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9|回复: 1

[08/14]尧舜禹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4 1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正是原始文明逐渐向奴隶邦国制度转变的时期。尧舜禹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因而有着非常深刻的周人的思想烙印。如果把尧舜禹都不再看作所谓圣君,而作为原始部落联盟的首领(以及原始部落民)就大约可以理解尧舜禹时期的种种故事传说了。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当年发生的故事:
      早在黄帝与蚩尤、炎帝的战争时期,在现今河北省顺平县东北10公里的伊祁山,居住着一个半农耕半游猎的部落,由于他们活动范围内有伊祁山,因而被称为伊祁氏。不知道什么原因,伊祁氏部落离开居住多年的伊祁故地,逐步向西迁移,进入汾水流域。辗转经过今天的山西太原而到达平阳之地(今山西省临汾市)。受当地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影响,伊祁氏在汾水岸边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伊祁氏掌握了高超的夯土技术,在部落定居的村庄夯筑了坚固的房屋,还在村庄的周围夯筑了高大的土墙,从而结束了人类穴居的生涯。高大的土墙在抵御野兽的侵袭和外族的侵扰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伊祁氏部落逐步强盛起来,远近的部落都归附于伊祁氏。伊祁氏的人们在他们的城中建造了夯土高台,部落首领在高台上举办各种仪式和活动,逐渐的,远近的部落把伊祁氏的首领称为“尧”,把伊祁氏部落称为“尧部落”。
      尧部落逐步向外扩张它的影响力,用它先进的文明和强大的武力征服了远近许多部落,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尧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为了方便对各个部落的管理,尧把各个部落的首领聚集起来,召开部落首领议事会来决定部落联盟的事务。尧同时还根据各个部落不同的特长为它们分工,制订历法,推行教育,发展农耕。部落联盟进一步强大起来。
      也几乎就在这个时候,东夷族的一个首领称为“舜”的部落,为了躲避东夷族无休止的战乱征伐,也踏上了西迁的道路。舜部落最终度过黄河来到了称为“虞”的地方(今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东北),并定居下来,从此被称作“有虞氏”。
舜的部落带来了东夷族先进的制陶工艺和打渔技术,并擅长于同其它部落发展物品交换关系(关于东夷部落的物品交换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同属东夷族的商族那里看到,并且,直至今天,我们仍然把精于此道的人称为商人)。借助这些特长,有虞氏部落在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逐步稳定下来,并且日益强大。
      壮大后的有虞氏部落开始了向外的扩张,甚至臣服了盘踞蚩尤故地解池多年的鲧的部落。
      鲧的部落是在黄帝战蚩尤之后来到河东解池附近,并定居下来。靠着解池的盐以及附近肥沃的土地,鲧部落迅速壮大并兼并了附近的其它小部落,这其中包含一个被称为禹的部落。然而鲧部落却也没有太大的野心,终于在于后来居上的舜部落的争斗中落败,不得不臣服于舜。在后来舜部落与尧部落争斗失败后,鲧部落在尧和舜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离开解池故地,以治水的名义向北迁移。再后来,又被舜部落攻杀在羽山。
      于是,舜部落的势力继续向北扩展,逐渐进入汾水流域,到达了尧部落的核心控制区域。一山不容二虎,于是争斗在所难免。结果是尧部落取得胜利,舜部落被迫退到历山附近,开始发展农耕,积蓄力量。这就是传说中尧征南蛮以及舜耕历山的来历。
      舜部落在历山脚下发展农耕,更凭借商品交换的传统逐步建立了与尧部落联盟之间的关系。尧部落的直系被称为九族,舜部落甚至与九族部落建立了联姻关系,并稳定了九族部落,最终九族部落坚定的站在了舜的一面。
      舜部落同时也注意联络同属于东夷族的其它部落,比如高辛氏的“八元”和高阳氏的“八恺”,这些部落都成为舜部落联盟的主体。
      舜部落也从尧部落哪里学到了不少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掌握了历法甚至进行了重新修订,又通过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逐步确立起部落中部分人的神权地位。这些代表神权的人逐步成为部落中的贵族。于是,贵族议事制度逐渐取代了原始的部落议事制度,阶级开始产生。
      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舜部落再次向尧部落发起挑战,这一次,由于尧部落的直系子民九族部落站在了舜部落的一方,因而衰尧部落遭到失败。舜进入尧部落多年经营的汾水流域,把尧部落的残余势力驱逐到丹朱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长子县。
       得胜的舜部落做了几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攻杀了治水的鲧,鲧部落从此消失。同时命令禹部落接替鲧部落进行治水。第二件是在解池之南的蒲阪,仿照尧建立的城市的样子,建立了一座更大规模的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第三件是重新对各部落进行分工,如:命禹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各部落各司其职,有利于加强统治。
      禹部落世居在解池北岸的安邑。鲧部落北迁后,禹部落接替鲧部落成为解池附近部落的首领。禹部落做事低调,对舜部落十分顺从,然而还是没有逃脱舜部落的猜疑,受命治水。
      与鲧不同的是,禹还有益和稷两个部落作助手,因而声势更大些,力量也更大些。益是舜任命的掌管山林的部落,稷是舜任命掌管农业的部落。有了这两个部落的襄助,禹部落就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对其它怀有恶意的部落的战争中也可以有更大的胜利的把握。
      借鉴了鲧的教训,禹带领人民向南进发。沿途疏通黄河河道,让河水顺势下流。之后,禹部落度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处理进一步疏通治理黄河外,禹部落还很注意发展农业,并且兴修水利,很注重对农田的灌溉,部落实力得到很大发展。
逐步政府了一些小部落后,禹部落在阳翟定居下来,专心发展生产。同时,也注意同东夷族的其它部落发展关系,凭借着在治水过程中集结起来的军队以及在治水中建立的禹的威望,远近的部落逐渐臣服。
      禹甚至进一步发展了舜建立的贵族议事制度,将作为神职人员的贵族世袭,而不再推举。同时,部落中各种分管事务的人也实行世袭,并逐步成为新的贵族。部落首领禹也实行世袭制度,禹死后,禹的儿子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不过,新继承的部落首领也称为禹。
      禹部落统一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部落后,推行自己建立的一整套制度。各部落纷纷建立了贵族议事制度,部落首领也成为世袭,并经过禹的确认。这保证了各部落对禹部落的忠诚。禹部落因而也就拥有了对各部落首领的处置权。
      做完了这些,禹带领自己的军队和人民,重新度过黄河,回到安邑。此时的舜部落已经不能与之抗衡。禹将舜部落驱逐到虞地,并改称商均。这个虞地不是有虞氏的发源地,而是黄河以南的一处地方,就是现今的河南省虞城县。
      于是禹开始了自己的统治生涯。最后一任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禹的位置,并正式建立了一个国家,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和统治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各个部落的统治。人们把这一代禹称为启。从启开始,由于文字的发展,各代的王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不再统一称为禹或者启。
      这或许就是尧舜禹故事的真相。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14 1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绝对是一段非常....古老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11 08:42 , Processed in 0.86552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