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叶参

[12/31][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高清大图[312P]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崔鏏 李清照像 轴 绢本设色  纵56.7厘米 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崔鏏,生卒年不详,字象九,一作象州,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曾官同知。工人物、仕女,擅写真,宗法焦秉贞,受宫廷西法影响,描染净丽,格调婉约。亦能画梅。与黄鼎友善,时常合作。此图画的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像。画中描写李清照淡妆素服,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抚膝,默默无声作沉思状。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体态,平缓自然,线条流畅工细;奇石勾染皴斫,用笔粗简。背景不落一墨,大片空白烘托出一种虚空渺茫、寂寞无主的情绪,可谓简洁素净,主体鲜明突出。作者师承焦秉贞画法,擅写真,格调婉约,在人物立意传神上有独到之处。此画是其一幅佳作。



清 樊圻.吴宏 寇湄像轴 纸本 水墨,纵79.3cm,横60.7cm。  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作于清顺治八年,樊圻白描人物,吴宏甫景。寇湄,为明末清初金陵秦淮名妓,善鼓琴,能度曲,工画兰竹。此肖像画其浓妆安坐,娟娟秀美,穆然恬静。



清 费丹旭 罗浮梦景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43.5厘米 横4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擅画人物、花卉,尤精仕女。其山水画,清灵雅淡。所作肖像,“如镜取影,无不曲肖”。传世作品有《东轩吟社图》《纨扇倚秋图》《仕女图》《姚燮忏绮图》《月下吹箫图》等。此图写梦境,万玉竞艳之中,美女睇盼有情。作者以纵放的笔意写梅,枝条纷披,曲折纵横,冷葩寒萼,暗香浮动。仕女面容娇俏,具典型的费氏风格,柳眉细眼,脸庞长圆。梅花纯以水墨写成,仕女却设色妍丽,二者相为映衬,产生玄虚梦幻的效果。



清 费丹旭 十二金钗图 册页 绢本设色  纵20.3厘米 横2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共十二页,分画《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现选其中两页,之一为《黛玉葬花》,之二为《史湘云醉卧芍药圃》,画面人物纤细娇弱,娟秀清丽,刻画细致工整,具典型的费氏风格。环境则以逸笔写出,淡彩晕染,墨笔勾皴,空灵秀润,以衬托出中心人物。





清 费丹旭 姚燮忏绮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1厘米 横12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姚燮,是清代后期的诗人和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图是描绘姚燮与家中诸侍姬真实的生活情景。画中姚燮端坐于蒲团之上,怡然微笑似有所悟,身边诸姬环绕,或解书囊,或铺帛纸,或轻声对语,或倚树观望,或正结伴赶来,神形各异,仪态万千。加之空中明月高悬,夜色如水,桃林烟弥雾漫,竹林枝叶萧萧,构成一幅清逸出尘的画面。作者对姚燮面部细加渲染,有肖像写实效果,而其他人物则是以作者一贯的纤弱美女的形象写出,设色清淡,面目雷同,只在衣着发饰之上有所变化。此图名为“忏绮”,是指姚燮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虚度年华的忏悔之意,旨在刻画“罗绮丛中悟此身”的禅学意境以及“鬓丝禅榻心暗伤,年华似水不可恃”的感触。但从画面来讲,不过是士大夫阶层一个生活场景的描绘而已。





清 费丹旭 仕女图 屏风 绢本设色  纵133.5厘米 横30.3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此四幅仕女图为条屏。分别为《吟诗图》《游春图》《采梅图》《濯衣图》。 以四时不同之景来映衬烘托人物。作者的仕女形象多为典型的鹅蛋脸、柳眉细眼、身材修长,是当时文人理想中的美女形象。作者的补景仕女图,被认为是潇洒至致,极其自然。此四屏补景清雅疏秀,梅、桃、桐、柳,各取其姿,摇曳生辉;小桥流水、青石响泉,顾盼含情,与人物的举止心绪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费以耕 扑蝶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1厘米 横38.9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费以耕,生卒年不详。费丹旭长子,画承家传,工仕女画。风格清丽。春柳新绿,已有双蝶翩跹;石桥回折,浮萍点点,一位女子正执团扇去扑捕双蝶。背景以水墨疏笔简写,调以汁绿写出柳技垂曳之态;几笔朱砂勾出桥栏;人物近似白描,线条细柔秀逸,飘舞轻灵,只在扇柄垂缨及耳后发髻敷以淡彩设色,更将人物衬托的素雅清秀,妩媚动人。



清 改琦 宫娥梳髻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88.2厘米 横2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的仕女画形象纤细俊秀,用笔轻柔流畅,落墨洁净,敷色清雅,创造了清代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此图就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特点。画中写清晨晓妆的情景,一个宫娥披发而坐,另一宫娥正帮她梳头,从自题中可知是坐者尝试新的发式,正让别的宫娥帮忙。人物的造型、神态活灵活现,富有生活情趣。设色素净,虽有红、绿、黑等重色,却更添清丽,是一幅意境醇美的仕女佳作。



清 改琦 靓妆倚石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83.2厘米 横27.1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中奇石厚重、翠竹青郁,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手里持着玉箫却无心吹奏,心事重重的倚在石上出神。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少女的云鬓姿容。线条流畅圆润,设色清雅。构图简洁,意境空远优美。



清 改琦 仕女图

    此《仕女图》册共十二开,每开俱有题名,图中以简逸的初石为背景,只写片花数蜂,人物造型纤弱秀美,衣纹细柔,设色清雅,具典型“改派”的仕女风格。此选二开,之一为《晓寒图》之二为《桃林伴鹿图》,均以点笔写意绘花草,意境优雅,云雾或虚写,或实描,各得天趣。





清 改琦 元机诗意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9厘米 横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1773—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师前人而又独具面貌。传世作品有《钱东像》《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髻图》《靓妆倚石图》等。这幅作品画的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像。鱼玄机是个很有才华,而遭遇却很不幸的人,她大约生于844年,卒子871年,字幼微、蕙兰,清代时因避康熙玄烨的讳改称为鱼元机。嫁给李忆为妾,因受李妻的妒忌,被迫出家,在长安咸宜观做了女道士。由于喜读书,有才思,擅作诗,受到当时文人们的重视,温庭筠等名家常与她作诗唱和。后因忌妒笞杀侍婢绿翘,被判死刑,其时年仅二十多岁。留有诗文一卷。此图设色古雅,衣纹秀劲,玄机倚坐展卷。姿容秀美,含蓄深思,刻画传神。



清 顾洛 小青小影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9厘米 横39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顾洛(1763—约1837),字西梅,号禹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擅书画。画工人物、山水、人物古雅,山水苍润;花卉、翎毛亦见生动。仕女工致妍丽,尤为著名。生平作画未尝重稿,亦未授一弟子。传世作品有《仿元人仕女图》《抚琴图》《美人春愁图》等。此画以淡墨写意绘庭院中的树木竹石,点撇随意,韵味清冷。圆月窗内,一女子瘦影独坐,正在阅览案几上的一纸薄笺。面容略带惆怅,似有万般心事。此画以景衬人,以景托情,将主人公的孤单、寂寞的心境表露无遗。



清 姜埂 李清照小像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15.8厘米 横26.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此图李清照云鬓蓬松,身着绮服,手持花枝,正陶醉于花香之中。构图上以上方大面积的空白来衬托下方人物主体,营造出一种意味深长的境界。此图与清代另一画家改琦的《惜花图》,从构图到人物姿态上,都极其相似,只是此图用笔工整,刻画精细,晕染更富有质感,两画是否有同一范本尚待查实。作者生平不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焦秉贞 仕女图 册页 绢本设色  纵30.2厘米 横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焦秉贞以擅画供奉内廷,花卉、山水、人物、界画楼观,不论位置远近,人物大小,不爽毫发,都能采用西法入画。此仕女画册共二十页,现选二开。之一为仕女开轩卷帘,薰沐春光,观赏垂柳新绿,少女拂袖起舞,女主人怡情自得;之二为梧桐树下,芙蕖出水,绿叶如盖,湖山春色中,美女乘船悠游,良辰美景,其乐融融。此图册均为工笔重彩,勾绘精微,兼用西笔,十分华丽,但脂粉气较重且人物面目雷同。





清 金廷标 婕妤挡熊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50厘米 横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取材于汉刘向《列女传》,表现冯婕妤挡熊的历史故事。冯婕妤是汉元帝的妃子,一次随帝观看斗兽,熊从兽圈跳出,左右侍从皆惊走,冯婕妤临危不惧,以身挡熊。图中以工笔设色为主。笔法流利劲健,人物动作、神态描绘细腻,衣纹细致飘洒。刻画了当熊出兽栏的一刹那,在场的人均惊惶躲闪,只有婕妤毫不犹豫走下平台前去挡熊的情景,十分生动逼真。平台、坡石、草坪、柳树,用笔挺健劲秀,树叶点染精细,敷以花青色。结构严谨,具有生活气息。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轴 绢本设色  纵56.9厘米 横6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中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笔墨工细,人物动态悠闲自在,衣褶用浓墨钩勒,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山石用小斧劈皴,锋楞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清 康涛 华清出浴图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20厘米 横66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敷色十分讲究,体现出不同衣料的质感。人物造型准确, 虽用笔细致,却无媚俗之感。



清 康涛 三娘子图 立轴 绢本没色  尺寸不详  首都博物馆藏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于万历十五年,受明政府加封为忠顺夫人。一生历配三代首领,掌握部族军政大权二十余年,积极与明政府修好,使两族最终停止战争,互开贡市,促进蒙汉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深受明政府的器重。图中三娘子容貌娟秀,体态端庄,身着汉人服饰,似是大家闺秀。眉宇间略带惆怅,眼神却果断、坚定。画面不着背景,使人物更有呼之欲出之感。线条流畅不滞,笔简意足,造型生动传神,是一幅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清 康涛 贤母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仆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儿子恭敬聆听却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人物在构图上呈一斜线排列,目光或低垂,或凝望,各自不同,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配景的案几、床榻、屏风形成由近及远的层次感。画风严谨,设色清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清 冷枚 连生贵子图 立轴 绢本没色    纵95.5厘米 横4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冷枚,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号金门外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画学焦秉贞,康熙后期进入宫廷供职。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工细,色彩浓丽。传世作品有《万寿圣典图》《连生贵子图》。 这是一幅寓意画,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刻画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刻画得十分准确。



清 李育 出浴图 扇面 纸本设色  纵17.8厘米 横5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以杨贵妃出浴为画题,取:白居易《长恨歌》的诗意,表现杨贵妃娇美、动人的体态,画中人物有聚有散,姿态刻画准确到位。线条近兰叶描,宛转曲折。敷色讲究,以艳丽的色彩突出主要人物。



清 刘彦冲 听阮图 卷 纸本设色  纵207厘米子 横7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彦冲(1807—1847),初名荣,字咏之,四川铜梁人,侨寓江苏苏州。朱昂之弟子。工诗文,擅绘事,山水、人物花卉师古有深造。泼墨作小米云山,苍郁可观。传世作品有《柳燕图》《群峰秋翠图》《松阴高士图》《听阮图》图中款识可知此画是刘彦冲以其八兄为描绘对象绘出的。图中文人身着高冕宽服,抱膝而坐,正听一位歌女弹奏阮琴。阮音清扬,四处芳草如茵,梧桐枝叶繁茂,又配以湖石、芭蕉、翠竹,清幽异常。图中人物用线细劲圆润,颇有古意,设色妍丽明快。草地以大面积花青渲染,以重色细笔根根绘出,间以浓淡的变化,形成雾动云涌之感。梧桐近乎淡墨白描,更有幽深清丽之意。整个背景有一种缥缈空灵的虚幻意味,衬托出人物笔墨的写实生动;画中人物的表情动态,又反衬阮音的悠扬动听。虚实相辅,以有写无,形成脱俗越尘的艺术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闵贞 纨扇仕女图 立轴 纸本墨笔  纵113.8厘米 横4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闵贞,生于l730年,卒年不详。字正斋,江西南昌人,侨寓汉口,一作汉阳人。擅山水,工写意人物,兼精写真。所作山水,运笔沉雄,颇得巨然神趣。所画人物,笔墨奇纵,衣纹流畅,顿挫有法。亦工篆刻。传世作品有《纨扇仕士图》《八子观灯图》《蛤蟆仙人图》等。此图仕女神态娇弱,流露出一种夏日疲困的气息。树干的苍老虬蟠与女子的妩媚身姿,曲线交叉,相映相称,构成新颖别致的格局,着意刻画仕女轻挥纨扇,脉脉含情之态。从图中可以窥见当时人对于仕女的审美情趣。闵贞传世的人物画以粗放写意者居多,此幅用笔严谨,人物线条的钩勒较为流畅自如,是风格清丽的上细之作,为作者五十岁时的作品。



清 倪田 四红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22厘米 横49.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倪田(1855~1919),初名宝田,字墨耕,号默道人、壁月盒主,江苏江都人,侨居上海。初学画于王小梅(素),人物仕女及佛像皆取景高远,线条流畅。尤擅画马及走兽,能随手挥洒,不用笔起稿。兼上山水。传世作品有《写吴昌硕六十六岁肖像》《钟馗仕女图》《三侠图》《昭君出塞图》。此图中以古拙奇趣之笔意,塑造四个不同时期的女子。线条圆润劲秀,设色妍丽,笔法工整细致。作者近学任伯年,远效陈洪绶,得工笔重彩之神韵,却又不拘成法。人物造型略有夸张,但比例大致准确,面部及目光的正侧欹仰,自然生动,赋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人物或刚或柔,或外露或内敛的不同精神面貌。



清 倪田 昭君出塞图 立轴 纸本没色  纵105厘米 横5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自题“一望关河萧索”,写王昭君的思乡之情。画面景色肃杀枯败,塞外深秋,寒气袭人。一身胡服穿戴的昭君,一手执马鞭,一手执缰绳,似刚下马背。空中几只南归的大雁吸引了她的目光,让她不觉黯然神伤,萌生故国千里、归期如梦之感。画家较少用线条钩勒,以墨彩直接渲染。师法任伯年的小写意人物画,却又独具一格,笔法更为自由,写中带工,收敛自如。背景以淡彩渲染烘托,以红、绿、黑等重色为主调,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笔不显而意满,景不实而韵足,格调清新雅致,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清 倪田 钟馗仕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写钟馗与其妹倚石对坐,喝酒饮茶,似在谈天说地,旁边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气氛平和轻松。人鬼两界的兄妹俩倒都像是凡间的人物,加上瓶花、香炉,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气息。作者以不同的笔法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钟馗以大色块渲染,粗笔干墨略加钩勒,画法粗犷有力,体现其孔武雄健之力;其妹用笔轻细,渲染较为细致,色调清雅,显其娴静之态,,一刚一柔,一张一弛,构图斜中存直,对比之中又协调统一,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清 任淇 送子得魁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7.6厘米 横42.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任淇,生年不详,卒于1861年。字竹君,号建斋,浙江萧山人,任熊族叔。工书法,精篆刻,擅画花鸟、人物、界画。画风工细。这是一件临摹之作。图中仕女孩童面部造型、衣纹线条、甚至右上角“老莲洪绶画于狮子林”九字,都仿陈洪绶的艺术风貌。从自题中可知此画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虽神不足而貌尚在,可以看出他的临摹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从中国近代绘画史的角度来看,这件摹本自有其特定的艺术研究价值。



清 任熊 瑶宫秋扇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85.2厘米 横33.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曾至上海卖画。工人物、山水和花鸟。人物学陈洪绶,风格有所变化。笔力雄厚,气韵静穆,富有装饰趣味。传世作品《瑶宫秋扇图》《于越先贤传》《四红图》《高士传》《人物图》等。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世俗趣味。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风格近似陈洪绶,是任熊传世杰作之一。



清 任薰 麻姑献寿图 立轴 纸本没色  纵172厘米 横81.5厘米  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任薰(1835—1893)字阜长,又字舜举,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弟。长期在苏州、上海等地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间的匠心。传世人物作品有《瑶池霓裳图》《人物图》《麻姑献寿图》等。此幅为工笔重彩佛道人物画。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修道于牟州姑余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莱仙岛。三月三日,王母寿辰,麻姑用灵芝酿酒作寿礼,后来民间多画此以贺女寿。此画仿陈洪绶笔意,用铁线描,却又多方折之笔,笔意新颖。仙女造型皆作凡人,富有天上人间的变幻,引人入胜。



清 任薰 瑶池霓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243.5厘米 横122.2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中瑶池之上云雾弥漫,众仙女正吹奏各种乐器,仙乐袅袅中,王母乘着彩凤,从云端徐徐降落。画中人物造型各异,设色十分清淡,人物的面部略加晕染。线条多为宛转回旋的行云流水描及飘逸的兰叶描,画风独特。构图以下方之密相对于上方之疏,从而突出整幅画的中心人物王母。画面淡雅空灵,隽永秀美。



清 任颐 花容玉貌图 团扇 绢本没色  纵25厘米 横2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颐的写意仕女画开近代画坛一代新风。图中花人相对,颜容相映,突出了画题。用笔简练,墨彩挥洒自如,不拘成法,利用留 白构成画面。可谓匠心独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任颐 人物图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28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作者早期的仕女画多较工细。此图中仕女以手支颐,眼望春柳,惆怅若失。构图虽简单,用笔却十分细致。以细笔描绘青丝盘头,淡墨写面部、手指;衣纹线条流畅,起笔多顿点,用富有装饰性的钉头鼠尾描形成有节奏的白描效果。法自任薰,设色清淡,工写兼备。



清 任颐 松溪吹箫图 立轴 纸本水墨淡设色  尺十不详  (新加坡)私人藏

本图是写诗意之画。诗意委婉清幽,含几分伤感,画亦随之同调。任氏作画用笔多激亢,节奏感强烈。本图却平和简静,人物动态十分入情,女子低唱的面部表情与手势刻画得尤其精微传神。松姿的运笔也变以往常见的苍劲奇崛为柔润婀娜,更烘托出本图所画诗意的深沉情境,实为其晚期绝妙佳作,极耐人寻味。



清 沙馥 芭蕉美人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图虽以诗意入画,却更接近于人物肖像画。画中女子发髻高盘,面部五官比例恰当准确,有写生的效果。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突出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蕉叶及衣纹皆以墨笔勾画,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此图虽未脱离美女细眼长眉的标准,但仍有别于当时面目千篇一律的仕女画风潮。



清 汤杼木名 摹方椿年松下仕女图 立轴 纸本水墨  淡没色纵98.4厘米 横29.4厘米  (日)私人藏

    汤杼木名,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字右民。江苏武进人,汤贻汾次子。曾官广西巡检。幼承家学,擅长工笔淡彩之花卉、仕女,笔调清雅秀逸。与其弟汤禄名齐名。图中岩畔水际,有松树三株,清矍高朗。一仕女坐于石上,怀抱一琴,手执团扇,回眸左盼;另一仕女倚松而立,目光仰视。二人皆若有所思,仕女气质高雅,面貌清秀,身姿纤弱,与作为背景之松石完美融合。画风明朗峻洁,幽雅清逸。



清 王树毂 朝妆缓步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83.8厘米 横30.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树毂,生于1649年,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原串,号无我、鹿公,一作丽公,又号方外布衣,一作文外布衣,晚号栗园叟、慈竹君、一笑先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工写人物,笔法出陈洪绶,所作衣纹秀劲,设色古雅。传世作品有《学士校书图》《弄胡琴图》《煮茶图》《人物图》。此图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风,一手支颐,一手执扇,婷婷娜娜,缓步而行,一边回头观看,似被什么所吸引。背景不置一物,却通过人物的装束和动态,体现出早晨清露未退、凉风微动之感。用笔圆润细劲,得陈老莲之笔意。图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画家张庚所题诗跋。



清 王素 湔裙图 扇面 纸本设色    纵18.7厘米 横5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以写意笔法绘远近树丛抽条返青,溪水宛转之景,一女子正在溪畔洗衣。画面只施淡彩,以水墨展现空间的延伸和空寥幽远的意境。人物以细秀的线条描出,造型准确,富有生活气息。



清 王素 梧桐仕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34.6厘米 横30.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写李清照词意。画中以粗笔大写山石及梧桐树叶,点叶勾花写秋菊数丛,笔法纵逸,意境冷峭。倚窗而立的女子纤弱秀美,用线细劲。以人物之实与景色之虚相映衬,烘托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境。



清 王文亭 王母庆寿图(部分)通景屏 金笺纸本设色  纵218厘米 横40厘米 (美)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王文亭,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光绪年间。苏州人,移居上海,拜师任颐门下,力追陈洪绶画法,得老莲神髓而别出心裁,堪称伯年高足,惜传世之作甚少,故湮没无名。西王母蟠桃会是清代绘画常见的题材。此通景屏正是描写这一盛会的。在此所选的六条屏中绘各路神仙云集,前来祝寿的情景。画面色彩富丽堂皇而精致,木石花鸟的配景疏密有致,穿插于人物之间,起到很好的烘托及调节气氛的作用。笔法多样,游丝描、铁线描、折芦描等交互使用,或设色勾填,或没骨晕染,画面繁而不冗,杂而不乱,有陈洪绶之气韵。此画代表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人物画和花鸟画的水平。从自题中得知,此图为贺陈夫人六旬大寿而作。





清 王学浩 弄莺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00.3厘米 横39.4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王学浩(1754—1832),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山水得王原祁正传,结构整密,笔力苍劲。初受业于李豫德,中年兼涉写生,敷色淡雅,自言能得元人逸趣。论者谓:“深得画禅精蕴,所嫌用力太猛,未免失之霸悍。”传世作品有嘉庆七年(1802)作《溪山野屋图》《文选楼图》《山南老屋图》《弄茑图》。此图写古诗之意境。春天柳树新绿、黄莺双鸣,一位正思念远方丈夫的闺中少妇, 因恐 莺啼挠乱她与丈夫梦中的相会,拿着枝条去驱 赶黄莺。神情凄婉含愁。画面构图疏朗,用线简洁松秀,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十分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吴求 豳风图 册页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在此选其中二帧,之一为《八月剥枣》,写几位农妇正在打枣的情景,人物有老有少,姿势有动有静,情趣盎然。之二为《缝衣图》,几位仕女凭案围坐,手中飞针走线,正在缝制衣服,人物装束华丽,环境幽雅,当是富贵人家的场景。二幅图中人物姿态自然,用线轻细,设色淡雅,背景用笔较为粗放。





清 佚名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55.5厘米 横11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后金天命十(1625)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聘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华丽的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面部吸收西洋画技法,立体感较强,凤椅及地毯尚无采用焦点透视。笔法精工,设色富丽,是一幅肖像画佳作。



清 佚名 雍正妃行乐图 立轴 绢本 设色  尺寸不详  私人藏  

    宫廷生活即森严又枯燥,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嫔妃,都想方设法取乐解闷。清庭之内不仅雍正帝或扮高人雅士、或作山林野夫以取乐,嫔妃也纷纷效仿,多扮成才女仙人,并由画家作画写之,《雍正妃行乐图》正是由此而来。画中女子皆以明清美女模式绘出面容,但在晕染上加入明暗的肌理变化,质感及立体感突出,配景描绘十分详尽写实,是一种中西合璧的画法。但由于画家拘于院画体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画中人物多娇柔造作,表情呆板雷同。浓艳工整之中,少了一些精神及气质上的表现。在此选其中二幅。





清 余集 落花独立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93.1厘米 横34.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画中雨意朦朦,桃花嫣红,点点飘落,帘栊高卷的檐下,一位少妇正依门而立,注视着细雨中匆匆归来的双燕,神态凄清孤寂。画面用笔疏简,设色清淡,烘托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归”的诗意。



清 禹之鼎 乔元之三好图 卷 纸本设色  纵36.5厘米 横107.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主要表现学者乔元之的生活意趣。画中乔元之踞榻而 坐,后面的案几上书卷堆积如山;左边三个女乐人正吹拉弹唱,而右侧他的妻子和女仆抬出一瓮新酒。书籍、酒坛、女乐寓意着书、酒、音律“三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豪宕放纵,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乔元之的面部用写真法绘出,勾染细腻,具肖像效果。仕女用笔也较工整,设色清丽,反映出作者另一种秀媚古雅的风貌。





清 禹之鼎 双英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36厘米 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禹之鼎(1647—1716),字尚(上)吉,一字尚其,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间供奉内廷。擅画小像,亦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传世作品有《王原祁艺菊图》《王世祯放鹇图》《乔元之三好图》《女乐图》等。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



清 张淇 仕女图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04厘米 横48.1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作者在自题中称此画是仿改琦笔意,画中仕女宽袖长服,手持帛巾,正回头顾望。人物的刻画虽近似改琦,但却少了几分灵润和变化,略显呆板,尤其头部。衣纹用笔粗放,以淡墨渲染,形成质理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梅之记,始见于《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至晋,有咏梅诗现,相陆凯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句。南北朝时,关梅诗文、韵事益盛。《金陵志》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此梅花图案用于美化之始。唐相宋?Z、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张九龄、李白、韩愈、李商隐、杜枚等皆有诗作传世。宋林逋(和靖)、苏轼、秦观、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亦有甚多咏梅诗词名世。

  梅入画,有史载始于南北朝,至宋僧仲仁方盛,称“墨梅始祖”,宋哲宗时,僧住衡山华光寺,酷爱梅,唯所居方丈室屋边亦植数本。每逢花发时,辄床据于其下,吟咏终日,人莫能知其意。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影。凌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学画而得其无诤三昧,名播于世。山谷道人叹之曰:“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只欠香耳。”士大夫有请数年而未得之者,有不求而自自者。重浓淡而不著色,有《华光梅谱》留世,后补之、元章皆源此.

  【腊梅山禽图】

  赵佶 立轴绢本设色 纵34厘米横223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画一枝蜡梅,弯曲有致,枝梢有数朵梅花已然开放。两只山禽似被画面外的什么所吸引,正顾盼观。画中彩墨工细,运用自如,细笔勾花、枝,设色清雅。山禽刻画细致,神情真。构图疏朗明快大方。

  【梅花诗意图】

  岩叟 长卷 绢本 水墨 纵19.2厘米 横112.8厘米 (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岩叟,生卒年不详,即北宋王岩叟。字彦霖《宋史》有传,未称其擅画,或为画家之号。南宋宋伯仁,号雪岩,擅画梅叟或即宋伯仁自号,待考。图中画盛开的梅花,树干上墨书有岩叟”二字,应是作者的名或号。从画风上看,不似北宋,或为南末后期至元初之作。以北宋王岩叟为作者,不足为信。此图运笔道劲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枝条穿插,富有韵味,具扬补之遗法,为补之传派中上乘之作。

  【雪中梅竹图】

  徐禹功 卷绢本水墨 纵30厘米 横1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徐禹功,生于1141年,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布衣, 江西人。工画梅竹,师扬补之,得其潇洒之趣。传世作品有《雪中梅竹图》即《雪梅图》。 图中野梅横空而出,修竹两竿,节叶纷披,虬枝疏梅半压积雪,铁干嶙峋,俱以水墨烘晕出凌雪傲霜之姿,用笔生动老劲。竹节上书,“辛酉人”款。乾隆弘历及诸臣在画心空隙处题记多段。前隔水明人徐守和题签,拖尾扬无咎行书《柳梢青》词十阕,词意与书法皆极清秀悦人,与此图同属精华之品。书画名家赵孟坚所书两长跋,书法特纵,与扬氏端壮静穆形成鲜明对照。

  【四梅图 】

  扬无咎 长卷纸本墨笔 纵37.2厘米 横358.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扬无咎(1097—1169),南宋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本蜀郡成都人,传之无咎已为清江(今属江西)人,寓豫章(今江西南昌)。擅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诗词俱工。能画水墨人物,师李公麟,尤擅水墨梅、竹、松、石、水仙,以画梅最著称,尤宜巨幅。其“孤标雅韵”之画风,与其傲兀耿介之品格有关。和当时画院中盛行的富丽华贵的“宫梅”绘法不同,对后世影响甚大。 此卷分四段,画梅花含苞、待放、盛开和残败的变化过程。含苞:画嫩枝尚未疏张,枝头已著花蕾,预报花期将临;待放:疏展的枝干,已经有少许含苞初绽;盛开:旧枝新条上的朵朵繁花,已经尽情开放,香气袭人;最后残败一段,表现残萼败蕊,随风飘散,颇有美人迟暮之情。作者的墨梅,一改彩染或墨晕花瓣之法,为墨笔圈线,气韵清爽不凡,韵致高远。既不同于描粉缕金的院派,又不同于逸笔草草的逸体。墨韵高华,清意人。

  【梅竹寒禽图】

  林椿 团扇 绢本 没色 纵24.8厘米 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红梅翠竹,残雪未消,寒雀刷羽枝头,神态生动。竹梅双钩填彩,雀则用细毫写羽毛,写实真。

  【南枝春早图 】

  王冕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51.4厘米 横52.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冕(1187~1359),字元章,号老村、煮石山农、会稽外史,浙江诸暨人,出生农家,幼年穷困,白日为人牧牛,晚上即就寺中长明灯下读书,终为当时有名的诗人。他擅画墨梅、竹石。墨梅师法宋扬无咎,传世作品有《南枝早春图》《墨梅图》等。此幅墨梅老干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画中以“飞白法”画枝干,兼有书法笔意,运笔风神峭拔,挺劲潇洒,自下而上,一气呵成。画细梢或如铁鞭鹤膝,或如弓梢钓竿,俱气足力满、顿挫有韵。王冕一改扬咎之等画梅旧法,以枝多花繁为一大特色。此图中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乱,疏密有绪,圈花点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千花万蕊、天真烂漫、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

  【墨梅图】

  王冕 卷纸本墨笔 纵30.8厘米 横9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梅枝横斜而出,枝条简疏。枝节交叉处梅花竞相吐蕊开放,表现了王冕野梅的清绝韵致。笔墨精练蕴藉,主干以淡墨挥洒,浓墨点苔,苍古老拙。分枝以中锋勾撇,挺拔坚韧。梅花以圈花法绘出,颇得扬无咎笔意。图上自题长跋,叙述至正六年(1346)。他与友人郑文中、释隐云游历浙江金华龙寿觉慈寺,受到贞叟师设茗款待,特写墨梅以赠的经过,并赋诗以记。

  【墨梅图】

  王冕 立轴纸本 墨设色 纵68厘米 横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梅枝倒挂,枝条生长茂盛,伸展交错,呈四出之势。枝头缀满花朵,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蕾,或盛开怒放,或残美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画中一改宋人画梅“疏枝浅蕊”之法而以繁花万枝,千丛万簇胜出,更显风神绰约。用笔挺劲有力。行枝连续如弯弓秋月,圈花“一笔两顿挫”,简洁畅利。笔法洒脱,繁花似锦,无妩媚纤弱之态,反显清贞孤傲的气概,显示出画家不凡的创造能力。图中自题诗五首,雄奇跌宕,直摅性灵,使画品、诗品、人品融为一体。

  【春消息图】

  邹复雷 长卷纸本水墨 纵34厘米 横212.5厘米 (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邹复雷,生卒年不详,道士,别署洞玄丹房主,斋名“蓬荜居”。工诗、擅画,尤精写梅,风枝雪蕊,得华光老人(仲仁)不传之妙,为时人所重,画名颇高。杨维桢有诗云:“鹤东炼师有两复,神仙中人殊不俗。小复(雷)解画华(仲仁)梅,大复(元,复雷兄)解画文同竹。” 图绘老梅新枝,蓓蕾竞绽,喧闹热烈的气氛宣告春天来临的消息,动人心魄。画家以劲健和时带飞白的笔触皴写粗干,梅花画法奇特,既非用笔点染,亦非用线钩勒,而用绢卷或线团蘸墨点成。作者以特写镜头截取画面,擅用疏与密、繁与简、直与曲等对比手法布局,笔势遒劲奔放,墨色浓淡参差,境界幽雅淡逸,是古代墨梅画的杰作。

  【梅花水仙图】

  佚名 长卷 纸本 墨笔 纵29厘米 横401.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图卷首的土坡上屹立一块造型奇特的怪石,石质坚硬,背后一枝寒梅斜出,枝干秀长,又有椒花一枝作伴。后写水仙,花含磬口,叶垂钿带,繁而不乱,以劲挺的线条钩勒花叶,再用淡墨渲染出阴阳向背,姿态如生,风格近似赵子固。山石、平坡皆以墨彩点、勾、皴、染。盛开的花瓣周围以淡墨加以渲染烘托,衬出水仙、梅花晶莹洁白、玲珑剔透的质感,风格独特。

  【墨梅图】

  佚名 册页 绢本水墨 纵24.4厘米横20.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绘古梅一株,枝干舒展,花朵绽放。笔墨恣纵,格调清新,颇得逸笔之妙。具有扬无咎和王冕的传统风格。无款识,画幅中有王诏的七绝和郑文原题记。

  【踏雪寻梅图】

  戴进 立轴 绢本 (美)私人藏

  



  此图绘高士踏雪访梅之雅事。整幅构图师郭熙景式,枯树画法也仿郭熙的蟹爪,而山石皴法则用小斧劈, 峦头灌木双学于范宽。

  【梅花图】

  陈录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16.5厘米 横61.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梅花图与画家的《万玉图》有异曲同二之妙,但在气势上更觉恢宏。此图梅干自左出,倒垂而下,分为二枝,一枝弯曲直下,一枝平伸出画面,但细枝侧条全取披垂之势,与总的动势保持一致。画面上繁花密蕊、璎珞纷呈,千条万玉,扑面而来。构图上将主干分散从而强调密如万玉的花朵本身的美感,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体现了画家躬逢明王朝“盛世”,而“借花献佛”,以写“梅花得意羡群芳”的心情,从而少了王冕画梅之中的那种孤傲和清雅之气。

  【梅下横琴图】

  杜堇 立轴绢本设色 纵207.9厘米 横109.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写士人在山坡平台上抚琴赏梅的情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远处云雾中峰岫出没;士人倚坐树干,手抚琴弦,仰视梅花,旁有童子煮茶捧盏伺候。此图表达了文人高雅的情趣。山峦树石的画法接近马夏一派,而笔调较为柔和精巧;人物刻画精细,面部略敷铅粉,衣褶劲利流畅,吸收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张渥的线描技巧。在南宋院画的基础上,又趋向清新秀逸, 自成一格。

  【四时花卉图】

  徐渭 长卷 纸本 墨笔 纵46.6厘米 横622.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画作于万历二十年,以墨笔画四时之花卉松竹。风格劲健洒脱,豪放宕逸,尤其冬季之雪竹、腊梅,以墨色渲染背景,烘托出雪落枝头之意,竹梅皆以焦墨渴笔写出,对比鲜明。整幅作品气势宏大,色淋漓,气韵连贯畅通。

  【蕉石图】

  徐渭 立轴 纸本 水墨 纵166厘米 横91厘米 (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藏

  



  徐渭存世有多幅《蕉石图》可见他对于这一题材的偏爱。蕉石更便于发挥他大写意水墨的特性。隆石纯以水墨用笔纵横抹出,浑厚华滋。石后芭蕉,间以梅竹,相互映衬。渴笔潇洒灵动,逸气豪发。图右上自书七绝一首:“冬烂芭蕉春一芽,隔墙似笑老梅花。世间好事谁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青藤漱老墨谑。”

  【梅柳待腊图】

  盛茂烨 立轴 绢本 水墨 设色 纵186厘米 横98.5厘米 (日)私人藏

  



  此图描绘冬至后的萧瑟山居林园中, 梅花正要开放,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近景柳林枝冠繁密如烟;中景梅干含颖而发;远景山谷中云霭飘浮,弥向远方。自题“岸客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全图既得烟林清旷之概, 又溢春之将至之气。

  【梅花书屋图】

  卞文瑜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06.9厘米 横48.5厘米

  



  此图作远山淡抹,山峦层叠,苍松杂树劲立,其下茅屋相陈,一人静坐抬头远观而思。山石树木笔墨近董其昌,画面萧疏松秀,有清旷之致。

  【梅竹图】

  孙克弘 扇面泥金纸本设色 纵15.7厘米 横48.9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孙克弘(1532—1611)字允执,号雪居,上海松江人。以父荫入仕,官至汉阳知府。能诗善书,擅绘没骨花卉,近师沈周、陆治,远宗徐熙、易元吉,笔墨简练淡雅,得野逸之趣,兼工兰竹、山水,亦作佛道像。传世作品有《百花图》《折枝花卉图》《殊竹图》等。此图以较工整细致的笔法画一枝梅花与一丛翠竹,从一角斜出,垂曳于清溪之上。构图疏秀有致,梅枝盘折曲伸,指向扇面款识,使整个画面得到统一。

  【梅花图】

  陆复 立轴绢本墨笔 纵205.3厘米 横108.7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复,生卒年不详,字明本,自号梅花主人。吴江(今属江苏)人。擅画墨梅。图中古梅一枝自右下角斜冲而出,势如曲铁,然后分枝逆笔直上,顶上斜挑一细枝,插向画面左上角,梅干奇崛优美。以淡墨渲染背景,留白以示枝头覆雪。梅花用勾线填粉法绘出,偶用胭脂轻染,给人以暗香浮动、风骨峻峭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7 11:52 , Processed in 0.242454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