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17|回复: 12

[11/6]乱弹水浒(第三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1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颠覆传统水浒人物形象:乱弹水浒  作者:填下乌贼
从扑天雕李应的埋没看梁山地主集团的覆灭(1)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条,如果按照“士农工商”来划分,贫下中农占据大半壁江山。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譬如:走江湖的(李忠、薛永等)、手工艺者(萧让、金大坚、孟康、汤隆等)、泥水匠(陶宗旺)、屠宰户(曹正)、医生(安道全、皇甫端)、裁缝(侯健)、脚夫(王英)、渔夫(三阮二张等)、出家人(鲁智深、武松、公孙胜)、樵夫(石秀)、猎户(解珍解宝)、落第秀才(吴用、朱武)、无良商贩(白胜、孙二娘夫妻、朱贵朱富兄弟等)、小偷(时迁、段景住)、无业人员(石勇、邓飞等)以及奴仆(杜兴、燕青)。
  梁山上有钱人不是特别多,去除政府降将的话,大约包括没落贵族(柴进)、大地主(卢俊义)、小地主(史进、孔明孔亮、李应、穆弘穆春等),扈三娘属于地主家的千金小姐。但我对她的身份表示怀疑——她应该不是亲生的,从梁山灭其全家而毫无反应来看,此人亲情观念相当淡薄。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造反史。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以来,历代皇朝的更替总有农民起义的影响,比如刘秀曾委身绿林军,朱元璋发迹于红巾军等。但是农民起义,不管规模大小,鉴于其本身的时代局限性,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长久的稳定政权,最辉煌的大约莫过于李闯建立的大顺短命王朝,但最终还是在汉奸吴三桂和满清胡虏的双重进攻下,大厦土崩瓦解,大顺朝并不顺,只存活了区区三十天。
  宋代被看作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朝代,虽说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与大宋朝并列的“国家”,先后计有:辽、金、西夏、吐蕃、大理、元。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立行政司法机构,而且不约而同地将自己和宋国摆在平等、甚至是凌驾的地位上,譬如辽、金、元。经过近三百年的相互战争,最终,由元朝顺利吞并掉所有的“国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中华方又再一次统一起来。
  虽然国内史学界对于宋朝,向来冠以“积贫积弱”、“三冗严重”,但是对于内政措施,大多还是持肯定态度,因为宋代是所有朝代中农民起义影响最小的。
  北宋只有两次农民起义比较具有规模,初期的四川王小波、李顺起义,末期的浙江方腊起义。而宋江的梁山泊起义,实际规模相当小。自宣和元年宋江正式起义后,不久便离开了梁山泊,转战山东、河北、河南之间,“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宋江率领起义军由沭阳乘船到海州(今连云港),海州知州张叔夜派上千名官兵埋伏在海州城郊,用轻兵临海挑战,引诱起义军弃船登陆。义军登陆后,旋遭伏兵包围,张叔夜派兵烧了义军的船只。起义军陷入重围,退路已断,损失惨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率众投降了宋朝官兵,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成为宋军中的一员。宋江投降后,就去打方腊,这就是《水浒传》的历史真实背景。
  而南宋,只有洞庭湖的钟相杨么起义影响深远,他们继承王小波李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持续战斗五年之久,也曾勤王抗击金兵,但是最终还是覆灭在岳家军手中。
  有宋三百多年,大大小小爆发的农民起义有几百次之多,几乎一年一次,“遍满天下之渐”,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但宋代的农民起义始终未形成全国性规模,活动范围只限于当地一隅,参加的人数也有限,人员成分复杂,不乏大量投机分子滥竽充数,持续的时间很短,长者不过几年,短者区区数月。加之宋代统治者一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可以割地赔款,但是对内可毫不含糊。
  所以宋代的农民起义未能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在宋代几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不论从规模还是影响上讲,基本上算是较小的一次,经过后人不断补充丰满,才有今天的小说大成。
  农民起义,其领导班子是否具有战略眼光相当重要。历史上在农民起义中具有指导地位的,往往是一些地主阶级,因为地主比之平民,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文化教育和信息传播机会。最杰出的如李闯大将李岩、洪秀全的谋士冯云山,他们对于起义军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梁山上,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地主,一个也没有。如果降低标准的话,大约有半个:扑天雕李应。之所以说他是半个而不是一个,源于李应积极创新的精神相当不足。
  梁山好汉是比较鄙视“大头巾”(读书人)的,对于文人,向来给予无尽的嘲讽,当然,领导除外。梁山四大天王中,宋江是萎鄙小吏,目光短浅;吴用见风使舵,毫无气节;卢俊义则完全是被骗上山,即便有创业的大志,可惜心腹太少,数来数去也不过是燕青一人,孤掌难鸣;公孙胜基本就是不管世事的。领导班子已经完全靠不住。
  再看其他地主集团:柴进有雄心壮志,可惜命运不好,被政府镇压了(见拙文柴进篇);史进上山出于江湖义气,少不更事,也指望不上(见拙文史进篇),孔明孔亮兄弟完全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因为杀了同村的另一地主而落草,革命动机非常不纯洁;穆弘穆春兄弟更是无厘头,一伙强盗在他们家秘密召开黑社会代表大会商议营救大头子宋江,穆家兄弟脑子一热,烧了房子就跟随大伙上了梁山,毫无主见。   
  从扑天雕李应的埋没看梁山地主集团的覆灭(2)   
  梁山真正有可能领导大伙开创新天地的,只有扑天雕李应!
  扑天雕李应,独龙岗李家庄庄主,此人文武双全,“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藏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端的是条好汉!
  李应是个聪明人,从他的为人处事可知,这人绝对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鬼脸儿杜兴,相貌丑陋,而且是一个有杀人案底的流窜犯。李应毫不犹豫,知人善任,将整个庄子的财务管理全盘交付给他,丝毫不因为杜兴的罪犯身份而怀疑。而杜兴也知恩图报,竭尽全力,将全庄事务管理得有条不紊,李应识人眼光,可见一斑。
  李家庄和祝家庄、扈家庄形成三村结盟的地方防卫武装,然而当祝、扈两庄结成姻亲关系的时候,李应知道,自己迟早会成为一个绊脚石。对于这个身份,他很尴尬:联合抗寇,自己将要成为先锋队,实力大损;若独立分开,不仅要面临梁山强敌,而且祝扈二庄也要将自己列为战略对手,处境尤其不妙。
  李应很担忧,寝食难安。
  而这个时候,上天给了李应一个两全其美的抽身良机!
  梁山候补委员杨雄、石秀、时迁,因为偷吃祝家庄的报晓公鸡,烧了店铺,导致被祝家庄追杀,时迁被捉。杨石二人央求李应出手放人。李应内心激动得难以表达!机遇!机遇啊!!
  自己为时迁出头,可以获得梁山的好感,即便不是朋友,也不至于成为敌人;而时迁只是个小偷,不是正式强盗,所以对三村结盟合同不构成毁约!
  这件事情处理好了,双方都能应付,自己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李应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正要亲自出马,然而李应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眼珠一转,一条更加完美的计划涌上心来!
  时迁只是个小偷,身份卑微,自己堂堂一村之长,为了这么个小人物不惜降尊纡贵,一来不符合身份,二来也太刻骨一点!
  所以李应立马想到“三步走”。
  第一:委派门馆先生下书,自己把名讳印章签署信内,由副主管前去下书要人。
  第二:委派主管杜兴出马,而亲自写信,封面签署名讳印章。
  第三:亲自出马。
  果然不出所料,祝家庄对于第一步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书信,不屑一顾。书中写道:
  (副)主管答(李应)道:“小人亲见朝奉,下了书,倒有放还之心,后来走出祝氏三杰,反焦躁起来,书也不回,人也不放,定要解上州去。”李应失惊道:“他和我三家村里结生死之交,书到便当依允,如何恁地起来?必是你说得不好,以致如此。杜主管,你须自去走一遭,亲见祝朝奉,说个仔细缘由。”杜兴道:“小人愿去,只求东人亲笔书缄,到那里方才肯放。”李应道:“说得是。”急取一幅花笺纸来,李应亲自写了书札,封皮面上,使一个讳字图书,把与杜兴接了。
  由此可见,祝家庄果然已经不把李家庄放在眼里!而李应也应证了自己的猜测!他知道委派杜兴去也是徒劳无益,但是在杨雄石秀前面,戏还是要唱一唱的,而后续的情节和李应预计的一模一样——祝家庄拒绝放人。
  李应终于要亲自出马了!
  李应听(杜兴说)罢,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下,大呼:“庄客,快备我那马来!”杨雄、石秀谏道:“大官人息怒,休为小人们坏了贵处义气。”李应那里肯听?
  与其说李应失了面子,倒不如说李应为自己计划的实现而兴奋!所以他不理会杨雄石秀的假惺惺劝告,执意前往要人。
  李应相当会做戏:先破口大骂祝彪,引起二人相斗。祝彪杀不过李应,转身就跑,李应此时为何不使用擅长的飞刀绝技取祝彪性命?反而中了祝彪回马箭,负伤而逃?
  由此而来杨雄石秀只能告辞李应,向梁山求救。书中有段精彩描写:
  (二人)辞谢了李应。李应道:“非是我不用心,实出无奈。两位壮士,只得休怪。”叫杜兴取些金银相赠,杨雄、石秀那里肯受。李应道:“江湖之上,二位不必推却。”两个方才收受。
  李应武艺明显高于祝彪,故意装作不敌。由此而来的结果是:梁山把自己当作朋友;祝家庄没把自己当作敌人;梁山和祝家庄死掐,自己便可以借口受伤坐山观虎斗!
  李应苦肉计演戏水平,实在是高!
  而后续的情节和李应预料的一样:两虎相争,自己两面不得罪人。宋江前来拜访,自己托辞箭伤未好,不便见客;祝家庄伤了李应,也不好意思央求出手。
  李应本意,绝不喜欢落草,这一点宋江也猜了出来。但是宋老大出于眼谗李家庄的财产,还是采用了欺诈的方式,吞并了李应的家产!“李应见了,目瞪口呆,言语不得”。
  李应自然要惊呆了,原本以为自己大拍梁山马屁,可以保持自己的武装和财产,然而宋江之贪婪是李应想不到的。李应能够审时度势制定三步走的计划,然而黑不过宋江的一口吞。李应“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梁山!
  李应的聪明才智,引起宋江极大的恐慌——此人心智,绝不在自己之下!文武双全,识人准确,要是放任自流,将来哪有自己混的日子?
  所以我们看到,宋江给了李应一个位高无权的职位:梁山第十一条好汉天富星扑天雕李应,和柴进同掌梁山钱粮。   
  从扑天雕李应的埋没看梁山地主集团的覆灭(3)   
  李应的看家本领——武术被彻底荒废了。上有柴进监督,下有神算子蒋敬算账,中间太子党宋清又把酒宴安排的美差夺走。自己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衔老板!
  卢老板的奴仆燕青虽然是三十六星之末,但是人家是天罡星!自己的奴仆杜兴,只不过是南山酒店店小二,排第89位!
  李应观测市场前景,十有九中,如果让他进入核心团体,梁山的命运恐怕就会彻底改变,然而他还是被猜疑和嫉妒打败了。当征方腊的行程结束的时候,他又带领杜兴回到故乡独龙岗,安享晚年,俱得善终。
  李应能够在不利的形势下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面面俱到,目光敏锐,极具发展的远大前途。如果授权给他,相信他会做得比宋江更好十倍!然而正是由于李应的聪明,引起嫉妒,从而淹没在梁山众莽夫中。李应最终屈服了,没有进一步争取自己的利益和梁山的未来,所以他只算是半个人才,而不是一个!
  机遇稍纵即逝,永不再来。
  李应的故事告诉我们:
  1,适当的时候,要学会难得糊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要改变历史,不仅需要自身的先天本领和后天发展,更需要提携的机会,没有机遇,总归是镜花水月梦一场。
  2,三心二意,妄想左右逢源,是完全不现实的。当你获得一方面的利益的时候,必定会损伤另一方面的利益。而最终,你可能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
  昔日名震大江北,化作古村烟云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奈落草的政府小公务员:雷横朱仝(1)   
  梁山的发展壮大,有几个人物的功劳是必须提及的。国内有学者认为是三个:林冲、晁盖、柴进。
  林冲上梁山,是被万恶的吃人社会逼迫所致,而正是他大公无私的清理门户行为,才能导致梁山声望逐渐如日中天,一路招贤纳士,实力日渐壮大;晁盖上山,带来了第一笔原始资金,完善了梁山强盗公司各部门的职能;柴进曾资助林冲、宋江、武松等实力派大腕,没有柴进大力推荐,梁山始终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小黑社会团体。
  然而我觉得还有两个人必须要记住,他们就是宋江的前同事——郓城县刑警侦察大队正副队长: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正是他们俩徇私护短,先后释放了晁盖、宋江,梁山才能有两位老大;而朱仝,更是冒着被判刑的危险,义气当头释放了已经沦为杀人犯的雷横,从而将自己也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朱仝雷横上山之前,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地位虽然不算显赫,但在郓城一县,那也是公众人物;薪水虽然不高,但是灰色收入不少,从雷横的表现来看,没事经常打打秋风,已经成为习惯必然。
  朱仝和雷横的落草经历,可以说是千千万万的政府小公务员身份转化的经典案例。
  先说雷横。
  雷横这人,小说中也交代他“便是心胸有些狭窄”。相对于朱仝来说,这人人品要低下很多。雷横虽然是个小小地方捕头,然而吃拿卡要的本事着实是把好手!
  雷横初次出场亮相,便是歪打正着捕获醉卧灵官殿的赤发鬼刘唐。刘唐因为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和暂住证,而且长相不符合《道路安全法》,因此被巡逻的雷队长以盲流的身份收容了。雷队长振振有词:“看你不像好人,我就有权利抓你!”难道“好人”两字写额头上的么?如此办案作风,和今时部分败类有的一拼。
  刘唐是来投奔晁盖的,而雷横在捕获刘唐后,借口天色尚早,不如去晁保正家歇一歇再走。他这“歇一歇”,便是让尚在呼呼大睡的晁盖连忙起来,招呼下人摆酒置饭。从小说中两人对话来看,雷横到晁盖家打秋风,绝不是一次两次。
  由此而来晁盖和刘唐在这么另类的场景下见面了,晁盖借口刘唐是他多年未见的外甥,向雷横要了刘唐的人身自由权。而雷横,也大手一挥,完全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既然抓错了人,这雷横吃饱喝足,也该有点自觉性了吧?雷横可不是善茬,面对晁盖递过来的十两银子,半推半就之下也就笑纳了。咱就不明白了,难道抓错人,还要给你感谢费?可见雷横面对贿赂,早就业务纯熟。
  雷横在郓城县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算是白道上的带头大哥,虽然不曾明目张胆地敲诈勒索,但是这种“靠山吃山”的江湖习气表露无疑。
  晁盖宋江先后上了梁山后,自然难以忘怀这两个执法犯法的好朋友,先后下书邀请加盟。然而朱雷二人回答的口径出乎意料的统一:“家中诸事繁多,落草下次再说”。可见对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行为,两人是不羡慕的——现在的生活比你们有情趣的多,何必因小失大?而雷横,哪怕是出差途中被邀请上了梁山,也丝毫不为所动,坚持要求下山。
  宋代官员薪酬相当丰厚,如我前文所说。但是五品以下的官吏,生活就不那么富足了,朱仝雷横两人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完全没有“追随大哥”的念头。如果不是“白秀英事件”,朱雷二人的后半生人生轨迹,基本可以确定。但是,正是这个三流歌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二人的命运。
  郓城县前任知县大人时文彬的离任,源于晁盖和宋江的先后逃脱。而正是朱雷两人明火执仗的包庇行为,才使时大人清白的官宦生涯划上句号。后继的县令,人品就不那么高尚了,从东京赴任过来,竟然带上昔日的相好——三流歌星白秀英。
  白秀英在郓城县经常开个人演唱会,虽说是不入流的小歌星,然而首都娱乐场所泡大的白小姐,在郓城这个小地方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过来捧父母官小蜜场的老百姓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人民需要艺术,但艺术更需要人民”,其实老百姓也未必喜欢这种走廊说唱歌手,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和窥探欲——县长的二奶,到底是什么货色?
  雷横遭遇了职场的“七年之痒”!雷捕头听说白小姐的演唱会非常热闹,于是如同老百姓一样,去听听到底有什么新鲜。众人看见雷都头来了,连忙将最好的主席台位置留给雷队长——雷队长自然毫不客气。
  歌唱完了,舞也跳完了,白小姐来收钱了,雷队长后悔了——出来没带钱!其实白小姐也不想想,这雷队长,在郓城地面上消费,什么时候带过钱?
  雷横有点难为情,如果白小姐不是县长的二奶,他早袖子一甩走人了,但是不巧的是,白小姐正是他上司的小蜜,雷横只能低声下气说好话:“对不起,我今天忘记带钱了,明天给你加倍送过来。”
  白小姐如果聪明一点,明白做人的道理,笑一笑也就过去了。可惜她实在拎不清形势,依仗自己的身份,非要雷横出钱。这雷横面子上下不来,正没好声气,白小姐的爹白玉乔不识好歹地冷嘲热讽起来:“没钱?没钱出来混什么?什么雷都头,我以为是驴筋头。”
  士可杀不可辱。雷横虽然算不上一个“士”,但郓城地面上还从来没有哪个家伙胆敢当面辱骂雷老虎,雷队长热血上涌,管你什么身份,一拳将白老头打得口角迸裂鲜血直流——雷横不打女人,总算还有三分男子气概。   
  无奈落草的政府小公务员:雷横朱仝(2)   
  事情发生到这个地步,如果换了我,应该立马带着老母连夜上梁山了——枕头状可是天下第一厉害物事。雷横偏偏不信邪,以为凭借自己的身份和资历,新来县令又能拿自己如何?
  雷横估计错了形势。白小姐吃了大亏,在县令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原告竟然代替执法机关,将雷横捆在县衙外!一个人武力再惊人,面对庞大国家权力机关,总归是藐小的。而雷横的寡母,面对这种完全失去公平性、目无法律的私刑大堂,表达了内心的不满。白秀英是标准的绣花枕头,竟然无知到去殴打雷横的老母。雷横的造反休眠火山终于爆发,至孝之人眼见母亲受辱,再也按捺不住,也不知道哪里的神力,挣脱绳索,抬起枷锁将白秀英打个脑浆迸裂。
  雷横出了人命,一肚子怒气的新县令自然不会放过他。而朱仝,出于同事义气,将他偷偷放走,雷横于是上了梁山。
  再说朱仝,朱仝是条好汉。
  同作为郓城县刑警侦察大队的队长,朱队长人品要比雷队长优秀很多。朱仝没有任何一起吃拿卡要的案例,而且在释放晁盖、宋江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说,如果没有私放犯人的前科的话,朱仝是《水浒》中难得的好都头。
  朱仝放了朋友,成全别人,却牺牲了自己,新县令也无法可想,只能将他发配沧州。朱仝的外表,非常像关胜,给人第一印象相当不错。因此沧州的知府看见他,十分欢喜,让他整天带着自己的四岁小儿逛街游玩。
  一个堂堂的刑警队长,竟然沦落到一个男保姆的地步。然而朱仝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面对雷横的上山召唤,依旧表示出一个良好的政府公务员的素质:坚决不去,老老实实呆满几年,依旧回家做都头。
  而吴用面对这个形势,唆使李逵斧劈了四岁小儿,从而彻底断绝了朱仝的幻想。朱仝是条好汉,直接抡起刀便和李逵拼命——不管怎么说,小孩是无辜的,如果用这种手段来逼迫自己,自己断断不会答应。
  朱仝最终还是被骗上了梁山,然而上山后,他再一次看见李逵,依然选择取刀火并,朱仝不因为“聚义兄弟”这种虚幻的幌子而丧失自己的原则。要不是晁盖宋江的不断从中陪话,朱仝战死在梁山上的可能性很大。
  朱仝是为数不多的侠客之一。
  朱仝代表着一小批忠心大宋政府的地方小公务员,他们有良知,有着憧憬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美好梦想。朱仝的上山,是非常不情愿的。他依旧相信政府仍然英明,哪怕目前的内外交困现状时时灼烧着他的心。
  雷横代表更多的腐败公务员群体,他们衣食无忧,利用手中职权,凌驾在普通老百姓之上。如果不是突发事件,他们也是绝对不愿意落草为寇的。他们上山,更多的是一种逃避——当前途和命运相抵触的时候,生命才是最可贵的。
  朱仝和雷横,代表两种上山的政府公务员典型案例,不管是无奈被迫的,还是无辜被骗的,和他们的人生宗旨完全背道而驰。他们上山,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收买人心和对外宣传的需要——晁宋二头领知恩必报。朱仝和雷横的武艺,相当一般。刘唐吊了半夜,没吃早点便能胜过酒足饭饱的雷横;张清随便两招,便能将朱雷二人弹弓打麻雀般打下来。然而二人的地位相当高,不仅同列天罡星,而且朱仝的位置犹在武松之上!同为都头,武松功夫比之朱仝可高得太多。只因朱仝救过宋江的命,而武松却三番两次公开造反,所以朱仝能够傲视同侪!
  征战方腊,雷横战死沙场,朱仝却百死一生。回来后安安心心老老实实为国继续效力——高俅童贯是不会对忠心大宋政府的小角色朱仝开刀的,他完全站在政府一边,完全值得相信。朱仝的下场,可能是宋江梦寐以求的——宋室南渡后,在刘光世麾下领兵破金国侵略者,最后官至节度使。
  朱仝机缘巧合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不是他的徇私枉法,他不可能有日后的辉煌。这很有点像欧·亨利的黑色幽默小说结尾——你越想得到的东西,往往在希望全部破灭后才实现。
  大宋朝,庙堂内外已经彻底腐朽没落,就连小小县级行政机关下属的执法公务员,不管尚算正直的,还是以权谋私的,全部都能藐视法律的存在和践踏法律的尊严,这个国家的法制健全与否,也可见一斑了。整个大宋政府,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不管是合法执政机关,还是曲线救国团体,都大量充斥着雷横这样的“杰出代表”,就像一棵华盖大树,从树根开始就不可救药地腐烂了,区区堂皇外表,又能支撑多久?
  空有如虎添翼名,不过为虎作伥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特异功能的长跑健将:神行太保戴宗(1)   
  看过《水浒》的读者,一定对神行太保戴宗这个人物不陌生,因为他太神奇了,神奇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步。
  戴宗没有白叫这个绰号,“神行太保”区区四字,将其特点、品性表露无遗,哪像“云里金刚”宋万、“摩云金翅”欧鹏等人空有其名华而不实?
  戴宗的“神行法”,看起来确实了得:腿上绑两个甲马,一日便可以跑五百里;若是绑了四个,便可以飞奔八百里。看起来和现代汽车使用四冲程发动机还是二冲程发动机倒有几分相似之处。戴宗的“神行法”,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而且可以转授他人,我们看见小说中不仅戴宗经常长跑健身,而且杨林、李逵、安道全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也有幸尝过“神州行”的滋味。
  要是使用了神行法,戴宗自己是必须全程食素,但是同伴可以吃荤,这一点从戴宗和杨林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随从者不忌饮食。但是戴宗为了作弄李铁牛,使梁山第一莽汉永远敬畏和臣服自己,也曾故意撒谎骗人,看见李逵偷吃牛肉,因势小惩薄诫,骗得李逵一路吃素,从而让李逵对他不敢有丝毫无礼之处。杨林只是个小角色,对于戴宗来说无足轻重,但是李逵大大不同,作为梁山重量级人物,眼里除了宋江吴用等寥寥数人,谁也不在乎(李逵害怕燕青、焦挺,只是惧怕相扑绝技,若说到人格魅力,哪能折服?),能够收伏李逵的心,戴宗不仅面上有光,而且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大大有好处。
  其实我一直在想:戴宗口口声声说神行时只能吃素,只是个掩人耳目的幌子,他自己完全可以荤素照单全收!只是为了保证神行法在外人眼里的神秘性,所以给它披上一件虚幻的皇帝新装而已!
  戴宗的神行法,小说中吹嘘得神乎其神。如果倪匡来写卫斯理版《水浒传》,戴宗和公孙胜都是当仁不让的外星人。当然施老夫子所处的那个年代,加点神话色彩的情节无可厚非,大贤诸葛亮还点七盏油灯祈求延寿,戴宗跑得比兔子还快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按照我的推测,戴宗本身就有特异功能存在,而且自小坚持天天长跑锻炼身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直坚持不懈,这有点像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长跑强国的选手,从小训练有素,日后才能在奥运会上不断摘金夺银为国争光。
  所以我们看到,小说中,戴宗一般都是自己单独活动(出于情节需要时才带上杨林、李逵、安道全),哪怕面对领导,也不见他取出甲马,“大家让让,请领导先走!”如果神行法真的可以随便教人,要是一百零八将全部腿上绑上甲马牌发动机,漫说“杀上东京,夺了鸟位”,就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戴宗从小付出的艰辛努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戴宗在梁山上地位尊崇,不仅仅在于他独一无二的长跑特技,更重要的是,他是吴用、宋江的好朋友。
  宋江在发配江州途经梁山的路上,吴用就大力推荐了好朋友戴院长的神奇经历,宋江当然不能浪费这么优秀的人力资源,在江州监狱中,故意不送贿赂给戴宗,只等他上门来索取。
  戴宗作为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不枉他“太保”之名。凡是新来囚犯,“常例送银五两”,倘若不给他,按照戴宗自己的话来说“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个苍蝇”,由此可见,戴宗和雷横、蔡福等政府小公务员一样,信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真理”,盘剥罪犯,手段恶劣。
  戴宗再狡猾,却狡诈不过宋江。宋江在江州大牢里,上上下下四处行贿,就是独独不给戴宗,逼得戴宗亲自出马来要,而宋江看见戴宗前倨后恭,心中自然快意莫名——看着将军变成奴隶,任何人心中都会感觉很有趣。由此而来宋江顺利结识了铁杆心腹戴宗,并且在戴宗的引荐下,认识了最忠心的小弟兼打手——李逵。而正是这两人的后期卖力表现,才能让宋江在梁山上的地位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戴宗因为其出色的奔跑能力,在梁山上担任“总探声息头领”。如果梁山是一个国家,那么戴宗就是国家情报局局长,手下有员工十二人:
  ——四方酒店的接待人员,共八人:孙新、顾大嫂夫妻,张青、孙二娘夫妻,朱贵,杜兴,李立,王定六。
  ——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四人:乐和、时迁、段景住、白胜。
  这十二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地位卑微。除了乐和作为孙立的小舅子,名次偏高外(77位),其余的全部在89位以后,而第100名这个分水岭以后的人物,除了扛大旗的郁保四,全部都是戴宗的部属。
  戴宗作为梁山强盗公司资讯部部长,是公司最大的部门经理,麾下人员鼎盛,自己位高权重,看起来很风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戴宗只有个空架子,因为归拨给他的手下,全是些不入流的小职员。
  宋江这么做,有他的苦心:戴宗所擅长者,只是田径,对于行政管理,能力十分差劲。譬如说送假信事件,路上麻痹大意,先被朱贵药翻,要不是他的腰牌身份证,早被扛去剥皮了;而后面对蔡九和黄文炳的盘问,心慌意乱,错误百出,直接导致了自己和宋江的险些丧命;和李逵做同事这么久,还不如宋江短短几天的收买效果;刺探曾头市,打听了数日,回报宋江“市口扎下大寨、法华寺作中军帐、不知何路可进”,说了跟没说一样!倒是他的下属时迁,仔细刺探了几天,回答得既详细又全面。   
  有特异功能的长跑健将:神行太保戴宗(2)   
  由此可见,戴宗虽然作为部门经理,然而综合能力十分一般。论顾全大局,不如顾大嫂夫妻;论开门营业,不如孙二娘夫妻;论手脚灵活,不如时迁;论外语能力,不如段景住;论唱歌跳舞,不如乐和;哪怕是演戏,都不如卖假酒的白胜来得逼真!
  而宋江,对于这个心腹的能力也心知肚明,所以他也只能拨一些可有可无的闲散人员给戴宗管理!但正是戴宗的忠心耿耿和长跑能力,却能够掩盖他职务能力上的不足。我们看到,宋江得了背痈,张顺骗得神医安道全上山,宋江惟恐耽误自己病情,委派戴宗前来接应——先把医生接上来,张顺你可以慢慢走回来。而同样的情况,晁盖中了药箭,宋江好像就忘记了戴宗的存在,一直伏在晁天王的床头痛哭,一直哭到晁盖归天为止。
  高唐州遇见高廉,梁山损兵折将,为了“以妖破妖”,邀请公孙胜的人物,戴宗也是不二人选。
  换句话说,戴宗总是在宋江最需要的时候才出马,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正是这种“急老大所急,想老大所想”的行为,才能让老大深刻铭记在心,不管戴宗的能力多么一般,他也是雷打不动的小领导。
  戴宗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力一般不要紧,只要有过硬的独一无二的特长,或者能给予领导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你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戴宗两者兼而有之,想不发达都难啊。
  宋江去东京赏花灯,带上柴进、燕青、戴宗、李逵四人前去李师师家喝酒。柴进身有贵族气息,燕青生性聪明能干,所以他们可以和宋江一起拜见花魁;戴宗只是小小监狱节级,连下书都出了大漏子,又怎能去这些高档娱乐场所?至于李逵,更是粗鄙鲁莽,宋江带他,不过是贴身保镖而已,所以他们两人就只能站在门外等酒宴结束!
  说到底,戴宗也只不过是宋江利用的一枚棋子,仅此而已!宋江带上戴宗,只不过便于逃跑,而让李逵来阻拦追兵!饮酒作乐享受小资生活,可以不要应急人员;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应急人员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而后文的一幕情节,更是把这经典内涵深刻揭露:
  宋江便唤燕青分付道:“你和黑厮(按:李逵)最好,你可略等他一等,随后与他同来。我和军马众将先回,星夜还寨,恐怕路上别有枝节。”
  可见宋江生性,和大流氓刘邦鸿门宴上“杰出表现”有得一拼。
  宋代通讯速度极慢,陆游在四川给东南山阴(今浙江绍兴)友人写信曾说:“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可见当时驿站处理公文效率之低下。戴宗如果安分守己,倚靠自身奔跑特长逐步晋升,会有大好的前途,可惜其时北宋政局实在已是风雨飘零,独木难支,丝毫不曾重视和挖掘这种人才!戴宗没有奔跑在宋金前线上,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所以我们看到,最后变成泰山山神的戴宗,托梦给道君皇帝,诉说了宋江等人的枉死经历。宋徽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醒来就忘记了宋江的冤屈,转身又和高俅童贯等人打得火热。人说没用,鬼神之说也没用,这腐朽的北宋朝廷若是不亡国,真真是没有天理了。
  西方神话里,有个脚上长有一对小翅膀的青年神仙,名叫墨丘利,是宙斯和美艾的儿子。他是传说中跑得最快的神,因此成为了宙斯的信使,寓意“快速银”,现代化学元素银的符号“Ag”,便是源于此人。墨丘利和神行太保戴宗倒有三分相似之处,可见不管古今中外,东方西方,对于这种能够迅速传播信息的人物,大家相当厚爱,而正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在近代科技飞速发展后得到了实现,促使了电信、交通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说起来,戴宗的功劳倒也殊不可没。
  神行天下谁能敌,无非世上走一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只有哥哥好:技术人才之宋清(1)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家有万财不如一技在手”一说,大抵是指不管家庭多么富裕,都有坐吃山空、横祸天降之虞;而要是有一门足以安身的技术特长,不管是在盛世还是乱世,都有生存的机会。纵向看,蒙古人创建的元朝,攻城略地后,手段相当残忍,往往全城男女老幼全部屠戮,但是一些手工艺者,譬如金匠、石匠、铁匠却能侥幸苟延残喘,了此余生;横向看,希特勒法西斯建立的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灭绝人性,然而犹太人中的艺术家、金银工匠却能保全生命,不得不叹服老人的先见之明。
  梁山好汉中,除了领导人,大多数是冲锋陷阵的骠勇战士,范围覆盖水陆两军,然而也有这么十六位好汉,属于技术工人范畴。这很像《魔兽争霸》游戏,领导人是玩家,五虎将八骠骑属于重量级的进攻兵种,马军小彪将、步军将校属于普通的士兵、弓箭手,水军八杰大约就是驱逐舰、运输船一类,戴宗领衔的特务小集团,难道不就是侦察兵么?
  《魔兽争霸》游戏,当然立国之本在于资源的争夺,而这些任务都是由工人或者农夫来完成。相类比这些负责采矿、伐木等艰苦工作的人员,梁山上,也有十六位好汉分别负责。他们是:掌管监造诸事头领一十六员:行文走檄调兵遣将一员 圣手书生萧让定功赏罚军政司一员 铁面孔目裴宣考算钱粮支出纳入一员 神算子蒋敬监造大小战船一员 玉幡竿孟康专造一应兵符印信一员 玉臂匠金大坚专造一应旌旗袍袄一员 通臂猿侯健专攻医兽一应马匹一员 紫髯伯皇甫端专治诸疾内外科医士一员 神医安道全监督打造一应军器铁甲一员 金钱豹子汤隆专造一应大小号炮一员 轰天雷凌振起造修缉房舍一员 青眼虎李云屠宰牛马猪羊牲口一员 操刀鬼曹正排设筵宴一员 铁扇子宋清监造供应一切酒醋一员 笑面虎朱富监筑梁山泊一应城垣一员 九尾龟陶宗旺专一把捧帅字旗一员 险道神郁保四金庸在他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曾经透露,写这本小说,一来源于自己故乡浙江海宁的美丽传说“乾隆是汉人陈阁老的儿子”,二来也是基于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人物太少,而《水浒传》人物又太多,所以折衷取了红花会十四位当家的轰轰烈烈反清复明故事来架构。事实证明,金庸颇具战略眼光,这十四位英雄个个都有相当出彩的表现,连少年总舵主陈家洛的书僮心砚,由于表现出色,最后也进入了领导人团体。小说一经《明报》连载,香港一时洛阳纸贵,市民争相阅读,“有井水处便有柳词”,连茶楼酒馆的服务生,都能流利报出《书剑》中各当家的绰号和姓名,影响深远,可见一斑。
  所以也有不少读者对《水浒传》人物过于繁多表示不解,认为一百多人的团体,很多都是凑数的。确实,如果要面面俱到描写,实在勉为其难。而大家口诛笔伐的头号对象,便是这十六位看似混迹其中的头领。
  然而我不得不为他们分辨几句!我承认梁山好汉中,一些人物确实应该剔除,譬如色狼王英、周通,小混混孔明孔亮,伪君子董平等,他们完全是混进革命队伍的投机倒把分子。但是这十六人,却是万万少不得!
  梁山好汉,大多是粗陋武夫,没有识文断字的先生,怎么发布通告?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病,没有妙手回春的医生,怎么保证战斗力?一百多人,加上家属,总要房子居住,没有建设部部长,怎么安居乐业?这么庞大的集团公司,总少不了总账会计和法律顾问罢?至于打造兵器、设计战船、统一战袍,也必须要有人去领导。“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梁山好汉开Party,光头领就动辄十来桌,这杀猪宰牛的苦力活,劳动量也丝毫不见轻松。要是没有朱富酿造油盐酱醋,梁山好汉个个将变成白毛女。没有郁保四姚明一般的伟岸身躯,宋江又怎能“未见其人,先见其威”?
  唯一有点争议的便是铁扇子宋清。但这宋清可不是寻常人物——他是老大宋江的亲弟弟!
  宋清的外号,我一直很困惑,“铁扇子”到底寓意何为?小说中从头至尾也没见他半处拿出铁扇子这把传说中的兵器。再说宋清这人,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相貌估计也英俊不到那里去,亲哥哥是黑矮胖子,兄弟恐怕也差不了多少,黑矮胖子摇纸扇,非但没有玉树临风之势,完全一派附庸风雅之姿,不伦不类,哪有前人慕容复、后人欧阳克这么风度翩翩?
  宋清的职务,也是广大读者口诛笔伐的对象——从古至今,哪有“专门排设筵宴”一职?这也未免太幽默了。
  宋清是梁山上最不像强盗的“强盗”,他的上山,完全是跟随哥哥而已,没有任何理由。试问,他的特长也只是种田,而梁山根本就不需要农民——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靠掠夺而来,根本不需要生产建设。作为农民的身份,宋清无疑很可怜,好在他是老大的亲弟弟,一直勤俭持家,中国人是很在乎“吃”的方式和内涵的,那么就让他发挥特长——处理酒宴人员位置。   
  世上只有哥哥好:技术人才之宋清(2)   
  有人就揣摩,这宋清得到这个美差,岂有不上下大动其手、贪污腐败的道理?我又要为他分辨几句:首先,宋清作为梁山头号太子党,位置仅仅排在第76位,尚在同为前农民身份的九尾龟陶宗旺之下,名次十分靠后。好比一个集团公司,哥哥是老总,弟弟不过是食堂主任,应该说,宋老大还是比较知人善任的。当然这点和宋江的为人处事哲学有关,要是宋江把宋清破格提拔到老二的位置,相信手下兄弟会愤愤不平,那么他的老大位置恐怕也坐得有点不太稳当。
  其次,宋清在梁山上,相当沉默,几乎就是个没嘴葫芦,没见他如同高衙内一般为非作歹,能做到这一点,殊不容易吧?宋清的老实本份是出了名的。
  再次,掌管梁山钱粮的是柴进、李应,“衣食住行”四大板块中宋清只不过负责区区“吃饭”事宜,好像油水和回扣也不是很多——再说梁山上的猪羊牛肉,都是掠夺来的,没有专人饲养,既然是无本之木,试问这“回扣”一说又何从说起?而且各位别忘记神算子蒋敬这人,作为杰出的数学家,账目一分一厘丝毫不差,宋清即便想弄虚作假,恐怕逃不过他的双眼。而铁面孔目裴宣号称“铁面”,想必也不是徒有虚名。
  最后,梁山好汉来自五湖四海,范围涉及山东、河北、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省市,北方重咸,江浙偏甜,湖南爱辣,众口难调,各人口味各不相同,这宋清要记住一百多人的饮食习惯,恐怕也够他喝一壶的。再说像皇甫端、段景住两人,几乎就是外国人,口味和中原人比起来,大约又有所不同。
  这些还是正常情况下的安排,若是出了特殊变化,谁谁改信穆斯林,谁谁得了忌口病,宋清还是要记清楚——他就一个人,记住这么多“清规戒律”也实在难为他了。
  宋清一直默默无闻,从不仗势欺人,对于他的存在,不管是梁山还是大宋政府,都采用了赞同的态度。所以宋清一直得到统治阶级的关照,宋江死后,朝廷让他接任哥哥的位置,宋清也很拎得清形势,借口风疾不能为官;宋清的儿子宋安平应过科举考试,官至秘书学士。大宋政府也看准了宋清属于标准的老实孩子,和他哥哥的机关权谋完全不同,所以也一直对他照顾有加。
  其实宋清比宋江聪明,稀里糊涂落草,稀里糊涂招安,稀里糊涂功成,却不能稀里糊涂当官。自己的强项是种田,所以最后也很理智地选择辞官返乡务农——正是他清醒的归隐身退,才能保证宋家后裔开枝散叶,说起来,宋家两兄弟,真正做到“光宗耀祖”的正是宋清,而不是权欲熏心的宋江!一个苦苦追求,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个随遇而安,却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宋清很好地诠释了“大智若愚”的意义。
  宋清的故事告诉我们:
  1.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哲学,别人的辉煌只是别人的,哪怕他是至亲好友,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
  2.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给你再打开一扇窗。而往往,窗外的风景比门外更加优美。
  宋清代表了所有的协同落草人员,他们因为亲人上山而上山,所以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并不高涨,他们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是安静祥和的乐土,家庭是维系他们革命的动力。当这个绚烂的肥皂泡破灭的时候,他们对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也失去全部的希望。
  铁扇迎风不堪扫,天下何处不阴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迥异导致下场不同:技术人才之完结篇(1)   
  上文说到这十六位技术人才,除了宋清略有争议以外,其余的都不折不扣属于标准的非作战型人才。
  这里的非作战性人才,并不是狭义地定义他们全部手无缚鸡之力(梁山108将,不管何人,小说中总要加上“好习枪棒”一条,哪怕萧让、安道全等十足十属于文弱书生)。我们看到,李云能够和李逵拼刀五七回合不分胜负;汤隆耍大铁锤举重若轻,这些都表征他们拥有一定的武力。但是梁山给予他们的主要任务却是内政建设,而不是对敌作战。
  我简略地将这十六位好汉分成军用、民用和共需人才三大类。
  所谓军用人才,主要指为了军队作战而作后勤服务的人。包括:法律顾问裴宣、造船专家孟康、战袍设计师侯健、盔甲武器锻造师汤隆、信号兵凌振、防御指挥部部长陶宗旺、梁山形象大使郁保四共七人。
  而民用人才,主要是指基于梁山市政建设的人。包括:总账会计蒋敬、工民建部长李云、肉联厂厂长曹正、梁山大酒店餐饮部主任宋清、梁山调味品批发部部长朱富共五人。
  共需人才,他们工作范围涉及军用和民用两方面,单独放在哪一区域都不太合适,因此单独列出。这有点像如今的双学历人才。包括:梁山专门合作造假文凭的萧让、金大坚,宠物诊所所长皇甫端,人民医院高级人才、享受部长级待遇的主治医生安道全共四人。
  梁山就像一个成熟的社区,所以理所当然需要各项服务措施。正是他们的勤勤恳恳辛劳工作,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梁山才能保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这十六人里面,唯一“专业不对口”的便是主抓房屋建设的工民建部长李云。李云原本是山东沂水县都头,武艺出色,因为绑了李逵,被徒弟朱富、徒弟的哥哥朱贵设计下了蒙汗药,失了囚犯后在朱富的劝降下上了梁山。
  这怎么看也应该是个步军将校之类的人物,然而最终梁山给他安排的职业却是给大伙造房子。想想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李云身上有和他人完全不同的一个优点——不会饮酒,梁山一百零八将,唯一不饮酒的便是他,正是这个特点,使宋江对他的为人处事完全放心。不会饮酒,就不会如李逵一般误事,房屋建设,事关大局,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个任务,交给李云算是人尽其才!
  话归正题,我们惊讶地看到:征方腊前,所有的共需人才都被大宋朝廷以各种理由挽留:蔡京要萧让代笔,宋徽宗留金大坚、皇甫端驾前听用,半道上又要了安道全治病。
  蔡京为官虽然贪污腐败,但书法造诣确实不凡!“苏黄米蔡”四大家,享誉天下!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大臣,皇帝整天填词绘画,这大臣也必须要有点墨水才能迎合上意,所以我们看到赵佶身旁的两大巨贪高俅、蔡京都是绝顶聪明伶俐的人物。
  蔡京本身如此才华,又怎么可能需要“赝品”萧让?再说蔡太师要办点什么机密事宜,能告诉你这“梁山贼寇”么?说白了,就是要拆开梁山兄弟而已!而萧让的结局也很让人寒心,做奸臣蔡京的门馆先生终老一生,于梁山兄弟结义之情来说,这都是个不大不小的讽刺。
  宋徽宗要金大坚、皇甫端两人,倒确实出于一片爱才之心。虽然宋徽宗本身就是一浪荡子皇帝,斗鸡走马,踢球打弹,诸般杂耍,无一不通。但他对金石学、医学、数学等学科也确实倾注了不少心血。
  据史料记载,宋代对中国金石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金石学发端于宋真宗,壮大于仁宗,到了徽宗时期达到鼎盛,宋徽宗不仅喜欢刻章,而且对刻章的原料——各种质地的石头也爱不释手,由此而来,兴趣扩大到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上,这才派朱勔下江南四处搜索,即臭名昭著的“花石纲”之祸,而正是花石纲,使江南百姓民不聊生,浙江淳安漆农方腊才能振臂一呼,领导了震动天下的农民大起义。
  对于医学方面,宋徽宗曾亲自组织医官编撰《圣济经》十卷,并诏告天下学校以为课试命题的依据。与此同时,他还集中医官集前人大成,编成《圣济总录》两百卷,计六十门不同科目,医方近两万个,集宋前之大成!可惜编撰完成未及刊发,汴梁城破,两部鸿篇巨著均被女真人掠走。
  对于金大坚、皇甫端两人,我相信皇帝出于爱好而扣留。但是对于安道全,我保持怀疑态度——太医院里良医如云,安道全只不过是个江湖游医,有什么不得了的毛病要把他半路召回?而且官面理由是“上皇乍感小疾”?由此而来真相大白:高俅等人进了谗言,破坏宋江的南征计划。所以我们看到,安道全刚走,有宝甲赛唐猊护身的金枪手徐宁立马颈项中了药箭,调理半月后不治身亡。
  当然更重要的理由是:他们四人,相对于杀人放火的梁山其他群盗来说,罪证相对较轻:皇甫端是最后一个上山的,身份完全清白;萧让、金大坚合作造了一回假文凭,还被人认了出来,间接地破坏了梁山的阴谋;安道全只是有沾花惹草的毛病,并没有杀人,而在宋朝,逛院子那可都是文化人才干的风韵事,好比如今的陆教授事件。
  共需人才由于他们的才华、罪状获得提前刑满释放,然而军用人才和民用人才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全部舍弃了本职工作,被推上了前线!   
  风格迥异导致下场不同:技术人才之完结篇(2)   
  这十二位好汉,阵亡八人,生还四人,比例高达二比一!
  南征不久就身亡的计有陶宗旺、曹正两人。陶宗旺在攻打润州城时,中乱箭马踏身亡,他是首批牺牲的将领之一;曹正随卢俊义攻打宣州,中药箭身亡。
  宋江南征,一共有两次分兵攻打州县,我觉得简直是昏招连连!首先,宋江大军一共六万兵将,而方腊控制八州二十五县,每州守兵至少五万!这宋老大不学会“集中优势兵力”,反而和敌人进行以寡敌众的血肉对抗战,也难怪梁山好汉一路伤亡不断!真真应了一句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其次,神医只有一位,战斗难怪挂彩,难道安道全背插双翼分身有术?有趣的是,安道全“恰好”被裴宣抽到宋江一组!所以跟随卢俊义出征的曹正,死得委实有点冤!
  而对于宋老大的“精妙战术”,我们的吴用军师却没提出任何反对措施!
  其实施老先生这么写是深有内涵的!这些技术人才中,谁该死,谁该活他早已内定指标!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刻意义!陶宗旺的工作是梁山城垣监筑,曹正是专业的屠宰户,两人跟随大部队受了招安,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所以设计在前期阵亡是预谋已久——因为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战斗中期阵亡的有侯健、朱富两人。侯健落水而死,朱富照顾传染病人,被感染而死,两人都属于非战斗性减员。这两人的作用,都类同陶曹二人,下了山后就失去作用,安排他们非正常死亡,一来嘲讽梁山水泊中人竟然还有不会游泳的,宋老大不懂“未雨绸缪”的道理。而在失去神医后,传染病肆虐,梁山大军只能束手无策!
  而在最后的清溪大决战中,一共有孟康、汤隆、李云、郁保四四人同时战死。这就很有点看头了:孟康、汤隆两人,一造船舶一造兵器,对于大宋政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一路打进决赛才让他们捐躯,榨取完他们全部的剩余价值;李云在梁山的任务是建造房屋,梁山军破了方腊,已经七零八落不成气候,即便再反上梁山也力不从心,试问李云生还又有什么意义?建了房子又给谁住?至于郁保四,那简直就是对梁山好汉结局的一种隐喻:连专门掌旗的掌旗使都死了,这面杏黄色的梁山帅旗在如血的残阳中轰然倒塌,再也不复往日风姿,旗帜的倒下,不就是暗示梁山好汉最终的悲剧色彩命运么?
  从前线百死一生的好汉有四位:宋清、蒋敬、裴宣、凌振,其中军用人才两名,民用人才两名。宋清作为老大的亲弟弟,自然颇受照顾;梁山已成为昨日黄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问留下账目和刑法又有何用?所以宋、蒋、裴三人不约而同选择返乡为民。凌振生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政府降将身份,他可是唯一的技术性降将!而凌振恰好又是最可惜的人才,作为热兵器的专家,最终依旧回东京继续研究小小鞭炮,一生不过是个仓库保管员!一位可以改变历史的英才,命运却三次和他擦肩而过,让人扼腕叹息造化竟然如此不公!
  梁山技术人才,由于各自的作用,获得了不同的最终结局,死的死,隐的隐,正像一幕悲剧,当大幕缓缓拉上的时候,眼睛里饱含热泪的,不仅是演员,而且包含沉浸其中的观众。历史本身就是一出戏,梁山好汉只是滚滚长河中一朵小小浪花,在舞台上闪耀片刻,最终平静地融入大海,从此不闻声息。
  正是:大浪淘尽英雄泪,一路东去不复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步登天易、飞黄腾达难:大刀关胜(1)   
  梁山好汉排名次,大刀关胜可谓最大的赢家——第六十三回末出场,到七十一回聚义的时候,已经坐到第五把交椅的位置,仅次于宋卢吴公孙四大天王之下,是所有中高层干部中的NO.1!豹子头林冲开创梁山新局面,最后还必须屈身其下!
  关胜的血统,估计在一百零八将中可以排第二位——也只有小旋风柴进可能比他更尊贵。关胜为什么排第二而不是第一,主要因为北宋距离三国年代,足足相差了八百年。而这八百年的沧桑岁月变迁,足以冲淡一个人的DNA纯度。但幸运的是,身为战神关羽嫡系后裔的关胜,竟然外貌像极了其尊贵先祖,须发外形,衣着打扮,莫不如此。
  关羽是一个被极度推崇的人物,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关羽生为大臣,死后一路追封,从北宋末的“武安王”到元代的“武安英济王”,再到明代的“关圣帝君”,终于在清代顺治年间达到事业的巅峰时刻——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关胜形象高大威风,像足关羽,所以他得到了人生最大的机遇——三十二岁那年,被太师蔡京破格提升为国家剿匪总司令。而在此之前,关胜可谓生不逢时,努力奋斗半辈子,只不过官居小小蒲东巡检。
  “巡检”这个官有多大?小说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中说到,济州府尹安排观察何涛、捕盗巡检两人去征剿黄泥岗七雄,可见“巡检”是受州县节制的低级武官,大约类似如今的某某县某某乡派出所所长级别。也就是说,关胜当时的仕途相当落魄,而通过后文的关所长工作环境“衙门”一词来看,证实了我的猜测。
  关胜的发达,要感谢一个人:丑郡马宣赞。
  宣赞可能是所有好汉中感情生活最郁闷的人,小说中介绍他的生平:
  只见那步司太尉背后转出一人,乃是衙门防御使保义,姓宣,名赞,掌管兵马。此人生的面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彪形八尺;使口钢刀,武艺出众。先前在王府曾做郡马,人呼为丑郡马。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郡王爱他武艺,招做女婿。谁想郡主嫌他丑陋,怀恨而亡,因此不得重用,只做得个兵马保义使。
  宣赞应该感慨命运不公!自身武艺高超,而且为国争光,不料因为先天硬件不足,导致包办婚姻的该关键字已经被屏蔽妻子心情落寞而亡。死者已逝,这生者可更郁闷无比,别人“事业爱情双丰收”,他宣赞却是“事业爱情双失利”!
  不过宣赞总算心态不错,没有性格扭曲精神分裂,出于爱国主义理想,他在大宋最高军事会议上大力推荐了故人关胜。而关胜,总算等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变革!
  小小派出所所长关胜,被天上掉下来的大炊饼砸得有点晕头转向,带上结义兄弟井木犴郝思文,跟随宣赞来到首都,并且在太师蔡京面前夸下海口“先取梁山,后拿贼寇”。
  关胜为他的傲慢付出沉重的代价。关大刀比起先祖,那可差的太远:论武,比不过林冲秦明联手,且被后文的水火将军杀得焦头烂额;论智,看不穿呼延灼的诈降计,并且为杂兵施挠钩所捉,可谓“智勇双不全”也。
  关胜和林冲武功到底谁更胜一筹?小说中没有写两人正面交锋,无从考证,但是林冲确实有些不服气!
  首先,林冲出场时“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活脱脱就是张飞模样。而关胜回答蔡京“小将三旬有二”,从年纪上来讲,林冲有轻视关胜的理由。
  其次,林冲的昔日职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宋代军队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另有弓手、土兵等地方治安力量。其中禁军指正规军,而不是特指保卫皇帝的御林军,禁军不完全驻守京师,还防护地方重镇,既防止中央兵变,又防备边疆敌人。厢军属于地方部队,地位低下,平时不加训练,充当杂役任务。乡兵大约就是民兵性质的防卫武装。而蕃兵是由边疆的少数民族战士组建而成。宋代军队,以禁军为主力,北宋末期一般都有百万之众。
  由此可见,百万雄师,不可能只有一位教头,林冲虽名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但是经他亲手教授的士兵,绝不会有八十万之巨。林冲最大的可能是京城内皇家禁军的枪棒总教头,也就是御林军的教练,所以他能够认识纨绔子弟高衙内,而高衙内也认识他。
  话虽如此,林冲的昔日官职比派出所所长那可强得太多了,且看小说中关胜、林冲、秦明三人之间的一段精彩心理战:
  关胜大喝:“天兵到此,尚然抗拒,巧言令色,怎敢瞒吾!若不下马受降,着你粉骨碎身!”霹雳火秦明听得大怒,手舞狼牙棍,纵坐下马,直抢过来。关胜也纵马出迎,来斗秦明。林冲怕他夺了头功,猛可里飞抢过来,径奔关胜。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
  宋江看了,恐伤关胜,便教鸣金收军。林冲、秦明回马阵前,说道:“正待擒捉这厮,兄长何故收军罢战?”宋江道:“贤弟,我等忠义自守,以强欺弱,非所愿也。纵使阵上捉他,此人不伏,亦乃惹人耻笑。吾看关胜英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林冲、秦明都不喜欢。当日两边各自收兵。
  可见,对于关胜的狂妄,林冲是很不服的,即便没有性格火爆的秦明多此一举,林冲也会主动跃马邀战。林冲对自己有自信,从“怕他夺了头功,猛可里飞抢过来,径奔关胜”一句话来看,林冲当时有足够的资本擒获关胜,而不需要秦明的帮助!林冲武艺,当胜过关胜!而宋江此时,已经打定主意“吾看关胜英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正是宋江这番想法,直接导致了关胜将来的尊贵地位!   
  一步登天易、飞黄腾达难:大刀关胜(2)   
  关胜是正宗关羽后代,连貌似关羽的“赝品”朱仝都能坐第十二把交椅,“正品”自然非同小可!林冲别说因为“像张飞”,哪怕他是正统的张飞后人,也必须在关胜之下!
  关胜被梁山捉了,和其他降将一样,在宋老大的苦苦哀求下,坐了一把至高无上的金交椅。关胜上山后,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就是降服凌州团练圣水将军单延圭、神火将军魏定国,但是这场小小战役,关胜也胜得相当艰苦和侥幸。
  关胜和水火二将,交情非浅,三人同在凌州附近,平时朋友关系相当不错,这也预示着,不管哪方,都不可能对对方下辣手!这也是关胜的聪明之处——找熟人,纵然胜不了,也没有性命攸关之虞。且看小说原文:
  两员虎将一齐出到阵前。关胜见了,在马上说道:“二位将军,别来久矣!”单廷圭、魏定国大笑,指着关胜骂道:“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礼说?”
  初次交手,关胜便陷了副手宣赞、郝思文,而关胜自己也被对手杀得“大败输亏,望后便退”。要不是林冲和杨志“恰到好处”的增援,估计关胜被捉的可能性很大。
  首战告负,关胜脸上真下不来。由此而来关胜决定使用自己的看家绝招——拖刀计来背水一战!
  圣水将军单廷圭出马,大骂关胜道:“辱国败将,何不就死!”关胜听了,舞刀拍马。两个斗不到五十余合,关胜勒转马头,慌忙便走,单廷圭随即赶将来。约赶十余里,关胜回头喝道:“你这厮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单廷圭挺枪,直取关胜后心。关胜使出神威,拖起刀背,只一拍,喝一声:“下去!”单廷圭落马。
  绝招往往都是绝处逢生的时候才兵行险着,关胜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将毫无防备的单延圭砍于马下。估计单延圭平日里和关胜的热身比赛中,关胜从来不使出自己的看家绝招,而正是这石破天惊的惊艳一刀,将关胜从危险的悬崖绝壁边拉了回来——如果此战失利,哪怕关羽附身关胜,估计也只能去地煞群体搬小板凳。
  关胜收了单延圭,又效仿先祖单刀赴会,说服了魏定国投诚。而关胜,在收伏水火二将的战役中,终于展示出他的武力和人格魅力,从而加固了自己梁山老五、五虎之首的位置!
  关胜的排位,源于血统、武力、魅力,其中血统占据重要因素。关胜像他所有的前辈一样,出生时都是含着金钥匙的,而这把金钥匙,没有打开大宋政府的青云之门,却打开了草寇团体的发达之路!
  关胜身上,有仁义一面,而这正是宋江拼命宣扬的,所以哪怕他的武力,智力均在林冲之下,他都能位居林冲之上。林冲是率真淳朴的直性人,不会表面文章,但表面文章,往往比真才实学来得更重要!
  关胜征方腊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生平目标,光宗耀祖,升任北京大名府兵马总管。《水浒》中介绍他的最终结局是“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
  看起来关胜终于获得了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其实我认为大大不然!关胜作为马上骁勇大将,竟然“落马得病身亡”?想想有点不可思议,可见他也如同玉麒麟卢俊义一样,被四大奸臣下了水银药酒!
  大刀关胜,以小小派出所所长的身份飞黄腾达,却违背了朝廷的青眼有加,临阵不敌进而叛变,枪头掉转反戈一击,这种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他和呼延灼不一样,呼延灼是本朝功臣之后,而关胜,虽是三国武圣后代,但和本朝,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关胜必须要死,哪怕不死在方腊手里,也要死在大宋政府手里!
  关胜的绰号“大刀”,和北京兵马前都监闻达的外号一模一样,试问,同在北京,一山岂容两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懵懂的关胜,最终死在这些上下级贪官的联手阴谋下!
  关胜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宣赞的那声举荐,而关胜在他有限的辉煌岁月中,他的大刀,能够斩断战场上的明枪暗箭,却不能防备官场上的口蜜腹剑,对于勇冠三军的关胜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关胜的故事告诉我们:
  1,血统可以改变人生面貌,但是更需要机遇的垂青。
  2,得到领导破格提拔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对方大失所望,尤其注意不能反其道而行。
  3,不要和上司起同样的绰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宝刀百炼生玄光,不胜人生一场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超级元老杜迁、宋万、朱贵(1)   
  梁山的蓬勃壮大,先后历经三代领导人的功劳:王伦、晁盖、宋江,正是他们的位置更替,梁山才能由弱到强,成为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地方武装割据力量。
  一百零八将里面,一直呆在梁山的“三朝元老”有三人:杜迁、宋万、朱贵,他们是梁山名符其实的前辈级人物。然而三人的地位却相当卑微:杜迁排第83位,宋万排第82位,朱贵排第92位。
  梁山的第一代领导人王伦,因为仕途困顿,不得已跟随杜迁投靠柴进柴大官人,尔后又在柴进的资助下,随同杜迁在梁山落草。可以说,梁山真正的第一代领导人,不是王伦,而是杜迁!
  《水浒》中的大大小小的强盗公司,首席CEO基本都是文化人。譬如前少华山的朱武,饮马川的裴宣,芒砀山的樊瑞,所以梁山第一代领导人的位置,就成全了心胸狭窄的王伦,而不是纠纠武夫杜迁。
  在王伦、杜迁的号召下,梁山先后又吸纳了宋万、朱贵两人,由此而来梁山强盗公司终于有了雏形。但初具规模的梁山公司,实力很弱,业务范围仅仅包括单身客商,对于成群结队的客人,只能徒呼奈何。
  杜迁、宋万、朱贵三人,武艺寻常,连王伦这么个穷酸书生都明白真相,所以对于林冲的投靠,王伦十分反感——逼宫自然是不太美妙的事情。但是王伦的担心最终变成了事实——当王伦面对晁盖七雄故伎重演的时候,林冲终于抑制不住,于公于私杀了王伦,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
  由此可见,杜、宋、朱三人虽然作为王伦的部属,却不是他的心腹。在王伦丧命前一刻曾高呼“我的心腹在哪里?”而此时此刻杜、宋、朱三人可不在他身旁救援。
  这三人里面,最值得一书的是朱贵!朱贵可是梁山泊为数不多的侠客之一!
  朱贵的外号“旱地忽律”,这个绰号听起来好像有点蒙古人名的意思,远不如“黑旋风”、“花和尚”等一目了然。然而它深层有两种含义:一,“忽律”即鳄鱼,旱地里的鳄鱼,皮肤颜色相差无几,良好的保护色便于伪装和攻击敌人。二,“忽律”指一种有剧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将猎物吃剩一个空壳后钻入其中,冒充乌龟,有人不知捡起它后,便发出夺命一击,直接致人死命。
  不管哪种解释,有个相同之处:“忽律”是一种善于伪装的可怕动物,这和朱贵的工作性质很相像,这个绰号,相当贴切人物身份!
  朱贵这人,虽然冒了凶猛动物的名,心地却相当善良。林冲上梁山,王伦不肯接纳,且看朱贵表现:
  王伦起身说道:“柴大官人举荐将教头来敝寨入伙,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林冲道:“三位头领容复: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王伦道:“我这里是个小去处,如何安着得你?休怪,休怪。”朱贵见了,便谏道:“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粮食虽少,近村远镇,可以去借。山场水泊木植广有,便要盖千间房屋,却也无妨。这位是柴大官人力举荐来的人,如何教他别处去?抑且柴大官人自来与山上有恩,日后得知不纳此人,须不好看。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来出气力。”杜迁道:“山寨中那争他一个!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见怪,显的我们忘恩背义。日前多曾亏了他,今日荐个人来,便恁推却,发付他去!”宋万也劝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不然,见得我们无义气,使江湖上好汉见笑。”
  对于王伦的托辞,朱贵第一个站起来表示疑问,面对王伦的“粮食短缺”、“屋宇不整”、“人力寡薄”、“耽误前程”四条子虚乌有的借口,一一作出回复,让王伦哑口无言。而杜迁、宋万两人,也不愿意做坏人,恰到好处的补助发言,更是加固了朱贵说话的效果。在后续的“投名状”名词解释中,也是朱贵纠正了林冲的思维定势。可以说,没有朱贵的热心助人,林冲晋身将相当坎坷。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杜迁、宋万两人,虽然武艺一般,但是做人还是相当有爱心,也愿意帮助弱者,当然这也只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若论热心程度,远不如朱贵。杜宋两人较之朱贵,和王伦关系更靠近一步,所以排名都在朱贵之上。而朱贵,因为其直率的性格,不管在王伦时代、晁盖时代还是宋江时代,都比他们位置低,说起来也相当为之不平。
  王伦年代,朱贵列最后一席;加上林冲,朱贵依旧是最后一席;晁盖来了,朱贵在十一位头领中,还是最后一席;花荣等九人投奔梁山,朱贵本来又是最后一席——恰好叛徒白胜的横空出狱,朱贵才“光荣”地名列倒数第二位。而一直到最后的百八人大聚会,朱贵、杜迁、宋万三人名次都相当靠后。
  命运对朱贵是相当不公的,朱贵的东山酒店,起着联系山寨、侦察敌情和吸收英才的三项作用,朱贵也曾大力资助过林冲、戴宗、李逵等大腕,但是不管是哪个领导人当家,心存良善的朱贵总是别人眼里的另类,地位甚至比空心萝卜杜迁、宋万还要低下!   
  梁山超级元老杜迁、宋万、朱贵(2)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当朱贵对行凶杀人的李逵大喝:“不干看的人事,休只管伤人!”的时候,他的命运已经尘埃落定。在宋江的理念里,铁杆小弟滥杀无辜,那是值得赞扬的“壮举”,你朱贵小小店小二,也敢模仿晁盖指手画脚?!
  朱贵因为他身上的侠气,不容于“唯暴力是从”的梁山领导团体里,所以哪怕他有再多的贡献,他也始终只是别人眼里的独行侠。梁山上,能够担当“侠客”之名的好汉,大约只有鲁智深、史进、晁盖、朱仝和朱贵五人,前面四人都属于实力派人物,而朱贵没有强大的战斗力,所以他只能沦为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欺软怕硬,普天之下,莫不如是。
  再说杜迁、宋万。这两人绰号相当雄壮,一曰“摸着天”,一号“云里金刚”。杜迁宋万的本领,虽然不甚高强,但也绝不是酒囊饭袋,宋江破北京城,委派杜宋两人灭北京市市长梁中书满门,两人基本上完成任务——单单漏了最重要的梁中书夫妻。能够在市长家里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这两人也不会是善茬。
  其实按照取名惯例,杜迁似乎更应该叫“杜千”才对!这样一来才和宋万对称起来。然而施老先生看似无意而为的取名艺术,却隐藏着相当深刻的寓意:迁者迁移也,梁山这块风水宝地是杜迁首先发现的,但是最后三易其主,杜迁自然非“迁移”不可!
  杜宋两人,武艺平常,他们生活的目标就是得过且过,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王伦时代、晁盖时代还是宋江时代,这两人都是一副随遇而安的怡然自得模样,“愿为哥哥持鞭坠镫”,梁山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过上快乐逍遥的日子。他们有良知,也能在不损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仗义执言,但是这一切都有个重要的前提“与己无关”,这和朱贵的主动帮人有天壤之别。但正因为这一点,加上两人武艺较朱贵出色,所以他们能够更容易得到领导人的赏识,从而位居侠客朱贵之上!
  梁山排座位时候,宋万竟然还列杜迁之上。两人地煞星号,也相当有意思:地妖星杜迁、地魔星宋万,这标准的属于“妖魔化”人物。看似无意而为,其实又和前文不谋而合起来!小说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洪信自作主张,惹下泼天的祸事,放走百八“妖魔”,而梁山最早的好汉,就是“地妖星”和“地魔星”!盖“以名为引”也!
  同样,洪太尉上山前遇见最早的动物——一只吊睛猛虎,一条雪花大蛇,也暗扣了出场最早的好汉——“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
  征方腊途中,宋万是最早牺牲的将领,杜迁却是在最后的大决战中英勇献身。两人作为吴头楚尾,为梁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暗示了梁山的最终悲剧结局。而朱贵,杭州城中感染瘟疫,兄弟朱富对他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最终两人同时染病身亡。朱贵可以瞑目了,他做了一生有良知的强盗,别人不理解,嫡亲的弟弟总归理解了。
  梁山元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资历和工龄未必成为升级的有力工具,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同样的社会背景,有良知者往往地位更加低下。
  杜迁绰号“摸着天”,他也只能勉强摸到天,而带领梁山走上康庄大道的,只有“一步登天”的及时雨宋江!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说看草头天子方腊的覆灭(1)   
  北宋是个相对较民主、和平的封建年代。对外,虽然强敌环伺,但是大宋政府一直信奉“与邻为善”的外交宗旨,和辽、金、西夏、吐蕃、大理等国家保持较友好的睦邻关系,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澶渊之盟的缔结,保证了矛盾最大的两个国家——宋、辽之间119年的和平历史;对内,社会经济矛盾较小,国内政策比较宽松,因此虽然农民起义次数不少,但真正形成较大规模的只有四川王小波、李顺起义和江南方腊起义,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真正的规模其实相当小,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领千余官兵,即行剿灭和收编。
  方腊起义不同于王小波起义,王小波起义发生在北宋建国初期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期间,当时大宋政府正处于一种强劲上升的良好势头,因此可以在稳定外交的情况下,全力镇压农民起义。而事实也证明了宋太宗战略的正确性,历时三年的王小波起义,最终被颠覆了。方腊起义发生在北宋末期,大宋政府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可以说,起义的时间选择的非常好。但是一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大宋政府军,最终还是镇压了方腊起义,方腊起义规模虽然没有王小波起义大,时间也只是维持了区区一年,但是在《水浒》的侧面宣扬下,名闻天下,无人不知。
  王小波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政治口号!这可是封建国家建制一千年以来最了不起的进步!王小波的继任者方腊,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他任命丞相方肥,提出类似的革命纲领“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这是农民阶级第一次从政治和经济上提出理想主张,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成熟阶段。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和小说《水浒》中描述的略有不同。小说中介绍方腊的发家史:
  却说这江南方腊造反已久,积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此人原是歙州山中樵夫,因去溪边净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以此向人说自家有天子福分。因朱勔在吴中征取花石纲,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乘机造反,就清溪县内帮源洞中,起造宝殿、内苑、宫阙,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仍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睦州即今时建德,宋改为严州;歙州即今时婺源,宋改为徽州。这方腊直从这里占到润州,今镇江是也。共该八州二十五县。那八州: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那二十五县,都是这八州管下。此时嘉兴、松江、崇德、海宁,皆是县治。方腊自为国王,独霸一方,非同小可。
  而事实上,方腊只是浙江淳安一个漆园的农场主,宋徽宗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富者败家贫者卖儿,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方腊借助“摩尼教”的宗教信仰,“吃菜事魔,以相赈恤”,召集大批贫苦农民,打响了宣战的第一枪。而这刺破黑暗的第一枪,激发了数十万受压迫人民的斗志,起义席卷浙江大部、江苏南部、皖赣东部地区,渐成星火燎原之势。方腊至此自号“圣公”,建元永乐,正式拉起革命的队伍。
  警报传到东京,把宋徽宗吓晕了,宋徽宗连忙委派枢密使童贯带领十五万官军到东南去镇压起义。童贯到了苏州,知道花石纲引起的民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承认错误,并且撤销了专办花石纲的“应奉局”,把罪魁祸首朱勔撤职查办。善良的江南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纲,罢免了朱勔,总算出了一口气。哪知道童贯正在这时候,磨刀霍霍,加紧部署镇压起义的兵力!
  童贯等到时机成熟,立刻撕下伪装,扬起屠刀,集中各路大军进攻方腊义军,初始双方各有胜负,处于战略相持状态,但是随着战斗的旷日持久,起义军由于没有经受系统的正规训练,各部队又缺乏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因此损失惨重,胜负的天平逐渐向大宋政府军倾斜。为保持实力,方腊不得不退回青溪,据守在山谷深处的帮源洞坚持战斗。官军不知道山路,没法进攻,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义军里出了叛徒,给官军引路,官军终于摸到帮源洞,方腊没有防备,被俘虏了,没多久被押解到东京,惨遭杀害。
  历史上的方腊,绝对是个项羽式的英雄人物,他很好地利用了宗教信仰的传播效果,提出明确的革命口号,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江南大起义,给予腐朽的大宋政府有力一击。方腊虽然牺牲了,但是六年后,国力衰弱的大宋政府,终于没能抵挡得住女真铁骑的凌辱,徽钦二帝被掳往黑龙江五国城,最终坐井观天郁郁而亡。宋政府的继任者高宗赵构,偏安一隅,国都竟然还是选择了方腊起义的重镇杭州。
  然而小说中的方腊,人品就没那么高尚了。方腊辖八州二十五县,雄兵约四十万,最终竟然覆灭在区区六万兵马的宋江手里,可谓失败之极。
  小说中的方腊,丝毫没有半点英明果敢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模样,全然就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地方割据小诸侯。他在革命刚刚有点起色的时候,便着手大肆起造宝殿、内苑、宫阙等生活设施,不仅在“首都”大兴土木,而且在下辖的睦州、歙州也各有行宫多处。不仅如此,他自己也是一副皇帝派头,模仿大宋政府机制,同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将宝贵的原始资金挪作他用,让人不禁大摇其头。   
  从小说看草头天子方腊的覆灭(2)   
  方腊任人唯亲。我们看到,他不停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苏州市长是三弟方貌,歙州市长是叔叔方垕,杭州市长是儿子方天定,清溪防御总指挥是侄儿方杰。而这些皇亲国戚,个个手握军政重权,俨然就是掌管生杀予夺的地方小皇帝,试问如此的裙带关系,又怎能谈到发展壮大?
  方腊目光短浅。宋江兵临关隘乌龙岭,方腊国师邓元觉死命戍守,双方一时僵持不下。邓元觉急书方腊乞求增兵,方腊却轻描淡写地说:“各处兵马已都调尽,只有御林军,寡人要防卫大内,如何调配的开?”这种目光短浅的自私自利行为,连左丞相娄敏中都看不下去了,上奏方腊“御林军有三万,可分一万助国师破敌”,但方腊还是动用了他的一票否决权。娄敏中无法可想,只能瞒着方腊从睦州调兵五千助守乌龙岭。可见方腊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都不明白!让人扼腕叹息不止!
  方腊的目光短浅,还表现在他识人不明上。
  宋江部下柴进,带领燕青依靠马屁功夫,竟然能够顺利打入敌人内部,而且一个成了方腊附马,一个成为云璧奉尉!这方腊,未免托大到幼稚的地步了吧?
  李俊、阮小五等水军五杰,施展出拙劣的诈降计,混入方腊大本营清溪县中作内应。按常理说,宋江逐次消灭了方腊军的各个有生力量,方腊伪政权的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然而对于这么明显的诈降计,方腊竟然坦然不疑,顺口开下空头支票“待寡人破了宋江,别有赏赐”,遂成为千古笑柄。
  如果说检阅外人,方腊大失水准的话,对待自己的下属,方腊也未见得高明:
  秀州(嘉兴)市长段恺临敌不战而降;常州市委书记金节里通外敌;宋江破了乌龙岭,大将伍应星率领三千兵马,一哄而散,竟走得不知所踪,从此人间蒸发!这一切,和当年萨达姆的近卫军纷纷投诚如出一辙。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方腊不仅料敌不明,而且连自己人也侦察不清,他的起义,也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方腊的军事才能,也表现得相当差劲:宋江远道而来,而且只带了区区六万流寇兵马,方腊四十万大军,不去长江前线严阵以待,反而各自拥兵自重互不统属,导致宋江在丹徒分兵、杭州分兵两次重大昏招之下,竟然还能够做到“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创下“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可以说,如果方腊能够审时度势正确指挥,或者在前线给予迎头痛击一举奠定胜局,或者诱敌深入,等宋江大军深入腹地缺乏给养,方腊大军再四面合围,以四十万消灭六万,那是举手之劳易如反掌!
  然而方腊一条都没有做到!当他把最后一支御林军防守武装交给“女婿”柴进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可笑的是,到了最后,他相信的人,依旧是自己的“贴心人”!而正是自己的女婿,终结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方腊眼见得大势已去,“三军溃乱,情知事急,一脚踢翻了金交椅,便望深山中奔走”。这一脚很有意思,他一脚踢翻的,不仅仅是区区一把金交椅,而是整个农民起义的成果。龙椅散架了,整个农民起义,也终于散架了,烟消云散,一去不复返,而最终,方腊被鲁智深一禅杖撂倒,将他的运动生涯划上一个不怎么圆满的句号。
  小说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需要,刻意丑化方腊,歌颂“受招安”的“顺民宋江”。所以我们在小说中见到一个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昏庸无能、任人唯亲的草头天子。方腊的失败告诉我们:干任何一件事情,要本着全心全意的态度去完成,即便失败了,也问心无愧。如果存在私心,任人唯亲而不是唯贤,不管能取得多少华丽的面子工程,最后终将灭亡,成为一段尘封的回忆。
  历史上的方腊虽然失败了,但是他虽败犹荣,他比宋江更关心百姓疾苦,而且为广大贫苦农民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新局面。方腊起义,有自己的革命纲领和口号,代表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意愿,为推翻北宋王朝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宋江,只是目光短浅的小吏,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升官发财,和方腊“拯救苍生”的目的完全不同,宋江只是利用了人类原始的生存愿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来拉拢人心。当宋江在劫掳了梁山周边所有的富裕城市的时候,梁山已经和大宋政府一样,冗兵、冗官、冗费严重,没有持续经济来源的宋江,只能在半推半就之下投降了大宋政府。梁山本身就是个政府缩影,而宋江,正是由于他的历史局限性,梁山泊起义,始终只是影响很小的小市民暴动,远不能和波澜壮阔的方腊起义相提并论。
  方腊牺牲的时候,宋江正得意洋洋地跨马游街。套用现代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者方腊远比生者宋江崇高。而事实也证明了“鸟尽弓藏”这一千古良句,方腊前脚走,宋江后脚就跟来了,当宋江来到奈河桥,刚刚饮下孟婆汤的方腊,已经再也认不出这个黑矮胖子的本来面目。
  正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银子造就梁山水军创始人(1)   
  梁山泊方圆八百里,芦苇茂密,港汊纵横,水势浩渺,茫茫荡荡。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才能使梁山起义军坐拥地利,攻防自如。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以此为根据地,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梁山水军,是防护梁山的第一道武装力量,下辖八员头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其中除李俊的跟班二童属于地煞星,其余六人均得以顺利进入天罡星团体,算是梁山各派系中分得蛋糕较大的既得利益者。
  这八人里面,三阮属于晁派,一李二张二童均属于宋派,看起来有点水火不相容的意思,然而水军集团内部关系相当融洽,八人之间早已摈弃门户之见,团结友爱,精诚合作,成为梁山上为数不少的模范部门之一,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征大辽后,看见大宋政府如此不公,六名水军核心将领向上级打申请报告“打回老家去”,虽然最后被驳了回来,但水军目光之远见,可见一斑。
  梁山水军头领,几乎个个拥有独立思考的头脑,他们不像李逵那样,完全就是个没有思想的杀人武器。而正是水军首领的为人处事颇有主见这一优点,导致他们的结局欢笑远多于泪水,不管生者死者,均得以流传后世,大名远扬。
  先说水军的创始人三阮,他们可是唯一的三兄弟组合。
  梁山中兄弟组合计有:宋江宋清,孔明孔亮,穆弘穆春,朱贵朱富,张横张顺,解珍解宝,孙立孙新,蔡福蔡庆,童威童猛,三阮。共十组二十一人,其中天罡九人,地煞十二人。这天罡九席里面,水军兄弟就占了五席,成为比例最大的人群。当然这还要感谢三阮的母亲,养育出三个杰出的占指标的儿子正是她的功劳。(我一直怀疑其实阮家兄弟本有七个,因为种种原因夭折四人,倘若七人都在,那不就是葫芦兄弟组合么?)
  这十对兄弟中,唯一能够冠以“英、雄、豪、杰”等后缀的只有阮家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余的人,哪怕宋江这般地位,也没人叫他们“某氏双雄”的,施耐庵对三阮的厚爱,可见一斑。
  三阮的落草,和林冲、宋江等完全不同,导致他们身份改变的唯一因素,就是贫困的生活。林冲、宋江作为政府军官、公务员,衣食无忧,但是三阮不一样,他们的生活,在腐朽的北宋末期,基本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小说中阮小二率先登场亮相,不过却算不上什么“光彩照人”的模样。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而后续的小七和小五,也基本和大哥着装标准看齐。三人住所也只是几间破草房,门外晒着一张破网。三兄弟中,只有阮小二结婚了,两个弟弟尚处于单身状态。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个家庭都绝对属于贫困户级别。
  有三个壮劳力的家庭竟然挣扎在温饱线上,想想有点意料之外。不过既然白道有政府官兵时常下乡打秋风,黑道上梁山王伦蛮横封锁捕鱼水域,石碣村三阮日子难捱也在情理之中。
  三阮虽然贫困,但是为人相当豪爽。吴用来游说他们入伙,三阮在身无长物的情况下,依然赊帐请吴用吃了两顿饭:
  四个人坐定了,叫酒保打一桶酒来。店小二把四只大盏子摆开,铺下四双箸,放了四盘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阮小二道:“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话,没甚孝顺。”吴用道:“倒来相扰,多激恼你们。”阮小二道:“休恁地说!”催促小二哥只顾筛酒,早把牛肉切做两盘,将来放在桌上。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小七便去船内取将一桶小鱼上来,约有五七斤,自去灶上安排,盛做三盘,把来放在桌上。阮小七道:“教授胡乱吃些个。”四个又吃了一回,看看天色渐晚。
  中国人凡事好讲个“吃饭文化”、“酒桌艺术”。吴用借口“来而不往非礼也”。立马又回请三人吃了一翁酒、二十斤牛肉、两只鸡,顺便还将阮小二的赊账还清。这一手,可谓干净利落漂亮之极!
  中国古代宣扬“义气”一说,不乏“一饭之恩永世难忘”、“芦中穷士义所不为”等经典案例,吴用收买三阮,也是用了这一招。都说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在这么隆重的“恩惠”下,三阮对吴用感恩戴德,也不足为奇了。再加上吴用四处挑唆大宋政府如何不公,人生在世当建功立业,三阮脑子一热,撸起袖子就击掌为誓,从此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吴用最后那顿饭,一共消费了银子一两,而这区区一两银子,就收伏了三条生龙活虎的汉子的终身!
  三阮的上山,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王伦时代的梁山,水军力量一片空白。晁盖时代大大不同,三阮率领十数渔家,便能顺利击败何涛。而后续上山的李俊二张二童,和三阮一起,更是将梁山水军发扬光大,成为一支百战百胜的精锐之师!
  梁山陆军部队,虽然人数众多,然而战绩远远不能和水军相比。陆军出于自身硬件原因,也曾数度大输特输,譬如呼延灼的连环马就曾让宋江焦头烂额。但是水军不一样,占据地利的梁山水军,家门口从来就没折了半点威风!而且一些诈降、伏击、偷袭、斩首战,也是水军彪柄的战绩之一!   
  两银子造就梁山水军创始人(2)   
  三阮对于梁山水军,有着创始人的功绩。三阮里面,最值得一书的就是活阎罗阮小七。
  中国人兄弟里面,最有出息的往往是老幺,而阮小七正是这种人物,相对比大哥二哥,阮小七更加聪明机灵,敢做敢为。
  宋江为招安,一直煞费苦心,用尽手段,由此而来梁山上可分为三派。一派就是以宋江吴用为首的招安派,包括花荣、戴宗、杨志、广大降将等;一派是中立派,招也好,不招也好,完全无所谓,代表人物柴进、公孙胜、史进等;还有一派就是反对派,这一派人数虽少,但是实力不凡,包括三阮、林冲、武松、鲁智深等,有趣的是,宋江的最铁杆小弟李逵也是坚定的反对派之一。
  宋江和大宋政府羞羞答答眉来眼去讨价还价,好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谈判,反对派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既然当家老大已经铁了心要投降,自己等人再坚持,恐怕也于事无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采用骂两声娘的方式来发泄一下,譬如武松、李逵(李逵的经典语录“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从此光荣地宣告诞生)。有点文化的采用劝说的方式来试图改变命运,譬如鲁智深,然而这一切努力都不能丝毫改变宋江的偏执和顽固。
  阮小七和他们不一样!小七哥聪明啊,那是真聪明!深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先进理念!别人都希翼从老大身上打开突破口,小七哥却是直接从政府官员身上下手!只要破坏了政府官员的小恩小惠计划,老大哪怕再低声下气,恐怕也难以和广大好汉有个交代!
  所以我们看到,在陈宗善太尉带领高俅、蔡京的走狗李虞候、张干办前来宣恩的时候,阮小七先故意凿漏了船,淹了三人半死,然后带领水手将十瓶御酒喝得涓滴不剩,再装入掺水的村酿白酒冒充正品。而事实也和小七预料的一样,假酒风波迅速改变了大多数好汉对招安的看法,本来骑墙的中立派立马和反对派站在同一路线。在反对派得力干将鲁智深的率先发难下,其余的大大小小头领,譬如刘唐、武松、史进、穆弘、水军头领全部像核裂变一样,发作起来。
  正是阮小七这一举动,导致了后来的梁山大军两赢童贯、三败高俅。而宋江为何对始作俑者阮小七不见丝毫处罚,不是宋江心慈手软,陈桥驿斩小兵,宋江眼皮都不眨一下,不是阮小七的元老身份,也不是阮小七的舍身试毒英雄壮举。真正的原因正是吴用的主意:要将朝廷杀得大败特败,日后招安才能卖个好价钱!
  阮小七冒险一行,却鬼使神差地暗合了宋江吴用的本来意图。大胆想象一下,假如阮小七真的彻底破坏了招安大计,哪怕有十颗脑袋,恐怕十颗也要搬家。
  阮小七最后还是屈服了,如此明里暗里破坏,仍然不能得偿所愿,他也只有随同大部队北伐大辽,南征方腊。
  北伐大辽只是后人穿凿附会之举,历史并无此事,辽国就像阿富汗,全国没几处湖泊,梁山水军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南征浙江方腊,梁山水军大出风头。浙江自古号称“七山两水一分田”,全省处于丘陵地带、水乡泽国,方腊大本营淳安更是青山掩映绿水长流(今日千岛湖便是明证)。应付这种环境下的敌人,自然需要强劲的水军支援。
  所以梁山水军很好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一路杀进决赛,彻底改变了方腊的命运。三阮中阮小二、阮小五相继阵亡,阮小七运气不错,不仅活到最后,而且将方腊的皇帝制服取来,上演一场《超级模仿秀》。正是他这一顽皮举动,授人以柄,最终在他爽朗大笑声中,解除官职,返回故乡继续打鱼,侍奉老母安享晚年,自己也寿至六十而终,在古代,这个年纪算是相当长寿的了。
  阮小七的故事并未结束,著名的京剧折子戏《打渔杀家》中的男主角萧恩,其实就是阮小七的化名,活阎罗有生之年继续惩治贪官,替天行道,将梁山宗旨发扬光大,后人一直传为佳话。
  一两银子,收伏了三员水军大将一辈子的忠诚,吴用的这笔交易,可谓合算之极。三阮代表了一大批贫苦的劳动大众,他们被黑暗的官府、黑帮双重压迫,走投无路之下,这才将自己也陷入草莽。他们接受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口号,并且善良地认为这是一场可以改变百姓生活的正义举动,他们为改变梁山的面貌付出不懈的努力,但是最终,宋江利用了他们的汗水和生命,将农民起义演变成一场近乎闹剧的造神运动。可叹阮小二横刀自刎的那瞬间,他的眼睛里,依旧放射出希望的光芒,依旧相信带头大哥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对于这件事,他至死不悔。
  三阮的名字属于中国人标准取名艺术,而俘获他们一生的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吃饭文化,三阮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世界各国,要入乡随俗,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要想和他们打交道,就必须用他们最熟知的方式来接近。中国人是最讲究“义气”二字的,当你和一个中国人交上朋友,你将获得十倍乃至于百倍的回报。
  劈波斩浪浑不惧,要留英名在人间。   
  目光卓绝的宋系水军(1)   
  梁山水军将领八人,晁系为三阮,宋系则人数较多,一共有李俊、张横、张顺、童威、童猛五人,这五人里面,李俊和张横是结拜兄弟,张横是张顺的亲哥哥,二童是李俊的跟班小弟,算起来,这五人小团体关系相当铁杆,友谊密不可分。
  梁山好汉中,晁派和宋派将领关系相当微妙,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比如对待招安这件事,晁派就是完全站在反对派一面,忠心宋江的宋派则大多同意招安。但是在水军身上,我们却看不出这种兄弟阋墙的苗头,晁派水军和宋派水军关系融洽,合作相当愉快。
  梁山水军第一次会师在江州白龙庙,晁盖率领梁山英雄劫了江州法场,救了宋江戴宗性命,跟随李逵一路杀到浔阳江边,大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情形相当不妙。三阮正准备游过大江去夺船摆渡,张顺恰到好处地率领揭阳镇三霸集团前来接应,从而能够让晁宋大军全身而退。正是英雄相惜,水军八杰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
  我们看到,在后续的大大小小战斗中,水军战士上下一心,服从安排。疑兵不贪战功、伏兵不畏艰险,精诚合作,各负其责,很好地贯彻和执行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八杰更是身冒矢石奋不顾身,为广大战士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可以说,在晁盖牺牲后,宋系水军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很好地团结了同事,胸襟、目光不可谓不远大。
  如前所说,由于地利的因素,梁山水军组建以来,水战从来没有输过半仗,是一支拉出去打得响的拳头部队,而水军八杰,也没有由此居功自傲,依旧老老实实服从组织分配,能够做到淡泊名利,梁山水军头领可谓虚怀若谷。而宋江也没有委屈他们,天罡星三十六人,水军就占据了其中的六席,很大一部分和他们的为人坦荡有关。
  先说张顺,宋系水军中最出彩的人物非浪里白跳张顺莫属,这是一个死后封神的传奇式人物。
  张顺以前一直和哥哥张横做无良船家的勾当,兄弟两人联袂演戏,榨取贪小乘客的钱财,后来不知何故天良大发,金盆洗手,老老实实在江州当鱼牙子头目,也就是现在的卖鱼商会会长一职,如果不是宋江的出现,他终老也只是个出色的卖鱼行首。可以说,张顺代表一批弃恶从善的小商人,他的落草,完全就是义气当头,头脑发热下的冲动之举,好比某歌迷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英文Fans汉译名),周杰伦“哼哼哈嘿”地舞动双截棍,他也兴致大发手舞足蹈起来。
  宋系水军的加盟,全部都是这种头脑发热下的举动。他们标志性的动作就是“一听哥哥来,两眼泪成双”,所以这种加盟方式的含金量相当低,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宋系水军在后续的岁月里,逐渐看清了宋江的嘴脸,并且由李俊率领二童远走外国,身登泰国大宝,开创了华侨的先例。
  张顺上了梁山后,表现远比他哥哥出色,小功劳自不必表,大的功劳便有七件:
  1,白龙庙率众接应,导致梁山大军以全胜的骄人战绩全身而退。
  2,再入江州城,活捉让宋江大吃苦头的通判黄文炳。
  3,水中捉拿卢俊义,让二哥无处可躲。
  4,南下建康府邀请神医安道全,避免宋老大一病不起一命呜乎。
  5,顺路接纳好汉王定六,剪除无良同行张旺。
  6,凿穿海鳅船,大破高俅水军,活捉高太尉。
  7,夜伏金山寺,智取润州城。
  张顺因为他的外貌、肤色和过硬的水下功夫,战胜了三阮、李俊、张横等同事,成为《水浒》中最令人过目不忘的水中英雄人物,时至今日,媒体报道游泳健儿时,还时常用“浪里白条”来比喻,影响可见一斑。
  张顺死得很悲壮,他不像电视剧《水浒传》中描述的那样送战书阵亡,而是死在同样精细的西湖涌金门方腊水军手中。张顺的牺牲,很有悲剧色彩,张顺是一个很细心的人物,三次投石问路才出手,可惜警惕性很高的守军早就张开罗网严阵以待。正是“会水的死在水里”,张顺不合出征前讲了相当唯心主义的遗言“我身生在浔阳江上,大风巨浪经了万千,何曾见过这一湖好水!便死在这里,也做个快活鬼”,张顺实现了他的愿望,虽然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心酸的结果。
  张顺死后,被封为西湖龙王、金华太保。成为梁山三位“得道修成正果”的神仙之一。宋江位列蓼儿洼土地,戴宗成为泰山岳庙山神,张顺地位要比他们略高一点,也许这算是对张顺的一点安慰性补偿吧。
  相对于张顺的忠心耿耿,张横、李俊两人就不那么盲从了。他们两个一直从事杀人放火的勾当,心狠手辣,当机立断,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所以他们能够对宋江的命令三思而后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人捉到高俅水军大将刘梦龙、牛邦喜两人,两个私下商量了,都说宋江为人忒婆婆妈妈,凡是捉到的俘虏,统统无罪释放,实在让人很不爽。于是两人真正做到了“先斩后奏”这一点,宋江也无可奈何,只能再次颁布军令“今后若擅自杀人,以军法从之。”
  正是他们这种目无法纪的行为,使宋江感到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得到挑战,不过目前正是用人之际,自毁长城于公于私都是下策,宋江忍下了这口气。
  征方腊结束了,忠心宋江的张顺牺牲,留守杭州的张横病死,宋系水军只剩下李俊和二童生还。李俊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结束,阮小七因为穿了方腊的“龙袍”而受牵连,自己当年杀了高俅大将恐怕也会被秋后算账。宋江的面目已经彻底暴露,要想安身立命,只有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昔时中华,战火连绵,并无一块净土,李俊只有和新友赤须龙费保等四人远走他国,自取其乐。   
  目光卓绝的宋系水军(2)   
  李俊因为带了小弟,统御风格和宋江很接近,而且从李立、张横手下两次救得宋江性命,所以他能成为水军将领之首,然而宋江算错了一件事,李俊不是那种毫无主见的李逵式惟命是从人物,他有自己缜密的思考方式,穷宋江一生,并未俘获李俊的心。
  李俊不是个大英雄,他只是个明哲保身的汉子,他的后半生,都在东南亚渡过,看起来很像金庸《碧血剑》主人公袁承志的结局。李俊代表了一大批对现实失望的人群的目的:既然无法改变,只有置身事外。
  暹罗国国泰民安,四方安定,六年后宋室南渡,中原一片金戈铁马,李俊正率领泰国民众开展生产建设活动,李俊是梁山好汉中成就最高的人物,虽然没有建设自己的祖国,但是带动了友好睦邻关系,在无意间完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壮举。
  湄南河浩浩荡荡,一路南下注入泰国湾,不知李俊面对滚滚而逝的滔滔白浪,可否想起当年大闹浔阳江、纵横梁山泊的峥嵘岁月。很多年以后,李俊生命弥留之际,他努力抬起手来指着窗外湄南河说:“二位兄弟,遮莫不是浔阳江么?”
  正是:机关算尽及时雨,功高不如混江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杀人狂黑旋风李逵(1)   
  《水浒》中最可怜的人,不是宋江,不是晁盖,不是林冲,也不是卢俊义,而是粗鲁莽汉李逵。
  黑旋风李逵是一个可怜可悲复可恨的人物,一个让人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杀人机器!
  说他可怜,这厮冲锋陷阵,向来赤膊打头阵,大小百余战,连头发也没掉一根,运气之好,难以置信,最后却死在自己最亲信的大哥手里,而且是死在“阳谋”手里而不是“阴谋”。
  说他可悲,这厮空有一身蛮力,智商却近乎为零,莽撞粗鲁,胆大包天,从结识宋江开始,一直充当铁杆打手兼帮凶,完全没有自己的个人思维,做了一辈子强盗,人生信念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说他可恨,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意。此人视人命如草芥,对敌不管是官兵还是平民,统统“大斧排头砍去”,仗着宋江的庇护,侍宠而骄,屡屡凌辱同事,譬如对朱仝、公孙胜,狐假虎威,小人得志。
  很多人都对李逵有保留意见,认为他有孝心,有正义感。前者以沂岭杀四虎为证,后者以梁山砍大旗为凭,其实这完全是因误解而美化了这个杀人魔王。
  李逵一出场,就在江州戴宗手下做小牢子,就是如今的狱警。李逵不是考公务员获得这个职位的,他完全就是个有杀人前科的流窜犯,戴宗看他颇具小弟天分,因此收容他做个跟班。如我前文所说,戴宗本身就是个警匪一家的人物,他看上的人,人品如何,可想而知。
  戴宗虽然收伏了李逵的身,却没有收伏李逵的心,一直到宋江,这个影响李逵一生的厚黑专家出现在李铁牛的生命里,才彻底改变了李逵的命运。
  李逵一生有三好:“好酒、好赌、好斗”,而这三条恰好全部被初次见面的宋江遇见了。
  宋江发配江州,请戴宗、李逵两人饮酒,席间李逵赌性大发,借了宋江十两银子就下楼去了,而正是这十两银子,宋江彻底俘虏了梁山第一莽夫的一生。李逵这次运气不好,赌博输得一干二净,出于对宋江这个陌生人难以交代的目的,李逵第一次耍起无赖。而正是这个大违“英雄壮举”的行为,恰好让宋江看在眼里。书中写道:
  李逵见了,惶恐满面,便道:“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今日不想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得些钱来相请哥哥,喉急了,时下做出这些不直来。”宋江听了,大笑道:“贤弟但要银子使用,只顾来问我讨。今日既是明明地输与他了,快把来还他。”
  最落魄的事被偶像当场看见,一般人那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李逵纵然皮厚如墙,也感到无法解释。宋江不一样!宋老大轻描淡写将矛盾轻轻揭开,丝毫没有轻视李逵这种没有赌品的无赖行为,而且举手投足看似全然无心,一副大家宗师派头!
  十两银子只是导火索,而宋江漂亮地化解矛盾那才是核心所在!由此而来李逵彻底对老大死心塌地!一个地方小牢子,身份、地位低下,却能得到黑道头号大哥的赏识,怎不叫人热血沸腾?所以我们看见,老大想吃鲜鱼,李逵立马自告奋勇下楼去讨,他这“讨”说好听了是索取,说难听就是榨取。而后续的黑旋风大战浪里白跳,更是向老大暗示一个信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要大哥想要,我李铁牛舍了性命也要办到!
  宋江使用了“饮酒”、“借钱”和“宽慰”三条绳索,将李逵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而李逵,也迅速脱离戴宗投入到宋江的怀抱,两人主子和打手的关系,从此赫然建立!
  李逵遇见平生最心折的大哥,于是他自觉不自觉地将日常行为准则和老大相靠拢:宋江杀小老婆,终李逵一生不仅自己不近女色,对别人也要求“自律”;老大要杀黄文炳,李逵亲自出马活剐了仇人;老大要接老爹上山,李逵就理所当然地要接老娘享福。
  很多人对李逵滥杀无辜大摇其头,但是对他的“孝心”相当赞赏。其实这是标准的误解!
  李逵因为杀了人,从山东沂水县百丈村逃窜到江西九江,一晃十多年没有回家,也没和老母、兄长李达通音讯。老母衣食住行,全靠长子李达给人打长工维持,李逵身在他乡,却没见任何资助的孝心表现,发的工资,除了喝酒,就是赌博!他看见老大接父,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个老母,还有个嫡亲老大!于是他也要接老娘上山,与其说这是孝心的体现,不如说这是一种刻意的模仿行为。而上天也和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李逵刚有孝心的表现,老母就被老虎吃了,真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李逵杀了老虎,被当作打虎英雄在曹太公庄上游行。李逵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丧母之痛,反而大吹大擂自己如何英雄了得!隐隐将武松打虎比了下去。武松可是赤手空拳在半梦半醒之间打死猛虎,李逵那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用朴刀杀的老虎,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可见李逵孝心一说,阵脚大乱。
  经此一役后,李逵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宋江攻破祝家庄,李逵对于投降的扈家庄大开杀戒,几乎灭了扈三娘全家;为了逼迫朱仝落草,竟然斧劈了年方四岁的垂髫幼儿!为了请公孙胜出山,先吓公孙老母,后砍公孙师傅,行为恶劣直比地痞流氓!破了北京城,李逵一马当先,杀得满身血污,在他率领下,北京一城死伤百姓将近一半……   
  天生杀人狂黑旋风李逵(2)   
  可以说,正是丧母事件,激发了李逵内心深处一种变态的杀人理念产生!我失去了最亲密的人,我让你们也得不到!这种病态的观点,不仅没有得到宋江的制止,反而变相获得允许——世人多罪,天杀星李逵是帮人超脱的——这就是宋江的借口。
  李逵当然要再次对宋江感恩戴德!由此而来李逵算是彻底成为宋江的贴心人,宋江的一切言行他都当作圣旨来执行!我们看见,李逵四柳村杀狄小姐和她情人王小二,手段相当残忍——李逵道:“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就解下上半截衣裳,拿起双斧,看着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
  可以说,此时的李逵已经完全蜕化变质成一个标准的杀人恶魔,他见不得任何美好的事物,人家小姐和情人私会有你什么事?崔莺莺不是和张生结成千古佳话么?你要这般变态残暴?最不可思议的是,临走前他还逼着狄老头感谢他“成功捉奸”,并且吃了“犒劳饭”才拔腿走人!此人性格分裂,渐进魔态!
  最可怕的不是李逵沦为单纯的杀人机器,他人性中久久压抑的性取向出现可怕的偏差——李逵由于对宋江的过度依赖,竟然发展成一种类似“同志”的关系!
  宋江私会李师师,李逵见大哥嘴上一套手上一套,心情极度郁闷。书中写道:
  却说李逵见了宋江、柴进和那美色妇人(按:李师师)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正没发付处,只见杨太尉揭起帘幕,推开扇门,径走入来,见了李逵,喝问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望杨太尉劈脸打来。杨太慰倒吃了一惊,措手不及,两交椅打翻地下。戴宗便来救时,那里拦当得住。
  正是李逵这种藏不住的性格,使他的不满发泄了出来,他不是恼恨杨太尉的骚扰,只气不过宋江的“新欢”而已!而这点在荆门镇表现的最明显:刘太公的女儿被冒名顶替宋江、柴进的小毛贼王江、董海抢了,李逵一听之下,顿时肝肠寸断,他气愤的不是宋江抢女人出尔反尔,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李逵撒谎!
  所以我们看见李逵终于失去了理智,一斧将梁山的标志性建筑物“替天行道”大旗砍翻。李逵这一斧,挽回了相当多的同情,然而这一斧,并不是维护正义而去,只是争风吃醋而已!当事实真相大白的时候,李逵坦然自若受死——他心甘情愿,能死在宋江手下,而且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误会,所以李逵能够安心就戮。当然宋江不会杀他,这么好的小弟可是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所以我们看见,李逵侍宠而骄,不仅多次公开场合顶撞宋江,而且数度破坏招安的计划——这次李逵没有和宋江站在统一战线,只是担心得到荣华富贵的老大——男人有钱就变坏,再也不再宠信自己!而宋江三番五次作大义灭亲状,只是向大家传递一个公正的假象,而李逵见大哥始终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更加坚定了他单方面的猜测。
  李逵由于丧母的原因,最终转变成一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狂,不得不说和宋江的教育有关。李逵之死,是梁山好汉中最感慨莫名的:
  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言讫,堕泪如雨。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宋江到死都不知道心腹小弟的奇妙心理,他将“忠义双全”这块遮羞布牢牢地捏在手里,为大宋政府扫开了最后一块绊脚石。李逵死了,他死在最心爱的人身边,了无遗憾,生为宋江的人,死为大哥的鬼,从此一了百了,再无牵挂。
  宋江、李逵刚死,美男花荣就投缳殉情了,军师吴用也畏罪自杀了,他们用生命唱响了人生最后一曲挽歌。可笑的是,宋江的亲弟弟,梁山结义兄弟宋清却没有亲自来给大哥上坟!不知宋江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李逵一生,只爱过一个人,而这个人,只用了十两银子就收买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宋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2 16:47 , Processed in 0.33447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