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共相语

【史前历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7: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阶段生产技术的发展

    在不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里,都发现有装饰品。山顶洞发现的最多也最具特色。其中有成串的小石珠,有穿孔的兽骨和兽牙,有加工修饰的鸟骨、鱼骨和海蚌壳,还有雕刻成纹理的骨管。

    这些装饰品都经过比较精细的割磨,还有相当匀称的钻孔,有的还涂上红色,都相当精美。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艺术的萌芽。

    山顶洞有上下两层,在洞口的上层是当时人们的居住处所,在下层的深处则为死者的墓地。在墓地发现的一个青年妇女、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的骨架上,都佩带有装饰品,身旁安放着生产工具,骨架周围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撒成的圆圈。

    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安葬仪式。这说明原始的宗教迷信观念,在山顶洞人的时代就已经产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血亲婚配逐步受到限制,氏族逐渐形成。新人阶段氏族制的第一个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就完全确立了。

    当时,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由于全体成员只能确认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妇女都一代一代地成为确定本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的男子则分散到其他氏族寻求配偶,实行群婚。每个氏族公社内部,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的不稳定的分工。壮年男子担任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等需要较大体力的事务,而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烧烤食物、缝制衣物、养老育幼等繁重任务,都落在妇女的肩上。她们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构成的特点。

    这样的社会结构是与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而通行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展阶段中。像峙峪、山顶洞等遗址,就反映了当时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系氏族的传说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保存有不少关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这些传说虽不能视为信史,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情况。

    在《穆天子传》、《山海经》等书中常见的西王母,可能是西戎部落传说的母系氏族的首领人物。《淮南子》中所谓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女娲氏,也当是母系氏族全盛时期带领人们开辟荒原的一位首领。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从动物的驯养、繁殖发展为畜牧业,从植物的种植发展为农业的显著结果。有了这两项生产事业,就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比较可靠的食物来源,为原始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可靠的物质基础。

    我国古代传说比较著名的两个人物──伏羲氏和神农氏,就是发展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代表。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分工,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此,开始有了交换,又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发明创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7: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的萌芽

    在这一时期,萌芽了姓、氏。姓,《说文解字》解释说:古之神圣母感逃邙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由此说明,人们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所以,一些出现较早的姓,如姬、姜、嬴等等,大都从女。这正是母系氏族的遗制。

    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同姓不婚的严格限制。这表明一个姓就是一个通婚单位,最初当是一个氏族。由于人口不断增殖,一个母亲氏族繁衍为若干女儿氏族和孙女儿氏族,这些新的近亲氏族仍然保持原来的血缘关系不变。

    随着近亲婚配的限制日益扩大,在它们之间也不准通婚。于是原来作为一个氏族标志的姓就扩大成为这些近亲氏族的共同标志,这样一个姓至少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部落内的各个氏族,又必须各有新的标志,这就是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的萌芽

    在这一时期,萌芽了姓、氏。姓,《说文解字》解释说:古之神圣母感逃邙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由此说明,人们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所以,一些出现较早的姓,如姬、姜、嬴等等,大都从女。这正是母系氏族的遗制。

    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同姓不婚的严格限制。这表明一个姓就是一个通婚单位,最初当是一个氏族。由于人口不断增殖,一个母亲氏族繁衍为若干女儿氏族和孙女儿氏族,这些新的近亲氏族仍然保持原来的血缘关系不变。

    随着近亲婚配的限制日益扩大,在它们之间也不准通婚。于是原来作为一个氏族标志的姓就扩大成为这些近亲氏族的共同标志,这样一个姓至少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部落内的各个氏族,又必须各有新的标志,这就是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遗址

    氏族全盛时期的母系氏族公社发展阶段,约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前期相当。目前,在全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超过六七千处。遍及全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物。

    黄河流域的遗址   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现已发现的遗址达一千多处,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安阳后岗等。这种文化遗存的地理分布,以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豫西沿河谷地为中心,东到豫东、冀南,西及陇西,南达鄂西北,北过河套,影响所及的地区更为广泛。根据测定,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后延续达两千年之久。

    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还存在着受仰韶文化影响,并具有一定地方性特点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其时间较仰韶文化稍晚。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在河南新郑发现了裴李岗文化,在河北武安发现了磁山文化。据测定,这两个文化遗存的绝对年代当在距今七八千年以上。

    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发现了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禽兽骨头和植物种子。

    此外,还有陕西的老官台文化。这一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和陕南的汉水、丹江上游。绝对年代也在距今七八千年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流域的遗址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是江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存,距今约七千年。

    在江南的太湖一带,先后发现了一批稍晚于河姆渡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如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吴兴邱城等。被称为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

    在川鄂之间的三峡地区、鄂西南一带,则分布有大溪文化。以后,它进一步扩大到四周地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有仰韶文化的影响,年代约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地区的文化遗址 

    从东北的黑龙江起,经内蒙古、宁夏、青海,到新疆、西藏的广大地区,广泛地分布着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存在的时间相当漫长,贯穿于原始社会的各个阶段。

    在东北的辽西一带,有与仰韶文化很接近而又相当发达的红山文化。

    西藏北部的那曲、西部的阿里和南部的聂拉本等地,都发现有不与陶器共生的细石器,年代可能较早。

    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众多的兄弟民族在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而显示出各具地方性特点的原始文化,年代也各不相当。但是各个文化系统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表现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都属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历史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系氏族原始农业生产

    从上述众多遗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来看,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到五六千年之间,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母系氏族公社已经普遍发展和繁盛起来。

    原始农业   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氏族公社,比其它地区发展得较早和较快一些。这些地区众多的氏族公社,大部是长期定居在河流岸边或近水的台地上,形成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村落。

    各地的氏族公社,都是依靠氏族组织的力量,使用磨光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经营着以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

    在北方黄土地带,主要种植耐旱而自生力较强的粟类作物。在半坡和其它仰韶文化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经常发现有粟或粟的皮壳。说明粟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种植

    秦岭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宜于种植水稻。河姆渡遗址下层,发现有大量金黄色的稻谷,还有带绿叶的稻茎,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这是迄今在我国发现最早的稻谷遗存,说明我国栽培稻谷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

    此外,在太湖流域的青浦湛泽和吴县草鞋山下层,都发现有炭化稻粒,说明江南地区已普遍种植水稻。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地区之一。

    在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发现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河姆渡发现有一个保存较好的葫芦。南北各地,都能适应当地的条件种植蔬菜瓜果。

    河姆渡遗址发现有大量的菱角、橡子、酸枣等水陆生长的果实,其他遗址也发现有各种野生植物的果实根茎,说明采集经济在日常生活中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14:49 , Processed in 0.46142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