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90|回复: 65

[03/26][图文]精灵之书七-奥黛丽·赫本不完全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6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灵的前言:
本来精灵做帖子,最多写个后记,很少写前言。
但是这次,有点不同
因为,是奥黛丽·赫本 。
如果说精灵也有偶像的话,那么,就是奥黛丽·赫本 ,唯一的一个。
这方面的帖子,相信也有人在坛子做过,但是精灵还是要做这帖子,因为我相信,我能把这个帖子做的最完整,最完美。
有点不谦虚,因为,这是精灵的偶像,为偶像做的帖子。
那么,请您和精灵一起,走入奥黛丽·赫本 的世界,追忆那那逝去的年华。
目录:
01楼:前言
02楼:奥黛丽·赫本个人资料
03楼:奥黛丽·赫本生平简介
04楼:奥黛丽·赫本和奥斯卡奖
05楼:奥黛丽·赫本 的主要作品一览
06楼:奥黛丽·赫本 获奖一览

07楼:奥黛丽·赫本 的影响
08楼:奥黛丽·赫本的时尚情绪
09楼:奥黛丽·赫本的情路历程
10楼:奥黛丽·赫本传记(节选)
11楼:奥黛丽·赫本语录(中英对照)
12楼:奥黛丽·赫本—— 坎坷迷离的爱情

13楼:奥黛丽·赫本——天使的陨落
14楼:奥黛丽·赫本 ——真实的奥黛丽

15-22楼:奥黛丽·赫本的电影人生 (一)
23楼:奥黛丽·赫本与时尚
24楼:细说奥黛丽·赫本的十部电影和万种风情(摘自小文筒子的帖子)
25楼:奥
黛丽·赫本之一生备忘录

26楼:《蒂凡尼早餐》及其影响
27楼:休息时间:精灵特别奉献
28-31楼:奥黛丽·赫本在《谜中谜》的12套纪梵希女装
32-33楼:奥黛丽·赫本之琐事点点
34-35楼:象童话般去流浪——《罗马假日》
36楼:奥黛丽·赫本的宠物情缘
37楼:奥黛丽·赫本的个人画作
38楼:奥黛丽.赫本的美丽秘诀

39楼:Audrey's grave
40-41楼Audrey's personal documents
42楼:永远的罗马假日
43-58楼:奥黛丽·赫本传记——天使在人间

59楼:永远的赫本,永远的罗马假日
60楼:最终章:赫本语丝

61楼:精灵的后记















[ 本帖最后由 elfyiluli 于 2008-3-26 16:0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个人资料: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公元1929年5月4日—公元1993年1月20日),知名舞台剧电影女演员,晚年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特使。
英文姓名:Audrey Hepburn
出生:公元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忌日:公元1993年1月20日,因结肠癌逝于
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男爵
身高: 五呎七吋 (170cm)
体重: 110磅 (50kg)
三围: 32-20-35
发色: 棕色
爱好:
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生平简介:



童年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奥黛丽的父亲约翰·维克特·赫本-鲁斯顿(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
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
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至1938年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1935年),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有利于变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正式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
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处决,母女俩被迫过著贫困的生活:据说在1944年荷兰饥荒期间,她常以郁金香球根维生,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

  踏入影坛

  战后,赫本与母亲带着省吃节用存下来的100
英镑到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中饰演跑龙套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音乐剧《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的笑声》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双珠艳》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地卡罗宝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奥黛丽到法国出外景,期间意外被相中成为音乐剧《金粉世界》(Gigi)的女主角,进而开启她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珠艳》导演推荐给威廉·惠勒,参加了其新影片《罗马假日》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GIGI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
托尼奖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期》,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未婚夫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
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这部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风潮:其中赫本在片中表现出公主的高雅气息,以及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嘉宝诞生了!”。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楚楚动人安妮公主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翁蒂娜》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托尼奖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
龙凤配》。由于《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翁蒂娜》演出的演员梅尔·法利尔(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
战争与和平》、《甜姐儿》、《巴黎之恋》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尚·赫本·法利尔(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第凡内早餐》。

  转型

  虽然《第凡内早餐》的作者原属意
玛丽莲·梦露饰演女主角赫莉·葛莱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主题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与强尼·莫瑟的月河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
双姝怨》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谜中谜》试图挑战悬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片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后一部电影——《
直到永远》中饰演天使一角。1988年至1993年间,赫本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亲赴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88年度奥斯卡人道奖授予了她。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蕾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谢纳(Tolochenaz)的住所,因结肠癌病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和奥斯卡奖: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洛杉矶纽约同时举行。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
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世纪剧院。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
墨西哥的主持人贾莱·古柏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她吻学院院长琴·赫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她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简直成了荣誉“
暴发户”,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赫本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标志着好莱坞进入了新秀辈出的时代,人们为影坛出现这样一个清新隽永、纯洁可爱的形象而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纷纷向她表示祝贺,赫本也十分愉快,她用各地发来的贺文装饰她的房间,以此来庆祝她的成功。之后,她一帆风顺,成为欧美影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 的主要作品一览


直到永远 Always (1989)  

罗宾汉与玛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盲女惊魂记 Waut Until Dark (1967)  

丽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巴黎假期 Paris - When It Sizzles (1964)  

谜中迷 Charade (1963)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蒂凡尼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恩怨情天 Unforgiven, The (1960)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959)  

修女传 The Nun's Story (1959)  

黄昏之恋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甜姐儿 Funny Face (1957)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龙凤配 Sabrina (1954)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 获奖一览:


作为演员,获得电影奖项:

奥斯卡奖 Oscar
1954 获奖 最佳女主角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1955 提名 最佳女主角 Sabrina 萨布丽娜
1960 提名 最佳女主角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1962 提名 最佳女主角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8 提名 最佳女主角 Wait Until Dark 等到天黑
1993 获奖 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琼·赫尔肖特人道主义奖)

英国学院奖 BAFTA
1954 获奖 最佳英国女演员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1955 提名 最佳英国女演员 Sabrina 萨布丽娜
1957 提名 最佳英国女演员 War and Peace 战争与和平
1960 获奖 最佳英国女演员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1965 获奖 最佳英国女演员 Charade 谜中迷
1992 获奖 特别奖 Special Award

意大利David di Donatello奖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1960 获奖 最佳外国女演员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1962 获奖 最佳外国女演员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5 获奖 最佳外国女演员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NYFCC
1953 获奖 最佳女演员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1954 提名 最佳女演员 Sabrina 萨布丽娜
1955 提名 最佳女演员 War and Peace 战争与和平
1957 提名 最佳女演员 Love in the Afternoon 黄昏之恋
1959 获奖 最佳女演员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1964 提名 最佳女演员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7 提名 最佳女演员 Wait Until Dark 等到天黑

圣巴蒂斯安国际电影节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59 获奖 最佳女演员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金球奖 Golden Globe Awards
1954 获奖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
1955 获奖 最受欢迎女演员
1957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War and Peace 战争与和平
1958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Love in the Afternoon 黄昏之恋
1960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The Nun's Story 修女传
1962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1964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Charade 谜中迷
1965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1968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Two for the Road 二人同路
1968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Wait Until Dark 等到天黑
1990 获奖 Cecil B. DeMille Award终生成就奖

1991 获奖 林肯艺术中心Gala表彰 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 Gala Tribute

1993 获奖 美国演员工会奖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终生成就奖

1996 获奖 女性电影水晶奖 Women in Film Crystal Awards Crystal Award

另外的属于表演奖项:

戏剧 托尼奖 Tony Awards
1954 获奖 最佳女演员 Ondine 翁蒂娜
1967 获奖 特别奖 Special Award

电视 艾美奖 Emmy Awards
1993 获奖 杰出个人成就奖 Outstanding Individual Achievement -  Informational Programming for: "Gardens of the World with Audrey Hepburn" (1993) (mini) For episode "Flower Gardens".

唱片录音 格莱美奖 Grammy Awards
1993 获奖 最佳演讲故事集 Best Spoken Word Album For Children - Audrey Hepburn's Enchanted Tale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 的影响: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美丽善良的“安娜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她的的纪念邮票。去世11年后,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2004年的时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数,荣登女性榜首。《Vogue》杂志发言人表示:“大家觉得奥黛丽·赫本高贵又有气质,她的美丽永恒不变!一讲到Style,人人都会立刻想起她!”

  《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奥黛丽·赫本:“奥黛丽卓然不群,别指望拿那些现成的陈词滥调来套她。”  
  亨利.普雷特 曾经说:唯一可以盖过蒂凡尼珠宝光芒的人便是奥黛丽.   
  奥黛丽.赫本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例如:高贵、优雅与礼仪……,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 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比利怀尔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的时尚情绪

不盲从流行

     奥黛丽·赫本是二十世纪最受到崇拜与争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励女性去发掘与强调自己的优点,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穿着方式,也改变了女性对自我的看法。“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了解自己的容貌与身材,优点与缺点。她知道要穿着削肩的晚礼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锁骨。我为她设计的款式终于变成广受欢迎的时装,我将之命名为‘萨布丽娜露肩洋装’。”纪梵希如实评价他的好搭档———奥黛丽·赫本对于时尚的领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她发展了属于她自己的风格。她引领的风潮,前卫的风格几十年来风行不坠,历久弥新。可能她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要盲目地跟着流行走,趋之若鹜。事实上,她总是遵循着自己的趣味,坚持着自己的步调。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绝对不会显得喧宾夺主,这就是时尚界所说的“是奥黛丽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

     不迷信性感

     奥黛丽·赫本正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乐观主义盛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美国乃至世界的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鼎盛时期。女性也正在这一时期得以纷纷步入职场,接受大学教育,经济独立,寻求自己的梦想。此时她们全身心追求的角色楷模,已经不是男性心中幻想的那种理想女性,而是女性自我的理想样貌。奥黛丽·赫本正是应社会潮流和时代女性的需求而生。她以其欧洲人的优雅与美国人的活力、成熟世故与天真清纯复杂交织的特质,以其与生俱来的对时装的敏锐、识见与体悟,建立了现代美学的新标准。在20世纪乃至今天,是奥黛丽·赫本以激进的姿态和绝对的勇气,改变了世人所公认的美女定义。她特立独行的扁平身材、短发、平底鞋、剪裁合体的简洁裤装、衬衣等等,将女性从简·罗素式的蓬松卷发、紧身毛衣、紧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女性从对丰满的胸部或身体的近乎偏执的或自虐般的自我预设中解放出来———“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胜的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的情路历程:

事业有成的公众人物往往不得不在个人生活方面作出牺牲,女性更是如此。赫本的爱情之路便十分坎坷。
  赫本的初恋发生在她事业起步初期,对方是英国企业家詹姆斯·汉斯。尽管母亲一再劝告赫本事业和爱情难以两全,但赫本始终抱着鱼与熊掌兼得的幻想。但随着《罗马假日》在全球范围的成功,赫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裂痕和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思前想后,赫本痛苦的放弃了青涩的初恋。
  在《罗马假日》的伦敦首映式上,赫本与电影人梅尔·费勒结识。费勒比赫本大十四岁,他的成熟气质俘获了赫本的芳心,二人很快合作出演《莎宾娜》并举行了婚礼。公主有了称心如意的归宿,二人还诞下一子肖恩。但之后赫本的事业一帆风顺,如日中天,而费勒却始终在二流作品中挣扎。生活在赫本光芒掩盖之下的费勒压力越来越大,婚姻裂痕渐渐显现。尽管赫本试图挽回 ,但这段婚姻还是在1967年走到尽头。
  1968年,赫本在希腊旅行期间邂逅心理医生安德烈·多蒂。多蒂是意大利人,从少年时开始就是赫本的崇拜者,此时他以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感染了赫本。二人不顾年龄的差距举行了闪电式的婚礼,并诞下一子卢卡。赫本接受上次婚姻失败的教训,彻底息影,在家相夫教子。但多蒂意大利式的放荡不羁让赫本承受了越来越重的压力。七年后,忍无可忍的赫本提出离婚并重返银幕。但此时她已为这段不值得付出的婚姻浪费了一个演员的黄金时代。
  1980年,赫本与罗伯特·沃特斯相遇,这个后来被她成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当时正遭受丧妻之痛,两颗受伤的心灵同病相怜,缓慢而坚定的靠近。此后二人相濡以沫十多年,直到赫本病逝。因为罗伯特,赫本度过了平静和美的晚年。
  公元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在瑞士家中走完人生的最后几步。赫本一生留下20多个经典银幕形象,更以巨大的人格魅力赢得全世界的喜爱。她终其一生保持着谦和温厚,优雅高贵的性格,以仁爱之心应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在晚年,赫本淡出影坛,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致力于慈善事业,多次不顾重病缠身远赴非洲为饱受 战火蹂躏的儿童贡献力量。世纪之交时,权威杂志评选二十世纪最完美女星,赫本高居榜首。赫本的传奇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走向永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黛丽·赫本传记(节选)
当芭蕾舞演员的梦

  1949年,一个女青年带着手提箱独自登上从海牙开往伦敦的汽船。

  褐色的头发,浓眉大眼,苗条的身材。她就是20岁妙龄的奥黛丽·赫本。

  她那不时眺望那越来越远的荷兰大地。在黑暗而漫长的战争年代,纳粹军队夺走了母亲娘家法恩·西姆斯特拉男爵家的全部财产。幼小的奥黛丽随母亲背井离乡逃往比利时,隐居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地下室里暂且偷生。由于在她五岁时父母就分居,所以关于父亲是英国人的事她已记不清了。

  烧炉子的煤气用光了。又冷又饿,只有啃冰凉的马铃薯充饥。母女俩紧紧依偎着,相互用体温取暖。夜空里寒风凛冽,不时传来令人胆寒的军靴声……战争一直从9岁打到15岁,奥黛丽在战争恐怖中整整熬了六年。
战争结束后,马上投入为生存而斗争的行列。母亲尤拉不得不放下贵族身份给人做杂工,奥黛丽也给摄影店当了模特儿,母女俩过着艰苦、清贫的日子。

  在那黑暗痛苦的年代里,唯一支持奥黛丽的精神支柱是当芭蕾舞演员的美梦。小时候他就开始练芭蕾舞,战争中虽然停止了这一活动,但心里并没有放弃那个幻想。

  “我希望在伦敦上玛丽·兰巴特女士的芭蕾舞学校。”女儿吐出了这一心愿。

  刚强的母亲并没有反对。

  1950年,奥黛丽已经是21岁的成年人。她一边去作模特,一边给夜总会当舞女。她依然迷恋着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可惜身材太高了,已达1。70米,加上芭蕾舞化妆,至少还得增高20公分。这样高挑的女主角,实在难找到男主角与之匹配。于是当芭蕾舞演员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尽管遭到了挫折,奥黛丽并不灰心。她想,跳芭蕾舞不行,当歌剧演员总可以。通过努力,经测试,取得了当合唱演员的资格,但所排歌剧时观众太少,于是取消了公演。正在奥黛丽灰心丧气的时候,一个男人登门拜访了她。他便是意大利电影监制人。于是她受俜演配角步入了通向影坛之路。这是她主演成名作《罗马假日》两年前的事。

  在摩洛哥拍摄《我们来自蒙特·卡尔洛》时,她正好22岁。在德帕利饭店门前拍外景时,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白发老太太见到身穿洁白嫁衣的新娘跑过门厅的场面时,大声叫道

  “瞧!我的姬姬跑了……”

  老太太就是法国著名的女作家科列特女士。歌剧《姬姬》预定在百老汇剧院上演,但扮演姬姬的女主角还未确定。

  “姬姬就是你,你正是我所物色的姬姬!”


  老太太满意的对赫本说,她就这样幸运地当了这个歌剧的主演。

  奥黛丽立刻将这个喜讯告诉了在夜总会时结识的青年杰姆斯·汉森。汉森是英国运输业界一个大富翁的儿子。奥黛丽动身去布罗德威时,汉森看着她那充满喜悦的闪闪发亮的眼睛说:

  “亲爱的,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等着吧,我从美国回来就结婚。”

  奥黛丽听了这充满情谊的话语,高兴地点了点头。多幸福呀,工作和爱情都同时到手了!她兴奋的如醉如痴。可没想到一年后这事就告吹了。


                   安娜公主的发现

  《姬姬》在布罗德威持续上演了八个月。期间奥黛丽接受了主演维里姆·瓦特拉监制的《罗马假日》的任务。

  据说,瓦特拉在观看《姬姬》的舞台演出中,见到奥黛丽扮演的角色时曾失声大叫:“我找到我的安娜公主了!”

  奥黛丽开拍影片《罗马假日》时才23岁。

  眼看恋人杰姆斯约定的婚期快到了,但奥黛丽却一点没有急于出嫁的心情。

  “很遗憾,奥黛丽,我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当演员。”

  杰姆斯严肃地说。可奥黛丽认为自己首先应该当好演员。她刚刚踏入这理想职业的大门,怎么能为爱情而退却呢?于是,婚约就这样解除了。

  虽然失去了恋人,可她主演的《罗马假日》大获成功。她扮演某国的公主安娜。剧中公主爱上了记者,剪去长发进入卧室的动人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奥黛丽在银幕上的出现,使世界观众为之震惊,同时使玛丽莲梦露和巴尔特等名演员大失光彩。“赫本式”短发型顿时在女性中流行起来。连当时作为日本中学生的我也深受赫本魅力的感染,立即跑到美容店要求理个“赫本发型”。
和理解自己的人一快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我是梅尔·法拉。见到你我很高兴。”

  一个身材高大的陌生男人向奥黛丽自我介绍说。这人有一个宽阔的前额,一双聪慧的绿眼睛。身材修长,举止文雅,这事发生在合演《罗马假日》的同事葛利高利·帕克家中的一次聚会上。

  奥黛丽暗暗窥视着梅尔。心想,那浸透绿色的瞳孔,简直像隐藏在森林中一样深邃。

  梅尔以潇洒的举止谈论着最近即将主演的舞剧《瓮代努》的设想。奥黛丽发觉他胸中蕴藏着热烈的感情。

  “梅尔法拉这人怎么样?”

  过后,奥黛丽向别人打听梅尔的情况,朋友告诉她说:

  “那人有点怪。结过三次婚,第一个和第三个妻子是同一个人,是女雕刻家,第二个妻子是个作家。已有四个孩子。他是个跳舞能手,很讨女人喜欢。”

  还说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美国剧坛和影界的红人

  不久,梅尔正式邀请赫本扮演布罗法威的诗剧《瓮代努》中的女主角。奥黛丽愉快的接受了这项工作。

  1954年是奥黛丽满25岁的一年,也是她终生难忘的一年。遥望这是充满喜悦和光彩的一年——《罗马假日》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又结识了梅尔并和他一起主演《瓮代努》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公演结束后两个月。两人闪电般的宣布结为夫妇。当时梅尔37岁,赫本25岁。
梅尔用慈父般的宽厚和温存爱抚她。奥黛丽感到十分幸福。

  “什么是幸福?创作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固然是一种幸福,我认为和理解自己的人一快儿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奥黛丽深有感触的说。

  此间,邀请拍摄影片的信函雪片般的飞向这位年轻的歌剧演员,使她很快变成了世界著名的一流的电影明星。她所参加拍摄的《可恩爱的沙布丽拉》、《战争与和平》、《巴黎的情人》、《光天化日之下的情事》等都成了畅销片。

  巴黎杰出的服装设计师奥托克丘·杰班西对她的成功也有一定的帮助。不管舞台或平时的服装,全是由杰班西为她设计的。

  “杰班西最了解我的个性。”她说。

  《光天化日之下的情事》是部很出色的片子,是描写学习大提琴的少女卡妈特(奥黛丽扮演)同几乎和父亲一样年老的花花公子弗那纳甘(盖里·库帕扮演)谈情说爱的荒唐故事。这部电影对青少年观众特别具有魅力。看过这部电影后,当时在学小提琴的我,常常胆战心惊的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弗那纳甘那种风流长辈,而且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想象成奥黛


                  努力突出丈夫的地位

  夫妻生活像色彩斑斓的梦一样,没有持续多久。为什么呢?大概正如俗话所说,一所房间不能有两盏明灯的缘故吧,更何况是两盏影星呢?

  当然一颗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蒸蒸日上的超级明星,另一颗则是已经通过最高峰而走上下坡路的明星,尽管后一颗星下降缓慢,但毕竟走上了下坡路……

  合演《战争与和平》时候的酬金,奥黛丽获得30万美圆,梅尔只有她的六分之一。

  奥黛丽知道,“突出丈夫的地位是建立美满家庭的秘诀。”因此,他事事都尊重丈夫。《绿色的旅馆》就是为提高丈夫的威望建议由梅尔做第一监制人独立拍摄的影片。

  为了洗刷所有人背地里称“奥黛丽先生”所蒙受的耻辱,梅尔对这部片子竭尽全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梅尔没有利用奥黛丽,所以遭到失败,他真蠢——所有人都这样评论。

  丈夫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奥黛丽尽量安慰他,再三给予他帮助和鼓励,希望他重新站起来。此间两人生下了儿子约翰,夫妻的感情更加融洽了。

  通过拍摄《尼姑的故事》、《不得不同意》、《两个说闲话的人》、《梯法尼的早餐》、《猜谜》等影片,奥黛丽的声望日渐提高,大有登峰造极之势。梅尔呢,从制作《绿色的旅馆》失败以来,一直没有多少起色。这期间,奥黛丽十分体贴丈夫,疼爱儿子,力求做个贤妻良母,并竭力维护似乎面临危机的夫妻关系。
到主演《艾菲亚夫人》时,奥黛丽已满37岁,但并不显老。此时她的酬金已经高达100万美圆。
梅尔作为制片人去西班牙拍摄《埃尔·格雷科》的外景期间,奥黛丽听到有人在说丈夫的闲话,说他和年轻女主角有暧昧关系。

  《艾菲尔》刚拍完,她便立刻飞到丈夫所在的马德里去。不巧正碰到梅尔身边坐着一位名叫马尔苏尔的年轻貌美的女演员——闲话并非捏造。

  “为了忘却这一切,最好把自己锁在摄影棚里。”

  她痛苦的思索着,毅然别离了丈夫,径直向排片现场奔去。

  夫妻间的裂痕逐步扩大,其后不时传来梅尔和女歌手或新演员不轨的丑闻。

  为了最后挽救夫妻关系,奥黛丽决定和丈夫共同筹建“梅尔·法拉制片公司”。当然,所需经费大部分由她出。

  梅尔似乎出现了再起之势。堪称奥黛丽代表作之一的《等到天黑》由“梅尔·法拉制片公司”生产出来了,二人打算制作的下一部片子是《易逝的恋情》。

  “这部片子的女主角最好由别的女演员担任。”梅尔突然对她说。

  奥黛丽竭力克制内心的颤抖。不是以自己演女主角才选择的这个作品吗?何况这是夫妇自己开办的制作公司,又是由她出资建立的……

  “如果是那样,就改选别的作品吧。”奥黛丽尽量忍耐着气说,“成立制片厂,不就是为了方便我们两人的合作吗?”

  梅尔突然板起面孔说:

  “不,就是这一次,希望你能满足我的要求。选择谁言女主角,我心中已经有数了。”

  奥黛丽敏锐的意识到,丈夫不想让他插手这个片子。

  “选择谁?”

  她盯着丈夫质问。

  “卡迪里努·多努布。”

  奥黛丽不由一怔。因为她多次听到关于丈夫和多努布勾搭的闲话了。

  奥黛丽吞下眼泪,默默地离开了。她与梅尔·法拉长达13年的夫妻关系就这样破裂了。

  那是1968年的事。


              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的考验

  这是一个极为难熬的痛苦时期。奥黛丽的体重渐渐由50公斤消瘦到30公斤。

  为了分解她的苦闷,亲友们邀请她于儿子约翰一道去地中海游弋观光。

  快艇在碧蓝的海面上行驶,风帆鼓得满满的,但阳光、波涛和海景似乎并没有给奥黛丽带来多少快乐。
有一天,她闷闷不乐的走在甲板上,发现儿子在和一位年轻人愉快地交谈。

  “妈妈,这是多缔博士,他正在向我介绍钓大鱼的经验呢。”

  约翰向母亲介绍自己的朋友。

  “我和你儿子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年轻博士笑着说。

  从那天结识起,常常发现奥黛丽和那位单身的精神科医生呆在一起,有时在舞会上,有时在甲板上,有时在餐管或酒吧。

  和梅尔·法拉正式离婚一年后,奥黛丽与阿德尼安·多蒂博士在瑞士教堂里悄悄举行了婚礼。多蒂当时29岁,比奥黛丽小了整整10岁。

  “我发觉爱和被爱都同样珍贵。通过失偶、孤独和彷徨之后,我更加珍惜别人的爱了。”

  她留下这段深有感触的话,毅然离开了影坛。次年(40年)生下了第二个男孩鲁卡。二人不顾“花花公子阿德尼安自然不是比他大十岁的大明星奥黛丽的对手”之类的闲言碎语,婚后和睦的生活了十二年。
“爱情总是伴随着风险,我们应当维护爱情的实质——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的考验。”
奥黛丽感触至深的说。

  从1967年拍摄《等到天黑》后一直远离银幕的赫本,突然打破近十年的沉默出演《罗宾与玛丽亚》。她的配角是约翰·科内尼。这是赫本46岁时的作品。

  说实话,看了这部影片使我大为吃惊:《罗马假日》中公主安娜的影子一点儿也没了。虽然轮廓还算漂亮,可额角和眼窝都出现了明显的皱纹。

  拍摄《罗宾与马丽亚》之后不久,赫本第二次解除了婚姻关系,据说是因为年龄相差太大,精力不支,对年轻丈夫有疑心等等。

  赫本的最新作品是《大家都在笑》。在这不片子中,她没有穿杰班西特制的高级服装。

  “不做乔装打扮,是因为赫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自己的美了。”

  紧紧站在她身边的制片人罗巴特·俄尔达嵫讨好地说。显然他已经爱上了她,但是她警告他说:
“尽管我们的感情和夫妻没有两样,但我再不考虑结婚了,我认为还是这样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5 14:01 , Processed in 0.31882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