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27|回复: 61

【阎崇年:清宫疑案正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05: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发生了上百起清宫疑案,一直以来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 那么这些疑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亲民学者”阎崇年,精心选材,以百姓的话,用评书的技巧,讲皇家的事。从努尔哈赤杀子、皇太极封妃、顺治帝出家、康熙帝立废太子、雍正帝继位、乾隆帝出生、嘉庆帝遇刺一直讲到光绪帝之死,还对清宫皇子教育和清宫过年的情况做了剖析,这一切为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清代宫廷秘史提供了一把钥匙。
  作者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条分缕析,翔实考证,从中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背后的事实真相,亲切自然,平易中更凸显历史的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褚英其人(1)

努尔哈赤先后娶有16位妻子,共生育16个儿子和8个女儿。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努尔哈赤19岁结婚分家,娶了女真女子佟佳氏·哈哈纳札青(又叫詹泰)为妻。第二年,他们生下一女,即东果格格。后来佟佳氏又生下两个男孩:长子叫禇英(1580~1615年),次子叫代善(1583~1648年)。

  褚英,万历八年(1580年)生,这年努尔哈赤21岁。努尔哈赤起兵时,褚英只有4岁,代善才1岁。努尔哈赤带兵打仗,主要将领是他的胞弟舒尔哈齐和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

  概括起来,褚英的一生有“三幸”和“三不幸”。

  “三幸”是:其一,出生在努尔哈赤家,父亲后来成为大清国的开创者;其二,从小在父辈和费英东、额亦都等杰出将领那里学习军事技艺和知识,长于弓马,武艺高强;其三,参加乌碣岩等大战,受到锻炼,得到父汗的重用。

  “三不幸”是:其一,母亲死得较早,父亲在危难中起兵,他很少享受家庭的温暖;其二,家庭时时遇风险,处处遭劫难,所以他很小就开始了马背生涯,在刀光剑影、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成长;其三,那时女真没有文字,他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缺乏心智韬略。

  褚英的“三幸”和“三不幸”,既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褚英19岁的时候,首次带兵打仗。《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褚英真正崭露头角是因为他在乌碣岩之战中的出色表现,通过这次大战,他受到父亲努尔哈赤的重视。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努尔哈赤派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次子代善护送新归附的部众回建州。在归路上,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派大将博克多率1万兵马横行拦截(《满文老档》卷一)。双方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今朝鲜钟城境内)进行了一场大战。

  乌拉部是海西女真四部中一个兵强马壮的大部,乌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乌拉街乡。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乌拉部和海西女真另三部叶赫、哈达、辉发,因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部日益强大而不安,组成联军对建州发动进攻,结果被打败。同年九月,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联军3万之众,在古勒山与努尔哈赤所部并力一战,结果,叶赫贝勒布斋等4000人被斩杀,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被俘。

  努尔哈赤为了弥合矛盾,结好乌拉,将布占泰送回并扶持他做了乌拉贝勒。建州和乌拉先后五次联姻:努尔哈赤的女儿穆库什、舒尔哈齐的两个女儿额实泰和娥恩哲,都先后嫁给乌拉贝勒布占泰为妻;布占泰的哥哥满泰(原乌拉贝勒)的女儿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后来生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布占泰的妹妹乎奈又是舒尔哈齐的妻子。可以说,两部是亲上加亲。

  但是,这种以政治利益为纽带的联姻,并不能彻底弥合双方的矛盾。乌碣岩大战是两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在乌碣岩大战中,舒尔哈齐顾及和乌拉贝勒的姻亲关系,便同部将常书和纳齐布率兵停在山下,畏葸不前,观战不动。建州扈尔汉、扬古利则在山上树栅扎营,派兵守护带来的500户,率200人同乌拉军前锋格斗。随后褚英与代善各率兵五百,分两路夹击乌拉军。褚英率先冲入敌阵,时天寒雪飞,双方战斗异常激烈,最终乌拉兵大败(《清史列传》卷三)。代善擒斩乌拉大将博克多。这一仗,建州兵斩杀乌拉兵3000级,获马5000匹,甲3000副,乌拉兵败兵逃窜,“如天崩地裂”(《李朝宣祖大王实录》卷二〇九)。

  乌碣岩大战不仅大大地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在建州内部则引起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兄弟、努尔哈赤与褚英父子两个关系的重大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褚英其人(2)

第一,兄弟之间矛盾激化。舒尔哈齐(1564~1611年),是努尔哈赤的胞弟,努尔哈赤10岁丧母时,舒尔哈齐才5岁。努尔哈赤起兵后,舒尔哈齐跟随长兄,作为副手,四处征战,屡立战功,二人相互扶持,相处和谐。但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兄弟之间却渐渐出现裂痕。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舒尔哈齐向朝鲜来使申忠一说:“日后你佥使(官名)若有送礼,则不可高下于我兄弟。”这表露出舒尔哈齐对已获权位与财富并不满足,想和长兄争名利、争权位。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建州兵征哈达时,“出兵之时,无不欢跃”,勇敢冲杀,驱骑争锋。舒尔哈齐却在哈达城下畏缩,遭到努尔哈赤的当众怒斥,他们兄弟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乌碣岩大战,更令努尔哈赤对舒尔哈齐不满,他下令将舒尔哈齐的两员大将常书、纳齐布论死,这明显是在杀鸡骇猴、敲山震虎。舒尔哈齐苦苦恳求说:“若杀二将,即杀我也!”努尔哈赤最终答应免二将死,但罚常书银百两,夺纳齐布所属牛录(《满洲实录》卷三)。而且,此后努尔哈赤不再派遣胞弟舒尔哈齐将兵,削夺了他的兵权。

  舒尔哈齐被夺去兵权后,郁闷不乐,常出怨言,认为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不久,他移居黑扯木(地名),远离胞兄。据《满文老档》记载: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尽夺赐弟贝勒之国人、僚友以及诸物”,又命将忠于舒尔哈齐的大臣乌尔坤吊在树上,下积柴草,以火烧死。这明显是给舒尔哈齐脸色看。

  舒尔哈齐口头上表示悔改,而心中更加郁愤难平,史书上记载说:“弟贝勒仍不满其兄聪睿恭敬汗之待遇,不屑天赐之安乐生活,遂于辛亥年(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卒。”(《满文老档》上,第一册)

  关于舒尔哈齐之死,清朝史书记载的都非常简略。《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记载:“上弟达尔汉(汉语意为“神圣”)巴图鲁贝勒舒尔哈齐薨(hōnɡ),年四十八。”清朝官书都仅用一个“薨”字,记述舒尔哈齐的死。舒尔哈齐的墓在东京陵(今辽宁辽阳)。明朝人和朝鲜方面记载说努尔哈赤对其胞弟舒尔哈齐“计杀之”、“腰斩之”,但不是直接史料。所以说,舒尔哈齐究竟是病死,幽禁而死,还是被努尔哈赤杀死?实际情形不得而知,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至于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兄弟矛盾逐渐激化的原因有三说:

  其一,明朝人认为,他们兄弟之争是因对明朝政策的分歧;

  其二,朝鲜人认为,他们兄弟之争是因对权位利益的贪欲;

  其三,近年有人认为,他们兄弟为了争夺一个女人——叶赫老女。这毫无根据,当属戏说。

  第二,褚英地位迅速上升。《无圈点老档》开篇记载: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褚英28岁,在乌碣岩之战中,立下大功,被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汉语为“广略”之意,也就是“大智勇”的意思)。第二年,褚英偕贝勒等率军进攻乌拉,攻克宜罕山城。旋因居长,屡有军功,被授命执掌国政(《清史列传·褚英》)。这年他29岁。

  但是,“福兮祸之所伏”。褚英执掌国政,对这位年轻贝勒来说,是福还是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杀子始末(1)

褚英柄政之后,因年纪轻,资历较浅,而又心胸偏狭,操切过急,受到“四贝勒”、“五大臣”内外两方面的反对。

  “四贝勒”即努尔哈赤“爱如心肝”的四个子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代善是褚英的胞弟,比褚英小3岁;阿敏是褚英的堂弟、舒尔哈齐第二子,父亲死后被努尔哈赤收养;莽古尔泰是褚英的五弟,作战骁勇,骑射精通;皇太极是褚英的八弟,聪睿精明,武艺高强。他们拥权势、统军队、厚财帛、领部民,以德、功、长、能,于天命元年(1616年)被授为和硕贝勒。

  建州没有立嫡以长的传统,诸弟们不满于褚英当嗣子、主国政的地位。但他们如果直接上告对长兄的不满,似有争嗣之嫌,于是同“五大臣”联合,倾轧褚英。

  “五大臣”就是努尔哈赤“信用恩养、同甘共苦”的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他们早年便追随努尔哈赤,威望高,权势重,历战阵,建殊勋,攻克图伦城时褚英尚在襁褓之中。

  五大臣也不满于褚英专军机、裁政事的地位,力求同“四贝勒”结合,共同扳倒褚英。“五大臣”首告嗣储褚英,似有贰心之嫌。

  从褚英方面来说,他对“五大臣”这样建州的“柱石”和“元勋”,缺乏谦恭的态度;对诸弟又没有笼络的智术,而是想趁父汗努尔哈赤在世时,逐渐削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以便巩固自己的储位。这样的做法使“四贝勒”与“五大臣”人人自危,更促进了他们的联合。由是,褚英陷于孤立。

  双方矛盾的逐渐明朗化和日渐激化,使努尔哈赤不得不在长子褚英和“四贝勒”、“五大臣”之间作一个抉择。他反复权衡,最终决定疏远褚英。尔后两次进攻乌拉,努尔哈赤都没有派褚英出征,而让他在家留守。

  褚英并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躬自省,暗自韬晦。相反,《清史稿·褚英传》记载:“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于是获“咀呪”之罪(《清史稿》卷二一六)。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命将长子褚英幽禁在高墙之中。

  “四贝勒”和“五大臣”借机联合向努尔哈赤告发褚英。努尔哈赤让他们每人写一份文书呈送。《满文老档·太祖》癸丑年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记载他们控告褚英的“罪状”是:

  第一,褚英挑拨离间,使“四贝勒”、“五大臣”彼此不和;

  第二,声称要索取诸弟贝勒的财物、马匹,引起诸弟不满;

  第三,曾言:“我即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这些罪状无疑加速了褚英的悲剧进程,而他此时已经失去了申辩的权利。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褚英死,年仅36岁。后葬在清东京陵。

  褚英是病死,是幽禁而死,还是被处死?在褚英死后300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一个历史之谜。《清史列传·褚英》、《清史稿·褚英传》记载:“乙卯闰八月(《无圈点老档》记作“八月”),死于禁所。”也没有交待褚英的死因。《满文老档》记载褚英事迹也很简略。

  褚英死因之谜是怎样被揭开的呢?事情是这样的:1962年,在台湾台中市雾峰北沟故宫博物院地库里,发现了《满文老档》(即《无圈点老档》)。后广禄、李学智先生以《老满文原档》为书名加以介绍。196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加以影印出版,以《旧满洲档》作书名,陈捷先教授撰写长文介绍。1998年我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看到乾隆时期对这份“老档”的整理与重钞的档案。当年官员从满本堂(收藏满文档案房)借还书以及呈送时都用《无圈点老档》这个名字,于是称它作《无圈点老档》,并且对其七部重钞本也分别定了名称。《无圈点老档》中对褚英之死作了记载,从而解开了褚英死因之谜:

  聪睿恭敬汗以其长子阿尔哈图图们,心术不善,不认己错,深恐日后败坏治生之道,故令将其囚居于高墙内。经过二年多之深思,虑及长子若生存,必会败坏国家。倘怜惜一子,则将危及众子侄、诸大臣和国民。遂于乙卯年聪睿恭敬汗五十七岁,长子三十六岁,八月二十二日,始下决断,处死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杀子始末(2)

上面引文,自“经过”以下,至“长子”以上,在《无圈点老档》中被圈画删掉,为《无圈点老档》乾隆朝各种重钞本所讳阙。现看到《无圈点老档》六种钞本——《无圈点字档》(草本)和《加圈点字档》(草本)、《无圈点字档》(内阁本)和《加圈点字档》(内阁本)、《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和《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都没有记载上述文字。乾隆皇帝在命臣工重钞《无圈点老档》时,谕旨圈画删掉努尔哈赤命杀死长子褚英这段重要史料,是为亲者、尊者、贵者、贤者讳,不让创建龙兴大业的清太祖,留下残暴的痕迹。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满洲宗室有个传统,父亲获罪死后,并不影响其子被任用。比如舒尔哈齐死后,子阿敏后位列四大贝勒,济尔哈朗爵郑亲王、官至摄政王;褚英被杀,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杜度后为贝勒,三子尼堪后为亲王,都受到重用。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询:努尔哈赤究竟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幽死胞弟,杀死亲子,骨肉相残,做出这么违背常理的事情?要知道,舒尔哈齐、尤其是褚英,不仅是他的骨肉至亲,而且是他创业过程中的得力助手、股肱之臣,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最终促使努尔哈赤下定决心杀害他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情理冲突(1)

有人试图从努尔哈赤性格上找原因,认为:“奴酋为人猜厉威暴,虽其妻子及素亲者,少有所忤,即加杀害,是以人莫不畏惧。”([朝鲜]李民寏《建州闻见录》)

  也有人从利益上找原因,认为努尔哈赤是要保住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还有人从恋情上找原因,说他们父子为了争夺一个女人。这毫无根据,当属戏说。

  事实上,努尔哈赤也是一个有手足情、父子情的人,幽弟杀子之事实属无奈。特别是年老之后,努尔哈赤每每回顾这些事情,都心怀惭德,久不平静。应当说努尔哈赤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囚杀了长子褚英。为了不愿再看到子孙们骨肉相残的事,天命六年(1621年)正月十二日,天命汗召集诸子侄孙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等,对天地神祇(qí),焚香设誓:

  今祷上下神祇:吾子孙中纵有不善者,天可灭之,勿令刑伤,以开杀戮之端。如有残忍之人,不待天诛,遽兴操戈之念,天地岂不知之?若此者,亦当夺其算。昆弟中若有作乱者,明知之而不加害,俱坏(怀)礼义之心,以化导其愚顽。似此者,天地祐之,俾子孙百世延长。所祷者此也。自此之后,伏愿神祇,不咎既往,惟鉴将来。(《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

  当然,后金执政集团内部的斗争,不会因努尔哈赤率领众子侄等对神祇设誓而化解或消失。同样,“怀礼义之心”的诸王贝勒,对于觊觎汗位者,也不能“化导其愚顽”。有汗位,必有争夺;有争夺,必有厮杀。

  清太祖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到天命十一年(1626年)逝世,共44年。其间,满洲宗室内部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冲突:第一次是努尔哈赤与胞弟舒尔哈齐的斗争,第二次是努尔哈赤与长子褚英的斗争,第三次是努尔哈赤与次子代善的斗争。应当说,满洲宗室在44年间发生三场大的冲突,并不算多。努尔哈赤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三场冲突都迅速得到处理,化风浪为平静,化凶险为平夷,没有酿成大的裂变;相反,每斗争一次,满洲宗室内部不是分裂、而是整合,不是衰弱、而是坚强。

  我曾经说过,努尔哈赤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清朝兴起的一个经验,就是坚持一个“合”字。有人说,像努尔哈赤这样,哥哥把弟弟幽禁致死,父亲把儿子杀了,这应当是“分”啊,怎么能说“合”呢?

  努尔哈赤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当他的力量还很弱小时,他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骨干队伍,同心同德,朝着既定的大目标共同奋斗。这其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他就要去调整。当正常手段无法协调时,万不得已,他只能采取非常手段,来求得整体的和谐。这个骨干队伍主要是两个集团:一个是宗室贵族集团,如褚英、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等;另一个是军功贵族集团,如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当褚英被推到执掌国政的地位时,因为他没有恰当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两个集团的主要成员都反对他。努尔哈赤不处理褚英,就会出现三个不合:宗室贵族不合、军功贵族不合、宗室贵族与军功贵族不合。除掉褚英之后,既使宗室贵族合,又使军功贵族合,更使宗室贵族与军功贵族大合。

  历史证明,清初宫廷经过舒尔哈齐、褚英、代善三大事件后,出现了三次政治飞跃:创建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进入辽沈地区,从而为大清事业奠定了基础。

  由上可以看出,所谓“合”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异、没有斗争、没有冲突,而是妥善处理,恰当整合,化险为夷,整分为合。就是说“合—分—合”的过程,本来是合,虽然有分,不是分裂,而是疏理,整分为合,出现新合。以小分,促大合;以旧分,成新合。这就是“努尔哈赤斩子”故事给后人的历史启示。

  相关推荐书目

  (1)孟森:《清太祖杀弟事实考》,《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2006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情理冲突(2)

(2)阎崇年:《清朝通史·太祖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3)周远廉:《清太祖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

  (4)阎崇年:《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华文出版社,2005年

  (5)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中华书局,2006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孝庄皇太后

清朝有两位皇太后对清朝政治至关重要,清初的一位是孝庄皇太后,清末的一位是慈禧皇太后。

  孝庄皇太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塞桑的女儿。布木布泰是皇太极中宫皇后哲哲的侄女、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的妹妹。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天命十年(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时年13岁,皇太极35岁。崇德元年(1636年),封为永福宫庄妃。她于崇德三年(1638年)为皇太极生下第九子福临,时年26岁。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死时庄妃31岁。这年多尔衮32岁。孝庄太皇太后病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享年75岁。

  布木布泰出身于蒙古贵族名门,容貌秀美,聪明知礼。她活了75岁,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是清初的重要人物,为清朝的守成兼创业作出重大贡献。

  第一,身负满蒙联姻重任。天命十年(1625年),13岁的布木布泰从科尔沁草原来到建州,与35岁的皇太极成婚。这时皇太极早已同她的姑姑哲哲结婚11年了。天聪八年(1634年),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皇太极。姑姑与侄女三人都嫁给同一个男人,是出于政治的原因,满洲和蒙古科尔沁部建立了姻亲关系,共同开创清朝的事业。布木布泰嫁过来的第二年,丈夫皇太极继承汗位,她从贝勒福晋变成大汗福晋。十年以后,皇太极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她又成为崇德皇帝的永福宫庄妃。

  第二,为清皇室生儿育女。布木布泰先后为皇太极生了4个儿女。皇太极有11个儿子、14个女儿。其中,庄妃生了皇四女、皇五女和皇七女共3个女儿,崇德三年(1638年),26岁的庄妃又生下皇九子福临,就是后来继承大清皇位的顺治皇帝。这支血脉延续了清朝的帝胤。前文说过,她和皇太极的关系似不如姐姐海兰珠,但从庄妃生育的四个子女看,起码在一段时间里,她和皇太极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其四个子女的出生时间如下:

  皇四女天聪三年(1629年)生庄妃17岁

  皇五女天聪六年(1632年)生庄妃20岁

  皇七女天聪七年(1633年)生庄妃21岁

  皇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生庄妃26岁

  第三,经历三次皇位之争。太后布木布泰亲历了三次后金—清最高权力的争夺,就是后金—清汗位和皇位的斗争。

  第一次,公公努尔哈赤死后,尸骨未寒,便发生了汗位之争。她刚刚嫁给皇太极一年,才14岁,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斗争。但是她目睹了丈夫是怎样用尽心机,排除障碍,脱颖而出,继承汗位。

  第二次,丈夫皇太极死后,她不动声色,依靠姑姑、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通过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和关系整合,使儿子福临登上皇位,她自己也成为皇太后。

  第三次,儿子顺治帝英年早逝后,她力主子继父位(不是弟继兄位),下懿旨由皇子中出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继位,于是,顺治帝旨定玄烨继承皇位,这就是康熙皇帝。

  孝庄太后不仅亲临三次大的皇位斗争,而且目睹明末清初的沧桑之变。她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守成兼创业功绩大。孝庄太后在清宫62年,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青年时帮助丈夫崇德帝皇太极,中年时辅佐儿子顺治帝福临,老年时辅佐孙子康熙帝玄烨。她从来也没有走到政治的前台,但是她的一生对清初政治起到重要影响。

  孝庄太后经历清前四帝(太祖、太宗、顺治、康熙),慈禧太后影响了清后四帝(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

  以上四条,可以看出:孝庄太后布木布泰是一位非凡的女性,也是跨越清初五朝的重要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睿王多尔衮

多尔衮(1612~1650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最钟爱的第十四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宠爱的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阿巴亥12岁嫁给努尔哈赤,共同生活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阿巴亥37岁,正值盛年,丰姿饶艳,养育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为争夺汗位,皇太极等四大贝勒威逼阿巴亥自缢而死(一说被用弓弦勒死)。母亲死后,多尔衮失去依靠,没有力量同皇太极争夺大位。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成长为能文能武、长于谋略的和硕贝勒、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逝世,多尔衮第二次参与了争夺大位的斗争。这一年,多尔衮32岁,比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小3岁,比庄妃大1岁,比顺治帝(1638~1661年)大26岁。争夺的结果是:豪格退出,只有6岁的福临即位,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第二年,清朝迁都北京,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多尔衮被尊为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到塞外围猎,病故于塞外喀喇城,年39岁。

  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对于他辅政或摄政的功过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即多尔衮死123年后,乾隆帝才给多尔衮以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定鼎之初,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但指出他“摄政有年,威福自尊”。

  先看他的六大功绩:

  第一,文武兼长,屡立战功。多尔衮能文能武,多次统军出征,“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屡立大功。出征蒙古,获“制诰之宝”;随征朝鲜,立下功勋;率军入塞,克济南府城。

  第二,皇位继承,能识大体。有人说,多尔衮一生两次与皇位失之交臂,是个失败者。这是从他个人的得失去考量。但是,两次争夺皇位,特别是第二次争夺皇位,多尔衮以满洲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克己忍让,退出皇位之争。做摄政王后,他一方面把摄政王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方面又克制了对皇权的欲望,没有做出篡权夺位的举动。多尔衮能观大局、识大体,在清朝入关的关键时期有效地维护了满洲贵族上层的团结。

  第三,抓住时机,统兵入关。在闯王进京、崇祯自缢的重大历史关头,多尔衮采纳大学士范文程等的建议,抓住时机,统兵进关;辅佐年幼的顺治皇帝,移都北京,定鼎中原,建立清朝统治,立下卓越的历史功勋。

  第四,定鼎北京,保护故宫。力排众议,迁都北京,保护并利用故明皇宫。在中国皇朝历史上,大一统皇朝利用前朝宫殿,仅此一例。

  第五,安定官民,废除三饷。多尔衮进关后,宣布“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清世祖实录》卷四)和宣布“废除三饷”等重大政策。

  第六,重用汉官,统一中原。对投降的汉族官员,加以任用,迅速稳定政治局面。“奉世祖(顺治)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清史稿》卷二一八《多尔衮传》)。

  再看他的“六大弊政”,即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这些错误的做法,扰乱社会秩序,破坏中原经济,挫伤汉人情感,带来严重后果。所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人数字可能有出入,但多尔衮违背皇太极对汉人的政策,杀人过多,是其重大错误。200多年后,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就是对这些政策的不满与反抗。

  可以说,多尔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人物,他的功过是非,让人一言难尽,单是那桩以他为男主角的“太后下嫁”疑案,已经让历史学家们千考万索,让老百姓至今还在街谈巷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05: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太后下嫁”说(1)

“太后下嫁”说,自民国以来,沸沸扬扬。小横香室主人的《清朝野史大观》,民国五年(191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书中有《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下嫁贺诏》、《太后下嫁后之礼制》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之事,并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也”!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蔡东帆(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其第十八回目《创新仪太后联婚,报宿怨中宫易位》的上半回,说的就是“太后下嫁”。民国八年(1919年),一位作者署名“古稀老人”写了《多尔衮轶事》,书中的《太后下嫁》条,谈到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摄政下“危如累卵”,太后认为“非有羁縻而挟持之,不足以奠宗社于泰山之安,故宁牺牲一人,以成大业”。而多尔衮“涎太后之色”,常入宫禁。太后为了“卫我母子”,“两人对天立誓,各刺臂作血书,互执一书”,以为凭证。特别是书中安排太后诈崩,在举行隆重丧礼后,再以皇帝乳母身份嫁给多尔衮,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王浩沅的《清宫十三朝》(又名《清宫秘史》)由文业书局出版,书中描述多尔衮与皇太后相恋事,如《种情根巧救小玉,偿夙愿亲王大婚》、《槐树荫中窥嫂浴,荷花池上捺叔腮》、《香衾卧娇艳经略降清,宫内候兄安亲王戏嫂》、《建新仪摄政娶太后,名打猎姊妹嫁亲王》等,而布木布泰名“大玉儿”、其妹名“小玉儿”,则是王浩沅的乱编之一。此外,还有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等。总之,太后下嫁之事,野史流布,遍及民间。那么,皇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

  关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说法及其讨论,下面列出十二条:

  第一,关于“建夷宫词”。张煌言《建夷宫词》曰:

  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张苍水全集》)

  张煌言(苍水)(1620~1664年)是浙江宁波人,这时他在江南抗清。他的这首词写在当时,明确写了住在慈宁宫的皇太后又结婚了,所以成为太后下嫁说的一条证据。我们分析一下:

  其一,张煌言虽然是当时之人,但是他并没有在北京,而是远在江南。他对清朝的态度是对抗、敌视,那么“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出在敌人之口,记在异乡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直接证据。

  其二,《建夷宫词》是诗词,而不是宫廷档案。诗词可以夸张,也可以比附,所以也不能不加考据,简单地、直接地作为历史的证据。

  其三,或谓张冠李戴。顺治六年(1649年)十二月,多尔衮元妃博尔济吉特氏病故,次年(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纳娶寡居的肃亲王豪格王妃。这件事牵扯到多尔衮与豪格的争斗,又是叔娶侄媳,有悖伦理,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张煌言远在江南,也许是听到了误传,把多尔衮娶王妃当作娶孝庄皇太后了。但是他的《建夷宫词》是写于顺治六年,当时还没有发生多尔衮娶豪格王妃之事。

  其四,“慈宁宫里烂盈门”一句,是说喜事在慈宁宫里办的,因为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当时有两位皇太后,一位是中宫孝端太后哲哲,写《建夷宫词》时孝端太后已病死;另一位是孝庄太后。但是,根据历史档案记载,慈宁宫在李自成临撤出皇宫时被焚毁,顺治十年(1653年)修葺,皇太后才搬居慈宁宫,多尔衮则死于顺治七年(1650年),他与皇太后怎能在此举行结婚典礼呢!

  所以“建夷宫词”说只能是一说,而不能成为历史的依据。

  第二,关于“亲到皇宫内院”。多尔衮死后追其罪时,有一条罪状是:“又亲到皇宫内院。”(蒋良骐《东华录》)朝鲜《李朝大王实录》也作了相同的记载。在后来修的《清世祖实录》里却删掉了这句话。这说明多尔衮到“皇宫内院”确有其事。而删掉这句话,恰表明事有隐衷。那么,多尔衮到皇宫内院,能说明太后下嫁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3 17:16 , Processed in 0.45355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