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79|回复: 3

[07/26]毛泽东经常提及的五位历史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0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再回首 于 2009-7-29 09:25 编辑

 1,李自成

     1935年10月毛泽东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江西来到陕北。陕北,是李自成的故乡,也是李自成起义的发祥地。
他来到陕北,听到了不少关于李自成起义的故事,他对这位英雄是十分敬佩的。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一文中,热情地赞美了中国的农民运动。他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列举了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农民运动领袖,肯定了其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因素,同时也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原因

     米脂人李健侯先生系李自成之本家,于民国十五年(1926)动笔著书,经多年辛勤笔耕,终于写成40回本38万字的《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1942年这部书稿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带到延安,交毛泽东主席过目。

     毛泽东抽时间读完了这部书稿,他对此书很感兴趣,让人抄存了一部,于1944年4月29日给李鼎铭先生写了一封信,专门评价了米脂文人李健侯先生的《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和著名的李自成起义:“《永昌演义》(《大顺帝李自成》)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已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作者李健侯先生经营此书,费了大力,请先生代我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此书赞扬了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仰其整个运动。实则吾国自秦以来,千余年来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是农民战争,就是两千余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尤为先生及作者健侯先生们的光荣。此书现在如按上述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未知能获作者同意否?又健侯先生近来健康如何,能来延安一游否?统祈转致李健侯先生为祷”.毛泽东的信由李鼎铭传达给李健侯。

     历史是一面镜子,李自成也是一面镜子。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对李自成的壮举以很高的评价,对其失败的原因给予了分析,他从这个英雄人物身上获得了力量,也找到了缺感:骄傲是万万不行的——要像李自成那样,坚韧不拔,走向北京,但千万不要像李自成那样匆匆忙忙败退北京城。这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经常思索的问题。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县西北坡村,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次全会上毛泽东以李自成为鉴,要求***人知道:“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从琢县秘密乘专列进北京。

     毛泽东又想起了李自成。他对李自成进北京是了如指掌的: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中旬,李自成的部队进逼北京城,十八日夜崇祯皇帝自子知穷途未路,残杀宫中数人后,登上煤山自缢身亡。十九日,李自成就进入了北京,是日德胜门、朝阳门、正阳门、宣武门、阜城门,皆大敞开。午时,38岁的李自成头戴斗笠,身披缥衣,乘乌驳马,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北京群众焚香结彩,夹道欢迎,各家门上贴着“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言语,迎接这位黄土地上孕育的陕北汉子。

     李自成进北京后,立即住进了紫禁城,登上了金銮宝殿。此刻,陕北人在北京出尽了风头。

     毛泽东想的很多很多。他也是从陕北这块黄土地上出发的,现在进北京,是应该吸取李自成的教训,使国家长治久安,万万不可匆匆进京,再匆匆撤退。临行前,他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也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进京后没有在前门火车站下车,也没有立即住进中南海。他从清华园火车站下车。在颐和园小憩后,下午5点,乘车去西郊机场,由叶剑英陪同,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检阅了部队,并在西郊接见了东北野战军师以上干部,晚上进驻香山。据说,毛泽东一踏上北平的土地即流下了两串晶莹的泪珠,他胜利了!

     住进香山的毛泽东,考虑的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把蒋家王朝彻底埋葬。
     住进香山的毛泽东和众元帅们考虑开国大典,缜密而细致,要人们莫蹈李闯王的履辙。

     毛泽东不愿学李自成。毛泽东时时以李自成为镜子,防止他的政权变质、干部腐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不得不杀掉了像刘青山、张子善之类的腐败分子。毛泽东对这些“有功之臣”予以惩戒,也是不得而已的。他曾说过,我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建议你再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60年代,毛泽东对这一问题思考的多。如果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有其原因的话,防止出现刘宗敏,不当李自成即是很重要的原因。

     作家姚雪垠在艰苦的环境下计划写作历史小说《李自成》并于1963年出版了第一卷。1966年7、8月份,毛泽东委托当时任中央wenge副组长的王任重转告禁止讨论政治话题武汉市委说:“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上册,我已看完,写的很不错,你通知武汉市委,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因此,当红卫兵运动兴起抄家风时,姚雪垠长期积累的资料、卡片、书籍、稿件、笔记等没有损失,使其能够继续写作。1974年,姚雪垠想修改、补充、完成《李自成》的协作计划,需要一个较为平静的环境。好心人建议姚雪垠给毛泽东写信反映这一情况。姚雪垠害此信无法直接投递,反复考虑后,决定给北京一位友人致信,请他帮忙转交毛泽东,得到友人肯定的答复。

  毛泽东收到姚雪垠的信后,批示政治局传阅。据说,毛泽东再一次肯定姚雪垠的写作计划,指示给他提供条件把书写完。虽然,当时主管文教的张春桥等严密封锁毛泽东的指示,但有关出版部门已得到了消息。1975年底,在各方面的关心下,姚雪垠来到北京修改书稿,因此《李自成》得以顺利出版。

  李自成骄傲自大,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毛泽东经常借鉴的内容。其实,李自成和毛泽东一样,都是农民的儿子,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明史》载李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进北京后,有个降臣张国绅,因显同僚妻邓氏于李自成,而被李自成处死。李自成进北京后,仍戴顶白毡帽,蓝布上马衣,蹑翁靴。生活简朴,作风正派,品质高尚,为部下拥戴。李自成的失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进步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等客观原因外,李自成没有远见卓识是个重要原因。他粗通文字,粗犷直爽有余,而运筹帷幄欠周,既无明确的思想路线,又不能任用贤明之才,当“流寇”尚可以叱咤风云,而坐金銮殿则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再加上内部之纷争、腐败,吴三桂、清兵两股量力之迫压,李自成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文化、个人性格等种种原因造成历史的缺感,“均田免赋”的旗帜打了几天,而田未均,,赋未免,只能遗恨终生,让后人惋惜、悲叹!

  李自成是个失败的英雄,是十七世纪中国的一条飞龙。
  毛泽东是一个成功英雄,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一颗巨星。

  2,李世民

  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汇集了历史上近2000则智谋故事,令毛泽东爱不释手,圈点批阅。《智囊》在记述孙膑"驷马之法"处有一按语,"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毛泽东读此评点道:"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在毛泽东看来,在总体处于弱势情况下,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造成相对的强势,以相对的强势敌相对的弱势,各个歼灭敌人,最终由弱变强战胜敌人。这是中国兵法的精妙之处,历史上以此战法驰骋天下的最杰出人物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平生以礼下士,广纳英才,为盗为侠者皆能为其所用,贤能之士无不委身甘效死力。在李渊谋取天下的征战中,李世民武功最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七月,薛举在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称帝。李世民率众讨之,无功而返。不久薛举死,其子薛仁杲嗣位,李世民再次兴师讨伐,与薛仁杲在折庶城(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北)对峙六十余日,敌众十余万人,兵锋甚锐,数来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动以挫敌锐气。至敌粮尽、两将来降,李世民才说:"彼气衰矣,吾当取之。"命庞玉先在浅水原(今陕西省长武县东北)南攻击敌人,敌将宗罗侯全军出战,庞玉先战败未溃之际,李世民出其不意亲率大军从浅水原北奄出,大败薛军,薛仁杲降。李世民与兵法家李靖探讨兵法思想时,曾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中,但能言避实击虚,及其临敌,则鲜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而反为敌所致故也。"这既是李世民对中国兵法思想的深刻理解,也是他战争实践的高度概括。

  孙膑的"驷马之法"源于《孙子兵法》的虚实思想。《孙子兵法》指出:"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之所加,如以段投卵者,虚实是也。"认为能做到从战争实际出发,因敌情的变化而变化,避实击虚,战胜敌人,就是用兵如神。无为虚,有为实。中国兵法上讲的虚实,一般而言弱、寡、饥、劳、怯、乱、不虞是虚,强、众、饱、逸、勇、治、有备是实。用兵的法则是避开敌人之实攻击敌人之虚。这关键在于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驾驭战争形势的变化,发现和制造敌人之虚,适时攻击。这是中国兵法思想的核心,李世民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才做到了以弱胜强,百战百胜。

     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战,以弱敌强,屡建奇功,千古罕有。1920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说,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晚年还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一再流露对李世民能征善战的赞赏。秋收起义失败后,在几千起义官兵中愿意再跟毛泽东走的只有七十二人,毛泽东就是以这七十二人为班底,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在与强敌的斗争中不断壮大,最终走向胜利,干出了一翻震撼世界的事业。李世民与毛泽东相比逊色许多,千古中国能军能出李世民之右者,仅毛泽东耳。


  3,朱元璋

  毛泽东对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才能给予过很高的评价,曾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李世民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最符合毛泽东的军事思维,而朱元璋之所以能紧随李世民之后排名第二,是因为他宏观的军事分析和运筹能力深得毛泽东的赞许。要明白这一点,只要看看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战事便可豁然开朗。朱元璋在北定中原之前,在江南主要面对两股势力,一是陈友谅,一是张士诚。本来张士诚尤为逼近朱元璋的地盘,所以有人建议他先打张士诚。但朱元璋经过分析对比,却先置张士诚于不顾,而首先解决陈友谅。其理由是陈友谅素性骄傲,而张士诚器量狭小,两相比较,“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果然,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时,张士诚徘徊观望,“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陈友谅既灭,张士诚顿成累卵,不久便为朱元璋所败。朱元璋后来回忆说,如果先打张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战略安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北定中原的过程中,朱元璋又采取先山东、次河洛、后秦陇的作战方针,如愿以偿地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

  在中国现代战争史上,毛泽东指挥的诸多战事,在新的思维制高点上吸纳并综合了李世民“以弱胜强”、朱元璋“次第经略”的思想,形成“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原则。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是在继承中逐步提升的。朱元璋的成功经验,让毛泽东领略到在不同战略阶段分清主次、逐步拓展的极端重要性,其“不要四面出击”、“不打无把握之仗”等思想,均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朱元璋与刘邦、成吉思汗等“大老粗”心雄万夫,胆气超群,在乱世中敢于出头,勇于任事,不像知识分子那样做事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但是,单凭这一点也并不足以成大事。朱元璋得刘邦之心法,善于将知识分子的谋略、智慧为其所用。刘伯温、宋濂、朱升、章溢、叶琛等一批饱学之士聚集在他的周围以备顾问,使之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文武雄才极一时之盛,共襄盛举,方才成就了朱元璋奄有宇内的梦想。

  1953年2月,毛泽东与陈毅同游南京紫金山,共发思古之幽情。陈毅兴致勃勃地讲了当地关于朱元璋的一些传说故事,毛泽东接着说:“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后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这里所谓的“高筑墙”,大概是指加固加高城墙,以增强防卫能力的措施。朱棣等承其遗志,更将长城的土墙加固成砖墙,并增设了许多烽火台。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过“深挖洞、广集粮、不称霸”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两个基本口号,显然是从朱元璋的策略中发展而来的。朱元璋打天下时十分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毛泽东更是这样。他在延安时期撰写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等重要文章,其着眼点也是文武两手并用。
  
  毛泽东对朱元璋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对如何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有自己的定见。1948年11月,明史专家吴晗辗转来到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将他在当年8月份写完准备再版的《朱元璋传》的修改稿送请毛泽东阅正。正在指挥解放战争的毛泽东挤出时间仔细阅读了书稿,还约请吴晗深谈了两次。隔了几天,毛泽东在退还《朱元璋传》原稿时,还特地给吴晗写了信。信中说:“两次晤谈,甚快。大著阅毕,兹奉还。此书用功甚勤,掘发甚广,给我启发不少,深为感谢。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业已面告。此外尚有一点,即在方法问题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倘若先生于这方面加力用一番工夫,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此信对吴晗苦心为朱元璋立传称道有加,但又指出吴晗“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和吴晗在对朱元璋的评价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毛泽东眼中,唯物史观亦可称作“奴隶史观”,是底层人民在创造历史,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程度不同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的首领,亦当作如是观。而吴晗的《朱元璋传》却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显然没有贯彻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

  附注:毛泽东谈朱元璋

  毛泽东在参观古观象台后,沿着城墙走了百余米。毛泽东一边笑,一边走。他与警卫员聊起朱元璋当皇帝的故事来。毛泽东说,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身贫穷,为了谋求生机,出家为僧。朱家生了8个孩子,只活下6个,4男2女,朱元璋排行最小,小名叫重八。这一年遇上百余年罕见的干旱和瘟灾,他的父母和兄长都被夺去了生命。当时年仅17岁的朱元璋埋葬了双亲,便开始了他的游荡生涯。

  他为生活所迫,在安徽和河南之间往返了七八次,接触了社会,又经游历,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生涯。当时河南南阳和安徽淮南,是白莲教内两大教派活动的中心,出游期间他不可能不接触白莲教。出游返乡后,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初为步卒,由于他作战勇敢,才智过人,很快被郭子兴收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把这支义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当时他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在群雄中已无敌手,自己称了王。

  朱元璋“缓称王”的做法,既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又赢得了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卓越的谋略和胆识才气。

  朱元璋在平定江南的关键之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充分发挥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陈友谅拥兵60余万,楼船数百舨,他采取主动出兵、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的策略。朱元璋仅20万人,又都是小船,朱元璋亲临前线,亲自督战,他临危不惧,终于取得胜利。鄱阳湖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朱元璋在13年的统一战争中,屡败强敌,消灭割据势力,出军北上,建都南京。在执政的30年中,表现了他光辉的一生,真不愧为一代英豪。

  他是个放牛娃,开创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上无惯例。他没有什么文化,完全靠他的聪明才智,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成功的一个典范。他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接着,毛泽东又分析了朱元璋不足的地方。毛泽东对朱元璋做过精心的研究。他稍停了一下,继续对警卫员说:“我们后人要很好地研究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很好地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吸取他失败的教训。要研究中国悠久的历史,要好好学习历史啊!”
   

  4,朱温

  毛泽东曾经评价他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朱温(852-912),唐朝宋州砀(音当)山(今安徽砀山)人,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砀山午沟里。最初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来降唐,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在称帝建立后梁时,又改名为晃,取如日之光的意思,庙号太祖。

  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军入长安。唐中和二年(882)正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温叛变,降于唐河中节度使(今山西永济西)王重荣,僖宗任命朱温为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次年,改宣武军节度使(今河南开封),加东北面都招讨使。四年,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以后十余年间,同年,宰相崔胤召全忠入关,杀死劫迁昭宗的宦官,送昭宗出城。昭宗还长安后,全忠尽诛宦官,废神策军,从此昭宗为全忠全权控制,成为傀儡。天佑元年(904)﹐全忠迫昭宗迁都洛阳﹐随即遣人杀之,立其子(哀帝)。后又贬杀宰相独孤损等朝官三十余人。四年﹐朱全忠废李代唐称帝,改名晃,是为后梁太祖。都开封(后曾一度迁都洛阳),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也由此掀开了五代十国的篇章。

  总结朱温一生,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这应该肯定。但朱温的滥杀无辜,荒淫无耻也是历史上极为突出的,为历代人所不齿。称帝后,对外作战时,朱温也实施了一套安邦定国的措施,以期江山永固。他转变了只重军事的做法,认识到民众和土地对稳固政权的重要性。因此,他尽最大努力去恢复生产,奖励农耕,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宽容政策,中原的经济得到一些恢复。同时,为保证地方行政的顺利,朱温又下令给各地将领,不论其军阶多高,部队多少,在行政事务方面一律居地方官之下,听从地方官吏管束、安排。

  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地方治安的稳定,使军队的作用发挥在保民上,而不是割据一地扰民乱国。朱温又吸取唐末地方将领无法节制终成大祸的教训,对手下大将严加防范,一旦有骄横的人出现,立即除掉,或杀或囚,以绝后患。但朱温却没有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多疑和嗜杀的品性,相反,嗜杀自始至终还表现为滥杀无辜。朱温对部下、战俘、士人均滥杀成性。战争时期为整肃军纪,利于调遣,从严治军是应该的,但朱温却严得残酷,杀得残忍。五代时期的法律严酷得令人发指,在中国法制史上五代就是以法律严酷而出名的。为保证战斗力,对待士兵极为严厉,每次作战时,如果将领战死疆场,所属士兵也必须与将领与阵地共存亡,如果生还就全部杀掉,名为“跋队斩”。

  所以,将官一死,兵士也就纷纷逃亡,不敢归队。朱温又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如果思念家乡逃走,或者战役结束后私自逃命,一旦被关津渡口抓获送回,必死无疑。无独有偶,现代史上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也是在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以这种野蛮的方式提高战斗力。只不过吴佩孚的“效率”更高,让督战队手持大刀到前线执行任务,一遇退缩者,就地砍头。吴佩孚就这样在军阀混战中扩张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败在了勇猛无敌的叶挺手下,虽然枪毙许多连营长也无济于事。


  5,宋江

  毛泽东在今天的中国,绝成不了国家领袖。农民子弟,没有关系,数学题都不会算,英语又讲得很烂,连个大本的文凭都混不上的。这样超凡脱俗的大才子,不会怕穷,我想老人家根本不会为了钱去学他妈的什么数学英语,委屈自己,让老子心烦。虽然文章书法很棒,但是那些国家民族的文章古董谁会去看?这样不但成不了国家领袖,生活恐怕都要成问题。

  中国传统所谓的"真本事",毛泽东施耐庵那样的本事,书本、老师是教不出来的。《庄子》里讲一个做车轮做得特别好的老木匠,告诉徒弟说,我可以教你怎么刨、怎么削,怎么弯,但是刨、削、弯到什么程度,这个感觉,我教不了你。

  真才、庸才的区别,也就在这个"感觉"上,这个道理在自然科学领域、搞技术的,哪怕是炒个菜,都是一样的。用我们河南话说,就是某某很"透",很"灵",某某这个人"不透",憨头,老杆,生瓜蛋。

  太平盛世,有秩序,秩序梳理了社会,确定了等级的同时,却把才子们压抑了,才子们很郁闷。所谓"消磨百代英雄气,殿体诗书八股文"。过去现在有什么两样?

  《水浒》里这个郁闷的味道很浓,英雄好汉都是"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所以施耐庵就做梦一样地想出梁山水泊,过过干瘾。

  想象着造反,乱起来先。一乱起来,仗怎么打,后勤怎么办,根据地怎么维持,怎么通过李师师跟皇帝接头,生死存亡,全靠真本事了。这个时候什么博士文凭硕士文凭研究员专家教授学者统统扯淡,滚一边凉快去,谁有真本事谁就是老大,谁就说了算,谁就能号召人民。

  可是总不能一直乱下去,乱久了,国家还要太平,秩序还得建立,庸才小人接着当道,才子们也继续郁闷,还是"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所以历史看着是一年一年向前走,其实从来就没变,所谓"如如不动"。

  李逵不懂,要打倒汴梁去,公明哥哥做皇帝。宋江却懂。宋江知道即便打到东京推翻了大宋,一旦太平,还是现在这个德行。还瞎折腾个啥?投降了拉倒。

  后来朝廷禁《水浒》,就是因为社会上宋江少,李逵多,只想着乱才爽,乱完了怎么样是不想的。要是都是宋江那样的明白人,朝廷会把《水浒》当普及课本,按着小孩子的头去读的。

  宋江死心塌地的要投降,弟兄们烦透了,拗不过他,也投降了。后来受了一肚子鸟气,死的死散的散,结果凄惨,但是还念宋江的好,没人说他的坏话。为什么?因为宋江同志从来就没有私心。

  毛泽东虽然批宋江,毛泽东理解宋江。宋江看到了"客观规律","天道不可违",老天爷是没法子违抗的,低头吧。毛泽东就批这。

  "与天斗,其乐无穷!"我认为这是毛泽东最伟大的一句话。"客观规律"人能不能试试改变呢?人能不能说了算呢?不试试怎么知道?试试看!其乐无穷。毛泽东认为宋江缺乏这个气魄。

  毛泽东一辈子见不得低眉顺目,见不得窝囊,哪怕压迫者是老天爷。谁他妈的压迫咱,老子就敢造反!非得打一打才成。打不过也不算投降。理论依据是什么?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佛家的"境随心转"就是。   
发表于 2009-7-27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27号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挺有意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14: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又学到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4-27 22:27 , Processed in 0.35172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