出卖的竞争。

正副书记双双叛变,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红岩》人物随之登场,一场红与黑的对照才正式展开。这份意外的收获,让徐远举无限风光,特务陈远德也因告密有功而连升三级,而这时的许建业则追悔莫及。罗广斌这样回忆:许建业急中出错,轻信看守陈远德,导致党组织进一步被破坏,这一错误令党遭受了损失,也给许建业的心灵以极大的刺激,自责和内疚使他在狱中三次碰壁,自杀未遂。1948年的4月17日,许建业接受新的一轮审讯,徐远举以"危害即成有损于党"诱骗许建业投降,许建业以死作答。

厉华:徐远举是在与*这个审讯斗争当中,应该说徐远举的心灵,就算是在当时,他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因为在他的眼光当中,*员的一种宁死不屈的行为让他感觉到一种力量的存在,而这种力量是不可能在金钱、武力下变节投降的一种真正的人格力量,这点对他当时的震撼是很大的,所以说解放后他写的交代材料里边,他曾经也有,就是对他当年那种心情回忆的一种忏悔。

多年以后,当徐远举做阶下囚的时候,他还不曾忘记这一幕。--"在赴刑场时,许建业一路上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万岁'等口号,表现极为壮烈,路旁的人看了都感动得流泪。我有个朋友事后告诉我说:'我昨天在路上看到汽车上押着两个人,他们沿途高呼*万岁,真英武啊!'我听后内心感到十分怅惘,简直无言以对。"1948年7月21日,许建业在重庆大平刑场被公开枪杀,时年28岁。

厉华:曾经有一个观众在我们牢房里边,他跟我交谈过,他说我要处在这个年代,我都当假叛徒,我只要出去,出去以后我继续为党工作,后来我在我的一篇论文里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中国的历史都是由假叛徒来构成的话,那恐怕就不成为其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如果没有当时那种真刀真枪用自己的命去与敌人斗争而换的一种主义的实现,今天的社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想象。

就在许建业牺牲的那个夜晚,一个叫许晓轩的人用草纸写下了一首诗: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人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一年之后,写诗的人重演了慷慨如虹的一幕。又过了十三年,他们共同成为了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

绝密档案二:革命者被电刑打到抽搐 惨遭铁镐劈头

国民党军统在审讯张长鳌、尚承文这两位烈士的时候,由于他们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急起来就用电刑来打他们。电刑就是当时的手摇发电机,放到他们手上,当时两个人被打得浑身抽搐。据档案资料记载,当时两个人抽搐得身体都开始缩小了,但这两个人仍然是咬紧牙关不说。军统特务凶残到操起旁边的一个十字镐,把两个人的头给劈开,叫你不说,用十字镐给你打下去,这是在渣滓洞白公馆死得最惨的两位烈士。

绝密档案三:两个叛徒的出卖竞争




CCTV.com消息(360度):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形象大家都很熟悉,57年前的11月27日,遇难的红岩烈士中有一名烈士叫许建业,他就是许云峰的原型。

在昨天的《红岩档案解密》中,我们提到了许建业的被捕,今天的节目中,我们接着为您解密接下来发生的事。

电影同期:你们的戏该开幕了吧,还等什么?呵呵,许先生可真会说笑啊!今天我们完全是一片诚意,吃顿饭,大家交个朋友嘛。许先生,请!谁是你们的朋友?!

在这部影响深远的影片中,被叛徒出卖的许云峰被捕后并没有遭受刑罚,演员赵丹所刻画的英雄气质让观众相信敌人也不敢对这样的人物造次。但实际上,许建业是歌乐山集中营里受刑最重的一个。

下面的报告是根据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里所能得到的各种零星材料,经由部分同志的讨论、研究而组织出来的……--摘自罗广斌《狱中报告》

导游: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是当年审讯和拷打革命者的刑讯室,里面共有大小酷刑48套,从古代的封建刑具到美制的钢鞭电刑所谓应有尽有。这个右面墙上大家可以看一下,它上面写的是:"切莫执迷不悟,政府痛惜你们。细细想想,回头是岸!"

1948年4月5日的晚上,可能是许建业一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夜晚。虽然受尽酷刑,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身份,许建业此刻已经不打算活着出去了,但他依然不能让徐远举知道他是谁!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有一个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正藏在自己的家中,它就像一枚沉重的砝码悬在了他和徐远举之间,胜负将由此决定。就在这时,有一粒灰尘飘了过来。灰尘本来轻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个晚上,它,却成了天平向哪边倾斜的关键!这粒灰尘是二处一个叫陈远德的看守,他在这个时候主动走向许建业,并表示"如有事相托,尽管吩咐"。

杨世元:有些特务不是一个两个,因为昆明后面的物价一崩溃,也要影响到本身的,包括他们特务也都感到有影响,但特务官员不一样,但是那些一般的小特务,比如说看守特务,他还不是感觉到有一点生存危机,所以监牢里面有的时候说你出去帮我带个信,帮我买个什么的,他也乐意服务,他也不是不干的,都看见的,那个就叫做国民党大树将倾。

看守陈远德的出现和他的表示,让许建业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他请陈远德立即送一封信到志成公司刘德惠处,并答应信送到后给陈远德四千万法币,陈远德当即答应了。于是,局面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胜负,从徐远举和许建业之间的较量,变成了陈远德一个人的决择。一颗微不足道的灰尘,就这样成了举足轻重的砝码!事实上,无论是在此前还是此后,陈远德都多次替狱中的*人送过信,但是没有人说得清,为什么就偏偏这一次,他犹豫了!这封信最终被交到了徐远举的手中。

在《血手染红岩》中,徐远举是这样交待的:我根据这个材料,立即派特务包围了新华路志成公司,进行严密搜查,查出了杨的身份证及其历史,并在其卧室床下查出了一个大皮包,内中有二三十份党员入党申请书,及大批《挺进报》,才知道他叫许建业。许建业暴露了,一张大网围绕他撒开了。我们所熟知的叛徒甫志高冒出来了。

电影同期:我叫叛徒?你们给了我什么好处?

在小说里,甫志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区委委员,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以这样的职务,他其实是不可能给党造成那么严重的损失的。刘国定原本是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重庆地下党高级干部,事实上就在被捕的一刹那,他还表现得从容自若。

杨明:他去找许建业,这个特务已经在那儿守住了,把他逮捕了以后,特务问他叫什么,他就乱说一个名字。

厉华:敌人并没有识破他,他被捕以后,他说我是牛奶厂的厂长,他把一切一切说得非常非常清楚。

杨明:但是,许建业单位这些人都说这是刘先生,特务就发现矛盾了,把他给带走了,带走了以后,一逼他,他承认了是预备党员,他说我是预备党员,我来送个信。后来说谁给你的信?他就想已经通知撤退的一个党员,他已经走了嘛,他就说是某某给我的。

厉华:当时的党组织规定是可以说大不说小,说大不说小,说大的,往大的一方面说,不要说自己具体的;那么说具体的组织情况、同伙的情况,可以说远不说近,说远的不要说近的,造成时间上的距离;第三就是可以说死不说活,结案的,没有了的事,或者死去的人,你可以说。

但此时,地下党重庆市委副书记冉益智的意外被捕改变了一切。

孙曙:冉益智的叛变是很戏剧的一个叛变,很戏剧的啊。就是打个比方,这里出去,那里有个广场就把他抓了,抓了之后就弄到国民党住的旅馆里面,开始跟他说,他也不承认。特务急了,抱了一个被子给他一按,按到这个上面,这个气出不来了,支撑不住了,他就叛变了。

杨明:一审讯,问冉益智你们的书记是谁?刘国定。刘国定在什么地方?刘国定你们已经抓起来了嘛。好!这敌人才转过头来,又审讯,又对刘国定加压,加压。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就是拿这个叛徒口供压这个叛徒,再拿这个叛徒的口供压这个叛徒,最后形成两个叛徒出卖的竞争。

正副书记双双叛变,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红岩》人物随之登场,一场红与黑的对照才正式展开。这份意外的收获,让徐远举无限风光,特务陈远德也因告密有功而连升三级,而这时的许建业则追悔莫及。罗广斌这样回忆:许建业急中出错,轻信看守陈远德,导致党组织进一步被破坏,这一错误令党遭受了损失,也给许建业的心灵以极大的刺激,自责和内疚使他在狱中三次碰壁,自杀未遂。1948年的4月17日,许建业接受新的一轮审讯,徐远举以"危害即成有损于党"诱骗许建业投降,许建业以死作答。

厉华:徐远举是在与*这个审讯斗争当中,应该说徐远举的心灵,就算是在当时,他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因为在他的眼光当中,*员的一种宁死不屈的行为让他感觉到一种力量的存在,而这种力量是不可能在金钱、武力下变节投降的一种真正的人格力量,这点对他当时的震撼是很大的,所以说解放后他写的交代材料里边,他曾经也有,就是对他当年那种心情回忆的一种忏悔。

多年以后,当徐远举做阶下囚的时候,他还不曾忘记这一幕。--"在赴刑场时,许建业一路上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万岁'等口号,表现极为壮烈,路旁的人看了都感动得流泪。我有个朋友事后告诉我说:'我昨天在路上看到汽车上押着两个人,他们沿途高呼*万岁,真英武啊!'我听后内心感到十分怅惘,简直无言以对。"1948年7月21日,许建业在重庆大平刑场被公开枪杀,时年28岁。

厉华:曾经有一个观众在我们牢房里边,他跟我交谈过,他说我要处在这个年代,我都当假叛徒,我只要出去,出去以后我继续为党工作,后来我在我的一篇论文里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中国的历史都是由假叛徒来构成的话,那恐怕就不成为其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如果没有当时那种真刀真枪用自己的命去与敌人斗争而换的一种主义的实现,今天的社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想象。

就在许建业牺牲的那个夜晚,一个叫许晓轩的人用草纸写下了一首诗: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人同。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一年之后,写诗的人重演了慷慨如虹的一幕。又过了十三年,他们共同成为了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



【背景】小说《红岩》的故事情节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被捕叛变,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4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岩    好像有一部电影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2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一部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03:04 , Processed in 0.27032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