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61|回复: 81

[居家生活]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国名茶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3 10: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国名茶之旅
十四个省区,六十余种名茶,了解名茶历史,学会品饮名茶,欣赏有趣的名茶故事,诵读古茶诗。文字间漫步的同时,饱览茶园风姿,幽幽茶香中走完中国名茶之旅。
  昼梦回窗下,秋声碾树边。僧敲石里火,瓶汲竹根泉。景照吟髭碧,香医酒病痊。坐余重有味,犹见半墙烟。
浙江名茶    (本帖2楼-------30楼)

苏、皖、赣名茶    (本帖31楼-------53楼)


湘、鄂、闽名茶    (本帖54楼-------66楼)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本帖67楼-------81楼)


[ 本帖最后由 sky30002001 于 2007-7-23 14:3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羽《茶经》中关于浙江产茶的描述:八之出浙西:以湖州上,(若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品茶香文化,中国茶乡游

  浙江名茶
  第一站 杭州--西湖龙井

  
  第二站 余杭--径山茶

  第三站 湖州--顾渚紫笋

  第四站 开化--开化龙顶

  第五站 金华-- 婺州举岩 双龙银针

  第六站 天台山--华顶云雾

  第七站 天目山--天目青顶

  第八站 安吉--安吉白片

  第九站 千岛湖(淳安)--鸠坑毛尖 千岛玉叶

  第十站 景宁--金奖惠明

  第十一站 永嘉--乌牛早茶

  第十二站 雁荡--雁荡毛峰

  第十三站 普陀山--普陀佛茶

  第十四站 宁波--望海茶

  第十五站 余姚 河姆渡--四明十二雷 四明山--四明龙尖

  第十六站 绍兴 -- 平水珠茶 日铸雪芽

  江苏名茶

  第一站 苏州--碧螺春

  第二站 宜兴--阳羡雪芽

  第三站 南京--雨花茶

  第四站 无锡--无锡毫茶

  第五站 连云港--花果山云雾茶

  第六站 金坛市--金坛雀舌

  江西名茶

  第一站 庐山--庐山云雾

  第二站 婺源--婺源茗眉绿茶

  第三站 上饶县--上饶白眉

  第四站 井冈山--井冈翠绿

  第五站 修水--双井绿茶 宁红工夫茶

  安徽名茶

  第一站 黄山--黄山毛峰

  第二站 九华山--九华毛峰

  第三站 太平湖--太平猴魁

  第四站 祁门县--祁门红茶

  第五站 休宁--松萝茶

  第六站 屯溪--屯绿

  第七站 六安--六安瓜片

  第八站 宣城--敬亭绿雪

  湖北名茶

  第一站 恩施--恩施玉露

  第二站 宜昌--宜昌红茶

  第三站 隆中--隆中茶

  第四站 武当山--武当针井

  湖南名茶

  第一站 洞庭湖--君山银针

  第二站 张家界 沅陵--碣滩茶

  第三站 长沙--岳麓毛尖 高桥银峰

  第四站 衡山--南岳云雾茶

  福建名茶

  第一站 安溪--铁观音

  第二站 武夷山--武夷岩茶

  第三站 建阳 政和 福鼎-- 白毫银针 白牡丹 白毛猴

  河南名茶

  第一站 信阳毛尖

  四川名茶

  第一站 雅安蒙山 蒙顶甘露

  第二站 峨眉山--峨眉竹叶青

  第三站 青城山--青城雪芽

  贵州名茶

  第一站 遵义--遵义毛峰

  第二站 都匀--都匀毛尖

  第三站 贵定--贵定云雾茶

  云南名茶

  第一站 西双版纳--普洱茶 滇红

  第二站 大理--云南沱茶

  第三站 苍山--苍山雪绿

  广西名茶

  第一站 桂林--桂林毛尖

  第二站 昭平县--象棋云雾

  广东名茶

  潮州--凤凰茶

  台湾--冻顶乌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杭州--西湖龙井(1)
第一站 杭州--西湖龙井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杭州自古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梦中天堂,杭州美,美在西湖。素有天堂瑰宝之称的龙井茶就产在风景秀美的西子湖畔。这里土地肥沃,其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大自然特别的垂青和茶农精心的培育诞生了品质优异、名扬中外的龙井茶。

  
  茶史追溯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北宋时期,西湖群山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都已成为贡茶。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明代,《钱塘县志》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龙井茶名声远播。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四次到龙井茶区视察、品尝龙井茶,赞不绝口,并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更加身价大振,名扬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

  茶诗为证

  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赞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元代茶人虞伯生在《游龙井》中写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明代诗人高应冕著有《龙井试茶》:

  "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

  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

  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清代诗人龚翔麟有《虎跑泉》道:

  旋买龙井茶,来试虎跑泉。

  松下竹风炉,活火手自煎。

  老谦三味法,可惜无人传。

  坐龙井烹茶偶成-乾隆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

  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

  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名茶鉴赏 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驰名中外。冲泡龙井茶时取一玻璃杯,用80度左右的开水冲进杯中,只见朵朵茶芽袅袅浮起,旗枪交相辉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茶汤碧绿,香气清高,滋味甘醇,实乃茶之神品。

  小贴士 龙井茶与虎跑水是杭州双绝,初春时节,一游杭州,亲品一杯用虎跑水冲泡的龙井茶,是茶人的至高享受,有诗谓此曰"一漱如饮甘露液"。

  茶导游 著名的西湖十景中有两处是与茶叶有关的,即虎跑梦泉和龙井问茶。

  虎跑梦泉

  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传说。传说唐代高僧性空曾住在虎跑泉所在的大慈山谷,见此处风景优美,欲在此建寺,却苦于无水。一天,他梦见二虎跑地,清泉涌出。次晨醒来后,果然出现甘泉,此泉即被称为虎跑泉。今天的虎跑寺仍设有大型雕塑《梦虎》,使得虎跑这座名寺有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透而来,水色晶莹,清凉醇厚,味道甘冽。虎跑泉与龙井茶自古被称为"杭州双绝",用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别有一番真味。游人来到这里,品一杯虎跑泉冲泡的龙井茶,凭几临栏,小风徐徐,眼中不尽美景,手上袅袅香茶,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的《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乾隆皇帝也来到此地,亲封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后来,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这里的茶叶和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茶香飘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美食评点 龙井虾仁 西湖醋鱼 宋嫂鱼羹 东坡肉 叫化鸡

  民间传说

  18棵御茶树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胡公庙前欣赏采茶女制茶,并不时抓起茶叶鉴赏。正在赏玩之际,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请皇帝速速回京。乾隆一惊,顺手将手里的茶叶放入口袋,火速赶回京城。

  原来太后并无大病,只是惦记皇帝久出未归,上火所致。太后见皇儿归来,非常高兴,病已好了大半。忽然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问是何物。乾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把龙井茶叶带回来了。于是亲自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只见茶汤清绿,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

  乾隆见太后病好,也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年年采制,专供太后享用。这就是18棵御茶树的传说。

  龙井虾仁的传说

  据传,龙井虾仁这道名菜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有一次,乾隆便服遨游西湖时,下起了小雨,乾隆只得就近到一茶农家中避雨。龙井茶农热情好客,主人为他奉上香醇味鲜的龙井茶,乾隆品尝到如此好茶,喜出望外,心想要是带一些回宫里就好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茶农要。于是,趁主人不注意时,抓了一把茶叶,藏在便服内的龙袍口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杭州--西湖龙井(2)

雨过天晴,乾隆辞别了茶农,继续游览西湖。雨后的西湖分外美丽,乾隆流连于美景,直到黄昏时分才来到一家小酒馆用膳。点了几个小菜,其中有一道是清炒虾仁。点好菜后,乾隆口渴,想起口袋里的龙井茶,便撩起便服取茶给店小二。店小二看到龙袍一角,吓了一跳,拿了茶叶奔进厨房,正在炒虾仁的厨师听说皇帝到了,惊慌之中把小二拿的茶叶当做葱花撒进虾仁里,店小二又在慌乱之中将"茶叶炒虾仁"端给乾隆。饥肠辘辘的乾隆看到此菜虾仁洁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胃口大开,一尝之下,更是清香可口,连连称道:"好菜!好菜   
!"。

  从此以后,这道慌乱之中炒出来的龙井虾仁,就成为杭州名菜。

  东坡肉的来历

  东坡肉也是杭州名菜,这道菜为什么以大文豪苏东坡的名字做菜名呢?原来呀,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曾带领数万民工治理西湖,把一度被荒草淤泥吞没大半的西湖治理得分外秀美,并将挖掘出来的湖中泥土筑成一道长堤--苏堤。苏东坡此举不仅为百姓带来很大的水利利益,还增添了西湖的美色,如今,苏堤春晓已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当地百姓为了感谢苏东坡,每逢过节时,都自动地送来苏东坡最爱吃的猪肉。爱民如子的苏东坡又让人把这些猪肉按照他的方法做熟了,回赠给乡民,这些肉烧得红亮软烂,百姓食之赞不绝口,遂向苏东坡请教他的做肉方法。苏东坡于是写了首有趣的《炖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首炖肉歌在民间广为传颂,人们用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肉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后来,就把这种肉称为"东坡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余杭--径山茶(1)
第二站 余杭--径山茶

  站点特色

  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美誉的余杭,是杭州的门户。余杭三面环抱西湖,南望宁波,东接上海。历史上,著名的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就在余杭。如今   
,这里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已成为旅游胜地。而且,从杭州到余杭只需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

  径山茶的产地径山,就在余杭境内。径山,是天目山之余脉,因径通天目山而得名,这里风光绮丽,有著名的千年佛教古刹--径山寺;出产优质名茶--径山茶。

  茶史追溯

  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法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又据《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

  南宋时,日本佛教高僧圣一禅师、大应禅师(即南浦绍明)渡洋来我国,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抹茶"法及茶宴礼仪传入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重新研制径山茶并获得成功。1979年径山茶在浙江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茶诗为证

  径山采茶歌

  清 金虞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卉不敢先开花。

  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

  石泉松籁春无那,惊雷夜展灵芽破。

  峰回寺掩路丫叉,恰喜茶歌相应和。

  半阴半晴谷雨时,一旗一枪无几株。

  氤氲香浅露光涩,颇觉深山春到迟。

  紫黄落脚空名重,白绢斜封充锡贡。

  拼向幽岩觅翠丛,年年小摘携筠笼。

  游径山

  宋 苏轼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途中踏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此诗虽未言茶,但气势磅礴,径山之貌可见一斑,故而选赏)

  名茶鉴赏

  径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径山茶的优秀品质。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 ,内质有独特的板栗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

  成朵。径山茶的制作工艺要点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微型揉捻、竹笼烘焙,密封贮藏。

  茶导游

  径山因山上小径直通天目山而得名,这里风光绮丽,历史上以佛教圣地、茶道祖庭而闻名。山上有古刹径山寺,始建于唐朝,在宋朝时径山禅寺已成为江南"五山十刹"之冠。相传法钦和尚在此结茅传教,为径山开山寺僧,被赐封为"国一禅师"。鼎盛时,殿宇楼阁林立,僧众达3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

  径山因寺而开,因佛而名,径山茶与僧而来,径山寺、双溪四岭、兰花坪一带,既是景区,又是产茶区。这里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流水淙淙,云蒸霞蔚,气候温和温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结构疏松,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游人漫步景区,但见溪流纵横,竹林茶园相间,一片鸟语花香,十分惬意。

  径山的其他主要景点有:松源天风、 灵岩喝石、吊桥溪歌、龙鼻喷泉、龙呤垂钓等。古迹有唐代龙井、宋代御碑、元代古塔、明代铜钟、陆羽泉等。陆羽泉又称陆家井,位于双溪镇凉亭头,井深不盈尺,遇旱不竭,相传为陆羽汲泉烹茗之处。

  顺道一游 

  余杭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京杭古运河的最南端。五千年灿烂的良渚文化及"先余杭、后杭州"的历史渊源给余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加上迷人的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佛教临济宗祖庭和日本茶道之源的唐代古刹径山寺;杨乃武与小白菜墓;千年古桥广济桥和乾隆七下江南留下的御碑;茶圣陆羽之泉、宋代科学家沈括之墓、近代革命家章太炎故居、西泠印社创始人吴昌硕纪念馆,新近开发的江南第一漂--双溪竹海漂流、东明山森林公园和大禹谷、九龙瀑景区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万游客。

  民间传说

  苏轼游径山的传说

  宋时,佛教兴起,香火日盛,以茶助禅,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居"五山十刹"之冠的径山,更是茶以禅名,禅助茶兴。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于僧客,一时间,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

  当时大文豪苏东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苏东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余杭--径山茶(2)
小贴士

  陆羽泉又称陆家井,位于径山脚下双溪镇凉亭头,井深不盈尺,大旱不竭,相传为陆羽汲泉烹茗之处。陆羽泉泉水清澈甘甜,用此泉水泡径山茶,方得径山茶之真味。据传陆羽曾在此了解茶情,汲泉品茶,撰写《茶经》。今有陆羽泉公园。

  
  名茶、良泉、水煮笋,是有名的径山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湖州--顾渚紫笋(1)

第三站 湖州--顾渚紫笋

  湖州是浙江省的一座安静的江南古城,据考证,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有2300多年历史。湖州濒临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太湖沿岸唯一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素有"鱼米之乡"、"文化之邦"之美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上品贡茶--顾渚紫笋即产于湖州长兴县的顾渚山。

  
  茶史追溯 据《茶经》记载:"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紫笋茶的称呼即来源于此。此茶传说被陆羽发现,并建议当地官员推荐给皇上,即成为贡品。当时的湖州与常州刺史为了交流贡茶经验,在顾渚山上设有"境会亭",每到茶季,两州官员便聚到"境会亭"品茶。在苏州做官的白居易曾因此赋诗一首,表达他因病不能负会的遗憾之情。明末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紫笋茶一度消失。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政府重新试产、培育紫笋茶,此茶才得以重新扬名光大。

  茶诗为证 大诗人白居易曾赋诗描写当时的品茶盛况: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前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也曾赋诗描写宫里收到紫笋贡茶时的盛况:

  《湖州贡焙新茶》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诗人皎然的《顾渚行寄裴方舟》也是吟咏顾渚紫笋的诗作。

  我有云泉邻渚山, 山中茶事颇相关。

  是夫鸣时芳草死, 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 山僧又是采茶时。

  ……

  昨夜西峰雨色过, 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 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 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冷真人待子元, 贮此芳香思何极。

  鹦鹉曲 顾渚紫笋

  冯子振

  春风阳羡微暄住,顾渚问苕叟吴父。

  一枪旗紫笋灵芽,摘得和烟和雨。

  焙香时碾落云飞,纸上凤鸾衔去。

  玉皇前宝鼎亲尝,味恰到才情写处。

  尝顾渚新茶

  袁说友

  碧玉团枝种,青山撷草人。先春迎晓至,未雨得芽新。

  云叠枪旗细,风生齿颊颊。何人修故事,香味彻夜宸。

  名茶鉴赏 紫笋茶在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新品紫笋茶或芽叶相抱,或芽挺叶稍展,形如兰花。冲泡后,茶汤清澈明亮,色泽翠绿带紫,味道甘鲜清爽,隐隐有兰花香气。

  顾渚紫笋的鲜叶非常幼嫩,炒制500克干茶,约须芽叶36000个。不愧为国家级名茶,如今紫笋茶已被定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小贴士 紫砂壶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享有茶具之首的美誉,多次在国内获奖。中国茶叶博物馆大厅前的"世界第一巨壶",即出自长兴。长兴的紫砂资源同陶都丁山同一矿脉,泥色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经过原料研磨调配,采用堆、捏、塑的手法,或松竹梅、瓜果、走兽为基础造型,或秦鼎汉器、古玩、人物摹本。巨壶与孩童等高,小壶寸柄盈握,刻诗铭画,贵如珩璜,珍同拱璧,有所谓"觅得名人一壶,赛过无价之宝"的说法。

  茶导游 紫笋茶产于湖州长兴县顾渚山,顾渚山和金沙泉是茶人来此旅游的必到之处。

  顾渚山

  顾渚山位于长兴县西北17公里的水口乡。这里东临太湖,垂嶂叠岭,大涧中流,太湖水蒸气沿谷底蒸腾而上,具有天造地设的产茶条件,自唐以来,即以出产"紫笋茶"而著名。

  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这里考察、隐居,写出茶叶巨著《茶经》。并力荐顾渚紫笋茶为贡茶。唐末著名诗人、文学家陆龟蒙亦曾在此隐居,开辟茶园,著有《和茶具十咏》一书。自唐以后,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山玩水,品茶赋诗,留下不少诗篇和石刻题词。

  顾渚山茶业到清末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恢复,1978年开始紫笋名茶生产。这里先后开发了金沙泉、新建了"忘归亭"等景点,使山明水秀的顾渚山色和驰名中华的"紫笋"名茶及沁人心脾的金沙矿泉水交相辉映,吸引着中外游客。

  金沙泉

  古诗有云"龙袱包紫笋,银瓶纳金沙",这里的"金沙"即指金沙泉。

  金沙泉在顾渚山下,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称赞道:"泉嫩黄金涌,芽茶紫璧截"。古代的《品茗》一文中也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用金沙水冲泡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爽,口感浓郁。

  如今的金沙泉水是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含氡偏硅酸优质矿泉水,目前市场已经开发有"大唐贡泉"、"金沙泉"、"金沙贡泉"等品牌的矿泉水出售。

  纪念品 紫笋茶 金沙泉矿泉水 紫砂壶 太湖银鱼

  茶肴美食

  "紫砂护国茶",用三分之二的野菜叶子,加上三分之一的茶叶掺和做成羹状,颜色油绿,口感清香、淡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湖州--顾渚紫笋(2) 

"茶香迎贵宾", 是茶宴中的一道冷菜拼盘,用料跟卤水拼盘差不多,只是在开始时,用茶叶、茶根、茶茎的汁水与菜肴一同烹制,使菜肴具有茶香的味道。

  顺道一游

  谢安墓 谢安,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名宰相,著名文人,他领导的淝水之战,是历史   
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谢安墓有两个特点:一是墓朝北。表明他不忘北伐、收复中原的决心;二是墓前栽一棵树叫"黄连木"(至今还在)。古时黄连称"楷模",只有圣贤墓上才可栽种。

  地质金钉子 古银杏长廊 仙山显圣寺 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民间传说

  急程茶的传说

  顾渚紫笋茶在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正式成为贡茶。那时因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这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

  湖州的当地官员为了赶制急程茶,每年立春前后就要进山,进行全程监督,以保证按期保质地完成任务。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从湖州到长安,相距约4000里,为了确保贡茶如期送到,送茶队伍常常在清明前10天就起程。曾经就有一个湖州刺史叫裴充的,因没有按期送到急程茶而被撤职。


[ 本帖最后由 sky30002001 于 2007-7-23 10: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开化--开化龙顶

第四站 开化--开化龙顶

  "钱江源头水,开化龙顶茶",开化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绝佳的古城,著名的钱塘江的源头就在开化,有林海茫茫的钱江源森林公园。整个开化也可以称作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其境内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光海拔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20多座,终年云雾缭绕,具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好山好水出好茶,名茶"开化龙顶"就出自这里。

  
  茶史追溯 开化出好茶历史悠久,据记载,明崇祯四年已经成为贡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县志有"名茶朝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专人专程进贡"的记载。后一度失传。20世纪70年代末,茶叶科技人员在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的茶园里,采取一芽一叶为原料,精心研制出一种品质优异的好茶,遂以开化县名和龙顶地名而将之命名为开化龙顶。开化龙顶因其香气清幽、滋味醇爽,品质极优而被评为优秀名茶。

  名茶鉴赏 开化龙顶属于高山云雾茶,其外形紧直挺秀,白毫批露,芽叶成朵,非常耐看。"干茶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此三绿为龙顶茶的主要特征。品龙顶茶宜以玻璃杯、用80度左右开水冲泡(先水后茶),只见芽尖从水面徐徐下沉至杯底,小小蓓蕾慢慢展开,绿叶呵护着嫩芽,片片树立杯中,栩栩如生,煞是好看。闻其幽香,啜其玉液,甘鲜醇爽,清高醉人。好一杯龙顶茶!

  小贴士 开化县是钱塘江源头,是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七县交界处,被称为"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区"。开化境内山峰林立,绿水盘绕。举目四望,满目菖翠。"晴日遍地雾,阴雨满云山",这种绝佳的气候,孕育了驰名中外的佳茗--开化龙顶。  

  茶导游 开化龙顶茶的主产区在开化县吝溪乡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这里层峦叠翠,林木葳蕤,潭水深碧,兰花吐香,值得一游。

  顺道一游 钱江源森林公园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纪念品推荐

  开化龙顶 钱江源豆腐干 钱江源山泉水 开化板栗 开化香菇 开化金针菇 七彩山鸡

  民间传说

  龙顶潭的传说

  龙顶潭位于大龙山的一个小山顶上,相传此潭原是一个干潭。某年一个高僧云游到此,见此潭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惊呼"好潭,好潭!",遂在潭边筑一石屋居住,每日亲自动手清理此潭。高僧不知清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有一天,高僧挖到一块巨大的青石,用锄松动此石,果然从石缝中溢出清水,并隐约听到隆隆水响。忽然,大石碎裂,石下喷出巨大的水柱,清澈的泉水汩汩不绝,很快溢满了整个深潭。

  高僧抚髯长笑,在潭边广植茶树,开辟茶园。因这里有龙顶潭水浇溉,土质松软肥沃,四周奇花异树,遍地芳草,茶树生长在云蒸霞蔚之中,终年被香气、雾气缭绕,日久天长,终于练成极品佳茗。


[ 本帖最后由 sky30002001 于 2007-7-23 10: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名茶-金华--婺州举岩 双龙银针


第五站 金华-- 婺州举岩 双龙银针

  人们知道金华,最普通的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因著名作家叶圣陶的游记《记金华双龙洞》,让金华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二是因鲜美可口的金华特产--金华火腿。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林木参天,溶洞奇特,风景极是秀丽。金华火腿是金华的传统名特产,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中外。可是,没去过金华的人可能不知道,金   
华还出产两种名茶--婺州举岩和双龙银针。

  金华茶区多位于海拔650米左右的山地,终年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砂质红壤土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茶园附近水源充足,茶树生长健壮,叶厚芽壮。出产名茶不足为怪。

  小贴士 浙江金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物产丰饶,商业繁荣,享有中国火腿之乡、五金之乡、佛手之乡、茶花之乡、兰花之乡、木雕之乡、水晶之乡、书画之乡、药材之乡、香菇之乡、花木之乡等多种美誉。义乌商品城、永康五金城、金华商城、浦江水晶博物馆、东阳工艺美术街、磐安特产城享誉海内外。金华的小商品、小五金、水晶工艺及火腿、佛手、府酒、药材、茶叶、酥饼、水果等深受中外游人欢迎。不计茶之因素,金华亦着实值得一游。

  婺州举岩

  茶史追溯 婺州举岩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有玲珑巨石,巨岩重叠,犹如仙人举岩而得名。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即有"婺州有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之记载。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黄一正著《事物绀珠》、詹景风著《明辨类函》、方以智著《通雅》等书中均将其列为最佳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有进贡。清代末叶濒临失传。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

  名茶鉴赏

  举岩茶条索细紧略扁,依稀可见白毫,色泽银中有翠,泡茶后茶汤浅黄明亮,叶底嫩黄成朵,滋味鲜醇甘美,茶香浓厚隽永,略带栗香。举岩茶在清明后、谷雨前一芽一叶时采摘。经摊(摊青)、炒(杀青)、抓(整条)、挺(挺锅)、烘(烘干)5道工序制作而成。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从而保持举岩茶独特的色、香、味、形。举岩茶又因其汤色如碧乳,古时称婺州碧乳茶。

  双龙银针

  茶史追溯 双龙银针是金华当地茶叶科技人员选用良种茶树,结合当地制茶工艺优势而开发的茶叶新品。双龙银针产于金华市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和冰湖洞上的北山林场,因其产地和外形而得名。该茶创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其优良的外形和品质,1984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一类名茶。

  名茶鉴赏 双龙银针条索紧直,形似银针,色泽绿中带白,银毫显露;成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匀、硕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鲜。

  茶导游 婺州举岩产在金华市旅游胜地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双龙银针主产于双龙洞、冰壶洞的北山林场。这里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葱郁,气候湿润,土质疏松,有很厚的腐殖质层,极有利于茶树生长。来金华,游览著名的双龙洞、冰壶洞后,即可顺道观赏蓊郁的茶园。

  纪念品推荐 金华婺州举岩茶 金华双龙银针茶 磐安云峰茶

  金华火腿 金华酥饼 方岩红桔 金华寿生酒

  义乌红糖 兰溪毛峰茶 白玉蜗牛 兰溪金丝蜜枣  

  民间传说

  黄大仙的传说

  传说很多年以前,在金华村有一户姓黄的人家,这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黄初起,二儿子叫黄初平。初平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家放羊,尊老爱幼,勤奋好学,乡亲们都称赞他圣贤。

  在初平十五岁的那年,有一天他在金华山下放羊,有一只小羊失足受伤,他就细心为小羊疗伤,精心护理,小羊依偎着他,眼角含泪。黄初平看着小羊,想到小羊长大以后,免不了被屠宰的命运,觉得很可怜,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十分烦忧。这时恰好有一位道人经过,问初平为何如此的烦忧,初平就将原因说明。道士问:"那你希望小羊怎么样呢?",初平回答说希望羊能长生不死,道士说:"这很简单。"说完就施展法力把羊群化成了一片白石。初平看着一大片白石,很惊奇,就恳求道士收他为徒。

  道士见他很有慧根,态度又很诚恳,就将黄初平领进金华古洞,理悟修道玄机,修得法道。

  多年以后,初平回到家乡,其父母已经去逝,只见到了哥哥黄初起,就向哥哥讲了这么多年的修道经历。哥哥问初平当年的山羊到哪里去了,初平说仍在山中,哥哥不相信,于是初平就带哥哥来到山上看,却只看见一群白石,哪里有山羊呢?只见初平不慌不忙,口念法咒,叱声"羊起",山上的白石顿时应声而起,变成千万只羊。后来,黄初平乘着仙鹤,带着哥哥一齐登上仙府,修得正果同列仙班。这就是如今在港、澳、台、北美、东南亚一带流行的侨仙黄大仙的传说。

  今天的游人来到金华,在景区内仍可见到与黄大仙传说有关的黄大仙祖宫、金华观、卧羊山、叱石成羊、白马腾空、撞石成仙等多处景点。


[ 本帖最后由 sky30002001 于 2007-7-23 10: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2 23:27 , Processed in 0.36732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