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08:46

  展世务,长重国宪,遵国法,一旦危急,则应义勇奉公,以扶佐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亦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斯道,实乃我皇祖皇宗之遗训,子孙臣民俱应遵守,使之通古今而不谬,施内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这个“敕语”不仅仅是针对日本教育,而是日本臣民教育的一个基本法。用天皇的名义发表,是表明它高于任何法令。它将一代又一代日


  本人教育成为天皇制的忠实奴仆。“教育敕语”和几年前天皇颁布的“军人敕语”使军事和教育这两个影响所有日本人国民生活的重要方面,


  都处于天皇的超越宪法的直接控制之下。它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也改变了日本的思维方式。


  在后来对中国清朝的战争和对俄国的战争获胜之后,臣民的意识在日本人心中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1911年,教科书修订


  完成后,君主专制被写入公共教育,“教育敕语”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孩子们继续接受着建国神话的教育,他们是天皇的臣民,要像父母


  一样顺从天皇。于是,非人性的天皇制国家第一次以优先于所有价值形式、最高的实体方式呈现出来。”(比克斯)其影响之深,即使在今天


  ,“皇国史观”还阴魂不散。


  4,日本法西斯的根源


  《帝国宪法》最为关键的是天皇与军队的规定。它给亚洲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在国家体制上的关键环节,最


  终使日本帝国彻底败亡。


  按照宪法规定,陆海军的统帅、编制、兵力的决定权属于天皇,与议会和内阁毫无关系。军队统帅权的独立,使军部的权力极大,甚至凌


  驾于内阁和议会,直属于天皇。另外,天皇的的顾问机关---元帅府和军事参议院,由元帅、陆海军大臣、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组成,完全属


  于军部的势力,他们有权将军部的意见上奏天皇。由此左右大权,控制内阁,影响政府对内对外政策,最终使日本很快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上,从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军部就开始独断专行。到了20世纪,从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再到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


  ,1941年太平洋战争,军部和昭和天皇的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战后东京审判没有审判昭和天皇是美国的战略利益使然。正如美国纽


  约州立大学教授比克斯在其获得2001年普利策奖的名著《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一书中揭示的那样,无论从事实还是从法理上,昭


  和天皇都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罪犯。


  驻日盟军总部在占领日本后,首先做的就是废除这部带着强烈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帝国宪法》。


  宪法颁布的时候,被流放的民主斗士中江兆民在大阪见到了宪法文本,“通读一遍,唯苦笑耳。”


  此时,对他的特赦令也刚刚到达。两年前(1887年),他就写出了后来传世的《三醉人经纶问答》,借三位酒徒之口,为当时明治时


  代的日本社会主要思潮留下了精确的照影,对当时日本青年思考日本往何处去有重要的启蒙价值。


  喝多了酒的洋绅士看到的是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但是他相信国际法维系着国际间的和平秩序,如有强国欺凌弱国,大国欺凌小国的事情,


  他相信并期待着法国和美国的同情和支援。


  主张富国强兵的豪杰君被这种梦想激怒了,他认为,无论感到如何烦恼,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日本的周围,俄国屯兵百万,窥伺土耳其


  ,企图吞并朝鲜。我国的人口财力都很小,对付他们的百万之兵,实在是愚鲁得发狂。今天要执行扩大我国土,增加财富、增加兵员、增加战


  船之策,进兵非洲也好,进兵亚洲也好,要当一个大国,以改变本国的面貌,而且不问成功与否,这是一举两得之策。


  性好饮酒的南海先生不赞成两人的观点。他认为洋绅士之论,非全国同心协力不能实现。豪杰君之见,非天子宰相独断专行不能得逞。如果豪杰君所谓大国在亚洲的话,应该结成兄弟之邦,互相援助,不应妄动干戈,使无辜百姓遭受涂炭。如果指的是中国,无论就其风俗习尚、文物及地理,作为亚洲小国均应与之敦睦邦交,绝不能张扬武力,与之结怨。南海先生说完,两位客人消失了:洋绅士去了美国遨游;豪杰君已在游历上海;南海先生依然居于日本市井,唯有饮酒而已。经过20年突飞猛进的近代化改革,日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在19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日本往何处去?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09:31

扩张


  1,脱亚入欧


  1885年3月16日,日本思想界的泰斗福泽谕吉在他自己主办的《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首次表明日本要脱亚入欧的立场。他在文


  章中写道“你好本国土虽位于亚细亚之东,其国民之精神则已脱出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中国和朝鲜如果不象日本一样进行改革“


  自今不出数年,降至亡国,其国土将归世界文明各国分割,此乃毫无疑问。”“我


  国不应犹豫等待邻国之开明而共同振兴亚细亚,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方文明之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之法亦不能因其为邻国而给与特别


  关照,唯有按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方式处理之。”


  当时日本由于1882年的朝鲜壬午之变和1884年的甲申之变,与中国和朝鲜加剧了紧张关系。福泽谕吉的思想代表当时日本政府和许多日本


  人的看法。在当时,政府已经在为此作准备,一是和西方修改条约,与欧美各国缔结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学习西方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


  给中国和朝鲜。在整个80年代,日本将中国作为假想敌,开始扩军备战。


  脱亚入欧的思想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侵略道路,在未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日本作为后起的列强和亚洲的异类,以其特有的野蛮、


  凶残和狡诈、奸滑,戕害了几千万亚洲人民的生命,涂炭了许多亚洲国家,也将日本的血腥崛起,钉在人类良知的耻辱柱上。至今,这些在一


  个世纪里积累的创伤还在隐隐作痛,不得不对这样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时刻保持警惕,日本对这段历史的暧昧和错误态度,也使它和亚洲国家


  之间巨大的心理鸿沟一直难于弥合。


  直到今天,脱亚的思想还在影响着日本,成为他们鄙视亚洲国家的根源之一。


  2,征韩


  日本刚刚开国,吉田松阴就说过:“养国力、割易取之朝鲜、满洲(中国东北)、支那(中国)”。以天皇名义颁发的维新的《宸翰》,


  明确提出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对外扩张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而从幕末“千岁丸”到上海考察开始,他们就看出清朝积贫积弱


  ,是可以宰割的对象。


  1871年日本和中国开始订立《中日修好条规》、《通商章程》。在日方提出的草稿中,就想以中国和普鲁士订立不平等条约为基础,中国


  代表断然拒绝。最后大体以中国的草约为主订立修好条约。


  日本和中国订立修好条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向琉球王国和李氏朝鲜炫耀。当时朝鲜对日本抱有戒心,拒绝和日本修复邦交。


  条约签订还不到一年,日本就想改约。李鸿章指着双方代表签字画押的地方,勃然大怒,大声对日本公使柳原前光说:“贵国今如此,是


  自污也。其将污我耶?或蔑视清朝耶?”严词拒绝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王国居民被台湾土著杀害,开始侵略台湾,而其最终目的在于吞并琉球。西乡从道率领战舰进攻台湾,在榔桥和石


  门受到台湾人民的顽强抵抗,清朝派大员到台湾处理。这是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国。从此,日本开始对中国延续70年的侵略历史。


  日军此次侵台出动了3600人,只有12人战死,但因病而死者达到561人。军事进攻失利,日本开始以侵台日军驻台为由,以外交手段进行勒


  索。内务卿大久保亲自出马来到北京,为了不暴露自己索取赔款的底牌,他先是否认中国对台湾东部的主权,多次讹诈不成,才最后亮出底牌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1:41

  。而且开口就要500万,并以罢权回国相要挟。清政府为平息此事,与日本达成了屈辱的妥协,付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切断琉球与清朝宗藩


  关系的目的也达到了,为日后吞并琉球埋下伏笔。


  大久保结束在北京的谈判来到天津,李鸿章在会见他的时候有些感慨地说:“贵国眼捷手快,万事运转通畅。而我国,如足下所知,国古而


  旧弊凝结,改革非易。”


  当年12月,李鸿章给朝廷上了奏章,呼吁与日本竞争是当务之急:“日本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煤铁矿。自铸洋钱,


  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留学生赴西国学习德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蔑视中国


  ,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1879年3月,日本废“琉球藩”,4月改为冲绳县,6月,琉球国王尚泰及王室成员被移送东京。琉球王国被日本正式吞并。


  吞并琉球以后,日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朝鲜。


  在日本扩张的路线中,北上和南进一直贯彻始终,向北是吞并朝鲜,占领满蒙,进而占领全中国。南进是占领台湾后进入东南亚。北上是


  主要方面,形成后来的大陆政策。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早在明治维新以后就开始一步步进行了。


  1876年,日本和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条约的目的也是使朝鲜脱离中国的影响,这是朝鲜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日本从此打开了朝鲜的大门,在朝鲜进行了无孔不入的扩张。1882年,汉城发生兵变,士兵杀死了日本教官,袭击了日本公使馆。日本出动了


  军队驻扎朝鲜,清朝也派出了军队,牵制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两年后,受日本支持的朝鲜开化党杀死大臣,劫持国王,日本全力介入了这次事


  件。清朝派袁世凯率军开进王宫,驱走日军,恢复了朝鲜的统治。


  甲申事变中,中日两国的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当时中国还和法国进行战争,为了应付朝鲜的紧张局势,与法国草草结束战争。日本羽翼未


  丰,也暂时放弃与清朝对抗,转向在朝鲜的经济经营,暗中怂恿中国与正在南下的俄国对抗,稳住朝鲜局面。


  1890年,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帝国议会的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国家“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概念,明确提出“利益线在朝鲜”


  。


  从80年代起,日本的军事部门就开始侦查中国。分别完成《邻邦兵备略》、《与清朝斗争方策》、1887年,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


  策案》,要求在五年内(1892年之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吞并一部分中国领土,分裂全中国。


  2,甲午风云


  1892年7月,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两舰抵达横滨。丁汝昌在旗舰“定远号”上招待日本议员,法制局长官尾崎三良后来


  写道:“巨炮四门,直径一尺,为我国所未有。清朝将领皆懂英语。同行观者在回京火车上谈论,谓中国毕竟已成大国,竟已装备如此优势之


  舰队。反观我国,仅有三、四艘三、四千吨级巡洋舰,无法与彼相比。皆卷舌而惊恐不安。”


  为建设一支足以对抗北洋水师的海军,成为日本的最高命令。天皇发布诏敕,在日本全民中引起震动,很多人为造舰捐献钱款。日本的海


  军急速扩大,其快射炮已经领先于北洋水师,而此前,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造颐和园,使中日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一下增大。


  1893年,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出马,在朝鲜的釜山、仁川、汉城到中国的烟台、天津、南京、上海作了调查,认为对华作战,有稳操胜卷的


  把握。


  剩下的只有挑起战争的时机和借口了。


  国内外的局势使日本选择了在1894年开战。


  为了与欧美各国实现修改不平等条约,第一届伊藤内阁的外相井上馨采用陆奥宗光的计策,在东京建造了鹿鸣馆,举办晚会和舞会,一再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2:33

  向欧美人士显示日本的欧化成果。1883年竣工后的鹿鸣馆设计豪华,成为当时日本政要和外国使节狂欢的地方。伊藤博文在酒色之中,打破自


  戒,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淫荡癖好。


  这段时期被日本人称为进行媚外的鹿鸣馆外交的“鹿鸣馆时代”。


  但是,修改条约的秘密谈判并不顺利。井上馨失败后,大隈重信继续谈判,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英国《泰晤士报》曝光了大隈重信主张


  在最高法院聘用外国法官的底牌,激怒了日本舆论,大隈重信被刺客炸掉半条腿。


  1893年,国际局势出现新的变化,日本看准了这一机会,实现了自己多年修约的梦想。首先是葡萄牙因国内问题撤销了驻日总领事馆,日


  本借机收回了领事裁判权。第一世界强国英国也开始改变态度,积极开展对日交涉,打算抢在其他国家之前和日本订新条约,因为英国与俄国


  在东亚的竞争愈演愈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85年下令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1991年动工,英国需要借助日本的势力阻挡俄国。日本此


  时也要借助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实现大陆扩张。因此,陆奥宗光的谈判一直在秘密进行。


  伊藤内阁在国内正处于焦头烂额的境地。议会强硬派借“千岛丸”事件提出弹劾伊藤的上奏案。正在此时,传来了朝鲜政府请求清朝出兵


  镇压农民起义的消息,日本国内舆论一夜之间变调,要求出兵朝鲜。据说伊藤当时大喊:“真乃天助我也。”


  出兵朝鲜使日英谈判具有新的意义,英国和日本互作让步,英国期待着日本不与俄国、法国结盟,支持英国在远东的地位。同意在五年后


  取消领事裁判权,同意日本上调关税。由于英国的是西方超强国,日本由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化的的民族危机。更现实的意义在于,为立刻进行


  的甲午战争找到了强大的支持。英国外相在祝酒词中直截了当地说:“英日新约的签订胜似日本击败清朝的大军。”


  在朝鲜,在日本陆海军出动之前,避免爆发战争的机会时时存在,但是日本不断激化事态,主动挑衅,意在发动战争。


  1894年7月25日,日军偷袭驻扎在朝鲜牙山的清军,海军在大东沟袭击中国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后,日军处处得手,9月16日,山县有朋的陆军第一军占领平壤,10月进入中国东北。9月17日,海军在伊东佑亨指挥下在黄海击


  败北洋水师,控制渤海和黄海,北京和直隶的门户大开。大山岩指挥的陆军第二军11月占领旅顺口。攻占旅顺后,日军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


  杀,遇难人数多达6万,旅顺城里只有收尸队的36人活了下来。美国刊物评论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


  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1895年2月,日军修改了直隶作战的目标,改为进攻威海卫,彻底全歼北洋水师,丁汝昌服毒自杀。


  日本成竹在胸,准备在谈判桌上获取最大的利益。外相陆奥宗光提出承认朝鲜独立、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三原则。伊藤博文担心列


  强干涉,要求阁僚严守底牌秘密。


  清朝已无力再打,日本也担心列强干涉,丧失已得利益。


  当清朝派出张荫桓、邵友濂为首的代表团来到广岛,伊藤博文拿出当年在美国受到美国国务卿菲休的手段,以无全权委托为名,打发他们


  回去。指明要李鸿章出马。


  1895年3月,李鸿章到达日本马关,在春帆楼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谈判。


  前两次谈判主要在停战,到第三次谈判,李鸿章受清廷旨意,转为议和。就在伊藤边打边谈掌握主动之时,狂热的军国主义酿成令伊藤措


  手不及的事情,一个日本无业游民近距离开枪击中了李鸿章的脸颊,他顿时昏了过去。日本朝野惊慌错乱。伊藤害怕国际舆论,另外也害怕失


  去最佳对手,令谈判复杂难测。他亲自到广岛协调各方,实施停战。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3:03

  日方将议和条款送李鸿章,这是一份刻毒的议和文本,承认朝鲜独立,将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割让日本。赔偿3亿两白银,开放17处口岸


  ,和长江、湘江内河。给日本国民开办贸易工厂和货币使用的特权。


  伊藤博文狮子大开口,李鸿章大喊苛酷。他将这个要求转英、俄、法三国,希望调停。


  陆奥已经从电报局取到电报底稿破译,了解了清朝的底牌。在谈判中,李鸿章除第一条无条件答应以外,对其它各条逐条予以驳斥。


  在“割地有害”这一条中,李鸿章写道:“国家所有之地,皆列代相传数千年无价之基业,一旦令其割弃,其臣民势必饮恨含冤,日思报


  复。”连外相陆奥宗光也以为李鸿章的辩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但是伊藤主张彻底拒绝,坚持不让步。


  在第五次会谈中,李鸿章一再要求减少赔款,“五千万不能让,二千万可乎?”伊藤说:“两件皆不能稍减。”李鸿章认为台湾割让头绪


  纷繁,需两月时间,说:“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说:“尚未下咽,饥甚!”


  清朝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俄国、德国和法国的干涉,俄国将军舰开到日本神户和中国烟台,德国公使也告诉日本,抵抗三国没有


  意义。日本希望英国进行反干涉。但是外交努力没有奏效。英美不愿冒战争风险,严守中立。日本决定全面让步。但是对中国却另外要求索还


  “赎辽费”赔款3000万两。


  《马关条约》日本获得了北上和南进的根基,同时获得在华设厂的利权,这个权利也使英国等列强从中得益。根据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


  也得到这种待遇。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全体日本国民陷入民族主义的狂热,日本人在战争胜利中确立起天皇臣民的意识。作为臣民的日本人对天皇越加崇敬


  ,对中国人就越发蔑视,从此日本走上了不断进行军事侵略的不归之路。


  日本用中国的2.3亿两白银赔款的60%扩充了陆军和海军,只有1000万用于教育。中国的赔款有些是从国际银行借来的,在松方正义


  进行战后经营的过程中,他还想在伦敦直接以英镑收取中国的赔偿金,使其成为日本向金本位制过渡的基金。


  3,远东新兴帝国主义


  由于三国干涉归还了辽东半岛,日本国内更陷入一种奇特的病态心理,导致更狂热的军国主义热潮,在所谓“卧薪尝胆”的口号鼓动下,


  为宰割中国,日本驱使全体国民做好对俄国的战争准备,全力投入战后经营。十年以后,日本与俄国在中国领土上展开一场血腥厮杀。


  李鸿章有一点说的没错,《马关条约》作为日本对中国最为刻毒的条约,使中国人民彻底看清日本的凶残嘴脸。中日两国从此进入半个多


  世纪的不共戴天的敌对状态,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人民和这个主要的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搏斗,并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


  。


  1900年,中国发生了大规模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8个列强派军队进行干涉,当时列强中能在较短时间内派大军到中国的,只有日本


  和俄国。日本将这次八国联军的干涉作为一个炫耀武力,充当列强“远东宪兵”的机会。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从列强的小伙伴就成


  为侵华联军的主力,人数达到22000人。


  这是日本第一次参加国际部队,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中唯一一个东方国家。他的目的是想和欧美并肩进行的征战中表现自己,引起欧美国家


  的重视,极力想扮演大伙伴的角色。


  在和列强进攻中国北方的时候,日本还想和俄国进行交换,以东北三省换取俄国对日本在朝鲜的权益。但是俄国没有同意。山县有朋坚持


  北守南进,既然北方已经得手,他主张出兵福建的厦门。日军借口厦门的日本本愿寺着火,以保护外侨为名,派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进入厦


  门市的街道。日本单独在厦门出兵,引起列强的强烈反应,英国陆战队也随之登陆。日本不得不撤军。在中国南路扩大势力的图谋暂时受挫。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3:37

  在上海,也出现了英、法、德、日四国军队共驻上海、勾心斗角的局面。


  在使中国蒙受奇耻大辱的《辛丑条约》中,日本得到了4亿两白银份额的7%。


  四、日俄战争


  八国联军从北京撤军后,俄国在东北三省的军队一直赖着不走。1901年,英国《泰晤士报》揭露了俄国威胁清朝奉天将军与俄国签订的秘


  密协定,意在独占东三省。


  俄国在东北三省的扩张,引起英国和日本极深的疑忌。


  此时正值第四次组阁的伊藤博文当政。当时日本决策集团内部,山县、松方、西乡和大山岩都主张日英同盟,而伊藤和井上馨热衷于“满


  韩互换论”,即俄国占领中国东北,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为此伊藤一面指示驻英大使以个人身份开展交涉,另外,在1902年,他自己周游列国


  ,探讨联盟对策。


  在俄国伊藤在会见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后,与俄国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财政大臣维特会谈,提出俄日协商备忘录,相互保证韩国独立


  ;相互保证不将韩国领土用于军事目的;不危及韩国海峡的自由交通;俄国承认日本在韩国拥有行动自由。伊藤的要求是使朝鲜半岛成为日本


  的禁脔,俄国绝对不能接受。


  在伊藤到达德国的时候,他接到俄国的答复,逐条予以拒绝。就在此时,英日谈判取得进展,伊藤直接来到英国,与英国订立了军事攻守


  同盟。伊藤表示,日本绝对不能容忍俄国染指朝鲜半岛。


  英日同盟对俄国构成压力。俄国在当年和清朝签订条约,承诺在一年半之内分三批撤走俄军。但在1903年,俄国突然背信弃义,提出撤军新


  条件,不仅要求占领东三省,而且还要把外蒙和整个中国北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日本借中国的愤慨,鼓动清政府抗拒俄国。


  日本提出日俄相互承认日本在韩国的特殊权益、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俄国态度强硬。2月5日,日本宣布中止谈判,与俄国断交。


  1904年2月8日,日军突然向旅顺的俄国舰队发动攻击,封锁旅顺。日军在朝鲜仁川登陆,4月到达鸭绿江边。在中国的国土上,两个帝国主


  义恶魔展开一场血腥大战。而老佛爷慈禧太后居然下旨宣布“局外中立”。


  这次战役,双方动用的兵力都在百万以上,在8、9月间,日俄在辽阳、10月在沙河,1905年2、3月在奉天进行了大会战。日军不断进攻,


  俄军节节败退。


  在海上,1904年8月,俄舰从旅顺突围,中途与日本舰队在黄海遭遇,俄舰队被击溃,日军掌握了制海权。1905年1月,旅顺俄军投降,俄


  国的旅顺租界地完全落入日军控制之下。


  5月,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经过7个月的长途跋涉后,在对马海峡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伏击,俄国舰队几被全歼。同年7月,日本占领整个库


  页岛。


  这一年的8月,小村和维特在美国朴茨茅斯举行会谈。


  作为老牌帝国,俄国狡猾地拒绝了日本的赔款要求。但是日本得到了旅大租借地的一切权益。俄国将长春直到旅顺的铁路连同支路、权利


  、煤矿都无偿转让日本。日本迫使俄国将长春以南的地区吐了出来,占领了东北三省南部。


  在北京,日本横暴地要求清政府承认与俄国达成的权益。像这样在自己土地上打仗,又被别人宰割的屈辱,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极为罕见


  。


  在日本东北部的仙台,正在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周树人,在课堂放映的电影中看到一幕场面:“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


  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作了俄国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


  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他从此不再学医,后来以鲁迅这个伟大的名字,致力于中国国民灵魂的拯救。


  旅大租借地和南满铁路被日本夺去后,日本在中国大陆上取得了第一块基地。它与日本占领的台湾、插足的福建一起,构成了侵略中国的南北两翼。
为建立新的侵略基础,巩固在中国东北得来的权益,日本在旅顺和大连分别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和南满铁路公司,从此成为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整套机器上的两个主轮。
 5,吞并朝鲜


  1905年11月16日,伊藤博文来到朝鲜汉城,将《日韩协约》交给高宗李熙,公然要求韩国将外交权交给日本,并要他连夜召见外务大臣,尽快与日本公使缔结协约。18日零点20分,在大批日本宪兵的护送下,伊藤博文回到住所。1点,日本驻韩公使林权助和韩国朴齐纯在《日韩协约》签字。日本在韩国设立统监,驻扎汉城主管外交。不经日本同意,韩国不得订立具有国际性质的任何条约。


  1906年,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朝鲜统监。在半年的时间里,将韩国划分为13道11府333郡,各级行政机关都有日本人派驻,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殖民统治网。韩国三千里河山就此沦丧。


  1907年7月,日俄签订协定,在其中的密约中,日俄划定了南满和北满的分界线,正式承 认各自的势力范围。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自由发展侵略势力的权利,日本承认俄国在中国外蒙的权利。因为在此之前,日本已经迫使高宗退位,让位于太子。7月24日,日本强行订立日朝新条约。将朝鲜置于日本的全面控制之下。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哈尔滨火车站,在俄国财政大臣科可采夫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军乐声大作,伊藤博文走出车厢,检阅俄国卫队,


  在不绝于耳的“万岁”声中,他走向日本侨民欢迎人群。此时,一名壮汉走出人群,拔出手枪,向伊藤博文连开数枪,三发子弹射入伊藤体内,这个侵略中国的和朝鲜的元凶,在连饮两杯镇痛的白兰地以后,终于死在朝鲜义士的手中,得到应有的下场。


  这位义士名叫安重根,至今,在中国、朝鲜和韩国,他受到人民的广泛尊崇。


  1910年8月,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


  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死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4:14

  战争(1)


  1,天佑的战争


  1914年10月底,日本军队突然开始对中国青岛的德国军队进行总攻,英国军队1000人也参加了战斗。11月7日,青岛德军投降。日本军队对青岛进行了军事管制。德国的战俘被日军遣往东京的战俘营。


  1914年7月到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展开。欧洲的协约国和同盟国相继参战。而在日本,已经内外交困的日本政界以下看到了曙光,元老井上馨大喊“这是大正时代的天佑。”朝野上下积极准备参战,他们的如意算盘里,不仅有战争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巨大好处,还可以乘列强无暇东顾之时,加强日本在远东的地位。其中的战略选择明白无误,他们认定德国必败,担心俄国会夺取中国的胶州湾为战利品。因此,他们把战争的爆发点选择在中国山东,借捷足先登之利,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旅顺和福建南北两大基地之间实施中间突破,宰割中国。


  占领青岛以后,英国军队很快撤军了,但是日本军队赖在山东不走了。


  2,21条就在中国掀起抗日浪潮要求日本归还青岛之时,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又迈出了举世震惊的一步,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21条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日本公使日置益要求秘密晋见袁世凯,下午袁世凯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他。日置益将21条面递袁世凯,要求中国完全接受,尽快答复。


  这是一个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彻底让中国处于日本霸权之下的要求,几乎使中国灭亡。这样苛酷的条件,使日本成为超过欧美帝国主义,对中国野心最大的国家。它越过一般外交程序,直接向大总统提出,在国际关系史上极为罕见。


  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采用了拖延和泄露机密的战术,最终还是没有奏效。日本虽然没有得到全部满足,但是实现了其根本目标。日本的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4:39

  侵略势力在满蒙和山东得到了巩固。在华中和华南也有所前进。


  日本国内的资本主义得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天助,有了飞跃的发展。1915年,日本对外贸易实现了出超。重化学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很迅


  速的发展,工业部门的产量超过总产量的一半。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同时纺织资本开始向中国发展,在青岛和上海,日本企业建立了工


  厂。


  1919年1月18日,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分赃问题的巴黎和会在国防部大厅举行。日本派出元老西园寺公望、大久保利通的儿子牧野伸


  显以及年轻的近卫文磨参加了这次和会。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又遇到一个好的时机,本来英美对日本在中国的扩张都是暂时隐忍,战后准备算总帐。但是俄国的十月革命打破了这


  一计划。美国总统威尔逊是要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一个抵抗苏俄的国际联盟,而日本又是东方的一个重要盟友。因此,他们决定日本妥协


  ,牺牲中国的利益。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权利的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集会,掀起了了轰轰


  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史展开了全新的一页。


  在举国愤怒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21年,美国政府邀请日、英、法、意、中等9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向日本发动了凌厉的攻势。


  美国要求日本限制海军吨位,最后达成美、英、日5:5:3的比例。日本主力舰为31万吨,比英美要少21万吨。


  在中国问题上,美国实现了自己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要求。但是中国提出的撤销领事裁判权、实现关税自主,交还租界地,等要求和解


  决山东问题和废除1915年关于21条的《民四条约》的要求,受到日本的蛮横阻挠。最后达成的协议,日本在得到赔款之后,从山东撤军。


  华盛顿会议在远东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英日同盟被废除了,列强否定了日本大战期间在华取得的独霸优越地位,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列强


  共同支配的局面。


  2,侵占满蒙


  1927年6月2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东方会议,这次会议是日本为了应对中国的北伐军向北方进军、统一中国的局势所召开的。日本首相兼


  外相田中义一,一个恶贯满盈的大陆扩张主义者,以训示的方式提出了《对华政策纲领》。其核心是实现满蒙和中国本土相分离的方针。


  1929年12月,在中国的《时事月报》上,披露了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一份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文件,这就


  是后来著名的《田中奏折》,这份文件中提出:“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无论《奏折》的真伪,日


  本军国主义实际上是按照它来实施其侵略步骤的。


  就在田中东方政策提出以后不久,日军为阻挡北伐军进入济南,在济南制造了大屠杀的济南惨案。蒋介石的北伐军不得不绕过济南进行北


  伐。此时,田中想让张作霖撤回关内,但是张作霖拒绝。急不可待的关东军已经不顾政府的考虑,独自决定采取武力解决了。河本大作策划在


  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


  1928年12月29日,在拒绝日本人的再三干涉之后,张学良在东北易帜,通电拥护南京的中央政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31日,国民


  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


  田中处心积虑要把东北东中国肢解出去的阴谋破产。田中内阁一年后垮台。


  但是,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更大的阴谋已在策划之中。


  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


  5个月之后,日本感受到巨大的袭击。输往美国的生丝开始暴跌,迅速蔓延到纺织工业。1931年,日本对外贸易急剧下降了一半、工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5:09

  业生产也下降近一半。黄金源源外流。在农村,占农户总数40%的蚕农陷入困境,这一年是日本粮食丰收的一年,但是米价却下降到只有生


  产成本的一半。城市失业者和半失业者达到300万人。殖民地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


  日本政府、军部和社会上日益抬头的法西斯势力纷纷在为解脱困境寻找解决办法。滨口内阁实行经济军事化,以增加国力为名,大幅度提


  高陆海军经费。大财阀三菱、三井,住友和一批新兴财阀放手发展军事工业,为加快发动侵略战争作准备。


  在军部这个独立于内阁,只听命于天皇的部门,陆军少壮派希望日本沿着东方会议“满蒙分离政策”的道路走下去。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上


  ,一派主张先推翻国内的政党政治,建立军部内阁,再对外实行武力扩张。另一派以石原莞尔为代表,主张“确保满蒙先行论。”他鼓吹世界


  最终战争论,“东洋文明中心的日本”与“代表西方文明的美国”势必有一场大战。占有满蒙是日本唯一的活路,一方面防备苏联的进攻,一


  方面让日本人经营企业,中国人从事小商业和体力劳作,朝鲜人开拓水田。


  在关东军内部,“石原构想”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3,9·18事变


  1931年9月18日。


  中国沈阳北郊的柳条湖。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的河本末守中尉,带领6名士兵在北大营西面的柳条湖,将42包黄色炸药设置在南满铁路的


  道轨上,一声巨响后,道轨被炸弯。这是为诬蔑中国军队所采取的手段。


  不久,埋伏在4公里外的川岛正大尉率军向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攻击。


  这是日军蓄谋已久的一次大规模行动,其目的在于一举夺取中国东北。19日,安东、营口、长春和凤凰城被日军占领。


  按照蒋介石此前的训令,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官员弃职逃亡。在4个月时间里,日本侵略和掠夺了山海关至黑龙江之间相当于日本国土三


  倍,1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932年1月28日,日本驻上海公使馆武官田中隆吉和女汉奸川岛芳子在上海谋划,雇佣凶手,制造杀害上海日本商人的事端。1月


  24日,日本巡洋舰和航空母舰11艘集结于黄浦江畔,28日,开始进攻上海,蔡廷锴、蒋光鼐指挥的19路军和他们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日军在上海点燃战火,实际上是为了转移欧美列强对中国东北的注意力的又一场侵略战争。


  就在9·18事变的第二天,事件的主要谋划人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和参谋本部的建川美次商议如何统治中国东北。关东军方面是想直


  接吞并东三省,变成日本的领土。东京来的建川则主张树立傀儡,实际上由日本人主持。关东军考虑客观形势,放弃了直接吞并的想法。先策


  划满洲独立。


  1932年3月10日,在长春一所旧道尹衙门里,举行了伪满洲国成立典礼,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出任执政。当年9月13日,《日满议


  定书》提交日本枢密院,日本天皇裕仁亲临,全体成员一致通过。


  9月15日,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新型殖民地。


  1933年1月16日,国际联盟19国会议复会。日本代表一再坚持委员会不能涉及满洲国事件。在国联大会上,确认了日本对中国不


  宣而战,割裂大片国土的事实,要求日本撤军,伪满洲国没有得到任何其他国家的承认。日本在国际上十分孤立,恼怒之下,退出了国联。


  在武力侵占东三省之后,日本策划了夺取热河省,并进而图谋华北。在华北和内蒙,他们扶植亲日势力,搞所谓的自治运动。其目的并不


  仅仅在华北,而是要独霸全中国。


  1935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日本对此事感到突然,决定采取不干涉的方


  针,静观事态发展,在军事上也做好了武装干涉的准备。他们的愿望是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内战,以便火中取栗。

夜叉丸 发表于 2007-4-30 20:15:49

  但是事态的发展与日本的愿望背道而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基础,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历史。


  4,7·7事变—迈向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中日关系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从4月开始,日军在平津近郊开始演习。到


  6月,驻丰台的日军开始频繁调动。


  在日本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中私下盛传着一个谣言:“在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柳条沟(9·18事变)一样的事件。”


  就在那一年的7月初,日本天皇裕仁和陆军大臣杉山元谈到中日战争,天皇担心苏联军队,杉山元狂妄地说:“即使与支那发生战争,两


  三个月就解决了。”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了一起事端,日本军国主义由此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7月27日,天皇批准国家令,日本军开始对北京和天津进行总攻击。


  8月13日,日本海空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上海展开激战。战火在中国南北同时蔓延开来。中华民族在这场空前危机面前,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抗日的局面。


  在华北,日军在9月占领太原,到11月上旬,日军侵占了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以及山东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华北和内蒙的占


  领。


  在上海,日军已开始出师不利,不得不一再增兵,上海成为主要战场。11月,日军占领上海,矛头直指首都南京。


  11月19日,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随后的几个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大规模的大屠杀,死难者30万人。他们奸


  淫妇女,野蛮屠杀,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死城。


  而在此时的东京,日本的民众正在为嗜血的禽兽游行欢庆。


  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恐怖,企图吓倒中国人民,摧残民族的抵抗意志,但是结果却是激起了中华民族的空前的抗战决心。


  战后,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指挥者松井石根和谷寿夫以及残杀中国人民的一些刽子手,分别被远东军事法庭和中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从七七事变到广州、武汉会战结束,经过16个月的战争,日军控制了中国大部分海岸线,侵入了大部分沿海地区,并深入到内地。


  但是,他的陆军全部34个师团,除了在国内和朝鲜各留一个以外,8个师团在中国东北,其他24个师团陷在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


  战场上。在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夹击下,日本的战略进攻不得不停止,日本陷入了对华长期战争的泥沼。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预言“最后胜利将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就在日本进行武汉会战之前,日军第十九师团在伪满洲国边境的张鼓峰,突然和苏联发生大规模冲突,在这次事件中,苏军的机械化部队


  以绝对的优势彻底击败了日军。几个月后,日军又在伪满洲国西北部和外蒙古边界的诺门坎附近发生冲突,很快发展成为一场全面的边境战争


  。挑衅的日军在朱可夫指挥下的苏联军队打击下,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差不多失去整整一个师团。


  这次企图北进的战略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日本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定。


  欧洲的变化此时吸引了日本的关注。希特勒德国在进攻波兰后,势如破竹,在几个月时间里,欧洲的独立国家一个接一个陷落。法国失陷


  后,日本的地缘政治观点几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他们看到,纳粹在欧洲的胜利,为日本在亚洲夺取英国、法国、荷兰的殖民地创造了前


  所未有的机遇。


  在向北进军苏联受到惨重打击后,日本决定向南发展,在第二届近卫内阁会议上,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基本国策纲要》,其范围包括“


  西伯利亚东部,内外蒙古、满洲、中国、东南亚各国、印度及大洋洲”,这样,日本一步步走向太平洋战争。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回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