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2|回复: 0

[06/16][NBA]“禅师”篮球理念的误区:不鼓励中远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6 18: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决赛让湖人拥趸者大跌眼镜,人们原先认为的属于湖人的那些优势:替补、硬度、顽强、活力,现在被证明都归属了凯尔特人。
是这些优势的换位让湖人陷入困境?
笔者觉得这些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双方在这些方面其实相差无己。人们都说加索尔是个偏软的家伙,其有些言过。在湖人与魔术的对阵中,加索尔防守的是霍华德,他的表现并不软。与加内特、邓肯相比,他的确处于下风,但联盟里有谁比起这二位不处下风呢?加索尔在一个队中所做的,比邓肯、加内特一点不少。替补水平、顽强和活力方面,湖人同样不落下风。
那是什么原因?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活塞打败湖人四大金刚的那个赛季。奥尼尔、马龙、佩顿、科比,这样的阵容你无法再挑出什么毛病,但他们居然失败了。人们把原因归于Ok的不合,归于马龙的受伤,但现在来看那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在禅师的篮球理念里,靠近篮下是第一选择,靠近篮下受阻,才会考虑其他方案。而近些年,一种新的篮球理念在悄然占领高地。那就是:投篮,不管在哪里,只要有出手的空间。湖人在本赛季总决赛的失利不是被加内特打死的,而是被阿伦、皮尔斯、波西、豪斯投死的。活赛登顶的那个赛季,湖人同样是被汉密尔顿、比卢普斯、普林斯投死的。活塞的教练布朗这样对弟子们说:你们只管投,他们根本防不住你们。那个赛季的活塞队其实是一支防守+跑轰的球队。2006年的勇士在老尼尔森的带领下创造黑八奇迹,将常规冠军小牛斩落,固然是老尼尔森对小将军的胜利,但更大的功劳应该归于跑轰的打法。他们没能更进一步,那是因为他们只有跑轰,而没有防守。
凯尔特人当然不是一支跑轰队,但他们与跑轰球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敢于投篮。而相比之下,湖人就是一支不敢投篮的球队,科比的存在更是削减了队友投篮的胆量。于是,在科比之外,禅师再也找不到可以真正分担得分重任的人。前四局中,湖人唯一一场胜利,恰恰是武贾西奇壮起了胆子。
禅师长于球的运转、球员的状态的调整,他让篮球变得很细致,很复杂。要把球运送到擅长投篮的那个队员手里,并全为他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或者碾转运送到内线,让投篮变得简单。然而复杂就意味着增加了不确定性,增加了变数,增加了失误次数。
而在新的篮球理念里,篮球变得相对简单,球员不必消化那么多套路,只要牢记: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之时不走形。并且,人人都享有出手权。即使他投丢,他不会被认为犯了原则性错误。
靠近篮下命中率当然高,但靠近篮下的过程却异常艰难;远离篮下命中率固然低,但过程却简单了许多。而且,投篮技术被雕琢得越来越精,中远投所需的准备时间已经大大降低,大批的球员已经完全具备了接球就投的能力。影响中远投命中率的首要因素,不是投篮技术,而是心理。如果一个球员被允许甚至被鼓励,有空位(哪怕只有极短的时间)就投,那他可以把注意力专注于投篮,这时命中率反而会提高。
但在禅师的篮球理念里,球员接到球后永远在想着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我这样仓促出手会不会被教练和主攻手斥责?
需要指出的是:多0.5秒的准备时间,你的命中率能提高10%吗?而为了这10%,你损失的可能是5次出手机会(我们经常看到湖人队的球员在有了空位后也不敢投,而是把球继续扔进运转循环中去)。而且不敢投篮的后果是得分点过于集中,关健时刻找不到投手。在关键的第四场中,凯尔特人狂追不止,而湖人却找不到投篮者,让眼睁睁看着对手抹平了20多分的差距。在决胜手最后几分钟,凯尔特人的加内特在得分,皮尔斯在得分,阿伦在得分,豪斯在得分,波西在得分。而湖人呢?科比之外,谁还能得分。大家的手已经凉了大半场了,心里已经惧怕投篮,给他10秒钟准备时间,能投进吗?
湖人有不错的投手,拉德玛诺维奇、法玛尔、费舍尔,但除了老资格的费舍尔享有自主选择投与不投的权利外,其余人只能按照禅师和科比的指挥选择。于是,在炮兵的比拼中,湖人自损半队。差距10分,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因为你少投了不止5次。
凯尔特人占据了心理的绝对优势,他们的投篮会更放松,对湖人而言这是最可怕的武器。费劲周折打进2分,对方轻描淡写的一次出手,很可能就将他们的努力抵消。
湖人要想绝地复生,只有一个办法:撒开了投。反正也是输了,飙赢一场就赚一场,飙分上不落下风的话,其余方面凯尔特人也没有多少优势。倘若飙成3-3,那凯尔特人的压力也会增加,命中率也会下降,湖人才有机会。
禅师需要改变理念了。“势头像一个姑娘,不知为何就上了他们的船。”笔者来告诉禅师原因,因为他们敢投。
我是湖人、禅师和科比、加索尔的球迷,希望我的建议能给予他们一些启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4 03:25 , Processed in 0.23528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