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4:59:05

第二部分 第21节:启蒙运动(2)
    经过17世纪的沉思,欧洲的启蒙运动终于在18世纪为人类开启了思想解放之门,教人们以科学和理智去观察世界。

    而启蒙运动最盛行的,就在法国——这个热爱思想和文化的国度。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贵收藏中有一个小盒子,在这个盒子里珍藏着一颗200多年前的人的心脏。盒子上刻着这颗心脏的主人自己说过的一句

    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他叫伏尔泰。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1715年9月1日,“太阳王”路易十四终于日落西山,路易十五年仅5岁,由其叔父奥尔良公爵任摄政王。摄政王生性放荡,这一时期的法国

    上层开始出现了醉生梦死的狂欢风气。

    这一切激起了伏尔泰的热嘲冷讽,但这些言论为他招来了无数麻烦,几度被流放,甚至因写作政治诗文而被投入巴士底监狱。1726年,他被驱

    逐出境,流亡英国达3年之久,在此期间深受洛克、牛顿的影响,十分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而英国人对科学的尊重更是给了他极深的印象。

    在牛顿的葬礼上,伏尔泰看见英国宫廷的王公大臣都来参加并一直跟随在棺木后,将灵

    柩送到墓地。伏尔泰形容说,牛顿的葬礼如同国葬。

    回国后,伏尔泰以更为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当局的腐败。他的书被查禁和当众焚毁,为躲避迫害,他居住在法国

    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内达15年之久。

    伏尔泰最著名的作品有:《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路易十四时代》、《论通史及各国习俗和精神》等。在他的这些作品中,

    古典主义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配合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人的雄辩才能,形成了独特的叙述风格。

    伏尔泰是一个战士,一生都在用笔战斗,他的敌人是旧的制度,他痛恨教会,认为从教皇到主教都是“最下流的无赖”和“最卑鄙的混蛋”,而教会的说教是“最无耻的诺言”和“最卑劣的欺骗”。他的终生奋斗目标就是“踩死败类”。

    1761年秋,隐居的伏尔泰听说,图卢兹市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宗教迫害事件,当地的天主教徒,诬告新教教徒让·卡拉,说他为阻止儿

    子改信天主教而逼迫他悬梁自杀。法官一不调查二不审讯,便将“谋杀”事件当晚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1762年3月10日,法庭不顾一切无罪

    证据,粗暴判决卡拉死刑,处以车裂之刑,家人一概监禁。临刑前,卡拉悲愤地说:“我已经说明真相,我死得无辜……”

    伏尔泰坐不住了。他挺身而出,决心为维护人的尊严、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奋斗。他凭借他的影响力四处活动,坚持不懈地与教会斗争了3年。终于,巴黎高等法院重审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及其一家得以昭雪。这例案件的完满解决被视为民主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

    伏尔泰竭力推崇“开明君主制”,但这一思想没有得到路易十五的回应,倒是欧洲其他一些君主,比如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普鲁士

    国王腓特烈二世表现出极大兴趣,这些真假难辨的“开明”君主对他的学说报以热烈掌声,邀请他访问,但是谁也没有真正贯彻过他的学说,

    更多的是为自己的统治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但是,毕竟这些万乘之尊知道伏尔泰的力量所在,他们知道这代表着时代的潮流,他们想通过伏尔泰和启蒙运动去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不

    是逆流而动,被时代拍得粉碎。

    启蒙运动确立的许多原则,至今仍为世人秉承。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人。”由此,在一个大写的

    “人”字之下,“自由”和“平等”成为价值核心。

    美国科学家、杰出的自由斗士富兰克林把孙子带到伏尔泰的面前请求赐福,伏尔泰用英语说:“我的孩子,请记住上帝和自由这两个词吧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4:59:20

第二部分 第22节:启蒙运动(3)
!”    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权的主张,席卷了整个18世纪的欧洲。在启蒙运动最盛行的法国,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18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个法国邮政员正在分拣邮件,却发现了一封奇怪的邮件。这封信上,并没有收信人的具体地址和姓名,只见信封上写

    道: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历史学家,英雄的歌颂者,风雅事物的最高鉴赏家,艺术的保护者,

    惜才的善人,天才的知己,一切迫害的谴责者,宗教狂的对头,被压迫者的救星,孤儿的慈父,富人学习的榜样,穷人的靠山,善人的典范。

    邮递员瞠目结舌,呆立当场,应该投递给谁呢?有谁配得上如此头衔?邮递员认为,只有一个人才配得上这些尊贵的称号。于是,他把这

    封信送到了伏尔泰手中,果然送对了。

    1778年伏尔泰回到巴黎时,万人空巷,群众向他欢呼致敬,场面之大令任何一次皇家仪式都黯然失色。

    在巴黎西岱岛的南岸,塞纳河边有一座咖啡馆,名为“伏尔泰咖啡馆”。这里并不是伏尔泰饮咖啡的地方,而是他游历欧洲各国归来时最

    后的居所。

    1778年3月30日,84岁高龄的伏尔泰从这里慢慢走了下来,前往卢浮宫参加学术团体会议。就在当天,剧院里再次上演他的诗剧《伊莱娜》。演出结束后,伏尔泰站在舞台上,演员们用月桂编织的花环为他加冕。因为在法国人心目中,除了国王,还有一位思想和艺术的君王。

    坚持一生、顽强地带领欧洲启蒙运动的伏尔泰不仅获得了民众的尊敬,而且成为凡尔赛宫的座上常客,国王和贵族们也一样崇拜这位思想

    的天才。

    这就是法国。国王对思想家的宽容,培育了社会的思想能力,而社会对思想家的崇敬,超过了对国王的忠诚。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不断孕

    育并不断输出思想的国度,能在漫长的历史和曲折的发展中,始终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影响世界,并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在伏尔泰咖啡馆转角处刻着一行字:“伏尔泰,1778年5月30日在这里去世。”

    多才饱学、博大精深、文笔隽永、幽默风趣的伏尔泰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中,棺木上写着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

    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在他对面安息的是卢梭。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捏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将点燃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点燃整个巴黎乃至

    整个世界。

    2.我们决定把愚蠢的、有奴性的动物变成有知识、有人性的人。

    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一位出身贫寒的人,出生不久,母亲去世,父亲弃他而去,在孤独中流浪达12年之久,被社会和文明所排斥,被视作危险的反叛分子;在

    他人生中的最后几个月里,才亲眼看到最反对他的人对他的尊敬,在他死后,影响竟胜过伏尔泰,后辈哲学家也多受他的影响;他使法国民气

    提升,激发了浪漫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他是18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卢梭。

    卢梭,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不知何故,抛妻离子,在君士坦丁堡呆了6年,后来突然回家,而卢梭就在这时期出生了。卢梭自己

    说:“我就是他这次归来所结的不幸的果实。”

    卢梭做过家庭教师,甚至以替人抄写乐谱来维持生计,时常遭人白眼,由于长期颠沛流离的寄人篱下生活,他萌发出“对于不幸的人民遭受痛

    苦的同情和对压迫他们的人所抱的不可遏止的痛恨”。

    1749年夏天,法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第戎学院,贴出了一个征文启示,征文的题目是:科学和艺术是否有益于敦风化俗?

    一个中年男子走在去范赛纳监狱探望朋友的路上,他偶然看到了这个征文启示,于是在同狱中的朋友见面时,谈到了这件事。在他的这位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4:59:39

第二部分 第23节:启蒙运动(4)
    朋友——狄德罗的鼓励下,他决定撰文应征。

    第二年征文结果公布,他的论文竟以第一名入选,得到了一笔奖金。从此,这个不出名的中年男子引起全法国的瞩目。他就是卢梭。1753

    年,第戎学院举行第二次征文比赛,这次的命题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

    卢梭深受刺激,他说:“使我大为惊讶的是,学院竟然有此胆量提出。但是,既然它有此勇气,……我即刻着手探讨了。”

    他为自己论文起的名字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篇论文并没有获奖,但是,1755年6月,这篇论文出版之后,卢梭再次成为巴

    黎沙龙的热门话题。

    在论文里,卢梭探讨恶的根源,指出产生不平等的原因。他更明确地将人的“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对立起来。在原始时代,人相对

    孤立,但是,当人们需要抵御各种灾害时,或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复杂需要时,他们就开始结成群体,进入“自然状态”的第二阶段。这个

    自然状态并不存在着恶。但自从人结成社会、懂得说“这是我的”以后,私有制就诞生了,一切都变质了。因为“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

    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随后,拥有财产者为了确保他们

    的地位,就开始设立国家,制定法律。

    对于如此国家,人民就应该用暴力推翻它,这种以暴制暴的原则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大胆、最为革命的部分,他设计出一套绝对民主制,

    认为真正的统治权力应该属于全体人民,只有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它为大革命提供了理论的依据,罗伯斯庇尔照着这种

    方式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实验。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开辟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先河。法国当局对它严加防范,这本书后来被雅各宾党人奉为圣经,雅

    各宾党的党魁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传人。而正是罗伯斯庇尔铡了路易十六的项上人头。

    卢梭在启蒙思想家中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大多数启蒙思想家所说的革命是人类思想的革命,以科学理性来代替宗教狂热和战争的一种革命

    ,是以和平手段实现社会改革的方式。而卢梭的则更为激进,他的主张是“人民主权”,誓把君权打翻在地。卢梭说:“我们决定把愚蠢的、

    有奴性的动物变成有知识、有人性的人。”

    1722年,伏尔泰在布鲁塞尔遇到了卢梭。卢梭称赞伏尔泰的戏剧,但对伏尔泰的不尊敬神灵颇有微词,心高气傲的伏尔泰怎能容忍这样的

    批评,他反击卢梭的《后世颂》说:“你知道吗?我的主人,我认为这首诗颂将永远寄不到它的地址。”

    伏尔泰出身于富裕家庭,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获得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参与政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的是社会契约、君主立宪。而卢梭出身贫寒,代表了法国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政治上无权,经济活动又处处与封建制度相冲突。因而,他们强烈要求推翻封建

    制度,实行民主政治。

    伏尔泰和卢梭两人的出身不同,注定了他们在语言和政见上的争吵,但是他们的思想,

    却是承前启后地开辟了新的时代。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于同年去世,他们死后不久(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人们攻陷了巴士底狱,囚禁了国王路易十六。据说路

    易十六在狱中读过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之后,曾不无辛酸地说:“是这两个人,而不是雅各宾派推翻了波旁王朝!”

    因为坚持不懈地批判宗教蒙昧主义而声名远播的伏尔泰,因为不断鼓吹暴力革命和自由而对法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卢梭,他的一句“天赋人

    权”成为社会变革的旗帜。和这两个名字写在一起的,还有这样一些人:

    孟德斯鸠,他提出要以三权分立方式保障公民权利;狄德罗,他阐述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哲学原理,并和同伴以编撰《百科全书》的方式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4:59:53

第二部分 第24节:启蒙运动(5)
    向科学致敬。

    3.“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狄德罗出生于法国的朗格尔,童年时曾在耶稣会学校受过教育。19岁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的父亲更愿意他去学法律,他对狄

    德罗说:“上选的枕头乃是理性之枕,但我觉得我的头安歇在宗教与法律之枕上更为柔软。”

    狄德罗不愿按照父亲的要求学医或学法律,父亲停止了对他的资助,他只好自谋生路。在此期间,他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增长了见识,

    磨炼了自己的斗志。

    1745年,巴黎出版商普鲁东,本来打算将1727年英国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译成法文,后来发现该书已落后于形势,遂决定新编一部法

    国的《百科全书》(原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大词典》),并邀请启蒙作家狄德罗主持此事。1751年~1772年,《百科全书》

    共出版28卷,1776年~1780年又增补了7卷。

    狄德罗在编写《百科全书》的同时,他还写了许多杰出的哲学著作,如《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等。这些

    作品宣传无神论思想,触怒了统治阶级,结果被关了3个月。出狱后,他全力编纂《百科全书》,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

    上的革命。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首脑。他自己不仅亲自撰写了有关哲学、历史和应用科学的条目1000多条,而且还经常到工匠作坊去观察了解各种

    机器、工具的结构和性能,写出条目,托人详细绘制成图像。

    《百科全书》第三卷前言写着:“我们用去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刻,含辛茹苦地编成了这部著作,也许,它会给我们的晚年带来欢乐,当我

    们和我们的敌人都已离开人世时,让它成为一些人善良愿望和另一些人的不公正的永久见证吧!”

    《百科全书》长长的合作名单中,还赫然罗列着这些人的名字: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布封、霍尔巴赫、马蒙代尔等。

    尽管忙于写《路易十四时代》和《道德论》,伏尔泰还是抽空给阿朗贝尔(《百科全书》一个编辑)寄了几篇短文,说:“你随意安插在你正在

    堆砌的不朽大厦中,增减随便。我贡献出自己的沙石,希望能在墙角占一席之地。”

    1755年,他再次给阿朗贝尔写信道:“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永远听从《百科全书》杰出的作者们的召唤。如果不能对这块国家及文学最伟

    大的纪念碑有所贡献,那是我的不光荣。”

    《百科全书》,这个启蒙时代的丰碑,镌刻着狄德罗和所有的启蒙思想家的无限光辉和热诚,他们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

    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此,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参加《百科全书》编写的人士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他们

    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为称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恶都是教育和有害的制度造成的。他们认为,迷信、

    成见和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点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

    实谋利的精神。

    在狄德罗的领导和组织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这部著作,针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形

    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

    宣扬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

    百科全书派的形成及其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标志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已经达到高潮。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5:00:08

第二部分 第25节:启蒙运动(6)
    顺应时代的产物,总是很受人们欢迎的。《百科全书》的出版,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米舍尔称赞狄德罗是替现代人盗火的“真正的普罗米修斯”。

    由于征订者众多,书价提升到每卷980里弗尔,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个中产阶级几个月的生活费用!而每卷的印数也达到了4000册之多,到1782年止,已然出版了8次,可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狄德罗,倾注一生的心血,将一个平常的业务,拓展成一个吸引全民族、全欧洲注意的伟大事业,可以说开创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狄德罗在《宿命论者雅克》中说:“……他们走向一座巨大的城堡,城堡的正面写着‘我不属于任何人,同时我也属于每一个人。您在进来之前,已经在里面,您在离开之后,仍然在里面’。”

    1784年7月底,狄德罗在家中的桌边突然逝世,他女儿听到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1748年,在法国首都巴黎,这个以时尚和流行著称的地方,一本有关法学的专著刚出版就立即引起了轰动,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

    伏尔泰称它是“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赞赏不已。巴黎大学和主教会议则一致要求把它列为禁书,耶稣会教士更发起了对它的围攻。就在社会舆论对此争论不休的同时,这部用22年的心血所写成的巨著,在读者的一再要求下,两年内恰好发行了22版,创下了纪录。

    这部书名为《论法的精神》,精神一词的含义为:意图和恰当性;“法”其实指的是宪政——政府的形式。它的作者是孟德斯鸠,原名夏尔·路易·德·塞孔达。

    孟德斯鸠(1689年-1755年),这位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生于波尔多附近一个贵族家庭。1705年入波尔多大学攻读法律。1716年袭孟德斯鸠男爵称号,并任波尔多高等法院院长。1721年匿名发表《波斯人信札》,讽刺路易十四的专制制度,嘲笑上流社会的恶习和荒淫无耻,谴责宗教迫害。

    1726年,他觉得社会世俗无聊,就以高价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高等法院院长职务,潜心著述。他非常欣赏英国的议会制度,他开始漫游欧洲各国,寻求一条不平常的救国之路。

    1729年,他前去英国,而此时的伏尔泰已从英国流亡归来了,伏尔泰向这位法国人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和政府。他通过宣传议会立法,国王执法的权力均衡制,来揭露法国的绝对君权的种种弊端,以推动他的“开明君主制”的主张。而孟德斯鸠的英国之行所得对他日后创立的三权分立至关重要。

    1748年孟德斯鸠的名著《论法的精神》问世,揭示了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政治自由,而自由就是每个公民有权去做法律许可的事。他把政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强调彼此的分立和约束:立法权必须操纵在人民的代表手中,行政权则归属君主,司法权由选举产生常任法官所掌握。这个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后来成为美、法等许多资产阶级宪法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改良派也产生过影响,严复将《论法的精神》译成中文,取名《法意》。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我无意查问英国人目前是否享有这样的自由。我只是宣布他们的法律确立了这些自由就已足够,不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启蒙运动的主体和意义。

    启蒙运动是继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攻击矛头对准的是封建社会里最神圣、最崇高的东西,也就是王权、神权与特权。

    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启蒙运动使那些不朽的名字和著作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神学的思想枷锁,颠覆了君王的绝对权力,告诉人们自由和平等的价值,从而将世界带入科学和理性的时代。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5:00:24

第二部分 第26节:大革命(1)
    大革命

    1989年7月14日,西方7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27个重要国家的首脑齐聚巴黎参加一项隆重的纪念庆典:法国大革命爆发200周年。

    在世界历史上得到如此殊荣的事件并不多见。那么,200多年前的法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1.“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记事本上是这样记载的:

    “14日,星期二,无事。”

    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20公里之外,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一座被当作监狱的城堡。监狱里此时只关押着7个人,两个精神病患者,5个普通犯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统治的象征,摧毁巴士底狱是推翻专制主义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两天后,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在胜利的市民手中被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削平,最终彻底夷为平地。

    7月15日的早晨,迪克·德·利昂古尔向国王汇报前一天的情况,此时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对话:

    路易十六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举世闻名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急风暴雨的进程,它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力度,张扬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价值。1个月之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公布。

    在1789年的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响遍了欧洲。列宁曾这样评价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革命所推崇的理念,究竟会怎样地影响这个国家?

    追本溯源。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种子,早在路易十四时代已经埋下。

    当所有的权力都集于国王一人时,国王决策的明智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家前途。

    而路易十四始终未能正确处理国家的定位问题,在亲政的54年间居然打了32年的仗,以一个法国对峙整个欧洲,国力就在旷日持久的战火中消耗殆尽。

    更糟糕的是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五,这位国王的惊世名言是:“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继承着他的先辈们奢侈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他拥有3000匹马,217部马车,150个穿着丝绒、佩戴着金饰的随身侍从,以及30位医生。王室在1751年一年中的花费共达6800万银币——几乎占了政府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人民对他的怨恨在滋长,每年有成百的小册子、海报和讽刺歌谣描写国王的不受爱戴,但大都是匿名抗议。有一个小册子写道:

    “路易,如果你曾是我们爱戴的对象,那是因为你的恶德还没被我们所知晓。在这王国里,因为你的缘故,人民不断减少,人民都牺牲在

    你们这些统治的江湖郎中手里,如果还有法国人存在着,那也是因为需要有人来恨你。”

    1757年1月5日,正在凡尔赛的一条街道上策马行驶的国王,遭到行刺,凶手达米内行刺后,伫立一旁,束手就擒。

    路易吩咐:“把他关起来,但不准任何人伤害他。”行刺者声称:“我无意杀死国王……,我只是希望神会触动国王的心,使得他能把一切恢复旧观。”

    绝对君主制加上这样一位国王,注定了法国的发展必然遭遇的危机。

    在与英国打了几十年的争霸战争后,法国于1763年最终惨败。英国确立了首强的地位,法国不得不居于第二。而连年征战的法国入不敷出,负债累累。这也造成了国内不同等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国家发展面临重重困境。

    此时的法国已经落后于英国,在种种原因中,法国对资产阶级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资产阶级处于绝对君主制的控制之下,国王没有给他们真正的自由去发展生产,而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标准来留下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而贵族害怕他们威胁自己的特权,总是排斥他们,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5:00:38

第二部分 第27节:大革命(2)
    不让他们加入自己的俱乐部。因此,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

    与法国不同的是,英国贵族既属于上流社会,但也能参与商业化;既独立于国王也不同于资产阶级,而且容许资产阶级加入自己的队伍,

    两者在不断融合,当社会矛盾突出时,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以及国王总能达成妥协。

    而在法国,贵族只是国王的附庸,而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属于下层社会,双方泾渭分明。一些资产者通过购买官职进入贵族阶层,那么他

    就会被贵族阶层同化,倒向贵族阶层,反而增强了贵族的力量,并进一步制约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国王、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很难达成和

    平的妥协,他们的矛盾难以调和。

    2.“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六即位了,他说:“我的天主!为了治理国家,我太年轻了!”他努力地维持他的绝对君主制,以至于走向更深的

    深渊。

    路易十六喜爱狩猎和修锁,有“锁匠国王”之称。他并不专横独断,也不贪图享乐,但思维迟钝,行动笨拙,意志薄弱,容易为权臣左右。20岁即位后,左右国事的先是首相莫尔泊伯爵,继为王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

    1774年~1783年间,路易十六派军参加北美独立战争,为此支付了20亿里弗尔军费。

    关于参战,有和英国争霸的成分。博马歇在给路易十六的报告中说:“只有在征服英国使其衰弱的过程中,法国在陆上才能够保存它自己。”而塞拉斯迪恩1776年11月29日,在向美国国会报告时称:“我从未完成我的任务,除了慷慨的、不屈不挠的和智力之运用外,在各方面,

    美国人再也没有比大西洋岸的任何一人负于博马歇先生更多的了。”

    参战使法国元气大伤,而同时,路易十六数年内给予王族和近臣的赏赐,总量达到了4030万里弗尔。1789年左右,国债已接近50亿里弗尔。

    面对财政危机,他一直尝试进行改革,先后起用4任主要的财政总监。1774年~1776年任财政总监的是重农学派领袖人物杜尔哥,他上任后

    免除农民徭役,撤销国内关卡,取缔行会和商业公会,要求教士和贵族同第三等级一样纳税,实行开明君主政体。结果,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而下台。

    1777年~1781年,著名的瑞士银行家内克尔被授权主管财政。他取消了杜尔哥的改革,只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措施,即紧缩开支,削减显贵

    年金,根据税收和公债量入为出,并欲以公布财政收支情况而开放一点政治,但是,对于“久病”的法国来说,这种温和的诊治手法是行不通

    的,他不得不引退。

    1783年~1787年任财政总监的卡隆却采用了与内克尔正好相反的办法。他以提倡奢华和挥霍来取悦王后,以蒙骗的手法,造成政府有偿还债务

    能力的假象。

    他寄希望于1787年初召开的显贵会议会同意征收新税,但当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暴露出来后,他也就下台了。他的后继者是图卢兹的大主

    教布里安,正是布里安把这场皇家领导的改革引向了绝境。

    18世纪后半期法国经济处在发展和转机阶段。

    纺织业方面,手工工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里昂的丝织业有6.5万名工人,雄踞欧洲同业之首。奥尔良的纺纱业中已出现珍妮纺纱机。兰斯地区的呢绒工场以大量产品供应军需。在采

    矿和冶金业方面,东北边境的昂赞煤矿拥有4000多名工人,并装备了12台蒸汽机。克勒佐冶金工厂以最新式的技术设备名闻遐迩。阿尔萨斯的

    炼铁工厂也有了英国式的熔炉。可见,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已经萌芽。

    对外贸易方面发展神速,仅次于英国而居第二位。

    1716年~1789年间,出口的农产品增加1.5倍,工业品增加2倍,殖民地商品增加9倍,其中以对地中海东部诸国及西印度群岛的贸易最为活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5:00:51

第二部分 第28节:大革命(3)
    跃。仅1774年~1787年的13年间,对外贸易总额就增加近1亿里弗尔,1787年时达到11.55亿里弗尔。

    所以马蒂埃称:“这次革命并非爆发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反而是在一个正在极度繁荣的国家里。贫困有时可以引起骚乱,但不能造成伟

    大的社会激变。社会激变往往是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

    然而,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农民和土地问题。法国土地55%属于贵族、教士和国王,主要的耕种由佃农来做。

    按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形成了封建等级结构,可以把全体法国人分为三个等级,即作为特权等级的教士和贵族,以及包括其余所有人

    口的第三等级。

    教士属于第一等级,约12万~13万人,占总人口的0.4%~0.5%。天主教会拥有全国土地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其收入除了教会地产所得(

    年平均在1亿里弗尔上下)以及接受教徒馈赠之外,主要还有什一税(每年超过1亿里弗尔)。高级教士由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等组成,几乎

    都出身于宫廷贵族阶层,他们的平均年收入约数万里弗尔,高的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里弗尔。低级教士包括本堂神甫以下的神职人员,一般

    出身低下,平均年收入约数百里弗尔,其中少数人亦可达数千里弗尔。教士作为第一等级,享有免税特权,并且受到国家政权和教徒的尊重。

    天主教是法国专制王权的强大精神支柱。

    低级教士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求革除教会的积弊,憎恶教会上层的腐化,同情被压迫群众的疾苦,故倾向于革命。

    贵族为第二等级,约3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1.5%。全国大约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土地属于贵族。除了地产所得之外,他们还担任官

    职和在宫廷服务,这样可以获得年俸和赏赐。少数上层贵族(公爵等)年平均收入达百万里弗尔之巨,奥尔良公爵在革命前夕年收入竟高达1000

    万里弗尔,一般大臣的年俸也有10万~30万里弗尔。

    也有许多贵族已破落不堪,甚至负债累累。据说布列塔尼地区某地有三分之一的贵族已穷到几乎像乞丐。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从中也游离出

    一批倾向于革命的杰出人物。

    第三等级包括教士和贵族之外的所有居民,占总人口的98%以上。第三等级职业构成极为多样,经济地位也相差悬殊,大致上可划分为资产

    者、城市平民、农民三类。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特权,处于被统治地位,几乎承担国家税务的全部重负。

    资产者的上层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作为一个新兴阶级,从根本上是同旧制度相对立的。他们的政治思想代表大多属于

    自由职业者。

    城市平民包括小业主、小商贩、行会师傅、手工工场主和手工业工人、帮工、学徒、雇工等,总人数大约200多万。他们大多没有文化,从

    事体力劳动,生活贫苦,但内部差异也不小。工人日工资为数十个苏,大部分收入用来购买面包。他们不仅收入低微、劳动条件恶劣,而且饱

    受物价上涨之苦。

    农民人数在2000万以上,占总人口80%左右,而所占有的土地却只占土地总数的35%左右。

    农民所受的剥削最重。除了分成制佃租等,还要交纳烘面包税、榨葡萄酒税、使用磨坊税、过桥税、市场税等杂税,服一定的劳役。领主

    的狩猎权和养鸽养兔特权又使农民的庄稼遭到蹂躏。王家政府征收直接税(人头税、所得税、念一税等)、间接税(盐税、靴鞋税、酒税、烟草税

    等)和王家劳役(筑路、军用运输等)。国家征收的直接税和间接税如按人口平均分摊,大约每户年负担50~60里弗尔。其中仅盐税一项每年即达

    5000万里弗尔。加上包税人的中间盘剥,就更加剧了农民的苦难。

    据杜尔哥在1766年计算,在利穆赞这样的贫穷地区,一个家庭在各种税负之余,每年只剩下125~150里弗尔供生活消费,简直难以糊口。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5:01:07

第二部分 第29节:大革命(4)
    因此,在旧制度末期,流浪汉和乞丐的数目大大增加了。税负分担的极不合理,这也是农民抗议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不仅反对封建领主,也

    反对腐朽的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

    如此艰难岁月,再加上启蒙思想家启迪民智的一系列鼓与吹,使人民日益觉醒。而此时,整个欧洲、美洲都是一幅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画卷

    ,北美殖民地人民狂吼着自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对此行动大加支持的法国也深受影响。一个积累民主精神,迸发时代激情的时代深深将法

    国卷入其中。在内外冲击下,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

    3.“革命已经在蠢动。”

    《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具有批判和嘲讽法国革命前夕的腐朽统治阶级的激烈内容的戏剧,不仅在法国禁演,就是在维也纳,也被认为是

    一部不受欢迎的戏而遭禁演。而拿破仑评价《费加罗的婚礼》说是“革命已经在蠢动”。

    《费加罗的婚礼》主要剧情是,西班牙贵族阿尔马维瓦伯爵在费加罗的帮助之下,和罗吉娜结为伉俪,但是,他的天性朝秦暮楚,刚刚结

    婚就又冷淡下去了。这时,已成为他的男仆的费加罗和女侍苏珊娜提出结婚要求,伯爵坚决反对。他舍不得可爱的苏珊娜,他不肯不加染指就

    把她交给费加罗。于是,他恢复了与罗吉娜结婚时已经废除了的初夜权,他要“合法地”占有苏珊娜。

    百科辞典上这样解释:“初夜权即是平民结婚时,领主、酋长、圣职人员先于新郎与新娘共衾的权利。”《费加罗的婚礼》的可以说是对这一

    残酷制度的强烈反抗。

    首次公演是在1784年4月27日,这是一个大事件,巴黎人专心致志地观看第一晚的演出。贵族和平民一块入场,结果酿成了格斗,有3个人

    死去。演出空前成功,以至以后每场观众爆满,轮流演出达60多次。演出收入很多,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博马歇甚至拿出41999法

    郎给慈善机构。

    在巴黎,当三级会议逐渐来临时,第三等级希望变革的心情也日益高涨。许多小册子在各地流传,人们在咖啡馆和俱乐部高谈阔论。历史

    上最有威力的小册子出现在1789年1月,由自由思想的沙物尔教区的伊曼纽·约瑟夫·西耶斯修道院长所著。尚福尔曾写过这样的诗句:“第三

    等级是什么?一切东西。它有什么?一无所有。”西耶斯将此具有爆炸性的讽刺短诗,加上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并转化成三个问题,立刻

    成为半数法国人正在问的:

    第三等级是什么?

    一切东西。

    到目前为止,在政治等级上,它得到了什么?

    一无所有。

    它要求什么?

    去变成一些东西。

    西耶斯指出,在法国2600万生命中,至少有2500万属于第三等级,事实上,第三等级就是整个国家。假使,在三级会议中,其他等级拒绝

    与它同席,它将会自组一个“全民大会”。

    1789年之前的旧制度,在法国培育了倾向革命的第三等级。

    在旧制度下,某些宅第的门口竟然贴着这样的告示:“狗、佣人与士兵不得入内!”

    专制制度的压迫与生活的贫困促使资产阶级与劳苦大众逐步加强了斗争。1766年,由于收获不足与粮价上涨,巴黎与第戎等地区发生了“

    面粉战争”,政府被迫调兵镇压。1788年6月7日,是格勒诺布尔城的“抛瓦日”,民众纷纷从房顶上、窗口里扔下瓦片,驱赶街上的士兵。

    1788年~1789年,许多地区的民众造反。

    1788年7月21日,多菲内省的三级会议未经国王批准而突然在维齐伊城堡自行召开。参加此会的第三等级代表人数增加了1倍,表决不按等

    级而是按人头计算。这可以说是1789年5月全国三级会议的预演。

    这次会议发表声明说,改革必须由三级会议事先通过、一切代表应由选举产生、第三等级代表人数加倍、按人而不是按等级投票。这项声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21 15:01:21

第二部分 第30节:大革命(5)
    明迅速传开,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法国大革命前夕,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动员人们为之奋斗。这其中,最杰出的、最有影响的莫过于西

    耶斯和罗伯斯庇尔。有人说,他们两人的思想是理解法国大革命的钥匙。

    大革命前夕,西耶斯发表了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特权》和《第三等级是什么?》,他以理性为旗帜,从法律的高度来分析批判特权阶级。他认为,法律要保护个人的自由和财产的安全,他提出关于自由、关于公民权利的思想,他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应该平等,他用一个球体的比

    喻让人信服。他说:

    我将法律比作一个庞大球体的中心,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在圆周上均与中心保持同等距离,所占位置相等;所有的人都同等地依存于法律,所

    有的人都将其自由与财产交由法律保护,这就是我所称的公民的普通权利,在这点上他们彼此全部相同……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共同权利,也

    就保护了一切他能做事的权利,除非公民想要做的事已开始危害公共利益,否则这种保护绝不会停止。

    后来,他的这种思想在《人权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西耶斯在政治学上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新原则,那就是第三等级就是整个国家。“第三等级必须自己单独组成国民议会”,“第三等级无

    一例外地代表全体国民议事和表决”,“第三等级要求什么?要求取得某种地位”。

    为了使第三等级能够夺取整个国家,西耶斯提出一套系统的国民代议制理论和宪法理论。他认为,法律来源于国民的意志,那么也只有国

    民永远是宪法的主人。

    西耶斯的政治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动员作用,为第三等级和将要到来的大革命提供了最锐利和勇猛的武器

    罗伯斯庇尔更加年轻气盛,他的思想也更富有民主色彩,他是卢梭人民主权论的坚决捍卫者。

    在制宪会议和立法会议期间,罗伯斯庇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民主的主张。他第一次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建议国民自

    卫军胸前要佩戴“自由、平等、博爱”和“法兰西人民”的标记,同时还建议把它写在国民自卫军的三色旗上。

    他对政治民主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最后草案》中,这个遭到国民议会否决的草案共38条,其中一些条款远远走在了1789

    年的《人权宣言》的前面。他提出:“人首要的权利是具备保持其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关于财产权,他说:“财产权同其他权利一样,受到

    尊重别人权利义务的限制。”违反这个原则和一切财产占有和交易,都是非法的,不道德的。

    罗伯斯庇尔还明确提出了“人民是最高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作品和所有物,公职人员是他们的办事员。”

    他后来关于革命政府和恐怖政策的理论,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把革命的发展推向顶峰,最后也让革命进入一种

    无序状态。

    1788年,由于国库的空虚,王室债务沉重。路易十六勉强同意召开古老的法国议会,即由僧侣、贵族和平民三个等级组成的三级会议。僧

    侣和贵族直接选举代表,平民通过基层和地区的一系列选举产生代表。没有人会十分确信这次三级会议会带来什么理想的结果,毕竟,这次会

    议离上一次召开的会议已经有了170多年了。

    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思想早已具备,大革命爆发了。

    呼唤自由和平等的革命之声迅速传遍了欧洲,恐慌的各国君主们开始组织反法同盟。

    1789年时,每5个欧洲人中就有一个居住在法国。在这个公认的欧洲的中心发生革命,从一开始它的意义就远远超过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

    法国革命之所以吸引或者困扰众多的人,是因为它反映的正是整个欧洲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忧虑和矛盾。

    当法国革命者高呼自由和平等的口号时,他们喊出的不仅仅是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的声音,同时也是光荣革命时的英国贵族和独立革命时的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回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