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15|回复: 29

[12/13]帝国的碎片—— 五代十国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3 2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帝国的碎片(表一)

大梁帝国世系




庙号  姓名          世系      即位时间(年龄)  退位时间(年龄)        备注

太祖  朱温(全忠)  宋州砀山人  907(56)        912(61)              882年黄巢手下同州防御使,叛投朝廷,为金吾卫大
                                                                           
                                                                                                  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

                                                                                                  883年宣武军节度使,东北面都招讨使

                                                                                                  901年封为梁王

                                                                                                  904年杀唐昭宗

                                                                                                  907年杀唐哀帝,灭唐王朝建(后)梁帝国

                                                                                                  912年死于朱友珪政变

郢王  朱友珪        朱温第三子  912                      913                      912年发动政变杀死朱温后登基

                                                                                                    913年死于朱友贞政变

末帝  朱友贞        朱温第四子  913(26)        923(36)                  913年发动政变杀死朱友珪后登基

                                                                                                    923年国亡于(后)唐帝国李存勖,自杀


[ 本帖最后由 luckyzy58 于 2008-12-13 23:4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1)

序曲 – 帝国的没落

公元907年,中国历史上最辉煌、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大唐帝国,终于最后一根支柱崩塌,轰然倒地,结束了300年李姓皇族的统治。

大唐帝国的终结,其实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开始了。那时,正值开元盛世的顶峰的帝国,迎来的不是如很多王朝一样,慢慢地腐朽和老化, 而是一夜之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几乎在一夜之间终结了这个伟大的王朝,后来的一切,无论是元和中兴还是大中之治,都不过是在延续、维持一个病入膏肓的身体,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短短八年的安史之乱,就把之前数代人一个多世纪的努力,都化成了过去。战乱虽然结束,但是它的后遗症,象一个巨大的肿瘤病毒,最终彻底摧毁了一个强大的生命。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钱袋子里面出枪杆

战争遗留下来的首先是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的军阀 – 藩镇。唐代玄宗时代用募兵制代替延续前朝的府兵制,被公认是安史之乱的起因之一。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简单的讲,所谓府兵就是兵农合一。兵是一个职业,而且是全家人的职业,代代相传,有所谓的兵籍,象现在的户口,不过不是用来分农业户口还是城镇户口,而是分别你是干什么的。入了兵籍的家庭,有自己的农田,平常还是和普通农民一样种田吃饭,不过家里的兵是要时常训练一下,或者轮番去服役的。遇到有战争的时候,就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去打仗。仗打完了,还是继续回家种地干活。而且既然分了地给你,你就要自己负责买自己的盔甲、武器还有一定的基本口粮。

府兵遍布全国,当然那些打仗比较多、强人比较多的地方,如关中等地,兵户多一些,因为还要负责保卫帝国首都长安。负责训练和管理他们的兵府,只负责日常的管理、训练和紧急时刻的招募,并没有调动和指挥军队的权力。而负责带兵打仗的将军们,是要到打仗了,拿了皇帝的圣旨,才可以去调动这些部队,打完仗,交了印,又是光杆司令一个。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已经明白这么做的好处了,一个是国家的经济负担轻,不用平常掏钱养那么庞大的军队;二是带兵的和当兵的,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临时编成建制,不会出现兵多将骄、不听中央的情况。

但不论有这么多好处,由于种种原因(详细这里就不说了,大家有兴趣自己找个唐史或者军事史看看),这个制度最后还是被废除了,换成了募兵制,就是职业靠打仗为生的军人。你给饭给钱,我就帮你动刀舞剑。这样一来,将军就成了士兵们的老板,士兵吃饭、升官、发财都靠将军,自然听老板的话而不是你皇上的话了;而当将军们没钱的时候,士兵自然要炒你这个老板的鱿鱼,投靠其他老板,或者干脆开个士兵代表大会,另外选举自己的老板,再用刀把旧老板赶跑或者干脆杀了算了。

在安史之乱前,由于帝国的强盛和繁荣,大家吃饭都不是问题。安碌山就是这样养了一大帮能干的手下。但是战乱之后,国家财政紧张,很多地方受战乱影响没有办法交纳以前那么多的税钱和粮食,甚至很多地方干脆就不交税了,中央自然没办法变出钱粮来。

这样一来,全国几百万士兵的吃饭,都得靠自己的老板(当年的官号叫节度使,上马带兵,下马管民,其实是管喂养士兵的钱和粮,权力很大),老板没本事,士兵就造反,赶走或者干掉旧老板,新老板往往都先假谦虚,不管自己叫节度使,而是叫“留后”,临时代理的意思,等皇帝发圣旨,才算扶正。但是实际上,皇帝再不爽,最后这个圣旨还是要发的,因为不发就等于不承认,不承认就要派皇帝自己任命的去,而自己任命的节度使很多被士兵拒之门外,根本进不了城,或者进去了马上被杀掉。这样来来回回很多次,最后连皇帝也想明白了,你们想谁干就找谁吧,我就当个橡皮图章算了。所以在帝国后期,中央任命的节度使其实是个苦差事,弄不好还没过足官瘾,已经掉了脑袋,很多聪明能干的人都不愿意做。

时间长了,节度使们也明白了,自己的权力不是皇帝给的,而是靠手下的将士们的,将士多了又拥护你,你就可以多去抢点地盘抢点钱,于是愿意跟你的就更多了,日子自然好过了。(以前俄罗斯的士兵苏维埃其实是一个道理,不过卖体力卖命的,最后总是算计不过靠脑子、靠权术的,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是这样。)这个道理一明白,节度使们也不是傻子,有了钱也就开始不给皇帝你去花销修宫殿养小老婆了,而是拿来自己扩军抢地盘了。

这就是藩镇割据的真正原因。只不过有的人喜欢假惺惺,时不时贡献点利润上交中央;有的人是在皇帝周围派出去的,立足不稳,要紧紧扯起皇帝的大旗;而象河北这种民风比较直接豪放的地区,很多节度使不仅不交份子钱,而且干脆就不理你,老子死了位子直接给儿子或者副将,让你皇帝发圣旨承认下是给足了你面子。很多节度使一辈子也懒得去京城,和名义上的老板皇帝陛下干脆是谁也没见过谁。

既然将军们都不听话了,特别是有了安碌山的例子,皇帝们自然更不放心把自己手里剩下的军队交给他们了。于是,皇帝们想到了他们最放心的人:太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2)

不靠太监还靠谁

中国历史上,一旦皇帝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内部威胁,太监就开始大权在握了。

不信,你数一下。汉朝外戚太强大,强大到权力都在大将军手里,而大将军都是从皇后(很快变成太后或者太太后)娘家出来的(有点日本幕府时代的味道,日本人学中国历史真是学得象)。皇帝一着急,只能指望太监了,后来大将军何进要把太监杀掉,董卓自告奋勇来帮忙杀太监,杀着杀着觉得自己也能当皇帝了,就有了三国的故事。

这个是以前,后来的明朝,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经常和皇帝对抗,特别是到了张居正的时代,皇帝看到他都怕怕,于是后来的皇帝就靠太监,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太监,好的坏的,都出在明代。

宋朝皇帝从高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就没有什么内部威胁,文官们也死心塌地的听话,所以太监一直都没有变成热门职业,它的问题是外部的威胁。

为什么皇帝一到内部的关键时刻,就要靠太监呢?这里有两个原因:

首先,很多得道的太监,都是在皇帝还是太子前就已经陪着皇帝了。太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职业,因为名义上是第二把手、未来的接班人,但是手中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太窝囊吧,很多人虎视眈眈,搞不好来个“另立贤君”,把你废了换人;太厉害吧,皇帝老爸担心你提前夺位,索性先把你端了。皇位面前没亲情。而在这个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岁月里面,始终陪伴他们、安慰他们而不会造成威胁的,只有身边的太监。人非草木,皇帝也一样,恐怕在很多皇帝的心中,太监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来得亲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其次,从皇帝的逻辑来看,太监是最没有威胁和野心的人。因为太监不论权力多大,在我们这个讲究面子的文化中,始终上不了大雅之堂。韦小宝还是太监的时候,不论多大功劳,也不过混个首领太监,而一旦不是太监了,就很快变了公爵大人和钦差大臣,就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外戚、将军、大臣甚至皇后(武则天,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不过她是小老婆起家混到皇后再混到太后才抢了位子的)抢了皇帝宝座的,所有权力中心周围的人都有机会,就是太监从来没成功过。另外,太监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是没有后代的,当然不会去想什么子孙万世的基业,最多不过是活着的时候多吃多占点,这点君临天下的皇帝当然不会小气介意。

因此,太监不仅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也是最放心的人。所以每次皇帝自己觉得安全受到威胁,就会调动太监们,做自己的心腹,大唐帝国后来的几位君主也不例外。

早在玄宗的时候,已经开始用太监做监军了。这个很好理解,安碌山曾经是明皇最信赖的将领,结果呢,造反了。从此玄宗对将军们的信任大大降低,平定叛乱的时候,他已经用最信任的宦官来监视自己的将领了,从此,宦官以监军的身份领导将领,成为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常规了。皇帝的想法很简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是枪杆子指向哪里,要靠太监来保证。

于是,随着藩镇割据,军阀坐大,皇帝手里的中央军也越来越集中的被控制在宦官手里。帝国后期的中央军主力是神策军,而神策军里面的将军们,不论大将军的头衔多么响亮,都不是中央军的真正领导人。真正的中央军的指挥者,是那些叫做“中尉”“观军容使”的宦官们。

看上去似乎不错,因为唐朝的宦官专权之严重,比汉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始终没有宦官夺皇位的“壮举”。可是,皇帝算漏了一件事:权力对人的腐蚀和诱惑。

权力,恐怕是世界上最具腐蚀作用的东西了,历代无数人头落地、刀光剑影、厚黑谋略,都因它而起。宦官当然也不能幸免。做惯了奴才,突然有一天发现不但可以自己做主,指手画脚,而且连名义上的主子都可以换掉的时候(在旧主子去世、新主子年纪尚小的时候最容易发生),他们当然不会甘心放弃这些机会,重新回到提心吊胆立志做好奴才的日子。

所以,帝国末期,宦官换皇帝甚至杀皇帝的事情,都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不过皇帝有一点是对的,宦官没有太大的抱负和野心,他们换了皇帝后,唯一关心的是长安周围的安定和各地军阀的表面承认,就心满意足了。因此,皇权可以直接控制的地区也就越来越小,只有皇帝所在的都城附近的一些地盘了。(这点很象英法战争前的法国,国王只有巴黎周围不大的地方,其余的大片国土都在数不清的公爵、侯爵们的手里)。

如果不是黄巢,这个局面可能还会维持很长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3)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局很牛的话,不是某个著名导演的发明,它的版权所有人,就是那个给大唐帝国最后致命一刀的强人,黄巢。

黄巢本来是个守法公民,辛辛苦苦读书,去长安考试,象当时所有守法但又希望出人头地的人才一样。结果呢,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考上。高考落榜的他成了典型的禁止讨论政治话题,也写下了这首如果不是因为今年的一部“大片”很少有人知道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说实话,这个诗放在以诗歌著名的唐朝,确实不怎么样。也难怪黄巢没有被录取了。有点象现在的很多禁止讨论政治话题,嗷嗷叫的响亮,骨子里没什么功底。不过里面的杀气腾腾,用句时髦的点评:“你的情绪,我听到了”。)

黄巢强就强在,他不仅说到了,让我们听到了,更是努力做到了。几年以后,他带领的起义军终于攻占了长安皇城,实现了自己诗中的威胁。

黄巢起义并不是唐朝的第一次。但是他厉害的地方有两个,而这两个都给帝国的彻底崩溃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黄巢没有象很多起义军前辈一样,占地为王。不是他不想,他曾经多次、并且差点就被招安变成了唐朝的节度使。由于战斗不利,又屡次抛媚眼给皇帝被拒绝,他不得不在很短的时间里面,采用“战略转移”的战术,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在帝国的核心版图里面,跑了个大圈子。一路上的破坏就不用提了,因为农民起义军也是人,也要吃饭,要吃饭当然要抢百姓的;而且权力大了要腐败,要腐败也要抢百姓的。百姓除了被抢,就只有参加起义军去抢别人的,或者背井离乡躲避被抢的命运。

有流寇自然有官军尾追堵截。问题是当时的官军也要吃饭,中央没钱给,只有自己抢。所以对老百姓来说,只要是兵就是匪,旗号不重要。

这样一圈折腾下来,实际的破坏后果比当年的安碌山可能更大,影响的范围更广,连一向相对太平富庶的江南也遭了秧,结果即使黄巢没有进长安,这个帝国要活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更何况,他居然进了长安城。

叛军进长安,一来是让全天下的人终于看清楚了皇室的无能和中央军神策军的毫无战斗力,帝国政府最后的威望也荡然无存;二来,叛军竟然进了都城,各地军阀就不能单单是把他赶出自己地盘那么简单了,很多军阀,抱着响应皇帝号召、乘机占地抢功劳、或者更大的野心,纷纷出兵勤王(其实只要知道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机有多好)。

于是,经济破产的帝国,又很快进入了军阀包围首都、叛军占领皇城的局面,苦苦维持了一百多年的苟延残喘终于维系不下去了,帝国最终成了过眼云烟。

从907年李姓的唐帝国寿终正寝到960年赵家的宋帝国建立,半个世纪中,中原大地竟然出现了5个帝国,希图继承前朝的遗产一统天下,而在周边,以前割据的军阀们也互相兼并,形成了10个以上的独立王国,这就是著名的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分裂时代。

在这50年的时间里面,上演了无数的战争、奋斗、腐化、阴谋、溃败、终结,出现了无数的壮志未酬的英雄与枭雄,也诞生了很多的无能之辈与反复小人。半个世纪的混乱,也可以看做是中国历史乱世豪情与阴谋的浓缩。在这些人物中间,没有一个人可以实现天下一统的理想,最多只是在前朝的废墟上,捡到他可以暂时藏起的一些碎片而已。

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与枭雄的足迹,细细道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4)

大梁卷之一:帝国的终结者与开创者

唐帝国虽然已经是濒临死亡,但总需要最后有个人给它衰弱的心脏上捅上最后的一刀。公元907年,这个人终于出现了,他的最后一刀并不惊心动魄,因为已不需要,他所需要的只是把刀刃送进帝国的心脏,拭干最后的血迹,然后开创属于他自己的王朝。

这个人,就是梁帝国的建立者,梁太祖朱温,唐帝国的皇帝还曾经赐给了他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名字:朱全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和三国的枭雄不同,朱温没有任何会显贵的迹象:没有曹操的家世渊源,没有刘备虽然贫弱但有个好姓氏和皇族沾边,也没有孙权的豪门背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家的普通不过的孩子。

朱皇帝于公元851年出生在现在现在江苏靠近河南与山东交接处的宋州的农村,父亲是个在乡里教授五经的人,相当于现在的乡村中小学教师,也是个小知识分子出身,按道理应该算是个守法的人家,朱温是他最小的三子。不幸的是,由于当时混乱的局面和破败的经济,当父亲朱诚去世后,兄弟三个和母亲一下子没有了收入的来源,吃饭也成了问题。母亲去了萧县的刘崇家做佣人,顺便全家都寄食在刘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有记载说朱温小时侯常常被刘家欺负,结果刘家的老太太慧眼识英雄,告戒家人要善待朱温,说他非常人。这种故事我们的历史学家写的多了,看看罢了。但不管有没有这个故事,吃人家的饭,受些委屈总是难免的,这可能造就了朱温渴望有一天不再看别人脸色活着的愿望和勇气。

不过当时他再有勇气,也没什么办法。不知道他后来从事过什么职业,还是仗着“勇有力”,和二哥朱存一起做地痞混混。总之一直要到公元877年他26岁的时候,他的命运终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年7月,黄巢和另外一位起义领袖王仙芝,把帝国政府派来的三路大军击败,并且将剿匪总指挥(招讨使)宋威包围在宋州城内。后来由于政府军的支援,解除了包围。就是这个时候,朱存和朱温兄弟两个,加入了黄巢的大军。

说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当时年轻人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进官军,要么入叛军,因为做老百姓最惨,两面都要抢你的粮食,砍你的头,做墙头草是没用的。

从此,兄弟两个就一路跟随黄巢,开始了踏遍大江南北的征战。从中原的宋州出发,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马不停蹄转战山东、河南、安徽、湖北一带,随后随着大军度长江南下,杀入江西境内,又折回浙江沿海,到第二年的年底,也是兄弟两个加入叛军一年半以后,他们已经来到了福州。

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年半对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转变,杀戮、流血、抢掠、奔逃、背叛,他们走过了很多中国古代普通百姓一辈子也没走过的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狠了心肠。

在接下去的879年,黄巢的大军迎来了一个主要的对手:镇海节度使高骈,帝国政府任命的负责围剿黄巢的总指挥。战斗的失利使黄巢这一年主要是在福建向广东进军的过程中度过的,也是在这个时候的某个战场上,一直陪伴朱温的二哥朱存,战死沙场。这年,他28岁,在见识了这么多的腥风血雨后,再也没有了任何牵挂。

黄巢在广州附近呆到了10月,由于气候和疾病的原因,士兵大量死亡。由于屡次向帝国朝廷抛媚眼却无反应,在旁人的劝说下,当然也可能包括他对自己当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回忆,他决定重新杀回中原,一路从湖南杀入湖北和江西。

由于帝国指挥将领,山南东道(总部在湖北襄阳)节度使刘巨容养寇自保(简简单单四个字道破帝国政府治理的混乱与腐败),而另外一个战场上的政府军战区总司令官(诸道行营都统)高骈拥兵自重,黄巢的军队虽然遭遇了湖北大败和江西的失利,不久又重新声势大振,在安徽重新度过长江,直指朝廷腹地, 一路击溃帝国军队,招募士卒,进入河南境内。

公元880年11月,在北还的一年以后,黄巢在几乎没有象样的抵抗的情况下,进入帝国第二重镇,东都洛阳。12月3日攻陷帝都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潼关,帝国河中(山西境内)代理节度使(留后)王重荣投降叛军。两天后,黄巢大军从容进入帝国首都、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 - 长安,实现了他当年投考失败后的豪言,而这个时候的帝国政要们,要么随皇帝仓皇撤逃,要么干脆准备好了迎接黄巢这个新主人的到来。

12月13日,黄巢称帝,国号大齐。这年,朱温29岁,亲眼看到了以前心目中上天般崇高的皇位,原来靠的不是天授,而是用武力的抢夺。

也是在这个时候,朱温开始以一个重要的角色,逐步出现在历史学家的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5)

长安攻防战



黄巢变皇帝的时候,大量军队围绕在长安周围,朱温是其中一支部队的将领,他正式的头衔是东南行营先锋使,是黄巢军队东南战区的前敌司令,驻扎在东渭桥,保护着新自封的天子。

他先是趁着帝国政府混乱的局面,说服了自己对面战场的帝国军指挥官,代北部队剿匪司令官(代北行营招讨使)诸葛爽,投降了新成立的大齐政府,解除了自己正面的威胁。

随后,他攻险同州(陕西大荔县),被黄巢任命为同州警备司令官(防御使),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迎来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敌人,唐帝国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公元880年11月,趁着黄巢占领洛阳的时候,当时河中战区重要将领之一的都虞候王重荣发动兵变,把商家抢劫一空。帝国政府连门面也顾不得,直接任命他为留后,而把原来的节度使直接调回中央。

王重荣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职业军人,擅长打仗,同时只相信暴力和权力。当黄巢攻入长安前夕,他见机投降。其实对他来说,长安城里那个名义上的主子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他可以不受干扰的运做他自己的独立王国。

黄巢的大军占据了长安以后,众多的兵马全部聚集在这个都城的周围,而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依然掌握在忠于帝国政府的军阀手中,因此他只好依赖在长安附近的抢夺和索取来维持自己部队的吃饭和胜利后高涨的欲望。王重荣的河中战区首当其冲,屡次被黄巢派来的官员勒索粮食和壮丁。

王重荣终于发现,这个新皇帝远不如旧的来得好。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虽然让自己的战区免于正面冲突,但是受到的损失,让他宁可去打一场硬仗。

这时,大唐帝国的流亡皇帝和政府,在汉中附近惊魂略定后,终于有时间开始号召天下各路军阀举兵勤王,恢复帝国首都。

王重荣发现,逃跑的皇帝比那个打了胜仗的皇帝,似乎有着更大的号召力。不论处于忠诚还是私心,全国特别是中原一带的军阀们纷纷起兵,向长安进发。王重荣终于下了决心,重新反正,回到了帝国政府的阵营,将黄巢派来的使节一个不剩,杀了头。

河中离长安不远,又是一个掠夺的重要基地,黄巢闻讯,立即派遣在同州驻防的朱温,以及自己驻防华州(陕西华县)的弟弟黄邺,兵分两路,夹击河中。

王重荣虽然是个墙头草,但是毕竟职业军人出身,现在敌人打到自己家门口了,生死关头,自然不会象前两年围剿黄巢的官军那样养寇自重或者保存实力了,只有拼命作战,才有可能有条活路。

首战河中军队就大获全胜,击破齐军。黄巢的军队不仅没有抢到任何地盘物资,反而被对手缴获了四十多条船只的粮食和武器,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也是在这个时候,朱温明白了,官军真正玩命的时候,不是他手下的乌合之众可以轻易战胜的了。而大量勤王军赶来的事实,也让他明白,想把一个统治了300年的帝国一笔勾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王重荣获胜之后,为了不让战火再烧到自己的地盘,也可能是为了在“复国中兴”大业中抢个更大的功劳来弥补自己先前的背叛,他马上和另外一位帝国大将王处存建立了联系,约定互相支援。在获得了友军的保证后,河中的军队一路开向帝都,在渭河的北岸驻扎了下来。

公元881年,流亡的皇帝,循一个多世纪前玄宗皇帝的老路,跑到了四川,终于让自己彻底远离了叛军的威胁。各路勤王军队也纷纷和黄巢的军队开始交战。为了守卫自己的疆土,也可能为将来的“战略转移”做准备,黄巢任命朱温为东南战区的军法总长(东南面行营都虞侯),攻打河南邓州,紧紧占据了从湖北进军长安的路线,成为齐帝国南面的门户。

就在朱温守牢了黄巢的南大门的时候,黄巢的心腹大将尚让的军队,在进攻凤翔的战役中,被帝国政府军大败,损失两万多人。3月16日,帝国政府首都战区总司令长官(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畋发布总攻击令,号召各路勤王部队对叛军发动攻击。

黄巢这个时候已经把当年四处征战,无法琢磨的特点完全放弃,称帝后的他已经是骑虎难下。放弃长安吧,已经是“皇帝”的他,实在是面子上过不去;不放弃吧,战争的主动权完全落在了政府军手里,自己被重重包围,四处挨打。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乱世的强人,最聪明的都是那些不急着要皇帝虚名的大人物,例如三国的曹操,和后来那个聪明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暗中扩充自己的实力而不是追求一个没有什么用的天子的称号,成为众矢之的。(想想中国所谓富豪榜每年有多少被调查了,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历史上真正强大的最后赢家,都是能够抵御虚名诱惑的英雄人物)。

很快,勤王军节节胜利,到3月底,来自河中、义武、夏绥、凤翔的军队,已经对长安形成了包围的态势。

黄巢不愧是个强人,没有辜负他游击战大师的美名,关键时刻终于放下了皇帝的架子,4月5日主动率领大军撤离长安城。政府军看到自然急着,争先恐后进入“光复”了的长安。收复京城的功劳自然很大,很大的功劳自然要有很大的犒赏,这些被“解放”了的百姓自然要感恩戴德,于是得意洋洋的各路政府军开始纷纷闯入民居,用百姓的财富来自我犒赏一番,一支部队动手了,其他的自然怕下手晚了东西没了,于是光荣的入城,很快演变成了混乱无序的大抢掠。

唐军在抢掠到兴头、已经混乱到没有建制的时候,已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迹象:齐军虽然撤退到城外但并没有任何混乱或者逃跑的迹象。果然,齐军发现政府军并没有后援部队的时候,忽然间从各个城门,重新杀回了城内。只顾抢钱没有防备的政府军,措手不及,绝大多数部队都被消灭。

4月10日,黄巢解除了政府军的威胁后,重新回到了长安城。战争再次陷入僵局。朱温的重大历史作用,终于快到了发挥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6)


背叛是独立的开始



长安激烈的攻防的时候,朱温依旧守着长安的南大门邓州。不过他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另一个强人的动作,就让他回到了黄巢的身边。

黄巢占领长安的时候,投降的帝国将领不只王重荣一个。驻扎在许昌的忠武节度使周岌也是投降的高级将领之一。

但是周岌的监军,宦官杨开复,是这场战争中最强的太监。他不仅说服周岌反正,将齐政府的使节全部杀光,而且自己带兵三千出击,半路上把故意拖延、三心二意的蔡州州长秦宗权的将领王淑斩首,吞并了王淑的部队,合兵一处。

紧接着,杨太监将8000部队分成八个纵队,交给八位将领,出击邓州。不要小看这八千人,带队的有很多在未来的征战中闻名天下的著名将领,例如鹿晏宏、韩建、李师泰、庞从、王建等,不久的将来都是统领千军的大将。由此可见,杨开复不光有胆,而且有识人的好眼光。

这么多强人统帅的军队,很快就把朱温赶出了邓州。在领教了帝国军队的厉害后,他回到了年前自己驻扎的东渭桥,回到了长安的附近。

这时,各地勤王部队又重新陆续包围长安,东渭桥阵地的对面,驻守的是来自陕西的两个战区鹿延节度使李孝昌和夏绥节度使拓拔思恭的军队。

九月,黄巢的大将太尉尚让率领朱温的军队,击溃了正面的帝国两战区的联军,联军退往陕西富平。十一月,朱温和另一位将领孟楷联合袭击富平,彻底击溃帝国联军,两个战区的部队纷纷逃回各自战区,朱温为缓解长安的压力立下了大功。在黄巢任命他为同州州长之后,他重新占领了同州,回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

看军阀时代的权力,地方官头衔远远比中央的头衔来得重要。一个诸道行营都统,相当于现代的大军区总司令,听上去很煊赫,但是实际上,虽然是很多部队名义上的总指挥,但实际上能不能指挥动下面的人,是很难说的;反过来,一个州长,听上去比都统差了不只一级(不过相当现代的市长或者地区专员),但却是一个州实实在在的统治者,一个小小的诸侯。

但是好景不长,882年中,帝国政府的大军集结完毕,来自十一个战区的部队从四面八方将长安彻底包围。黄巢政府的号令,除了长安,只有在朱温的同州和黄巢弟弟管辖的华州还有用,而长安的粮食也基本消耗完,开始出现了买卖人肉当食物的悲惨景象。而朱温自己也不好过,几次试图进攻河中,都被老对手王重荣击败。

朱温屡次向黄巢请求增援,帮助他缓解来自河中的压力。但是当时负责军事(知右军事)的孟楷故意阻拦不作回答。因此,朱温的亲信胡真、谢瞳纷纷劝说他脱离黄巢。史书记载谢瞳的劝说,主要有三点:

1. 黄巢不过是个平民百姓,趁着帝国的混乱闹出点名堂,不是真正做天子的料,犯不着一直为他卖命;

2. 唐帝国政府虽然流亡四川,但是天下响应的人很多,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3. 你朱将军在外卖命,齐朝廷里面却一直有人抑制你,怎么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用了当年秦末章邯投降

    项羽的榜样。

很难说朱温是因为得不到援助而不得不背叛,还是孟楷看出了朱温的靠不住,所以一直不肯给他增加力量。亲信的劝说不过是让朱温知道了下属的想法,真正的原因,是黄巢政权在帝国军队的轮番进攻下,已经露出了败亡的迹象。

不管原因如何,9月17日,朱温杀掉黄巢派来的监军宦官(这点黄巢居然也学习,全然不顾宦官监军呈现的种种弊端,可见军阀年代,宦官远比将领更让主子放心),全军投降帝国政府。他因母姓,拜一直以来的老对手王重荣为舅父,被帝国政府任命为右金吾大将军(中央十二卫戍部队之一的司令官,但到唐末已经成为一种虚衔)、河中行营剿匪副司令官(招讨副使),成为王重荣名下的一支部队。与此同时,他还被皇帝大人赐予了一个荣耀的名字:朱全忠。

这个行动带来的影响是很直接的。黄巢虽然被围困长安,但是帝国军队并没有发动总攻击的迹象,倒是有很多勾心斗角乘机互相吞并的迹象。朱温的倒戈,不仅让黄巢失去了长安城外一个重要的基地,更给了迟疑不前的帝国政府军一个极大的鼓舞。

在朱温榜样力量的带动下,黄巢政权华州驻军发动兵变,推举将领王遇为首领,献出华州,也向河中王重荣投降,被帝国政府任命为华州州长。至此,黄巢在长安外围的两大据点,全部落入了政府军手中,长安成为一座孤城。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帝国政府围困长安的各路军阀,一来为了保存实力,二来也多多少少吃过黄巢的苦头,所以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上对长安是围而不剿,除了零星的一些战斗以外,没有任何决战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生力量,跋涉千里,来到了长安的外围。帝国政府采用了王重荣和杨复光的意见,任命沙陀部落领袖李克用为雁门(山西大同与河北北部一带)节度使。李克用随即率领战斗力强悍的沙陀军四万人,南下度过黄河,进入同州驻扎。沙陀军常年在塞外作战,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如鱼得水。黄巢的部队对身着黑色战袍的沙陀军非常恐惧,称之为“乌鸦军”。

四万黑压压的沙陀部落军来到了长安的周围,不仅震撼了黄巢军队的士气,也让同在同州驻扎的朱温产生了恐惧的念头。这个念头,后来导致了他与李克用的决裂,让这个可怕的人成为了他和他的继承人长期的死对头,并最终导致了他朱家王朝的短命。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故事了,现在,黄巢的灭亡已经是指日可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7)

乌鸦军的赫赫战功



李克用的到来,很快打破了战争的僵局。

首战他的部将就击败了黄巢的弟弟率领的大齐军队。欣喜的帝国政府立刻加官进爵,任命李克用为东北方面战区总司令官(东北面行营都统),连推荐他的杨复光,也被升官当上了东面都统监军使。

公元883年二月十六日,决战终于爆发。

李克用的沙陀乌鸦军,和来自其他三个战区的帝国军队一起,和黄巢的心腹大将尚让的十五万大军,展开了激战,战斗一直从中午进行到傍晚,齐军大败,数万人战死或被俘虏,铺满尸体的道路长达三十里。

三月六日,李克用的沙陀军和王重荣的河中部队联手,再次击败试图增援华州,打通蓝田要道的尚让。沙陀军趁胜进驻渭水,李克用的大将薛志勤、康君立更是每天都派特遣小部队混入长安,对长安大肆骚扰,焚烧本来就已经所剩无几的粮草。

三月二十七日,李克用攻占先前被黄巢的弟弟黄揆夺回的华州,彻底摧毁了黄巢在长安外围的所有据点。

他马不停蹄,紧接着会同忠武、河中的政府军,一天之内在渭河南岸三次与齐军交战,连续获胜。连连失败的齐军彻底瓦解,其他战区的政府军趁机开始了攻打长安的战斗。

黄巢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四月五日,李克用大军进入长安,占据帝国首都长达两年零四个月的黄巢,烧毁宫殿,仓皇撤退。帝国首都终于光复。

捷报传来,流亡在四川的帝国政府大喜过望,年仅28岁的李克用,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建立了复国的第一大功,被帝国政府任命为代理司空(帝国最高的荣誉头衔之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头衔,唐后期往往给中央外派的节度使加上这个头衔,以示尊崇,地位高于一般的节度使,简称使相,但没有实际参与中央决策的职权)、河东节度使,一时风光无限,而他统御的沙陀军战斗力远远强过其他政府军部队,成为帝国政府的武力支柱。

而这个时候的朱温,心里并不好过。他虽然在几个月前被帝国政府任命为宣武(河南开封)节度使,但看着比自己小四岁、先前在中原没有什么名气的李克用,抢了头功,心里多少有点酸酸的。而李克用强大的战斗力,更是令一股凉气从他心里慢慢冒起。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他认定了,眼前这个年轻的将领,将是自己未来割据一方乃至称雄天下的最大障碍。

黄巢虽然逃离长安,但仍然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他的大将孟楷率领一万人的部队,攻克了蔡州(河南汝南),帝国奉国节度使秦宗权开门投降,加入了叛军的行列。(这位秦将军思维很是奇怪,起先对围剿叛军不怎么起劲还可以理解,现在这个时候居然加入叛军,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行事不可以常理论,不过后来他倒是没少给帝国政府添麻烦)。

重新集结力量的叛军,趁着帝国政府军在长安抢掠庆功,根本没有追击的欲望的时候,继续攻击其他地方,于是爆发了有名的陈州(河南淮阳)包围战。朱温也因此一战成名,开始了他扩展地盘的争夺。

陈州不过是个小地方,但是却出了个厉害的人。这个人就是陈州的州长赵雠。赵州长不仅是个终于政府的好公务员,更是个有见识、有胆量、有谋略的高手。

说他有见识,早在黄巢撤出长安之前,他就预料到了黄巢的撤退线路,会是向东方,而陈州首当其冲。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修城墙、磨刀枪、备粮草,还把周围60里内的民户全部迁入城内,搞了个坚壁清野;迁入的民户中的年轻男子则变成了兵丁,交给自己的老弟和儿子训练。

说他有谋略,孟楷占领蔡州后,随即准备进军陈州。在他眼里,陈州不过是个弹丸之地,又没有重兵把守,应该是可以轻易取胜的。而实际情况也映证了他的想法,陈州似乎没有任何有能力抵抗的迹象。就在孟楷挟战胜余威,准备攻取陈州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陈州军队的出其不意的袭击。没有准备的齐军一下子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而孟楷这个黄巢的心腹大将,也被俘虏后砍了脑袋。

说他有胆量,震惊后勃然大怒的黄巢,亲自率领自己和秦宗权的大军,将小小的陈州团团包围,前后共设立了五道战壕,将陈州彻底的置于大军的持续攻击之下。但让黄巢更恼怒的是,天天围攻不仅没有攻入陈州一步,而陈州的军队却常常在赵雠的带领下,抱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的精神,打开城门,袭击围城的齐军,频频得手。

赵雠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管理的这个城市,不被叛军荼毒。但是他的成功防守,带来的却不单单是自己的安全。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黄巢,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后面还有很快会从胜利的狂欢中清醒过来的帝国军队,把自己整个大军完全停留在陈州,从而彻底丧失了摆脱危险、重整旗鼓的机会,却在这个不重要的地方,一次次将自己本来已经衰弱的战斗力彻底消耗待净。

正在这个时候,朱温(现在人们开始叫他朱全忠)带着自己的部属,正式来到汴州(开封),开始了他以节度使身份割据一方的生涯。他这个时候的头衔是:宣武节度使,东北面都招讨使(东北面战区剿匪总司令)。这年,他32岁。

(这年,功劳很大的强人宦官杨复光病死,当年追随他攻打朱温的八大将领也各自奔赴自己的前程,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或者割据一方,或者成为这乱世中崛起的很多枭雄的重要将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8)

狼虎谷的落日



公元883年岁末,被黄巢大军围困长达半年之久的陈州,却迟迟没有等来援兵。

攻克长安以后的政府军,将长安的百姓抢掠一空后,纷纷回了各自的驻地,根本没有人来追击逃亡的黄巢。

接到赵雠的求救信后,忠武(许州)节度使周岌,和负责东北方面剿匪的宣武(开封)节度使朱温,以及朱温名义上的上司、帝国政府任命的东面战区武装部队总司令官(东面兵马都统)、感化(徐州)节度使时溥,分别率领自己的人马,前往陈州救援。

不过很明显,朱温的目的不仅仅是救人那么简单,他更关心的是借机扩充自己的地盘。他很快就在鹿邑(河南境内)击败了齐军的部队,消灭了两千人。但是他没有直接进攻陈州,而是顺势进入了感化战区管辖内的安徽亳州,将其变成了自己的地盘。

来年三月,朱温攻击黄巢的瓦子寨。这一仗,他虽然没有抢到什么大的地盘和功劳,却获得了两位猛将:投降的黄巢将领李唐宾和王虔裕。李是著名的猛将,后来一直和朱温手下大将朱珍一起作战,二人在军中齐名,后来与朱珍起了摩擦,被朱珍当场砍杀,而朱珍也因此被朱温问罪而死;王原来是帝国将领,曾经与当时还是塞外蛮族的沙陀交过手,是中原少有的骑兵将领,后来成为朱温手下的骑兵先锋,长年与黄巢叛军和后来李克用的晋军对阵,最后被降将出卖死于晋军手里。

朱温虽然小有战绩,但是合三个战区的部队,仍然抵挡不住黄巢的压力,更不用说解围陈州。于是,三个司令官们,想到了去年长安解放战的头号战斗英雄:李克用。

李克用此时在太原一带打拼,接到三位节度使的求援信,立刻带兵直下太行山,在陈州被围十个月后,在陈州郊外和四个战区的政府军(前面的三个和新赶到的泰宁战区部队)会师。

四月三日,李克用加入后战斗力大大提高的帝国军队,再次击败尚让的军队,占领太康(黄巢果然不会用人,用来用去就是这个屡败屡战的太尉大人、那个被小小陈州就灭了的孟楷,以及自己不争气的弟弟)。获胜的帝国部队一鼓作气,紧接着又击败了黄巢另一位将领黄司邺。

黄巢终于醒了过来,他的克星沙陀军又来了,于是他开始撤退,陈州终于挺过了艰难的三百多个日夜。但是朱温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出现在面前。

黄巢为了躲避李克用的攻击,向东北方撤退,直接进入了朱温的地盘。五月,黄巢占领了大梁(开封)附近的尉氏,屠杀了全城居民(黄巢这个时候已经没理智可言,恼羞成怒加上心惊胆战,已经让他变成了一个疯子),而尚让的五千骑兵,已经逼近了朱温的总部所在地大梁,朱温只是靠着大将朱珍和庞师古的奋力抵抗,才保住了根据地的安全。

朱珍堪称朱温手下第一大将,从年轻时候就与庞师古一起跟随朱温,他不仅会打仗,而且还很会治理军队。正是他帮助朱温制定了宣武战区的军制、选练士兵、培养将领,是个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不光如此,他也以勇猛善战著称,立下了很多战功。也许因为自己做主做惯了,后来因为私愤自说自话杀了另一位高级将领李唐宾,被朱温问罪,自杀。可见,功劳再大,不听主子的话,最后还是要送命的。

庞师古也是很早就跟随朱温,是朱温最早获得的五百骑兵的指挥官。朱珍和李唐宾死后,他和另一位将领霍存成为朱温手下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他最有名的战役,是灭时溥夺取徐州。庞师古和朱珍正好相反,凡是都小心翼翼,非要朱温说过才敢做。后来带兵攻打江南军阀杨行密,驻扎的阵地地势很低,手下建议他把阵地挪到地势高的地方,他老兄认为朱温没说过,坚决不肯,倒是很有点“两个凡是”的味道,结果敌人果然放水淹了他的阵地,这位一直听主子话的老兄,因为太听话了,最后在阵地上被敌人砍了脑袋。

朱温虽然侥幸保住了自己的老巢,但是始终放心不下,于是再次求救于当时的天下第一军:李克用。

李克用真是天生的猛将兄,二话不说,从许州即刻出发,五月八日在黄河渡口追上了黄巢的大军。当时黄巢的军队正在度过黄河,才一半的时候,黑压压的沙陀军突然出现,没有准备又胆战心惊的齐军彻底崩溃,被杀的有一万多人。更糟糕的是,齐军已经没有任何斗志了,黄巢的亲信将领,终于彻底的抛弃了他:那位不断打败仗但是依然职位很高的尚让,投降了时溥。

而得到最大好处的,就是朱温。可能是因为他以前的经历,黄巢手下一些战斗力最强的将领,包括李傥、霍存、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哥俩,纷纷向他们以前的老战友朱温投降。其中霍、葛二人成为朱温后期的最高将领,而张家两兄弟则是著名的战场勇士,真正的猛人也。

黄河渡口一战,彻底摧毁了齐军的士气和斗志,也最终决定了黄巢的灭亡。

李克用一鼓作气,毫不停顿,在接下来的三天内追击逃跑的齐军,三战三胜,黄巢的手下如惊弓之鸟,四散逃亡,只剩下大约一千人,跟着他逃入了山东境内。李克用一直追到人困马乏,身边只剩下几百骑兵的时候,才收兵回了朱温所在的汴州。

黄巢从此开始了他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生涯,再也不是那个豪气冲天的冲天大将军和大齐皇帝了。一个月后,政府军在投降的尚让(这位老兄打仗不怎么样,出卖以前的主子和兄弟却是毫不留情)协助下,在兖州将齐军最后残余的力量几乎消灭干净,黄巢被迫逃入狼虎谷,试图利用地形躲避官军搜捕。

但是这个时候,他身边的人已经是不可信任了。当年大家一无所有共同造反固然团结一致,但在胜利后权力和优越生活的腐蚀,已经让当年的兄弟情谊变的异常的脆弱了,所谓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富贵,大致总是这么回事。

六月十七日,黄巢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出卖自己的居然会是外甥林言。林言不光砍了黄巢的头,而且把黄巢妻子儿女兄弟的脑袋都砍了下来(!)。但是林言忘了一件事,这么大的功劳,当然是辛辛苦苦追了一路的政府军势在必得的。林言遇到官军的结果,不是得到什么赦免或犒赏。官军索性把他的头也砍了,自己拿了黄巢的脑袋去邀功。(这种故事历史上很多,看来做人要无耻,也要看看自己投靠的人是不是更无耻,否则报应来的还真快。)

纵横天下十年,打遍大江南北的黄巢,就这么死了。不过,中原的太平仍然遥遥无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23: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的碎片(9)

嫉妒是最致命的毒药



黄巢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教训:

1. 游击战固然是造反的好战术,但是如果没有建立强大的根据地,最后还是要失败的。八百年后的李自成就是个很类似的例子,都是东奔西跑,趁着政府军疲于奔命的时候,一举拿下首都成功的。但是成功后的李自成和黄巢一样,因为缺乏巩固的基地,只能困守孤城,很快就失败了。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当年我们的毛主席先拿下了强大的东北作为基地,才能步步推进,最后问鼎中原成功。

2. 急于过皇帝瘾是个很害人的事情。皇帝这个东西,是个名目,但更要靠实力。不说流亡政府依然存在,光说周围还有这么多政府军没有消灭,图这个虚名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因为做了皇帝,就成了天下所有强人的公敌,大家自然不服气,不服气就要打你。好汉难敌人多,打的人多了,自然有落败的时候;

3. 权力是会腐蚀人的。当皇帝在内部也有不好的结果,因为你当了皇帝,说明大功告成了,手下的弟兄们自然要加官进爵,而且光有空头衔没有什么意思,于是要去抢、去占、去贪污。政权腐败的快,而外面的敌人还很强大,自然死的更快。所以很多创业团队初步成功后往往没什么起色,就是这个道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怎么分更大的一块蛋糕,而忘记了先去把蛋糕做大。

4.  懂得用人是最重要的,用庸人不仅干不好事情,还会把强人赶跑,而小人不光会害其他人,反过来害你的时候更厉害。

可惜了,如果当年有人把这些东西讲给李自成同志听,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清兵入关的故事呢?看完黄巢的革命斗争史,让我们回到主题,看看我们的主人公们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消灭了黄巢的帝国政府,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中原战火再次爆发。

获得重大胜利,救了朱温一命的李克用,返回了朱温的根据地汴州,大军驻扎城外。朱温当然要大大的谢谢这个救命恩人,于是极力邀请李克用进城一聚。

这个双雄会,带来的是一场延续了几十年、两三代人参与、两个帝国兴灭的战争。

宴席非常的丰盛,但是气氛却大大的不对头。朱温好酒好肉招待,态度恭敬。李克用毫无戒心,大胜之后心情高兴,很快喝高了,开始胡言乱语,朱温大怒。

当天夜晚,醉酒昏睡的李克用,在睡梦中,被侍从郭景铢拖到了床底下,用冷水浇醒。这个时候李克用才发现,外面已经是火光连天,杀声阵阵。原来,朱温的部队,早已经用车辆和树木,将李克用下榻的宾馆四周的道路全部堵死,现在正在杀了进来。

关键时候,李克用手下强大的战斗力终于爆发。心腹将领薛志勤发挥了超人般的神勇。他先是用弓箭杀死了十几个闯入宾馆的敌军士兵,为领袖的撤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随后,趁着天降暴雨,电闪雷鸣的时节(可见人算不如天算,天不亡晋,小李注定了要当皇帝的命),带领几个贴身卫士,从院子里杀到院子外,又冲过了敌军严密防守的桥梁,最后杀上城墙,用绳子将李克用送出城外,躲开了这场杀身大祸。不过,跟随他入城的监军宦官和三百名战士,都没能活着出来。

而负责朱温这次暗杀行动的宣武将领杨彦洪,不仅没有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反而闹了个大笑话。动手前他自作聪明告诉朱温说,沙陀人一旦发现被袭击,一定会抢了马匹就逃。所以,只要看到有人骑马,就立刻放箭射击。结果,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这位老兄一着急,骑马从朱温面前经过,朱温记得之前的话,立刻放箭。估计朱温的箭法是奥运级别的,只一箭就将这位聪明的杨将军射死了。(朱温事后干脆将错就错,说这次暗杀全是杨的主意,自己发现后将其处决,不过恐怕除了他自己,全天下没有人相信这个故事。)

李克用逃出生天,当场就准备大军攻击朱温报仇,结果在老婆大人的劝说下,回师太原,打算上书朝廷,讨个说法。其中原因,恐怕不仅仅象历史书上讲的是所谓名声的关系,更可能是军队长期征战,已经疲惫,而在人家地盘粮草供应也跟不上,没有必胜的把握。由此可见,李克用不光战斗力超强,更懂得忍一时之辱,谋定而后动,朱温摊上这么个超级可怕的对手,实在是大大不划算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样好奇,朱温怎么会做这么一件事情?历史上一般的说法有两种:一个是正统历史学者,痛恨朱温灭了正统的唐帝国,再加上朱温有背叛主子的前科,为历代文人所不齿,因此朱温就成了天生背叛他人的爱好者;另外种说法,是说李克用喝醉酒乱说话,朱温无法忍受,才决定除掉他。

两种说法都大大低估了朱温。作为一个混战全国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自己地盘的新军阀,未来朱家王朝的建立者来说,这么浅薄的思路基本上是没可能的。朱温不会简单的因为一个醉汉的几句话,就给自己挑上这么个强敌;同样,背叛都是在强大的利益权衡下的计算,之前背叛黄巢是为了不让自己一起沉下去,之后背叛唐帝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帝国,没有无缘无故的背叛,更何况是和这样一个长胜将军、这样一直可怕的军队。

朱温背叛的根本原因,无非是嫉妒。

1.  长安光复战役中,李克用在短短时间中就抢了头功。嫉妒他的恐怕不光是朱温一个人。当年他带兵向长安进发途中,包括这次增援朱温,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军阀几乎没有一个支持他的。除了担心他以借道的名义顺势强占自己的地盘外,不希望这个正统文化看不起的蛮族将军获得更大功劳,恐怕也是原因之一。连他回太原路上向这次和朱温一起求援的周岌借点军粮,都没有拿到一斛米,可见政府军其他将领对他的忌讳。

2.  李克用轻松的两次在决战中击败黄巢,充分展示了他超人的指挥艺术和强大的战斗力。他的沙陀大军虽然没有进城,但对惯长借机抢夺他人地盘的朱温来讲,却依然是个可怕的威胁。朱温先前担心黄巢会抢走自己的汴州,现在对比黄巢更牛的李克用的担心可能会更大。枭雄一向是讲究“宁可我负天下,不让天下负我”的,朱温自然也不例外,先下手为强的意识让他终于动手了。

3.  看的更长远点,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朱温这个时候究竟有没有自己有朝一日当皇帝的野心,但他这么多年的经历下来,就算没想过当皇帝,但当个一方霸主的心态总是有的。而消灭天下第一军,不仅是可以扫除自己未来道路上的障碍,更可以让自己的威望大大提高,让很多犹豫不定的小军阀,尽快地投靠到自己这边来。

所以,朱温的计划是有预谋的,而这预谋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嫉妒。
这份嫉妒心,煽起的不光是中原未来几十年的拉锯战争,也种下了朱姓王朝短命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2 18:48 , Processed in 0.29033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