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共相语

【史前历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尊女卑观念

    这时期比较普遍地出现了成年男女合葬墓,就是一夫一妻制家庭确立的反映。

    如陕西华阴横阵村龙山文化墓葬中,有年龄相仿的男女合葬墓。大汶口墓地有四座成年男女合葬墓,男的居于墓穴的正中,女的在扩出的长方坑内,随葬品也多偏置在男的一侧,显示出男女两方地位不平等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较晚的齐家文化墓地更为突出。如在甘肃临夏秦魏家一处墓地,有合葬墓24座,其中成人合葬墓16座,都是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侧侧身屈肢。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普遍下降,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到了父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多,私有现象出现。以后,在个体家庭和个人生产能力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扩大的情况下,一小部分人,特别是氏族部落首领获得了更多的私有财产,私有制就日益发展起来。

    关于私有制的现象,在墓葬中也有反映。在许多墓葬里,以猪下颚随葬的风气很盛行。如湖北郧县青龙泉屈家岭文化的一座墓葬有14块猪下颚骨。南京北阴阳营和山东泰安大汶口的一些墓葬,都有数量不等的猪下颚骨。这表明,牲畜成了个体家庭私有财产重要来源之一,猪下颚骨成了私有财富象征。

    同时,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以及其它象征财富和权势的器物用于随葬的,就更为普遍。而在同一墓地里,有的随葬品异常丰富,有的寥寥无几,乃至一无所有,反映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这种分化现象,在产品交换、部落战争中不断扩大,从而加速了原始公有制的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农业的发展

    发达的耜耕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当时的人们使用大型磨光石刀、斧,垦辟耕地。他们又把磨得扁平的石耜加宽延长,钻孔装上木柄,用作主要的翻土工具。此外,还有改进了的骨耜和双齿木耒。

    到龙山文化后期,又出现了用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各地还出土有各式的石锄、蚌锄和其它的耘田器,这是中耕锄草的农具,说明田间管理有了加强。在长江下游发现有水利灌溉的遗迹,这是适应稻作的特点,说明已经初步掌握水利和施肥的技术。收获工具也有比较显著的改进,在已有的半月形石刀和蚌刀的基础上,还将石刀不断加长,穿孔不断增多。

    南方的水稻种植更为普遍。今天南方各省区的许多地方都发现有稻谷或稻谷的遗迹。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的饲养也有显著的发展。主要的家畜,除猪、狗、牛、羊之外,还有马和鸡,后来的所谓“六畜”,当时已经齐全。

    渔猎和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一定的地位。在北方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各式箭镞、网坠和鹿、麝、狐、虎、鱼等动物骨骼。渔猎仍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制陶技术

    制陶业从制陶技术、陶窑结构到经营管理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快轮,用快轮塑造的陶坯,器形规则,厚薄均匀,生产效率大为提高。陶窑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大型的陶器或一次烧成数量较多;火膛加深,火口缩小,支火道和窑箅孔增多,既加强火力,又使窑室受热均匀。

    同时,原始人还掌握了在高温下严密封窑的技术,使陶坯的铁素能够充分还原,烧成灰色或黑色的陶器,质地坚硬紧密。烧制的温度有的高达1000℃,一般都在950℃以上。这种高温操作技术,为金属的冶炼打下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制陶技术的进步

    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造型美观,纹饰精细,有的陶坯薄如蛋壳,表面光滑,又用烟熏法使之乌黑发亮。这种薄胎黑陶,表现了当时高度的制陶工艺水平。此外,还有用高岭土(瓷土)制成表里洁白的陶器。

    制陶技术的进步,使陶器的种类日益繁多。如鼎、鬲、甑、釜、豆、盆等。在纹饰方面,有的发展了过去的彩绘特点,有的新刻画出整齐纤细的花纹,还有仿编竹镂空技艺,显示了新的艺术创造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矿石的冶炼和金属的加工

    矿石的冶炼和金属的加工,是这一阶段另一种重要的手工业成就。

    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如山东胶县三里河发现有人工铸造的小型铜器,其中有刀、凿等。属于齐家文化的一些遗址还出土了铜刀、凿、锥、斧及铜饰品。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反映了人类技术水平的重大革命。

    在磨制石器和骨器的技术基础上,又发展了琢磨玉器和象牙雕刻的工艺。南京北阴阳营的墓葬群出土了精美的玉石玛瑙制品近300件,有铲、璧、环、镯、璜、坠、管、珠等。邳县大墩子出土了一件很精美的有孔玉斧。浙江余杭反山墓更出土了3000多件玉器,其中最大的玉琮重达6.5公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织物的发明

    在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里,发现有不少苎麻织物和丝织物。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平纹细麻布,比过去的粗麻布有了显著的进步。丝织物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等。在江苏吴江梅堰出土的黑陶上有蚕纹。

    早在五千年前,我国江南地区的养蚕缫丝业就已相当发达。当时的绢丝织物虽然比较粗糙简单,但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发明了丝织物,这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

    钱山漾还发现二百多件竹编器物和芦苇编织物,有竹席、鱼篓、竹篮、谷箩、簸箕等。这些器物,大多数是用刮光的竹篾条,均匀细薄,编织紧密。表现了很高的编织技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居住的改进 

    中原地区虽然还盛行半地穴式建筑,但地面都用层层灰土铺平踏实,表面还用人工烧制的熟石灰防潮。房屋中心有凹入地面的圆形硬烧土面,有的土墙边筑有较大的壁炉。

    地面建筑在各地比较普遍地发展起来。郑州大河村的村落遗址,就以成排的地面建筑方形房屋为主。邳县大墩子发现有陶制房屋模型,属于土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在江南,如临近湖面的钱山漾,就修筑高出地面的桩上建筑。这种式样的建筑,正是适应水乡的自然环境而发展起来的。

    在北方的村落中,开始出现了水井。掘井技术的发明,不仅改善了用水条件,而且可以就近供应生活用水和手工业用水。从此,人们选择居住的地方和建立村落,就可不必临近河边湖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文化和宗教

    在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陶器上,都发现有笔划整齐规则的图形刻划,比关中仰韶文化的刻划符号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刻划,已经发展成为早期的图像文字,当是我国古代文字形成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江苏连云港市郊将军岩发现有一处岩画,主要内容为人面像、农作物、兽面纹以及各种符号。此外,还有类似太阳、星象的图案。兽面纹的构图和山东、苏北地区龙山文化中玉锛上的兽面纹饰相比较,显得十分简略、粗糙、古拙。这一重要的艺术创造,直接反映了四千多年前东方沿海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面貌。

    在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晚期遗址里,发现有卜骨。龙山文化的许多遗址,卜骨的出现就比较普遍了。这些卜骨,大都是用猪、牛、羊的肩胛骨刻成。占卜的风气在当时已经盛行,掌管占卜从事宗教迷信活动的巫师之类的人物当已出现。

    此外,这一时期,崇拜女性的现象转为崇拜男性,可由各地出土的陶、石祖获得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时代


   中原地区

    在五千年前,中国进入了所谓的传说中的“英雄时代”。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大都进入部落、部落联盟阶段。透过有关这一时期的传说记载,可以大体窥见到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国家产生阶段的社会变革的过程。

    夏夷诸部的分布和发展   在大河中下游的沿河川盆地、峡谷、大平原及其附近的丘陵坡地,号称膏壤沃野,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不少的氏族部落不断开发了这些地方,经营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因而这一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地区,通称为中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15:09 , Processed in 0.239416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